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76)
- 2023(10276)
- 2022(8977)
- 2021(8505)
- 2020(7367)
- 2019(16934)
- 2018(16505)
- 2017(30223)
- 2016(17258)
- 2015(19594)
- 2014(19345)
- 2013(19226)
- 2012(18181)
- 2011(16535)
- 2010(16762)
- 2009(15807)
- 2008(16040)
- 2007(14447)
- 2006(12233)
- 2005(11063)
- 学科
- 济(67257)
- 经济(67192)
- 管理(49235)
- 业(48832)
- 企(40308)
- 企业(40308)
- 方法(32189)
- 数学(28203)
- 数学方法(27933)
- 中国(19223)
- 财(18589)
- 农(18273)
- 学(16557)
- 技术(15703)
- 制(13743)
- 业经(13647)
- 贸(13108)
- 贸易(13104)
- 地方(12770)
- 易(12728)
- 银(12696)
- 银行(12631)
- 行(12063)
- 融(12012)
- 金融(12007)
- 农业(11744)
- 务(11596)
- 财务(11567)
- 财务管理(11534)
- 理论(11006)
- 机构
- 大学(245167)
- 学院(244241)
- 济(98366)
- 经济(96204)
- 管理(89047)
- 研究(88984)
- 理学(76236)
- 理学院(75304)
- 管理学(73883)
- 管理学院(73418)
- 中国(66477)
- 科学(57487)
- 京(52516)
- 农(51922)
- 所(47482)
- 财(45885)
- 研究所(43438)
- 业大(41632)
- 农业(41470)
- 中心(40796)
- 江(37462)
- 财经(35981)
- 北京(32906)
- 经(32629)
- 范(31479)
- 院(31341)
- 师范(31092)
- 经济学(30339)
- 州(29933)
- 技术(28073)
- 基金
- 项目(163329)
- 科学(126327)
- 基金(116442)
- 研究(114258)
- 家(104617)
- 国家(103748)
- 科学基金(86201)
- 社会(70686)
- 社会科(66893)
- 社会科学(66872)
- 省(65726)
- 基金项目(61323)
- 自然(56936)
- 划(55770)
- 自然科(55648)
- 自然科学(55621)
- 自然科学基金(54669)
- 教育(52934)
- 资助(47701)
- 编号(45115)
- 重点(37992)
- 成果(37617)
- 创(36368)
- 部(35686)
- 发(35205)
- 创新(34370)
- 课题(32667)
- 计划(32643)
- 科研(31911)
- 性(30122)
- 期刊
- 济(104816)
- 经济(104816)
- 研究(70669)
- 中国(52186)
- 学报(48014)
- 农(47043)
- 科学(40275)
- 财(37691)
- 大学(34251)
- 学学(32358)
- 管理(32249)
- 农业(31245)
- 教育(27181)
- 融(23180)
- 金融(23180)
- 技术(21575)
- 业(18351)
- 财经(17993)
- 经济研究(17756)
- 业经(16477)
- 经(15502)
- 版(13773)
- 问题(13722)
- 科技(13260)
- 技术经济(12872)
- 业大(12444)
- 贸(12141)
- 统计(11784)
- 图书(11722)
- 理论(11475)
共检索到368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强 王保通 王芳 井金学 李高宝 刘亚萍
采用4个条锈菌生理小种(类型)对2004年新育成的180份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成株期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对条32号、31号、水11-14和太白4表现抗病的品种(系)分别为52,65,83和110份,所占比例依次为29.1%,39.4%,50.9%和64.0%。小麦区试品种自然诱发发病情况调查表明,黄淮区试品种的抗性优于陕西省区试品种,岐山县区试圃自然发病重于杨凌区区试圃。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品种(系) 鉴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姚琴 宋彦霞 周荣华 傅体华 贾继增
【目的】对小麦成株期条锈病抗性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方法】以小麦重组自交系内乡188/偃展1号为材料,在连续两年田间充分发病的情况下,分别用病程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Disease Progress Curve,AUDPC)和反应型(Infection Type,IT)2种病情指标,通过复合区间作图,分析成株抗条锈性的加性QTL、上位性互作及其分别与环境的互作效应(QTL×environment interaction,QE)。【结果】两年共检测到9个加性抗性QTL,其中使用AUDPC和IT共检测到2个相同的QTL;9个QTL中,5个具有环境互作效应。还检测到7对上位性...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QTL 上位性互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利军 李在峰 Morten Lillemo 夏先春 刘大群 杨文香 罗家传 王海燕
【目的】小麦品种Saar由CIMMYT育成,在欧洲、亚洲和南美洲对小麦叶锈、条锈和白粉病均表现出很高的成株抗性,发掘其成株抗叶锈QTL对于选育持久抗锈品种有重要作用。【方法】以Avocet与Saar杂交的109个F6代重组自交系为材料,利用142个SSR标记和209DArT(Diversity Arrays Technology)标记构建连锁图,对Saar和Avocet的成株抗性进行QTL分析。试验材料于2006-2007年度种植在河北保定和河南新乡两个试验点,调查各个家系对叶锈病的成株抗性。【结果】由351个位点组成的遗传连锁图,覆盖小麦21个连锁群,全长3083cM。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叶锈病 成株抗性 QTL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北 徐琪 杨宇衡 王琪琳 曾庆东 吴建辉 穆京妹 黄丽丽 康振生 韩德俊
【目的】重庆是中国小麦条锈病流行体系中重要冬繁区,准确评价该地区小麦品种(系)对当前小麦条锈病流行小种的抗性和了解抗条锈基因在该区的分布状况,为小麦安全生产、品种合理布局及小麦抗条锈育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该区征集了18份当地主栽品种和89份高代品系材料,应用中国小麦条锈菌流行生理小种条中32(CYR32)、条中33(CYR33)、V26/G22-9和V26/CM42,在杨凌进行苗期分小种(CYR32、CYR33、V26/G22-9和V26/CM42)温室抗病性鉴定、并于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家秀 张帆 李晓 李云鹤 刘述英 王心溶
通过7年室内外结合监测测定,明确了四川小麦条锈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新发现了对凡6、绵阳11及其大多数衍生品种(系)表现强致病性的条中30、条中31号生理小种;测定出绵阳系列品种、川麦系、川育系、川幅系、川农系、绵农系及其他小麦系列品种对省内条锈病菌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反应;鉴定出一批抗条中30、条中31号新小种的小麦新品种。提出在全省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加强对新小种变异动态的监测,抓好抗源多样化的研究和应用粉锈宁等药剂处理种子控制病害流行等防治措施。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生理类型,小种,持久控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付宝建 姚占军 王嘉瑞 任欣欣 岳艳丽
运用变异性分析、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含有不同抗条锈病基因的15个小麦新品系进行遗传性状的分析,以探讨抗性品种产量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系数为:每公顷穗数(0.8240)>穗粒重(0.7490)>千粒重(0.4035)>单穗结实小穗数(0.1346)>穗粒数(-0.0575)>株高(-0.1892);偏相关系数为:每公顷穗数(0.5705)>穗粒重(0.3766)>千粒重(-0.2565)>穗粒数(-0.2396)>株高(-0.2296)>单穗结实小穗数(-0.0646);直接通径系数表示为:每公顷穗数(0.6100)>穗粒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袁飞敏 权有娟 刘德梅 陈志国
【目的】通过鉴定青海省近年来春小麦主栽品种、后备品种及高代育种材料对我国当前条锈流行小种的抗性水平、检测其可能携带的抗病基因,为培育春小麦抗条锈病新品种、开展抗源品种的合理布局及种质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小麦条锈菌CYR29、CYR32和CYR34等流行生理小种苗期温室人工接种,对197份春小麦品种(系)及资源进行抗性鉴定;同时利用抗条锈病基因Yr5、Yr9(1BL/1RS)、Yr10、Yr15、Yr18和Yr26等两侧紧密连锁的标记进行分子检测,并结合系谱推测供试材料可能携带的抗性基因。【结果】苗期对CYR29、CYR32和CYR34小种表现抗性的材料分别有174份(占88. 3%)、86份(占43. 6%)和122份(占61. 9%),对三者均表现抗性的材料有74份(占37. 5%);分子鉴定可能含Yr5、Yr9、Yr10、Yr15、Yr18和Yr26抗性基因的材料分别有21份(占10. 6%)、33份(占16. 7%)、3份(占1. 5%)、28份(占14. 2%)、6份(占3. 0%)和7份(占3. 5%),其中有20份材料可能同时携带2种以上条锈病抗性基因,推测其余未检测出的抗性材料可能含有其它未知抗性基因。【结论】当前青海高原春小麦品种(系)及种质资源条锈病抗性整体水平较低,抗源较为单一;对检测中抗性表现良好的材料应加强与其他抗锈基因材料的聚合,并将其应用到生产中。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义 康占海 董素芬 王羽 李艳艳 赵欣雨 李星
为了挖掘小麦抗叶锈病基因,为我国小麦抗叶锈病遗传育种基因库提供更多的选择。选取了75份国内外小麦材料以及36份已知抗叶锈基因载体品种,将这些材料在苗期分别接种14个不同毒力的叶锈菌生理小种,分别鉴定这些不同毒力的生理小种在小麦材料上的发病严重程度;同时提取所有材料的新鲜叶片DNA,选取已经确定的抗叶锈病基因相关联的分子标记特异性引物对75份供试材料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结合以上2种方法,推测75份小麦材料中含有的抗叶锈病基因。结果显示,75份小麦材料中含有Lr1、Lr2a、Lr2c、Lr10、Lr11、Lr14a、Lr16、Lr18、Lr20、Lr26、Lr34、Lr37、Lr46这13种已知抗叶锈病基因,这些基因以单基因或多基因聚合的方式存在于小麦品种中。其中,Lr1基因和Lr46基因占比较大,分别高达43%,56%。这些基因单独存在于小麦材料中,并不能表现出良好的抗叶锈性;当几个或者多个基因共同存在于小麦材料中,可以表现出远远高于单一基因的抗叶锈性,与前人研究相符。通过分子标记检测到小麦材料大白春小麦S3中含有Lr1、Lr10和Lr46基因,温室苗期鉴定发现该材料对本研究的11种叶锈生理小种表现出抗性,是比较良好的抗叶锈病小麦材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步云 冯晶 王凤涛 蔺瑞明 陈万权 徐世昌
为评价2008-2011年河南省参加全国小麦区试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和抗条锈性,采用亲缘系数(Coefficient of parentage,COP)分析方法,对参试的91个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聚类分析,并利用我国当前或曾是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和新的致病类型的混合菌系进行抗条锈性鉴定与评价。结果显示,在供试的91个品种(系)的4 095个组合中,约46.13%的品种(系)间存在遗传相似性,所有供试品种(系)的COP值为0.000 0~1.000 0,亲缘系数总和为423.966 2,平均值为4.659 0;通过COP值的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10大类,抗病品种占61.54%。4年...
关键词:
河南 小麦 遗传多样性 抗条锈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郄彦敏 蔺瑞明 冯晶 徐世昌
小麦条锈病是影响中国小麦生产安全的最重要病害之一,由于小麦条锈菌新小种不断产生并流行,使生产中已推广应用的品种变为感病品种而被淘汰,给小麦抗病育种工作造成很大的压力。中国小麦农家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包括成株抗条锈病基因。成株抗性作为持久抗性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成株抗性的利用,对培育持久抗性或非小种特异抗性品种至关重要。成株抗性遗传分析能为成株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筛选及其转育利用奠定基础。通过对4个成株抗性农家品种与感病品种Taichung29杂交,构建F2遗传群体,并用小种CRY32在田间进行接种鉴定,分析其抗病基因的组成及遗传特点。结果表明:3个农家品种换香头(3)、白麦(1-3)和白麦...
关键词:
小麦农家品种 条锈病 成株抗性 遗传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芳萍 王忠伟 周祥椿 杨文雄 何春雨 尚勋武
【目的】了解抗锈基因Yr18在甘肃省冬小麦新品种(系)中的分布,验证标记的有效性,选育慢锈小麦新品种。【方法】以含Yr18基因的CP90-02-4-1为抗源,以洮157为农艺亲本组配杂交组合,培育小麦新品系,并利用分子标记csLV34和形态标记Ltn1对42份冬小麦新品种(系)、21份抗源亲本及洮157衍生后代进行Yr18基因鉴定。【结果】(1)csLV34有2种多态性,凡含有Yr18的材料均能扩增出150 bp的片段,不含Yr18的材料能扩增出229 bp的片段。但Ltn1对应的叶干尖不具有唯一性。(2)检测材料Yr18的分布频率低,主要原因是亲本携带目标基因的频率低。(3)以含慢条锈基因Y...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德俊 张培禹 王琪琳 曾庆东 吴建辉 周新力 王晓杰 黄丽丽 康振生
【目的】寻找新的条锈病抗源并建立高效抗源筛选和评价体系,为小麦抗条锈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针对1 980份尚未大量应用于中国小麦生产的地方品种和国外种质,在陕西杨凌地区人工混合小种接种鉴定圃和甘肃天水地区自然诱发鉴定圃进行连续3年的成株期抗病性鉴定筛选;利用苗期抗谱分析,同时以Yr5、Yr9、Yr10、Yr15、Yr18和Yr26等已知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标记进行检测筛查,综合分析所筛选的抗病材料可能携带的抗病基因。【结果】筛选出8份具有全生育期抗性和42份具成株期抗性的小麦条锈病抗源。结合抗病表现和已知Yr基因分子检测分析表明:50份抗病材料中有6份材料可能带有Yr9;2份材料可能带有Y...
关键词:
小麦 小麦条锈病 抗病种质 基因检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章振羽 沈丽 刘泰国 唐俊华 姬红丽 彭云良
将以Avocet为背景的27份抗小麦条锈病近等基因系、131个抗性基因型较明确的小麦抗源品种和59份四川小麦生产品种和抗源以及和感病对照铭贤169分行种在位于四川省雅安市草坝(N:29°57′09.6,″E:103°07′11.9,″海拔525.1 m)、梓潼县豢龙(N:31°44′07.0,″E:105°10′48.5,″海拔484.1 m)和剑阁县武连(N:31°52′21.5,″E:105°16′23.5,″海拔:481 m)的病圃中,含Yr5、Yr10、Yr15、Yr26的近等基因系、审定品种川麦43、川麦46、川麦47、川农18、川农23、绵麦39、绵麦41、绵麦42、杏麦2号、和内...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抗性基因 品种 病圃 四川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学飞 陈建雄 刘耀霞 姚强
[目的]探明青海主栽与后备小麦品种(系)对小麦条锈病的抗性水平及部分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布,为青海省高抗条锈病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小麦条锈菌优势生理小种CYR31、CYR32、CYR33、CYR34对44份供试小麦品种分别在温室和田间进行全生育期和成株期抗病性鉴定,利用抗条锈病基因Yr5、Yr9、Yr10、Yr15、Yr24、Yr44的侧翼分子标记检测其抗病基因的分布。[结果]在供试的44个小麦品种(系)中,青麦1号、青春533和青春38等31份(70.4%)材料对CYR31表现抗病,青麦1号、青春533和青春38等35份(79.5%)材料对CYR32表现抗病,青麦1号、青春38、YZ282等35份(79.5%)材料对CYR33表现抗病,互麦13、云繁105、稷麦8号等35份(79.5%)材料对CYR34表现抗病;青春533、青春38、青春39等20份材料(系)表现成株期抗病性,占供试品种的45.4%,其中GY363和GY856表现免疫,15-34-3、HYNM19-2和互紫麦1号等11份小麦品种表现高抗,青春38、青春39和稷麦8号等7份小麦品种(系)表现中抗,分别占总数的4.5%,25.0%和15.9%。分子检测结果表明,15-34-3、HYNM19-2、GY363等5份(11.3%)材料可能携带Yr5基因,云繁105、稷麦8号和15-34-3等11份(25.0%)材料可能携带Yr9基因,青春533、青春38、40-12-86等4份(9.1%)材料可能携带Yr10基因,互紫麦1号、YGW-46、GY363等5份(11.3%)材料可能携带Yr15基因,青麦5号、稷麦8号及15-34-3等15份(34.1%)材料可能携带Yr24基因,宁春51、15-34-3、19399-11等8份(18.1%)材料可能携带Yr44基因,其中航远L621未携带这6个抗病基因,但是全生育期表现抗病。[结论]青海省部分小麦品种(系)抗病性较高,今后应减少含有Yr9基因小麦品种的使用,加大含有多个抗病基因组合品种选育的力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章振羽 冯晶 白玉路 蔺瑞明 彭云良 徐世昌
本研究在苗期对小麦品种Holdfast进行抗病性鉴定和温敏微效基因检测,并构建Holdfast和铭贤169的杂交群体,对其成株抗条锈病基因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Holdfast苗期常温下对中国流行小种CYR29、CYR31、CYR32和CYR33高度感病,高温下可诱导温敏微效基因表达;成株期大田条件下Holdfast对CYR32免疫,由1对显性和2对隐性基因互补控制。综合已有研究结果确认,Holdfast至少含有2对显性主效全生育期抗病基因、1对显性成株抗病基因和2对隐性温敏微效抗病基因。建议将其作为抗源在育种中加以利用。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成株抗病基因 遗传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