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89)
2023(7294)
2022(6023)
2021(5868)
2020(4599)
2019(11287)
2018(10406)
2017(18918)
2016(10087)
2015(10810)
2014(10295)
2013(10651)
2012(10045)
2011(9378)
2010(9323)
2009(8756)
2008(8583)
2007(7543)
2006(7049)
2005(6388)
作者
(26747)
(23412)
(22532)
(21703)
(14246)
(11312)
(10026)
(8863)
(8861)
(8142)
(7881)
(7549)
(7259)
(7166)
(7068)
(6993)
(6664)
(6583)
(6366)
(6265)
(5766)
(5637)
(5585)
(5578)
(5312)
(5264)
(5014)
(4839)
(4727)
(4664)
学科
(50698)
(48091)
经济(48037)
农业(34480)
(32133)
中国(16243)
管理(16084)
业经(15922)
收入(13787)
方法(13011)
农业经济(12414)
地方(12221)
数学(11910)
(11761)
数学方法(11756)
(10591)
人口(9902)
(9620)
农村(9592)
(9519)
发展(9297)
(9289)
(9218)
企业(9218)
分配(8317)
(7787)
土地(7732)
(7487)
(7380)
贸易(7372)
机构
学院(136621)
大学(132753)
(63889)
经济(62827)
研究(54125)
管理(50085)
(46166)
理学(43250)
中国(43133)
理学院(42759)
管理学(41929)
管理学院(41682)
农业(34568)
科学(30401)
(27942)
(27395)
业大(26803)
(26704)
中心(25593)
研究所(24452)
(21087)
农业大学(20995)
(19957)
师范(19872)
财经(19801)
经济学(18775)
(18386)
(18222)
(17997)
(17709)
基金
项目(90609)
科学(71919)
研究(70777)
基金(66140)
(57305)
国家(56643)
科学基金(47981)
社会(47591)
社会科(44513)
社会科学(44505)
(36042)
基金项目(34752)
教育(30319)
编号(30053)
(28802)
(28480)
自然(27252)
自然科(26601)
自然科学(26596)
自然科学基金(26129)
资助(25234)
成果(24497)
(22002)
(20566)
国家社会(20547)
重点(20309)
课题(20249)
(18833)
(18672)
发展(18582)
期刊
(80762)
经济(80762)
(54735)
研究(45313)
农业(37319)
中国(37211)
科学(22334)
学报(22036)
业经(19841)
大学(18566)
(18177)
学学(17476)
(16825)
(16400)
金融(16400)
教育(15172)
农业经济(14698)
农村(14190)
(14190)
管理(13794)
问题(11616)
经济研究(11080)
技术(10895)
世界(10688)
(10133)
农村经济(9435)
社会(9230)
财经(9130)
经济问题(8979)
社会科(8301)
共检索到227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4年农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为579元, 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一、贫困人口纯收入的三分之二来源于家庭经营第一产业。贫困人口纯收入中,来源于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的收入为396元,占纯收入的比重为68.4%, 所占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0.8个百分点。89.4%的贫困农户是农业户或农业兼业户。贫困人口的工资性收入为115元,占纯收入的比重为19.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1个百分点。二、贫困人口收入的货币化程度低。2004年贫困人口人均现金纯收入257元,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44.4%, 比上年下降7.6个百分点。贫困人口收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4年末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610万人,比上年减少290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8%。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977万人,比上年减少640万人,低收入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5.3%。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6年末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2148万人,比上年减少217万人;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3550万人,比上年减少517万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5年末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365万人,比上年减少245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5%。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067万人,比上年减少910万人,低收入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4.3%。一、绝对贫困人口与低收入人口标准。根据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指数,2005年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标准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据对全国农村贫困状况的监测调查。2003年底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900万,比上年增加80万,贫困发生率为3.1%。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5617万,比上年减少208万,低收入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6%。 一、绝对贫困人口增加80万。根据2003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指数,2003年农村绝对贫困标准由上年的人均纯收入627元调整为637元。按此标准,2003年底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据对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扶贫重点县)的贫困监测调查显示,2003年扶贫重点县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1763万人,占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60.8%。农村低收入人口2946万人,占全国农村低收入人口的52.4%。绝对贫困人口与低收入人口合计为4709万人,占全国同类人口的55.3%。 一、绝对贫困发生率8.9%。2003年扶贫重点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比上年略有增加,贫困发生率反弹0.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5.8个百分点。 2003年中部地区扶贫重点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增加35.4万人,西部地区减少24.7万人。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西、贵州、陕西、甘肃、青...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褚春阳  
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脱贫褚春阳(河南省洛阳市统计局)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已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扶贫工作被列入了1994年政府工作报告,并制定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加大扶贫力度。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对贫困地区而言贫困人口的脱贫出路在于:(1)选好基层...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房莉杰  
目的:了解目前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的现状和问题,寻求完善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制度的方法。方法:对已有的相关文献、政策和数据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相对城市而言,农村居民面临着更大的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危机,目前,虽在进行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在内的制度建设,但由于探索时间较短,仍有不少问题有待改进。结论:今后应考虑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层次,做好医疗救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间,以及各项相关制度之间的衔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建华  
人力资本缺乏是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人力资本投资是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根本出路。本文以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为切入点,通过对我国贫困人口现状的分析,剖析了我国贫困人口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反贫困作用机理,并从建立多元化的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渠道;加大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组织机构;创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等方面对农村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全红  
本文运用"马丁法"测算了近年来中国农村的贫困线标准,结合中国官方贫困线标准,分别测算了1980年以来的农村贫困状况,结果表明,农村实际贫困线要比官方公布的低收入线还要高出1倍,贫困人口也要大得多。面对两种相差悬殊的贫困状况,我国的农村反贫困政策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满林  关彦玲  
近年来,辽宁农村贫困人口发生率在不断降低,但相对贫困问题突出,区域集中化明显,扶贫成本越来越高。受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和区域自然经济环境的影响,脱贫难度越来越大。要完成全省81.4万国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必须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建立贫困人口识别机制,规范贫困人口的帮扶机制,完善扶贫的保障机制,强化扶贫的考核机制,增强扶贫的精准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方明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时间紧、任务重。如何精准发力如期全面完成任务?农村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是战略重点,需要从两个方面发力:一方面要多渠道增加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按现行标准,我国2020年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要达到4000元人民币;另一方面,要致力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要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建设美丽乡村。这就要求在扶贫工作中严格对标,扬长补短,进一步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针对农村贫困人口的个体贫困、群体性贫困和区域性贫困特征,收入构成和生活短板,应当将政府扶贫、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参与扶贫、社会力量扶贫整合起来,创新扶贫方式,推动农村贫困人口持续高质量脱贫。海南共享农庄是农村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模式的有益探索。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胡芳肖  王育宝  
贫困的最终表现是贫困人口的消费水平低下。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发展经济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赋予穷人更多政治、经济权利以及接受教育、享受良好社会保障的权利、改善消费环境等作为其改善贫困人口生活条件和消费水平的重要手段。它们的经验为我国提高贫困人口消费水平、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菲  
自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在四十年的时间里保持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反贫困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不但贫困率持续降低,贫困深度进一步减轻,贫困严重性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在政府扶贫力度不断加强的同时,贫困率却面临下降趋缓的局面。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目标,就需要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关键影响要素进行分析,从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视角寻找脱贫、减贫的方法和路径,以便在精准扶贫战略的推动下,让农村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状态得到显著改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