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76)
2023(4644)
2022(4281)
2021(4489)
2020(3935)
2019(9646)
2018(9797)
2017(19071)
2016(10302)
2015(12195)
2014(12419)
2013(12386)
2012(11602)
2011(10711)
2010(11077)
2009(10670)
2008(10380)
2007(8866)
2006(8031)
2005(7456)
作者
(30134)
(25061)
(24775)
(23921)
(15807)
(11929)
(11503)
(9752)
(9314)
(8991)
(8466)
(8303)
(8103)
(7910)
(7803)
(7569)
(7374)
(7251)
(7216)
(7163)
(6325)
(6205)
(6030)
(5729)
(5701)
(5658)
(5591)
(5481)
(5004)
(4771)
学科
(45875)
经济(45841)
管理(26253)
(25321)
方法(25195)
数学(23623)
数学方法(23125)
(19605)
企业(19605)
中国(14945)
(11604)
(10197)
贸易(10189)
(9996)
(9678)
(9656)
(8812)
银行(8793)
(8492)
(8283)
业经(7670)
(7570)
金融(7570)
农业(6875)
理论(6541)
(6438)
地方(6102)
(6005)
环境(5883)
(5794)
机构
大学(151329)
学院(151039)
(64979)
经济(63655)
管理(58321)
研究(51525)
理学(49935)
理学院(49380)
管理学(48273)
管理学院(48005)
中国(42502)
(33264)
(31218)
科学(30875)
(26609)
财经(24324)
研究所(23924)
中心(23414)
(22067)
(22032)
北京(21909)
(21320)
业大(20534)
经济学(19770)
(19158)
师范(19001)
(18515)
财经大学(18088)
经济学院(17827)
(17667)
基金
项目(93673)
科学(73263)
基金(67968)
研究(67383)
(59264)
国家(58856)
科学基金(49707)
社会(41434)
社会科(39341)
社会科学(39332)
(35591)
基金项目(35243)
自然(33020)
自然科(32228)
自然科学(32223)
教育(32163)
自然科学基金(31585)
(30871)
资助(30243)
编号(28281)
成果(22789)
重点(21568)
(21344)
(19636)
课题(19488)
(18911)
科研(18162)
教育部(18147)
创新(17816)
人文(17376)
期刊
(70318)
经济(70318)
研究(47847)
中国(29131)
管理(22516)
(22237)
学报(21117)
科学(20891)
(19241)
(16687)
金融(16687)
教育(16223)
大学(16156)
学学(15044)
技术(14812)
农业(13300)
经济研究(12804)
财经(11837)
业经(11607)
统计(10371)
(10182)
(9623)
问题(9572)
(8926)
理论(8912)
国际(8574)
技术经济(8372)
决策(8267)
商业(8145)
实践(8073)
共检索到233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子荣  何国华  诸婉婧  
本文利用修正后的间接法公式"调整后的外汇储备增量-贸易顺差-FDI净流入+贸易顺差中的热钱+FDI净流入中的热钱",对2005年第三季度至2012年第四季度流入我国的热钱规模的动态变化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构建VEC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技术,动态考察了影响我国热钱流动的主要因素。文章发现人民币汇率预期收益和中美利差是影响我国热钱流动的主要因素,房市和股市的状况对热钱流动的影响较弱。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志勇  
本文运用修正后的间接公式"调整后的新增外汇储备-贸易顺差-外商直接投资+贸易顺差中隐藏的热钱+外商直接投资中隐藏的热钱",估算了2006年第3季度至2015年第3季度我国热钱规模的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VEC模型考察了我国热钱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士宁  曹溟铄  
为了探究我国近两年热钱流出的真实规模,文章对综合法进行完善:一是综合考虑藏汇于民、对外投资、偿还外债、汇率变动影响,以及基于债权、股权、利息的投资收益等因素对外汇储备规模进行全面的调整;二是通过选取与贸易额相配比的指标即M值法(Matching Method)对合理贸易顺差进行估算,进而还原贸易项下流出的热钱;三是通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FDI占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来测算出隐藏在FDI中的热钱。经过上述调整,文章估算出2014-2016年第一季度,我国热钱共流出14 602.74亿美元,调整后的数据与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变化相符程度更高,更贴近热钱真实值。热钱的大量流出给我国资本市场带来压力,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士宁  曹溟铄  
为了探究我国近两年热钱流出的真实规模,文章对综合法进行完善:一是综合考虑藏汇于民、对外投资、偿还外债、汇率变动影响,以及基于债权、股权、利息的投资收益等因素对外汇储备规模进行全面的调整;二是通过选取与贸易额相配比的指标即M值法(Matching Method)对合理贸易顺差进行估算,进而还原贸易项下流出的热钱;三是通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FDI占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来测算出隐藏在FDI中的热钱。经过上述调整,文章估算出2014-2016年第一季度,我国热钱共流出14 602.74亿美元,调整后的数据与经济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士宁  曹溟铄  
为了探究我国近两年热钱流出的真实规模,文章对综合法进行完善:一是综合考虑藏汇于民、对外投资、偿还外债、汇率变动影响,以及基于债权、股权、利息的投资收益等因素对外汇储备规模进行全面的调整;二是通过选取与贸易额相配比的指标即M值法(Matching Method)对合理贸易顺差进行估算,进而还原贸易项下流出的热钱;三是通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FDI占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来测算出隐藏在FDI中的热钱。经过上述调整,文章估算出2014-2016年第一季度,我国热钱共流出14 602.74亿美元,调整后的数据与经济形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宇明  陶海波  
大量热钱的流入,引起了我国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在国内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用直接法估算流入我国的热钱规模并分析它们的流入对降低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引起国内资产价格泡沫、影响我国汇率政策等方面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并针对热钱流入渠道,提出了加强资本项目管理等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谢春凌  
关于国际热钱流入我国规模的讨论众多,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流入我国国际热钱的规模进行估算,得出的结论也大相径庭。国际热钱本身的特点以及单一的统计方法是导致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本文从国际热钱流入我国的渠道入手,对国内外比较常见的统计国际热钱流入规模的方法作了比较,并对两种比较常见的估算方法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涤龙  侯鹏  
对近年来流入我国FDI中的热钱进行了估算:将样本区间划分为FDI流入正常年份和异常年份,选取11个指标,使用岭回归方法对正常年份的FDI流入量建立线性模型;通过chow检验方法发现对两个阶段的划分是合理的;运用模型对2005~2007年FDI正常流入量进行测算得到FDI流入量中热钱的数量分别为1358.413亿、627.227亿、4576.014亿元人民币,按当年汇率折算约为166亿、79亿、602亿美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苏剑  童立  
本文认为,目前学术界用于估算热钱流入规模的两种基本方法在估算中国的热钱流入规模时都有较为严重的缺陷,大大低估了中国热钱流入的规模。本文对估算热钱流入规模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从而得到了更好的估计结果。具体而言,本文认为经常项目下的贸易科目隐藏了大量热钱,因此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对此进行估测。本文通过趋势拟合法得到当期贸易顺差的合理值,再与同期贸易顺差的实际值对比即可得到隐藏在贸易渠道中的热钱。最后根据间接法计算每期热钱的规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万光彩  刘莉  
现有关于热钱规模的估测方法基本上都限于资本流入的渠道,鲜有基于热钱流出渠道的估测,这在我国目前实施资本项目非对称管制的情况下,夸大了热钱的规模。本文基于误差与遗漏项目和经常项账户下收益汇出项目两种热钱流出渠道,分别估测了两种热钱规模。估测结果表明,误差与遗漏项目下的热钱在2004和2007年发生了大规模的流入,截至2008年上半年,其规模为2450.42亿美元,仅为外汇储备存量的13.55%;而经常项目下收益汇出渠道的热钱则随着FDI存量的逐步增加而不断积累,2003年以来其规模已经高达4254.82亿美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苏多永  张祖国  
我国"半开放、半管制"的国际收支(BOP)结构特征和"宽进严出、放长限短"的资本管制特点使得基于资本自由流动国家的热钱估算方法不完全适用我国。热钱在中国流动具有隐蔽性和非法性,必须剔除诸如贸易伪报、资本夹杂和地下钱庄等隐性渠道对热钱流动规模的影响。本文以世界银行间接法和我国BOP为基础,首先提出"热钱流出之谜",然后分析热钱在中国流动的隐性渠道,并将其纳入估算模型,估算结果基本反映了热钱在中国流动的趋势和特点,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军  齐银山  王梦潇  
尽管尚无可靠和公认的计算国际热钱流动规模的准确方法,但去年以来,国际热钱重新涌入我国已是不争的事实,并有可能对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领域带来潜在冲击,需对此保持高度关注和警惕。展望未来一段时期,热钱在中国的投机空间有限,短期内大规模持续流入的条件还不具备,温和流入并时有反复可能将成长期趋势。要摆脱国际热钱大规模流动带来的包括人民币升值压力在内的一系列困扰,必须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采取有效的防御性措施,监控各类热钱,加强流入管制,建立防范流出的预案,并与香港密切合作;另一方面,应重视疏导的作用,增强汇率弹性,管理通胀预期,抑制泡沫膨胀,吸引中长期国际资本,防范和限制短期资本泛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静  罗伟卿  
文章在热钱测算的"世界银行法"基础上,对全口径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构建分布滞后模型,采用中间投入法估计了虚增贸易顺差。分析表明,2001~2009年3月,流入中国境内的热钱累计约10653亿美元。研究没有发现贸易顺差中存在大量虚假成分的证据,热钱的大规模流动对资本市场价格的影响也不显著。因此,不应过分强调热钱的负面影响而忽略了其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滕玉华  彭真  周水平  
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分析2005—2012年江西省城市教育支出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2005—2012年间城市教育支出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下降了20.4%,主要原因是技术水平下降了;2005—2012年间江西省11个城市教育支出的全要素生产率都在下降;江西省三大区域城市教育支出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幅度存在地区差异,赣南地区下降幅度最大,其次是赣中,下降幅度最小的是赣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