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36)
2023(5966)
2022(5483)
2021(5310)
2020(4672)
2019(11667)
2018(11281)
2017(21681)
2016(11963)
2015(14079)
2014(14333)
2013(14535)
2012(13694)
2011(12432)
2010(12629)
2009(12154)
2008(12571)
2007(11271)
2006(9615)
2005(8867)
作者
(35449)
(30014)
(29861)
(28560)
(19032)
(14458)
(13880)
(11666)
(11054)
(10748)
(10076)
(10040)
(9623)
(9475)
(9459)
(9342)
(9294)
(8792)
(8789)
(8704)
(7442)
(7342)
(7298)
(6803)
(6786)
(6780)
(6768)
(6701)
(6027)
(5935)
学科
(53469)
经济(53418)
(42429)
管理(39373)
(37016)
企业(37016)
方法(28925)
数学(26028)
数学方法(25862)
(20728)
(15260)
财务(15238)
财务管理(15201)
企业财务(14604)
(13283)
(13137)
中国(12552)
(10399)
贸易(10396)
(10095)
(9998)
业经(9921)
(9592)
地方(8896)
农业(8622)
(8308)
银行(8287)
(8256)
体制(8134)
(7972)
机构
大学(178981)
学院(176663)
(75698)
经济(74195)
管理(70262)
理学(60189)
理学院(59547)
管理学(58693)
研究(58574)
管理学院(58347)
中国(47463)
(37729)
(37627)
科学(34868)
(30760)
(30532)
财经(29467)
中心(27805)
研究所(27375)
(26785)
(26432)
业大(25942)
农业(24350)
北京(24073)
经济学(22975)
财经大学(21955)
(21458)
师范(21240)
经济学院(20886)
(20881)
基金
项目(111034)
科学(86787)
基金(81268)
研究(79540)
(70298)
国家(69707)
科学基金(59573)
社会(49832)
社会科(47250)
社会科学(47233)
基金项目(43481)
(42458)
自然(39480)
自然科(38463)
自然科学(38450)
自然科学基金(37815)
教育(37069)
(36295)
资助(34245)
编号(32710)
成果(27057)
(25774)
重点(25184)
(22838)
(22588)
教育部(22139)
科研(22020)
课题(21642)
人文(21403)
大学(21241)
期刊
(81579)
经济(81579)
研究(52344)
(34201)
中国(33460)
学报(27859)
(26515)
科学(24767)
管理(24329)
大学(20646)
学学(19367)
(18938)
金融(18938)
农业(17380)
财经(15232)
技术(14723)
教育(14670)
经济研究(13551)
(12921)
业经(12573)
问题(10956)
财会(10935)
(10428)
(10305)
会计(9995)
技术经济(9593)
理论(9485)
国际(9197)
(8779)
统计(8629)
共检索到268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沈芸  
本文分析了2004年深市上市公司收购和重组情况,通过研究收购重组的行业地区分布、交易(收购)主体、标的和目的,总结了200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收购重组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赵一霏  
本文分析发现,上市公司业绩预警面有逐年扩大之势。整体执行效果显示,业绩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与预警类型有一定程度的相关,业绩预警制度有助于提前释放上市公司业绩波动风险,但执行中出现的业绩预警滞后及“变脸”现象影响了业绩预警制度的严肃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颜志元  
财务会计信息是年度报告的核心,会计问题也就是投资者关注的年报焦点。本文从审计意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差错四个角度分析深市上市公司2004年年度报告普遍存在的会计问题。本文认为,部分审计意见类型值得商榷,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运用能力尚侍改进,滥用会计估计和会计差错调整比较严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诗才  牛永花  
文章以2001年深市发生并购重组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发生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并购前后共5年的绩效分别进行评估,并对年度间的绩效变化进行Wilcoxon检验。实证研究表明,收购兼并类上市公司的绩效在并购当年显著改善;股权转让类上市公司绩效总体呈下滑趋势;资产剥离类在并购当年未改善公司绩效;收购公司的绩效比目标公司的好;其他类型的并购重组并未使上市公司绩效发生显著性变化。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范琼  邓妮媚  
为深入了解深市上市公司税负情况,为税收政策制定和其他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本文以深市上市公司20142016年定期报告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深市上市公司总体税负、增值税税负、所得税税负以及"营改增"行业税负情况。研究发现,主板上市公司总体税负、所得税税负较高,而创业板上市公司增值税税负较高;国有企业总体税负显著高于民营企业,经济欠发达地区税负高于经济发达地区;2016年5月全面"营改增"后,相关行业总体税负显著下降,但存在税收优惠未能延续的现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邓翚  
56号文实施近一年后(截至2004年6月30日),深市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和关联方占用资金余额较期初均有较大幅度下降,但逾期担保和违规担保余额有所上升;同时对外担保和关联方资金占用均体现出风险高度集中的特点。本文结合上述变化情况,针对56号文执行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范琼  邓妮媚  
为深入了解深市上市公司税负情况,为税收政策制定和其他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本文以深市上市公司2014~2016年定期报告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深市上市公司总体税负、增值税税负、所得税税负以及“营改增”行业税负情况。研究发现,主板上市公司总体税负、所得税税负较高,而创业板上市公司增值税税负较高;国有企业总体税负显著高于民营企业,经济欠发达地区税负高于经济发达地区;2016年5月全面“营改增”后,相关行业总体税负显著下降,但存在税收优惠未能延续的现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毛道维  
文章认为 ,对于近两年来上市公司中发生的上千起资产重组的评价 ,不能简单地以重组当年或次年是否盈利或盈利增幅的大小去评价 ,而应以重组所要达到的中介性目标作为绩效评判标准 ,即从微观层次看是否增强了重组企业的竞争力和改善了其经营机制 ,从宏观层次看是否改善了我国的经济结构。鉴于此 ,文章主张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核心能力、成本效率和接管效率等作为具体的评判标准 ,政府也应依此标准对重组予以政策引导。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茂斌  陈斌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价值分析《财经科学》1997/5FINANCEANDECONOMICS王茂斌〔中国人民大学财金系北京100872〕陈斌〔中国人民大学财金系北京100872〕协同价值分析根据资产重组的交易主体不同,资产重组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为横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原红旗  
当前,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中存在的资产重组现象,层出不穷,表明证券市场固有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正在日益强化。一、资产重组方式的选择归纳起来,1997年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主要有4种方式:Ⅰ类: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即上市公司股东之间发生股权的转变;Ⅱ类:上市公司收购扩张,包括兼并、收购、调整投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费加航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对大股东占用资金的监管越来越严格,限制越来越多,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采取了更加迂回和隐蔽的方式持续占用上市公司大笔资金。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唐松华  
由于深圳证券市场尚处于“新兴加转轨”阶段,深市上市公司利润分配政策还存在随意性较大、超派现、再融资派现和大股东套现等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雨龙   黄桐城  
本文统计总结了深市上市公司归属各行业的资本结构状况 ,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过分偏好这一不合理现象的原因 ,并提出了可行的改革方案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夏娜丽  
会计师执业谨慎性及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审计意见提示了不少上市公司经营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及风险;解释性说明段的增加,显示出会计师关注到了更广泛的范畴。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芬芬  
2015年以来,"宝万之争"受广泛热议,引发了市场对敌意收购、杠杆收购、反收购等现象的高度关注。近些年,我国上市公司收购与反收购日益活跃,上市公司收购对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对管理层进行监督、改善公司治理具有积极作用,但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通过梳理收购与反收购活动中七类主要表现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境外经验,在遵循收购价值评判中立的原则下,围绕全部和诚实的信息公开、加强对反收购行为加以原则性规制等方面展开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