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68)
2023(11194)
2022(9558)
2021(8707)
2020(7423)
2019(17414)
2018(16546)
2017(31718)
2016(16858)
2015(19524)
2014(19617)
2013(19740)
2012(18978)
2011(17488)
2010(18046)
2009(17481)
2008(16712)
2007(14973)
2006(13339)
2005(12594)
作者
(49947)
(41731)
(41730)
(40231)
(26675)
(20050)
(19326)
(16226)
(15858)
(14995)
(14370)
(14003)
(13495)
(13296)
(13256)
(13160)
(12300)
(12153)
(12131)
(12041)
(10599)
(10176)
(10059)
(9684)
(9666)
(9544)
(9198)
(9121)
(8374)
(8337)
学科
(93232)
经济(93158)
管理(44063)
(43465)
方法(34807)
(34577)
企业(34577)
数学(30545)
数学方法(30342)
(28385)
金融(28383)
中国(28344)
(25657)
银行(25634)
(24835)
地方(23429)
(20659)
(20186)
(17971)
业经(17652)
(17228)
贸易(17215)
(17200)
(16684)
地方经济(13900)
农业(13840)
(12406)
财务(12377)
财务管理(12342)
(12164)
机构
大学(252597)
学院(251386)
(120677)
经济(118310)
研究(93454)
管理(91168)
中国(77784)
理学(76750)
理学院(75847)
管理学(74747)
管理学院(74266)
(54743)
(53451)
科学(52256)
(47920)
中心(44017)
研究所(43086)
财经(42910)
(40842)
经济学(39664)
(38753)
(38174)
经济学院(35704)
北京(34615)
业大(33529)
(32527)
(32145)
师范(31885)
农业(31866)
财经大学(31653)
基金
项目(154660)
科学(121000)
研究(115202)
基金(112196)
(96485)
国家(95687)
科学基金(80939)
社会(74799)
社会科(71068)
社会科学(71046)
(59380)
基金项目(58620)
教育(51605)
(49740)
自然(48930)
自然科(47746)
自然科学(47732)
自然科学基金(46895)
资助(46769)
编号(46446)
成果(39019)
(35770)
重点(35542)
(34994)
课题(32214)
(31959)
国家社会(31504)
教育部(30251)
(30153)
创新(30064)
期刊
(138998)
经济(138998)
研究(83513)
中国(50940)
(42730)
(40764)
金融(40764)
(37135)
学报(36201)
科学(33315)
管理(33088)
大学(27543)
学学(25922)
农业(24067)
经济研究(23678)
财经(22564)
教育(22432)
技术(21294)
(19580)
业经(19192)
问题(18410)
(17423)
国际(17358)
世界(14459)
技术经济(14332)
理论(13348)
统计(13185)
(13156)
商业(12136)
实践(11670)
共检索到405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本文对2004年上半年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分析。从全球经济走势来看,世界经济已进入新一轮的稳固增长期,美日欧等主要经济体以及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复苏普遍有力,国际金融市场在经济复苏的有利影响下也呈总体向好态势,国际经济金融走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深化。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当前宏观调控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经济仍在高位运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消费增长缓慢制约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的增长速度偏快。本文还在国内经济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对下半年的财政与货币政策走向进行了预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立群  
一、经济平稳增长的基础继续改善进入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经济增长趋快,货币供给增长速度加快,物价涨幅加大。经济运行由快转热的趋向愈加明显。但经济平稳增长的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叶文辉  杨阳  
泰国国内政局多变,政治角力的同时伴随着频繁的经济政策变动,经济呈现出多变的趋势。国际金融危机的肆虐已影响泰国的各行各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从2008第三季度开始出现增幅快速下滑趋势,各个实体经济部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速下滑情况。尽管金融危机中,各届政府相应制定了规模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但仍扭转不了经济进入负增长区间的事实,2009年第一季度,泰国GDP增速甚至为-7.1%,到了十年来的最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志刚  杨白冰  
2018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整体表现良好,经济逐步回暖。一方面,工业内部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民间投资显著回升,进出口增速大幅回落,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收入稳中有升、财政支出进度加快;另一方面,全社会用电量增长态势明显,经济景气指数不断向好,PMI指数保持在景气区间,消费者信心指数仍位于景气区间。总体上看,中国经济上半年增长较高,下半年将有所下降,全年将呈现出"前高后低"趋势。本文据此提出下半年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并对未来经济走势做出展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徐海乐  杜静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宏源  
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状况良好。经济增长速度稳定回调,进一步向中央年初确定的8-9%的宏观调控目标靠近。农业生产比较稳定,工业生产继续在高位运行,但增速明显放缓。社会总需求初步得到控制,消费需求平稳增长,投资增幅继续回落,居
[期刊] 预测  [作者] 徐宏源  
1995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徐宏源(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100045)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状况良好。经济发展速度稳定回调.进一步向中央年初确定的8%~9%的宏观调控目标靠近。农业生产比较稳定,工业生产继续在高位运行,但增速明显放缓。社会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形势分析课题组  樊彩跃  
当前,经济适度减速,既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也体现了经济周期性调整的客观要求,通胀的压力也有望逐步缓解。预计今年上半年GDP增长将达到10.7%,下半年受出口增长的抑制效应将逐
[期刊] 改革  [作者]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宏观预测课题组  李稻葵  
2019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呈现如下态势:消费增速持续回落,汽车消费大幅下降;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与制造业投资增速下滑明显;新增就业超额完成任务,失业率控制在目标区间内;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方面,外部冲击直接影响可控,但外资波动风险值得警惕;房地产投资数据上表现虚高,但实际投资也出现了下滑;股票市场尽管总体上升,但中间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中国经济虽然短期内遇到下行压力,但仍充满潜力。建议国家出台一批实质性的政策措施,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热潮,提振信心、增加活力。长期来看,中国经济最大的增长点是中等收入人群的扩大。中国经济完全有可能利用15年时间让目前4亿多的中等收入群体数量翻倍,这将是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期刊] 改革  [作者]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宏观预测课题组   李稻葵  厉克奥博  李冰  郭美新  陆琳  吴舒钰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我国2035年发展总体目标之一,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国经济增速长期保持在合理区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治理改革的基本方向是简政放权,在宏观经济上表现为反复过热;近几年来,国家治理能力大幅提升、治理格局走向规范有序,在宏观经济上表现为收缩效应。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治理的基础性任务应当从“防过热”转向“防过冷”,防止经济增速长期处于潜在增速之下。若能充分发挥我国的高国民储蓄率、快速增强的科技创新能力、高质量人力资源等优势,我国经济仍将释放出巨大的增长潜力。通过重振消费增长、化解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提振民营经济信心,我国的经济增速有望长期保持在合理区间,实现高质量发展,为2035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总体目标打好基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靳卫萍  
2014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稳中略升。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告别高增长时代由此导致投资放缓,消费亮点不多但整体趋稳。由于宏观运行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私人投资意愿趋弱,货币供给快速增长且实体经济融资困难,企业成本高位运行挤占企业利润等,经济运行仍然面临下行压力。综合各种因素判断,在"微刺激"政策效果不断显现的情况下,预计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更加稳定。然而,中国经济增长在中高速增长"新常态"中仍面临经济结构和社会、政治体制、收入分配等多项改革任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光建  许坤  
今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企稳回升,主要原因是:PPP模式引导民间投资效果显现,民间投资增速触底迅速回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发力,"三去一降一补"措施效果明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我国工业企业经营效益改善,并带动制造业投资回升;国际经济缓慢复苏促进国际需求上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需求趋于稳定。随着此轮经济周期性回暖的到来,能源和工业品价格和利润率逐步回调,下半年"稳增长"压力依然较大。为以优异的经济表现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建议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保证经济回暖动力持续存在,抓住当前价格平稳的"窗口期",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经济注入长期动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