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55)
2023(2974)
2022(2592)
2021(2731)
2020(2173)
2019(5359)
2018(4967)
2017(7785)
2016(4375)
2015(5083)
2014(5157)
2013(5366)
2012(5108)
2011(4856)
2010(4822)
2009(4814)
2008(4978)
2007(3941)
2006(3605)
2005(3424)
作者
(13410)
(11362)
(11072)
(10780)
(7236)
(5436)
(5104)
(4450)
(4359)
(4066)
(3969)
(3872)
(3861)
(3592)
(3473)
(3342)
(3340)
(3326)
(3275)
(3154)
(2924)
(2687)
(2670)
(2550)
(2540)
(2539)
(2524)
(2456)
(2383)
(2221)
学科
(19265)
经济(19254)
管理(14817)
(12727)
(10735)
企业(10735)
方法(7975)
中国(7482)
数学(6608)
数学方法(6547)
(4958)
(4837)
资源(4827)
(4693)
(4126)
贸易(4120)
地方(4075)
(4013)
业经(3996)
人事(3866)
人事管理(3865)
(3663)
理论(3480)
(3469)
农业(3391)
(3378)
环境(3289)
(3120)
(3039)
(2546)
机构
大学(66244)
学院(64271)
(27344)
经济(26812)
研究(26295)
管理(26025)
理学(22211)
理学院(21896)
管理学(21494)
管理学院(21350)
中国(21145)
科学(16055)
(15265)
(13823)
研究所(12514)
(12064)
中心(11859)
(10294)
北京(10237)
(9979)
师范(9918)
(9517)
(9365)
财经(9168)
(8456)
业大(8390)
科学院(8325)
师范大学(8276)
农业(7996)
经济学(7801)
基金
项目(43090)
科学(34242)
基金(31879)
研究(30818)
(28467)
国家(28220)
科学基金(23889)
社会(19791)
社会科(18678)
社会科学(18674)
基金项目(16538)
自然(15837)
(15342)
自然科(15328)
自然科学(15323)
自然科学基金(15082)
教育(13881)
(13759)
资助(13053)
编号(12468)
成果(10192)
重点(10001)
(9824)
(9213)
国家社会(8495)
(8447)
教育部(8276)
课题(8264)
科研(8039)
人文(7952)
期刊
(31471)
经济(31471)
研究(20064)
中国(18091)
管理(11228)
学报(11147)
科学(10779)
(9168)
(8443)
教育(7907)
大学(7761)
图书(6746)
学学(6742)
资源(6702)
农业(6076)
技术(5424)
书馆(5094)
图书馆(5094)
(5088)
金融(5088)
经济研究(4888)
财经(4477)
(4425)
国际(4290)
业经(4279)
(4275)
(3946)
问题(3832)
世界(3593)
(3372)
共检索到110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曾湘泉  张成刚  
本文以2014年中国人力资源领域的重大事件为基础,总结和概括了经济新常态下的人力资源新常态。本文认为,经济新常态、国家治理体系及能力现代化以及技术变革是推动中国人力资源进入新常态的驱动因素。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的矛盾、制度环境的变化、区域劳动力市场的构建、收入分配改革、人才竞争及人才激励、技术变革对人力资源的冲击是中国人力资源新常态的主要特点。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追  丁杰  赵倩  
2005年是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丰收年,国内从企业到科研机构、课题资助等对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人力资源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回顾和盘点2005年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时,我们发现主要体现在以下领域: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曾湘泉  
2007年是中国人力资源领域不平凡的一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并指出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震  张雨奇  尹奎  
人力资源管理要实现预期功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落地实施,而直线经理在人力资源管理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此,国内外不少学者从直线经理角度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研究探索,并取得了丰富成果。然而,当前研究非常零散,且不同研究之间缺乏有效对话,这不利于后续学者清晰地了解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与现状,也难以为组织管理者提供切实可行的管理启示。基于61项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对该研究领域进行了系统性的回顾,发现当前研究主要聚焦在直线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认知、人力资源管理职责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三个方面。本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余菲菲  
本文以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理论为基础,对企业现行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及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施杨  李南  
顺应组织发展要求构建有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增强企业的持续竞争力,已经成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热点之一。通过梳理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剖析国外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的概念及其构成。从员工态度和行为、组织资本、组织能力等方面指出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的结果变量。根据实证研究相关文献,梳理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企业绩效的内在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的未来研究方向,为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指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震  张雨奇  
服务导向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为了激发员工的高质量服务而实施的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已有研究表明它对组织的服务产出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相比于一般性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导向人力资源管理直到最近几年才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从内涵与测量、影响效果、中介机制以及边界条件等方面,对近年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述评。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未来的研究应继续完善服务导向人力资源管理的结构和测量,深入讨论其影响效果,进一步探索其产生影响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八个未来研究命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震  张雨奇  尹奎  
人力资源管理要实现预期功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落地实施,而直线经理在人力资源管理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此,国内外不少学者从直线经理角度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研究探索,并取得了丰富成果。然而,当前研究非常零散,且不同研究之间缺乏有效对话,这不利于后续学者清晰地了解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与现状,也难以为组织管理者提供切实可行的管理启示。基于61项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对该研究领域进行了系统性的回顾,发现当前研究主要聚焦在直线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认知、人力资源管理职责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三个方面。本文具体梳理了这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6个可供考察的研究问题。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红梅  
自 1 98 6年Mahoney和Desktop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研究分支以来 ,人力资源管理宏观与微观研究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但两者一直处于互不交融的状态 ,各自沿着独立的轨道发展。本文回顾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在过去几年内的进展 ,在此基础上以更加整合的研究视角 ,指出了已有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震  张雨奇  
服务导向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为了激发员工的高质量服务而实施的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已有研究表明它对组织的服务产出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相比于一般性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导向人力资源管理直到最近几年才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从内涵与测量、影响效果、中介机制以及边界条件等方面,对近年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述评。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未来的研究应继续完善服务导向人力资源管理的结构和测量,深入讨论其影响效果,进一步探索其产生影响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八个未来研究命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谢凌玲  
运用关系视角研究中国本土人力资源管理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新兴热点。文章在厘清关系内涵的基础上,对关系的类型进行细致梳理,探讨关系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可行议题,从而为后人研究具有本土契合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曾湘泉  
2006年中国人力资源领域引人注目的事件层出不穷。以十六届六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标志,中国人力资源进入“和谐管理时代”。构建和谐社会的宏大社会理想,牵引着中国人力资源的思想和行为。如果要概括出和谐社会的理念在中国人力资源领域所体现出的特点,当推发展、公平、平衡最为贴切。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前提,贫穷和落后就谈不上对人的尊重;公平是发展的价值标准,也是和谐社会的追求目标;而社会力量的平衡以及人自身的平衡是和谐社会的理想形态。相比于2005年的主题——“市场化、规范化、职业化”,2006年中国人力资源实践所展现出的“发展、公平、平衡”的特点,既有对上一年...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雷瑛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贸易大国,且两国经济有高度的互补性,经贸合作一直较为紧密。2015年是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中的一年,两国经贸关系的重要性愈发显著,在此起彼伏的经贸摩擦中,两国经贸关系仍然不可阻挡地向纵深发展。2015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总额超过5000亿美元,中国超越加拿大首次成为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同时是美国第一大进口市场,第三大出口市场;而美国也是中国第一大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