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77)
2023(5713)
2022(4934)
2021(4872)
2020(3931)
2019(9355)
2018(8657)
2017(15009)
2016(8598)
2015(9548)
2014(9280)
2013(8983)
2012(8653)
2011(8013)
2010(8001)
2009(7216)
2008(7185)
2007(5968)
2006(5357)
2005(5172)
作者
(22972)
(19182)
(18764)
(18241)
(12280)
(9198)
(8870)
(7400)
(7370)
(7006)
(6501)
(6438)
(6246)
(6084)
(6038)
(5931)
(5647)
(5554)
(5502)
(5362)
(4619)
(4600)
(4584)
(4559)
(4289)
(4272)
(4253)
(4245)
(3966)
(3916)
学科
(29757)
经济(29712)
管理(20065)
(18295)
(13880)
企业(13880)
中国(12549)
方法(11686)
(11450)
贸易(11443)
(11290)
(11212)
(10832)
数学(9929)
数学方法(9762)
(9363)
(7929)
出口(7927)
出口贸易(7927)
(7725)
业经(7104)
农业(6977)
地方(6733)
(6510)
人口(5620)
(5459)
金融(5458)
教育(5154)
(5134)
(5071)
机构
大学(112198)
学院(108683)
(46626)
经济(45653)
研究(43573)
管理(39890)
中国(34789)
理学(33936)
理学院(33459)
管理学(32802)
管理学院(32579)
(25042)
科学(24411)
(23059)
(21998)
中心(21026)
研究所(19666)
(19528)
(17270)
财经(17135)
(16811)
师范(16678)
北京(16073)
(15787)
(15676)
农业(14961)
经济学(14864)
业大(14845)
师范大学(13858)
(13648)
基金
项目(73039)
科学(57920)
研究(56099)
基金(53396)
(46736)
国家(46286)
科学基金(39011)
社会(36306)
社会科(34149)
社会科学(34139)
基金项目(27678)
(27029)
教育(26576)
(23821)
自然(23418)
自然科(22860)
自然科学(22857)
编号(22819)
自然科学基金(22481)
资助(21238)
成果(20112)
(17303)
重点(16945)
课题(16267)
(15787)
国家社会(15651)
(15126)
教育部(15067)
(14662)
(14595)
期刊
(52472)
经济(52472)
研究(38132)
中国(30939)
(18371)
教育(18015)
学报(17350)
(17261)
科学(16341)
管理(14960)
大学(13823)
农业(12499)
学学(12332)
(12326)
金融(12326)
技术(9389)
(8800)
经济研究(8564)
图书(8418)
国际(7974)
财经(7863)
世界(7467)
(7249)
业经(7047)
问题(6998)
(6888)
书馆(6193)
图书馆(6193)
统计(5690)
(5642)
共检索到187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胜利  顾法明  蔡菲  
文章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当前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走势和特征;从分户口类型、分户籍所在地、分妇女生育孩次、分妇女生育年龄、分妇女受教育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出生性别比升高的重点人群;通过分因素贡献率来确定各省(区、市)、分城镇乡、分孩次对全国出生性别比升高的作用程度;指出关爱女孩行动是综合治理工作的有效载体;并为有效解决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提出新的工作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力勇  刘旭东  裴霞  
农村是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工作的基层和重点,农村地区出生性别比状况直接影响着这项工作的成效。文章以陕西省农村为调研对象,发现基层在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工作中存在工作主体认识不到位、工作客体行为被动、工作过程不规范等问题,提出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主体认识水平、以信息化城镇化为手段营造生育文明环境、建立有效机制规范工作行为等对策,以期促进农村基层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工作的开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汤兆云  马琳  
从1980年我国出生性别比越过正常值域至今,党和各级政府制订了种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但取得的成效甚微。这一时期我国治理工作的特点有:重视禁止性法律法规的制定,但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比较缺乏;重视目标任务的提出,但落实目标的措施比较缺乏;部门性、专项性规章制度较多,综合性规章制度比较缺乏。今后一段时期内综合治理工作,可以按照避"实"就"虚"、避"难"就"易"的原则,在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建立健全社会养老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加大对"两非"行为的打击力度等方面有所作为;而在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传统文化的改变等方面有所不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汤兆云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志刚  
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又一次刷新总和生育率的最低纪录。虽然二孩、多孩总和生育率略有提高,但由于一孩总和生育率降幅更大而导致生育水平继续下降。文章分析发现,一孩总和生育率的降低是全面性的,在城镇与农村、流动与非流动各类别均普遍存在,而且受育龄妇女未婚比例提高的影响很大。事实上,妇女未婚比例不断提高和一孩生育水平不断走低也是20多年来中国低生育进程的特征。一孩生育水平不断走低导致二孩生育占比相对提高,因而,近年二孩出生人口比重提高既反映出生育政策的调整效应,也受一孩生育水平下降的影响。因此,文章认为,提高一孩生育水平极为重要,否则政策调整只能短期增加二孩出生人口数量,之后总体生育水平还会下降。实际上,尽管已经调整了生育政策,但低生育水平依然持续。这一点必须引起政府主管部门和整个社会的高度警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志刚  
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又一次刷新总和生育率的最低纪录。虽然二孩、多孩总和生育率略有提高,但由于一孩总和生育率降幅更大而导致生育水平继续下降。文章分析发现,一孩总和生育率的降低是全面性的,在城镇与农村、流动与非流动各类别均普遍存在,而且受育龄妇女未婚比例提高的影响很大。事实上,妇女未婚比例不断提高和一孩生育水平不断走低也是20多年来中国低生育进程的特征。一孩生育水平不断走低导致二孩生育占比相对提高,因而,近年二孩出生人口比重提高既反映出生育政策的调整效应,也受一孩生育水平下降的影响。因此,文章认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沈益民,张为民  
我国于1987年7月1日进行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这是继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之后,一次规模最大、动员人力最多、收集信息最为丰富的人口抽样调查。调查的数据对于各级政府部门和国内外人口学界了解中国人口的现状、年龄结构、经济构成以及人口素质;对于分析研究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各种结构的变化和特征;对于预测未来中国人口的发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为民,于弘文  
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将进一步查清我国人口的总量、地区分布、基本结构和居住环境等变化情况,为制定长期人口控制目标及相应措施提供依据;为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科学决策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全面、准确的人口信息。根据这一目的,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与以往的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比较,有了很大的变化;二是《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方案》的制定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三是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更加注重调查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问题,四是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将为我国人口科学研究提供更为详细的数据资料。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宗萍  段成荣  杨舸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是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问题。利用最新的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本文概括和分析全国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各项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随迁子女规模庞大、分布高度集中、多属长期流动、他们在接受义务教育方面的情况不容乐观。论文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相关问题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军昌  王希隆  
文章对广西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调的现状及其失调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别比失调的进一步治理提出对策和建议。文章认为,广西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调,是作为第一少数民族人口大省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一个人口安全隐患,不利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共同繁荣,应予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吴帆  
文章以集体理性与个体理性、集体行为与个体行为的关系为分析视角,根据个体行为模式理论分析框架,以我国政府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调的34项公共政策为例,运用内容分析法,从个体行为层次的结构,即认知或态度维度、情感维度、行为意向维度,来分析相关公共政策在个体层面上的体现、功能与效果,发现目前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调的公共政策基本涵盖个体行为层次的不同维度、初步形成个体行为改变引导机制,但存在影响程度不均衡、动力不足和途径单一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探索符合个体生育行为改变机理、促进出生性别比正常化的公共政策"帕累托改进"的路径,提出应该进一步将公共政策体系的基点从"控制导向"转变为"支持导向"。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穆光宗  余利明  杨越忠  
文章通过对全国关爱女孩试点县重庆彭水和云南会泽两个国家级贫困县与地处发达地区浙江省绍兴市的调研比较,分析了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的基本阶段、特征和经验模式,试图探索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的内在规律。文章提出了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的三阶段假说,并在调研基础上总结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的基本机制、方向和工作框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荆明  
今年,我国将进行1%的人口抽样调查。这项仍以7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间的大型人口调查活动,是继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后在人口方面的又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调查的项目是为了掌握人口普查以来,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人口在规模、地区分布、城乡结构、就业者的行业和职业构成、人口素质以及人口数量变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以便为各级党政领导在制定政策时,能够提供准确的人口资料;同时,为进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背查作一些必要的探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伶捷  徐超  
反思人口抽样调查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统计方法制度的改革?及其价值如何?定位又如何?对于这样的庞大工程,惟有深刻、能对制度改革产生深远影响的反思,才能称之为有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