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62)
- 2023(8930)
- 2022(7896)
- 2021(7728)
- 2020(6646)
- 2019(15817)
- 2018(15660)
- 2017(30798)
- 2016(16689)
- 2015(19401)
- 2014(19747)
- 2013(19977)
- 2012(19012)
- 2011(17548)
- 2010(17919)
- 2009(17323)
- 2008(17639)
- 2007(15960)
- 2006(14277)
- 2005(12998)
- 学科
- 济(77872)
- 经济(77807)
- 业(50412)
- 农(46763)
- 管理(40395)
- 方法(33536)
- 农业(30513)
- 数学(29973)
- 数学方法(29755)
- 企(28300)
- 企业(28300)
- 贸(25002)
- 贸易(24991)
- 易(24353)
- 中国(21969)
- 业经(19044)
- 制(17170)
- 财(16975)
- 地方(15271)
- 学(13618)
- 银(13340)
- 银行(13316)
- 行(12805)
- 融(11646)
- 金融(11644)
- 发(11539)
- 体(11370)
- 出(10988)
- 策(10621)
- 农业经济(10160)
- 机构
- 学院(253775)
- 大学(250849)
- 济(115223)
- 经济(113054)
- 管理(94929)
- 研究(88630)
- 理学(81072)
- 理学院(80218)
- 管理学(79052)
- 管理学院(78590)
- 中国(70609)
- 农(60845)
- 京(52502)
- 科学(51778)
- 财(51243)
- 农业(46980)
- 所(46161)
- 业大(42076)
- 研究所(41342)
- 中心(41182)
- 财经(40151)
- 江(38833)
- 经(36288)
- 经济学(35092)
- 北京(33214)
- 范(32155)
- 经济学院(32043)
- 师范(31896)
- 州(30525)
- 院(30242)
- 基金
- 项目(156728)
- 科学(121544)
- 研究(117582)
- 基金(112470)
- 家(96998)
- 国家(96115)
- 科学基金(80183)
- 社会(74315)
- 社会科(70046)
- 社会科学(70024)
- 省(61545)
- 基金项目(59578)
- 教育(52328)
- 划(50938)
- 编号(50209)
- 自然(49221)
- 自然科(47942)
- 自然科学(47928)
- 自然科学基金(47058)
- 资助(46095)
- 成果(41037)
- 部(36222)
- 发(35644)
- 重点(35129)
- 农(34088)
- 课题(33257)
- 创(32062)
- 性(30683)
- 国家社会(30475)
- 教育部(30430)
- 期刊
- 济(132769)
- 经济(132769)
- 研究(77352)
- 农(63464)
- 中国(49361)
- 农业(42793)
- 学报(39267)
- 财(37418)
- 科学(35712)
- 大学(30105)
- 管理(29544)
- 融(29311)
- 金融(29311)
- 学学(28546)
- 业经(27328)
- 教育(21670)
- 业(20721)
- 技术(20603)
- 问题(20603)
- 经济研究(20569)
- 贸(19984)
- 财经(19546)
- 国际(17015)
- 经(16801)
- 世界(15244)
- 农村(14696)
- 村(14696)
- 农业经济(14316)
- 版(13644)
- 技术经济(13558)
共检索到393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秀荣 祝宏辉
2004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获得了大幅度增长,但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贸易由2003年顺差25亿美元转变为2004年逆差46亿美元。这次逆差被称为自1986年以来首次出现的农产品贸易逆差,从而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重视。本文将分析此次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原因,并对2005年的农产品贸易平衡状况作出展望性判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雄 胡小文
目前,我国在农产业方面的发展暴露出严重的问题。从2004年之后,我国农产品在进行对外贸易时一直呈现持续贸易逆差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伴随着时间的延长,还有着继续恶化的趋势。其中在粮油、玉米等农产品表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在水果、水产品以及蔬菜方面呈现大量出口的情况。在今后很长的时间内,国内各种农产品的需求将会一直处于刚性矛盾的状态,导致贸易逆差的产生。随着国际农产品市场格局的变化,国内农产品应及时调整发展结构,重新布局农产品在国际木贸易中进出口的战略。
关键词:
贸易逆差 进口 农产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岳云 钟钰 黄军
2004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首次出现逆差;本文以出现巨额逆差的粮谷、畜禽产品、棉花和食糖为例,对我国农产品逆差作出描述性阐述。在此基础上运用恒定市场份额分析(CMS模型),从需求、商品构成、竞争力三个方面讨论我国农产品进口波动的成因。研究表明需求因素对进口逆差的影响程度最重要,结构影响起着次要作用,竞争力不足阻碍了出口,进一步扩大了逆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钟钰 黄军
2004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首次出现逆差,本文以出现巨额逆差的谷类、畜禽产品、棉花和食糖为例,对我国农产品逆差做出描述性阐述。在此基础上运用恒定市场份额分析(CMS模型),从需求、商品构成、竞争力3个方面讨论我国农产品进口波动的成因。研究表明需求因素对进口逆差的影响程度最重要,结构影响起着次要作用,竞争力不足阻碍了出口,进一步扩大了逆差。因此,一方面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另外转变对逆差的认知,这将对我国农产品贸易战略有一定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世聪
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形成是众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文章结合前人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农产品贸易现状,初步选取了10个指标,对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定量分析各因素与系统之间的紧密程度,并筛选出关联度最高的五个变量来建立回归模型,由于检验到模型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农产品国内需求、农产品出口价格对农产品贸易逆差有着正向促进作用;农产品贸易竞争力、人民币汇率和农产品国外需求对农产品贸易逆差有着负向阻碍作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昱 吴海江
美国次贷危机波及下世界经济发展趋缓、中国农产品缺乏竞争力等因素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平衡造成影响。本文采用月度数据,从进口角度,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外需求下降是导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上升的主要原因,出口减速、国内需求上升、人民币升值、对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出口退税政策等因素次之。解决这一问题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优化进出口结构,扩大内需,适度调整人民币币值,合理调高出口退税率。
关键词:
进口视角 农产品逆差 实证分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玉娥 朱晶
本文从贸易的种类差额、数量差额和价格差额角度,分析中国农产品贸易总体、不同农产品类别及中国与不同贸易伙伴之间三种差额的表现,预测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发展趋势。建议对不同产品区别对待,继续发挥水产品、蔬菜、水果和坚果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而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应在满足粮食自给率前提下,继续利用国际市场满足国内庞大的需求,但应注意避免农产品贸易来源过于集中。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逆差 三元差额 逆差趋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云 顾海英
2004、2005年是中国1984年以来农产品贸易首次连续两年出现逆差。逆差特别是巨额逆差将对“三农”问题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凸显了加强农产品逆差及其调控方面研究的迫切性。2004年的大额逆差在次年大幅回落,为探索逆差收敛的路径提供了经验线索。利用相关统计资料,从品种构成、国内和国际市场结构、贸易方式构成、月度积累过程等方面对2005年逆差回落轨迹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廓清:今后农产品逆差自我收敛趋势不够坚挺,贸易平衡调控面临挑战。
关键词:
农产品 贸易逆差 轨迹 调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光霞
2006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五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继续保持双增长,进出口贸易总额为634.8亿美元,为1993年以来14年的最高年份,农产品出口额和进口额均是连续第7年增长,出口额在2005年增幅很大的基础上2006年又有了较大增长。农产品贸易逆差大幅下降,降幅为41.3%。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小龙 张建辉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一直保持逆差,且逆差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影响我国农民增收和农业生产。在阐述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现状基础上,研究了导致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
关键词:
农产品 贸易逆差 产品结构 贸易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丽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演化,农产品贸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国内贸易模式,而是试图通过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联合,实现多功能的综合贸易模式。然而,由于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存在,当前我国农产品的实际贸易情况并不容乐观。本文从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市场格局出发,探索我国农产品贸易销售的影响因素,并从中挖掘出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加剧的问题及表现,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缓解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问题的应对措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方文
80年代,美国巨额的贸易逆差一直是经济学界议论的热点之一,人们把它看成是美国经济地位相对下降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从1987年以来,美国的贸易逆差发生了引人注目的转变,使得人们有必要对当前美国经济的国际竞争能力重新作出认识和评价。本文试对1987年—1991年美国贸易逆差的变动特点和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借此也可以看出美国经济的国际竞争能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光霞 钟永玲 李想
加入WTO以来,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从2004年开始出现贸易逆差,且逆差不断扩大。2014年上半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继续较快增长,且进口增幅大于出口增幅,农产品贸易逆差扩大近三成。据海关统计,2014年上半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976.4亿美元,同比增长11.8%。其中,出口额337.7亿美元、同比增长5.7%,进口额为638.7亿美元、同比增长15.3%。农产品贸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楠 胡小娟
文章讨论了欧盟对华贸易逆差产生的主要渠道,在此基础上构建VEC模型并进行协整分析以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国际产业分工的深入和中国贸易一体化总体水平的上升对欧盟对华贸易赤字具有显著促推作用,人民币实际汇率并非导致贸易逆差上扬的主要因素,而中国国内消费需求扩大有利于双边贸易趋于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