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22)
2023(3313)
2022(2782)
2021(3054)
2020(2264)
2019(5728)
2018(5453)
2017(7542)
2016(5384)
2015(6389)
2014(6658)
2013(5714)
2012(5375)
2011(5312)
2010(5319)
2009(4669)
2008(4548)
2007(3829)
2006(3496)
2005(3456)
作者
(11852)
(9873)
(9657)
(9487)
(6179)
(4769)
(4760)
(3978)
(3759)
(3657)
(3468)
(3247)
(3191)
(3182)
(3174)
(3090)
(3046)
(2906)
(2864)
(2830)
(2733)
(2392)
(2375)
(2360)
(2324)
(2308)
(2272)
(2093)
(2060)
(1997)
学科
教育(18585)
中国(11375)
(9671)
经济(9669)
管理(7109)
理论(6270)
教学(5762)
(5269)
(5045)
(3876)
(3873)
企业(3873)
研究(3630)
发展(3621)
(3508)
(3499)
方法(3498)
(3435)
改革(3219)
高等(3197)
思想(3180)
政治(3030)
数学(2946)
(2920)
学校(2919)
数学方法(2860)
思想政治(2824)
政治教育(2824)
治教(2824)
教育改革(2808)
机构
大学(65521)
学院(58954)
研究(28438)
教育(26889)
(20085)
师范(20038)
师范大学(16976)
(16869)
(16448)
中国(16099)
经济(15726)
科学(15366)
管理(15136)
(13884)
研究所(12529)
理学(12314)
中心(12313)
理学院(11993)
北京(11899)
管理学(11623)
管理学院(11460)
职业(11143)
技术(10801)
(10457)
(10350)
教育学(10271)
(9063)
研究院(8222)
(8196)
职业技术(7594)
基金
项目(35080)
研究(34127)
科学(29098)
教育(24663)
基金(21651)
社会(18252)
(18203)
国家(17864)
成果(17242)
编号(16968)
社会科(16915)
社会科学(16913)
课题(15498)
(14863)
(14208)
科学基金(14165)
(13417)
规划(10842)
基金项目(10419)
项目编号(10194)
重点(10032)
(9977)
(9841)
(9840)
研究成果(9489)
教育部(9266)
(8721)
(8673)
(8640)
阶段(8621)
期刊
教育(45717)
研究(31961)
中国(26155)
(18454)
经济(18454)
职业(11050)
技术(9161)
学报(7662)
(7508)
技术教育(7360)
职业技术(7360)
职业技术教育(7360)
大学(7218)
科学(6775)
(5457)
论坛(5457)
(5337)
高等(5271)
图书(5183)
(5035)
金融(5035)
管理(4895)
成人(4741)
成人教育(4741)
高等教育(4625)
学学(4621)
(4426)
农业(3966)
书馆(3947)
图书馆(3947)
共检索到113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政云  徐延宇  
文章剖析了2005年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框架,其中重点介绍了此次分类中新引入的五个分类标准;并分析了2005年分类框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同时对其特征进行概括和总结。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雷家彬  沈红  
欧洲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法是欧盟高等教育政策影响下的直接产物,它通过教学、学生、科研、知识交换、地区参与、国际化导向6个维度共23个指标对欧洲所有高等教育机构进行分类。研究表明:注重多元主体的民主参与和分类方法的选择、重视指标体系设计、不盲目照搬已有分类法是该分类法的成功经验所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郭洁  
2005年11月17日,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最新修订的美国高校分类标准。与之前历次分类标准的修订相比,新标准修订力度大,呈现的内容更加丰富。一、对以往美国高校分类标准单一性的突破:从单项分类到分类体系,多维度、多侧面描摹全美高校特征,彰显美国高等教育的多样性不同于2000年的高校分类标准,新标准是由平行的分类标准所构成的综合性的分类标准体系(a set of multiple,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史静寰  赵可  夏华  
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影响的高校分类体系,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产生的背景、过程及分类标准的几次修订,揭示美国多样化高等教育系统的形成及其特点,特别是通过对分类中研究型大学标准的变化,揭示研究型大学的本质内涵。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毓龙  樊来耀   秦荣  
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卡内基分类法,是研究美国高等教育的有效工具,在美国被广泛采用,有很大的影响。自1973年公开出版以来,已经过四次修订,分别出版了1976年、1987年、1994年和2000年版。它的基本结构、各个版本的变化和最新版本的内容是人们关心的。本文将简要介绍这些内容,使关心高等教育的人们对卡内基分类法有较全面的了解,从而对美国的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分类有较全面的认识,实现“洋为中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飞  
大学地图是目前第一个专门面向欧洲高等院校的分类框架,在实施上表现为市场、政府、利益相关者和独立组织四种模式,其中以后两类的结合最为理想。总之,具有现实性、多维性和描述性特点的大学地图,将在增强欧洲高教透明度、推动欧洲高校多元化以及引导大学质量保障科学化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宝存  李慧清  
卡内基高等学校分类法是美国最有影响力、最有代表性的高等学校分类方法。自1973年公开发布以来,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分别于1976年、1987年、1994年、2000年和2005年对其高等学校分类法进行了五次修订。与以往相比,2005年卡内基高等学校分类法作了重大调整,既包括与以往类似的基本分类,又包括新增的五种新的分类模式。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赵婷婷  汪乐乐  
加州高等教育规划分类体系和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分别是规划性分类及描述性分类的典型代表,两者在分类的目的、机构、标准和方式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同,但两者出台的背景和原因却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本文从研究这两种分类入手,并结合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得出如下结论:高等学校分类是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后的必然要求,分类本身不是目的,通过分类所要达到的是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文礼  
2009年6月,南非高等教育协会出台了《通向多样化、有效性的南非高等教育系统的道路:2010年~2020年战略框架》,这是在南非高等教育取得了一定成就的基础上颁布的。其主要内容为:南非高等教育的质量可以与世界上最好的高等教育质量相媲美;建立分化型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重大转型中应体现出社会凝聚力、非歧视、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桂罗敏  
[目的 /意义]美国ACRL颁布《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采用来自教育学的阈限概念理论与方法,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素养教育。由于对阈限概念思维模式和教学方式的陌生感,阻碍了信息素养教育者对《框架》的深度认知。[方法 /过程]针对上述问题,应开展以下工作:1阐述阈限概念的本意;2阐明阈限概念方法的操作原理;3勾稽信息素养教育引入阈限概念的背景;4分析《框架》阈限概念的实质含义和具体运用。[结果/结论]掌握《框架》阈限概念可以改变学习者的思维境界,对《框架》阈限概念思维的理解可以改变传统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模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彩娥  冯素洁  
[目的/意义]2014年11月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发布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第三版),取代2000年制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将成为国际范围内信息素养教育重要的指导性文件。通过对其内容的解读,为新信息环境下的国内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阐述《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以及相关附件的内容,并与《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其内容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在此基础上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进行思考。[结果/结论]认为在新信息环境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内容要与学术过程进一步融合,并注重Web 2.0环境下的信息交互参与,建立相应的教学内容与评价体系。此外,借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马凤岐  
在高等教育领域引入市场机制,是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质量和社会适应性,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基础的有效途径。但是高等教育市场化并不意味着将大学改造为市场经营的主体,也不意味着减少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支出和提高学费。高等教育市场化需要政府和高校采取恰当的措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进  
德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分为四类:综合性大学及与其同等级的高校、应用科学大学、高等艺术与音乐学院、职业学院。它们在培养目标、办学层次、专业设置、教学、科研、师资、招生等方面均有明确的区分,具有不同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一种分工合作的合理格局。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类清晰、定位合理的现实模型,对我国实现高等学校分类与管理的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林莉  
市场力量带来的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化导致了高等教育机构分类的出现。目前国内外已有的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方法和标准以学术性为主要取向,不能充分反映市场力量对高等教育系统的影响,不利于人们正确认识高等教育的属性。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政府、市场和学术力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由此给高等教育机构分类带来的影响,是导致高等教育机构分类问题成为世界难题的根本原因。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是政府、市场及学术三种力量平衡的结果,一个好的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标准,不仅要体现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还应该促进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