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78)
2023(11220)
2022(9561)
2021(8962)
2020(7552)
2019(17831)
2018(17460)
2017(32741)
2016(17774)
2015(20901)
2014(21059)
2013(21282)
2012(20663)
2011(19075)
2010(19279)
2009(18438)
2008(18522)
2007(16696)
2006(14838)
2005(13763)
作者
(54332)
(45837)
(45566)
(43902)
(29285)
(21993)
(20866)
(17832)
(17346)
(16269)
(15883)
(15331)
(14762)
(14592)
(14550)
(14232)
(13555)
(13478)
(13177)
(13175)
(11634)
(11270)
(11102)
(10457)
(10412)
(10396)
(9968)
(9950)
(9267)
(9224)
学科
(99468)
经济(99386)
管理(46812)
(43488)
方法(39224)
数学(34745)
数学方法(34439)
(33752)
企业(33752)
中国(26216)
(21931)
地方(21232)
(19362)
(19014)
(18883)
贸易(18874)
(18331)
业经(17391)
(16546)
农业(14316)
(14186)
金融(14184)
地方经济(14015)
(13909)
银行(13880)
(13392)
(13289)
环境(12824)
(11999)
(11254)
机构
大学(278369)
学院(273298)
(129746)
经济(127343)
研究(105069)
管理(98531)
理学(83382)
理学院(82328)
中国(81002)
管理学(80984)
管理学院(80460)
科学(60882)
(60456)
(56640)
(54733)
研究所(49412)
中心(46513)
(46426)
财经(44815)
经济学(42406)
(40990)
(40652)
北京(39411)
经济学院(38049)
业大(37764)
(36608)
农业(36528)
(36392)
师范(36082)
财经大学(32942)
基金
项目(169906)
科学(133053)
基金(124998)
研究(123647)
(109158)
国家(108327)
科学基金(90826)
社会(80834)
社会科(76639)
社会科学(76616)
基金项目(64808)
(62445)
自然(56029)
教育(56015)
自然科(54712)
自然科学(54692)
(53794)
自然科学基金(53756)
资助(52846)
编号(48124)
成果(40872)
(39579)
重点(38878)
(38020)
国家社会(34836)
教育部(33931)
(33923)
中国(33793)
课题(33771)
大学(32449)
期刊
(150089)
经济(150089)
研究(89366)
中国(56528)
学报(43662)
(43641)
(42591)
科学(40039)
管理(36981)
大学(32942)
学学(30754)
农业(28881)
(27391)
金融(27391)
教育(26194)
经济研究(25335)
财经(23940)
技术(23321)
(20907)
问题(20144)
业经(19973)
(19681)
国际(18372)
世界(17478)
(16600)
技术经济(15884)
统计(15026)
图书(12735)
理论(12647)
(12637)
共检索到434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建  
2004年,中国在宏观调控的前提下,成功地控制了经济"过热"势头,实现了物价平稳而经济高增长。2005年,中国经济仍然会保持持续增长。因为,2005年,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将仍然处于上升趋势;制约经济增长的电力、钢铁和有色金属等瓶颈将会被明显突破或更快拓宽,未来2年内中国不会遭受国际石油供应短缺与高油价的困扰。2005年宏观调控工作的重点应是巩固目前已经取得的农业生产的好形势,确保扶持农业政策的持续和农民收入继续增加,以及控制好土地使用等问题。预计2005年央行难以延续加息的做法,中国将进入新一轮加息周期更是没有根据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郑京平  
2006年中国经济将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速与2005年大体相当或略低一点。关键是消化和处理好产能集中释放形成的新的供求矛盾,确保经济稳定、金融稳定、社会稳定。为此,必须保持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适当增加调节供求;抓住时机,加快推进改革;大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和谐,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小广  
2007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增长态势,从季度和年度增长来看,经济正在达到或接近周期性繁荣的顶部区域(经济增长从年度上讲最高点可能是2007年,从季度上最高点可能是2008年上半年),2008年下半年或后年很可能进入温和调整期。消费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出口和投资增长将有所放慢,物价增长将逐步放慢。考虑到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继续发展,"三过"问题依然突出,应以"双防"为目标,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刘俊郁  
该文根据历史数据分析,指出中国经济大概滞后美国经济9个月的时间,认为随着外围经济的持续疲软,2009年中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政府带动的投资,预计经济增速将保持在7%以上的水平,但货币及财政政策并不具有持久作用。同时,文章预计2009年利率还有81BP~108BP的下降空间,存款准备金还会有3~4个百分点的下移空间;认为2009年将是经济的"U型"筑底期,下半年或2010年上半年各项经济数据有望在低谷企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熀松  
The author thinks that Chinese economic situation of 2004 was comparatively good, and macroeconomic adjustment effects had been achieved as expected,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of economic structure, way of economic growth and financial risks.He also expects a comparatively good performance of Chinese economy in 2005.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树成  
本文提出,2012年、2013年、2014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对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形成了三个冲击波。相对应地,近三年来,每年形成了一个"经济增速下滑——微刺激——小幅反弹——再下滑"的循环圈,即每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下滑,年中采取微刺激措施,下半年经济增速小幅反弹,下一年的上半年经济增速又继续下滑。本文具体分析了2014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摆脱当前这种循环圈、避免年年打"下限保卫战",进行了对策研究。提出真正贯彻落实刚刚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树成  
本文的分析提出: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的回落有望触底;2016-2020年,经济增速有望止跌企稳,并适度回升。本文首先回顾了2010年第一季度之后,GDP季度增长率连续19个季度的回落过程,表明中国经济进入了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速度换挡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但也有人把新常态片面理解为经济增速一路下行。对此,应予高度重视,因为经济增速一路下行将会给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本文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防止经济增速一路下行的对策,即寻找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中长期持久推动的力量。"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将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中长期持久的力量。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主编/李扬2014年12月/69.00元ISBN 978-7-5097-6828-0李扬,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经济相关研究,涉及货币、银行、金融市场等领域。随着中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GDP增速从2011年告别两位数(百分比)以来,逐年递减。受到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加强、国际经济复苏不稳定的双重压力,中国经济进入结构趋于优化、物价涨幅趋于适度、新增就业趋于稳定、经济增速趋向潜在水平的"新常态"。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慧勇  
本文分析了2011年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对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主要的宏观政策建议。本研究预计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8.6%,增速继续回落;CPI上涨3.2%,通胀压力缓解。在全球经济金融风险增加的情况下,宏观政策应该长短兼顾,从长期来看,主要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从短期来看,宏观调控从控通胀转向稳增长。财政政策在稳增长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货币政策重点是防范货币的内生式紧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建国  
本文对 2 0 0 2年中国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 ,中国经济总量实现了高增长。经济增长的最大特点是 :积极财政政策导致的投资快速增长和出口快速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有效需求不足、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和制度创新严重滞后。作者认为物质产品领域内需不足是客观规律造成的 ,最终消费的物质面需求不足的问题并不明显 ,物质产品供给过剩的重要原因是当代技术进步太快的结果 ,而第三产业内需不足是制度性的 ,并且是制约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 ,对2 0 0 3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长进行了展望 ,并提出了解决中国经济存在问题的六点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金碚  
2008年,中国将进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将使世界和我们自己再次惊叹:中国所发生的变化比人们预料的要快得多。2008年,同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30周年,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进入了新的征程。2008年,中国经济的显著特征和趋势引人关注,本文对此进行了六个方面的梳理总结,各种迹象表明,中国正在逐步走近成熟经济的门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元春  
一、中国经济仍然在复苏轨道中中国经济依然在常态化的轨道上。在一般状态下,复苏不是单一线性的,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环境中,复苏出现波动是正常的现象,因此,对于这种波动要保持相应的定力。对于中国今年整体的经济形势,分析如下:一是没有常态化;二是并没有像很多人讲的复苏出现了停滞,依然出现在常态化的轨道上。在一般状态下,复苏不是单一线性的,出现波动很正常。特别是在疫情肆虐的环境中,复苏出现波动是再正常不过的一种现象,因此,对于这种波动要保持相应的定力,对这种状态要做出一些客观的分析。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慧勇  
本文分析了2012年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对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主要的宏观政策建议。文章预计2013年经济增长7.8%,增长略有改善;CPI上涨2.7%,通货膨胀压力不大。政策将维持中性偏宽松格局。改革的推进将成为中国经济走出低迷的希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锦功  刘金泉  董文泉  
1994年是实施“八五”计划的第四年,是9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采用多维时间序列状态空间的Bayes方法建立了宏观经济计量模型,采用了多种先验信息假设,对1994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进行了预测与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