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08)
2023(6005)
2022(5601)
2021(5363)
2020(4793)
2019(11576)
2018(11172)
2017(20507)
2016(11805)
2015(13672)
2014(14027)
2013(14208)
2012(13771)
2011(12540)
2010(12557)
2009(11989)
2008(12140)
2007(10716)
2006(9064)
2005(8188)
作者
(37626)
(31701)
(31699)
(30315)
(20262)
(15577)
(14597)
(12596)
(12059)
(11505)
(10874)
(10797)
(10292)
(10172)
(10107)
(10093)
(10068)
(9334)
(9318)
(9231)
(8221)
(7959)
(7881)
(7337)
(7255)
(7203)
(7147)
(7052)
(6535)
(6528)
学科
(52435)
经济(52398)
(29026)
管理(28055)
方法(26073)
数学(23662)
数学方法(23476)
(21313)
企业(21313)
(16382)
地方(13274)
中国(12977)
(12640)
(12397)
农业(10928)
(10194)
贸易(10192)
(9866)
业经(9510)
(8434)
(7712)
环境(7402)
(7268)
金融(7264)
(7043)
财务(7029)
财务管理(7005)
(6851)
银行(6826)
企业财务(6588)
机构
大学(174276)
学院(173109)
(70917)
经济(69329)
研究(64331)
管理(63018)
理学(54251)
理学院(53529)
管理学(52487)
管理学院(52174)
中国(46572)
科学(43238)
(42544)
(36926)
(35455)
农业(34219)
业大(32987)
研究所(32582)
(31069)
中心(29830)
(27851)
财经(24439)
(23366)
(23056)
师范(22773)
北京(22540)
农业大学(22381)
(22119)
(21899)
经济学(21703)
基金
项目(117108)
科学(89468)
基金(83028)
研究(79892)
(74010)
国家(73407)
科学基金(60652)
(49910)
社会(48590)
社会科(45853)
社会科学(45833)
基金项目(44827)
自然(41127)
(40564)
自然科(40091)
自然科学(40067)
自然科学基金(39329)
教育(36985)
资助(34536)
编号(32467)
重点(27359)
成果(26265)
(26218)
(25741)
计划(24466)
(23883)
科研(23319)
课题(22929)
创新(22541)
科技(22218)
期刊
(77025)
经济(77025)
研究(48393)
(39274)
学报(36391)
中国(35137)
科学(29724)
农业(27239)
大学(25872)
(24619)
学学(24573)
管理(19666)
教育(15722)
(14626)
技术(14557)
(14540)
金融(14540)
业经(12976)
经济研究(12190)
财经(11785)
问题(10711)
(10659)
业大(10353)
(10123)
(9250)
技术经济(9217)
资源(9172)
农业大学(9132)
统计(8661)
理论(8530)
共检索到260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恒  王经纬  杨红  魏松红  赵玲玲  于淼  
2005~2007年,分离测定了辽宁省稻瘟病菌171个菌株,经7个中国鉴别品种鉴定,划分为7群40个生理小种。辽宁省流行的优势种群为ZA群和ZF群,致病性强的籼型小种类群出现频率增加,弱致病类群的粳型小种出现频率下降,ZG群小种2006年暂时未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思博  魏松红  王海宁  罗文芳  张优  刘志恒  
20152016年从辽宁省7个主要水稻产区沈阳、大连、丹东、营口、盘锦、抚顺和铁岭采集、分离、鉴定稻瘟病菌155个菌株,经7个中国鉴别品种鉴定结果表明:155个菌株划分为6群44个生理小种,优势种群为ZA和ZB群,为2年间辽宁省主要的致病种群。种群ZF虽然致病力较弱,但2年间小种所占比例仅次于ZA群和ZB群且有上升趋势。其余3个种群ZC、ZD和ZE所占比重较小且保持稳定。ZG群小种2年间均未检测到。各地的稻瘟病菌种群结构复杂程度不尽相同。抚顺和丹东地区种群分布较为复杂,均为ZA、ZB、ZC、ZD、ZE和Z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恒  刘雯雯  杨红  田玲  王晓旭  桑海旭  
2008~2010年3年间,从辽宁省主要水稻产区采集、分离、测定稻瘟病菌184个菌株。结果表明:经7个中国鉴别品种鉴定,184个菌株划分为5群47个生理小种,优势种群为ZA和ZB群。近年来致病性强的籼型种群ZA和ZB群出现频率增加,致病性弱的粳型种群ZF群出现频率基本稳定,ZE和ZG群小种3年间均未检测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恒  王世维  魏松红  王海宁  郑文静  杨廷章  
分析辽宁省2011~2012年稻瘟病菌种群的动态分布情况,以期为合理利用抗病品种及其选育提供理论参考。采集辽宁省水稻8个主要产区稻穗颈瘟标样495份,经病菌分离、纯化,利用7个中国鉴别品种,鉴定148株菌株,并根据鉴定结果,进行两年间稻瘟病菌种群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供试148株菌株,经鉴定划分为7群39个生理小种;两年间病菌ZA群和ZB群出现频率较高且稳定,为辽宁省稻瘟病菌的优势种群;致病较弱的粳型种群ZF虽然频率仅次于ZA群和ZB群,但仍处于下降趋势;ZC群和ZD群生理小种所占比重较小且保持稳定;而ZE群小种的比例有上升趋势,且2012年与ZF群持平;ZG群在2007年之后,时隔4年重新出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世维  郑文静  赵家铭  魏松红  王妍  赵宝海  刘志恒  
【目的】鉴定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的无毒基因型,了解无毒基因在不同地区流行菌株中的分布情况,为品种布局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已经克隆且与稻瘟病菌致病性相关的6个无毒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选取辽宁省稻瘟病常发区的26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提取各菌株DNA样本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及PCR产物测序,对6个无毒基因PCR产物进行碱基和氨基酸序列的分析比较。对琼脂糖凝胶电泳未出条带的,设计不同引物进行验证性试验。【结果】在PCR产物电泳检测中,Avr1-CO39、Avr-pia和Avr-pii没有产物条带,对这3个无毒基因设计验证引物,其PCR产物电泳检测仍没...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松红  王海宁  刘志恒  李帅  李思博  张优  罗文芳  邓凯  王诺  
为明确辽宁省稻瘟病菌遗传宗谱与致病型之间的对应关系,采用rep-pCr(repetitive element-based pCr)分子指纹技术,对2014年采自辽宁省8个稻区的93株稻瘟病菌进行了dna指纹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分别扩增到3~14条dna带,大小在0.4kb至23kb之间,绝大多数集中在2~5kb。经UpGma聚类分析,在75%遗传相似水平下,供试93个菌株划分为17个遗传谱系,其中1,4和11为优势宗谱,分别包含13、15和27个菌株,依次占菌株总数的13.98%、16.13%和27.96%,表明了辽宁省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利用中国1套7个鉴别品种,对供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祁之秋  魏松红  纪明山  谷祖敏  张杨  
了解田间病菌对杀菌剂敏感性变化及杀菌剂抗性风险,对科学合理用药、治理抗性菌株具有重要意义。咪鲜胺防治稻瘟病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已连续应用多年,为明确生产上稻瘟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辽宁省主产稻区20132015年分离的277株稻瘟病菌对咪鲜胺的EC50值,结果表明:2013年和2014年采集的169株稻瘟病菌对咪鲜胺均为敏感菌株;2015年,大连、抚顺、铁岭、开原和沈阳地区已监测到低抗菌株,抗药性频率分别为7.14%、13.04%、15.38%、10.52%和8.33%。对室内药剂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豪  任春梅  陈毓苓  范永坚  程兆榜  周益军  
利用致病性测定及Pot2-rep-PCR技术对2007、2008年采集自江苏省五大稻区的稻瘟病菌株进行多样性分析,这2年的菌株被划分为10个小种和14个系谱,其中ZG1为优势小种,JSL5为优势系谱,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稻瘟病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但与1999-2002年的群体结构比较时发现,群体结构趋于简单;对病原菌的时空分布分析发现,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地区之间稻瘟菌的群体结构差异明显;结合致病型与遗传系谱分析时发现,致病类型与遗传系谱并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但致病性和遗传系谱的地区变化有一定的相似性,这说明致病性和DNA分子水平上多态性检测在宏观上具有共同点,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反映稻瘟病菌的多样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恒  韩翔宇  杨红  马家瑞  吕彬  桑海旭  
从辽宁省水稻主产区17个县(市)采集水稻纹枯病标样,分离获得茄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菌株73株。核相测定结果为多核丝核菌71株,双核丝核菌2株。对71株多核丝核菌,应用14个国际标准菌株进行菌丝融合群测定,结果表明:供试71株多核丝核菌,67株分属于3个菌丝融合群:即AG1-IA、AG4-HGⅠ和AG4-HGⅡ,相应菌株数分别为57,6,4,出现频率依次为85.07%、8.96%和5.97%。其余4株与所有标准菌株均不融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丽英  王群  刘树芳  郑凤萍  李迅东  杨勤忠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抗病品种的利用是控制该病最经济、有效和环保的措施。明确稻瘟病抗性基因的抗性水平,可有效指导抗病育种的开展。本研究利用24个以丽江新团黑谷为背景的稻瘟病抗性单基因系,对2007年至2010年采集自云南籼稻和粳稻区共379个稻瘟病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Pi9和Pi5可在籼稻和粳稻区使用;Pik-h、Pita-2、Piz-5、Pita和Piz基因只能在籼稻区使用;Piz-t和Pi20基因仅能在粳稻区使用。对2个基因的联合致病性系数、联合毒性系数和抗性互补系数分析表明,Pik/Pi7、Piz/Pi9和Pi1/Pikm等3对基因的组合可作为籼稻区的有效抗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争艳  傅俊范  周如军  严雪瑞  
采用平板稀释法对14种药用植物土壤真菌数量和种类进行分析,初步明确了药用植物土壤中常见真菌类群和不同药用植物之间真菌种类和数量差异。14种药用植物中土壤真菌数量最高为五味子,数量最低为威灵仙。从14种药用植物土壤中共分离到真菌菌株180株,分属于30个属,大多数为有丝分裂真菌,镰孢菌属(Fusarium),木霉菌(Trichoderma)和青霉菌(Penicillium)出现频率较高,在14种药用植物土壤中均可分离得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娟  
根据对辽宁省14个市的28个县的,1420个农户抽样调查结果及有关资料分析,2007年上半年辽宁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1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95.16元,增长9.6%。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娟  冷冬梅  
200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辽宁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在农业、农村方面的各项政策,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解决"三农"问题列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使我省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阮宏椿  石妞妞  田佩玉  杜宜新  陈文乐  陈巧红  陈凤平  陈福如  
[目的]明确福建省水稻稻瘟病菌对吡唑醚菌酯、戊唑醇、丙环唑和多菌灵的敏感性,为稻瘟病菌的抗药性监测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从福建将乐、沙县、宁化、建阳、南靖、上杭6个地区采集分离的116株稻瘟病菌为试验材料,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戊唑醇、丙环唑和多菌灵对供试菌株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_(50)),分析供试菌株对吡唑醚菌酯、戊唑醇、丙环唑和多菌灵的敏感性及其相关性,建立供试菌株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图,确定其敏感基线。[结果]吡唑醚菌酯、戊唑醇、丙环唑和多菌灵对供试稻瘟病菌菌株的EC_(50)分别为0.001 2~0.012 8,0.209 8~0.632 3,0.196 8~2.273 0和0.217 6~0.616 1μg/mL,EC_(50)平均值分别为0.004 7,0.361 9,0.812 4和0.427 9μg/mL,表明福建省稻瘟病菌对吡唑醚菌酯最敏感,其次为戊唑醇、多菌灵和丙环唑。不同地区稻瘟病菌菌株对同一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同一地区稻瘟病菌菌株对同一种杀菌剂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敏感性频率分布的正态性检验结果显示,福建省稻瘟病菌对吡唑醚菌酯、戊唑醇、丙环唑和多菌灵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均为连续性单峰曲线,且未出现敏感性下降的亚群体,因此,可分别将吡唑醚菌酯、戊唑醇、丙环唑和多菌灵对供试菌株的EC_(50)平均值(0.004 7,0.361 9,0.812 4和0.427 9μg/mL)作为其敏感基线,用于田间菌株的抗药性监测。供试稻瘟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与戊唑醇、丙环唑、多菌灵的敏感性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4种杀菌剂对福建稻瘟病菌的敏感性依次为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多菌灵>丙环唑;吡唑醚菌酯可作为防治稻瘟病的主要杀菌剂,并与戊唑醇、多菌灵和丙环唑轮换或混合使用,避免或延缓稻瘟病菌对其产生抗药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