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2)
2023(1011)
2022(1026)
2021(1158)
2020(836)
2019(2382)
2018(2076)
2017(2769)
2016(1566)
2015(1996)
2014(2092)
2013(2126)
2012(2200)
2011(2231)
2010(2044)
2009(2048)
2008(2146)
2007(1388)
2006(1245)
2005(1289)
作者
(4584)
(3876)
(3841)
(3728)
(2412)
(1859)
(1757)
(1505)
(1489)
(1389)
(1345)
(1294)
(1287)
(1214)
(1179)
(1159)
(1115)
(1096)
(1064)
(1058)
(1018)
(955)
(922)
(897)
(881)
(865)
(827)
(809)
(791)
(783)
学科
(7582)
经济(7582)
管理(3660)
中国(3351)
(3269)
方法(3150)
(2940)
博弈(2904)
博弈论(2904)
数学(2887)
数学方法(2869)
(2662)
企业(2662)
(1848)
(1823)
贸易(1822)
(1785)
(1713)
(1634)
(1465)
金融(1465)
(1394)
地方(1267)
(1260)
(1235)
(1199)
银行(1198)
(1175)
世界(1093)
业经(1085)
机构
大学(23087)
学院(21621)
(11693)
经济(11563)
研究(11071)
中国(9314)
管理(8178)
理学(6757)
理学院(6653)
管理学(6582)
管理学院(6537)
科学(5686)
(5574)
(5225)
中心(5195)
(5170)
研究所(4982)
(3837)
财经(3690)
北京(3526)
经济学(3494)
(3421)
(3403)
(3362)
(3354)
师范(3339)
科学院(3146)
经济学院(3016)
师范大学(2898)
研究院(2856)
基金
项目(13641)
科学(10921)
基金(10499)
研究(9765)
(9222)
国家(9157)
科学基金(7721)
社会(6609)
社会科(6248)
社会科学(6246)
基金项目(5388)
自然(4866)
自然科(4741)
自然科学(4739)
教育(4704)
自然科学基金(4665)
(4571)
资助(4507)
(4375)
编号(3677)
重点(3419)
(3367)
成果(3217)
教育部(2961)
国家社会(2937)
中国(2889)
(2802)
(2696)
科研(2670)
课题(2666)
期刊
(12969)
经济(12969)
研究(9961)
中国(6825)
(4395)
科学(3640)
管理(3611)
学报(3526)
(3351)
金融(3351)
教育(3136)
(2820)
大学(2730)
国际(2694)
经济研究(2611)
(2500)
学学(2356)
技术(2167)
财经(2091)
世界(2037)
农业(1932)
(1826)
理论(1810)
图书(1783)
实践(1605)
(1605)
(1539)
贸易(1539)
(1440)
国际贸易(1400)
共检索到43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分别在1984、1988、1993年发生了三次较大的通货膨胀。当前我国的情况,特别是一些现行指标的变化,与前几个时期相比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投资率以及通货膨胀率正随着GDP的增长而相应提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陆满平  
尽管不可否认国内外都存在通货紧缩 ,但现有的研究与认识还不足以否定通货膨胀。我们在面对通货紧缩这一新的经济敌人的同时 ,原来的经济敌人并未死亡 ;通货膨胀远未投降 ,它只是披上了新的更加危险的外衣。从全球的经济现实看 ,促使通货膨胀和价格上涨的结构性因素仍然存在 ,各国要保持低通货膨胀下的经济可持续增长 ,尚需艰难的努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斌  
本文试图对近年来宏观经济领域流动性与通胀之间的交替变化给出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所谓流动性过剩(不足)实质是货币市场与非货币市场"双失衡"并存、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的外化反映,流动性陷阱则是流动性不足的极端表现。而储蓄、消费失衡的经济结构矛盾容易内生货币条件宽松和流动性过剩的风险。随着流动性过剩向流动性不足逆转,物价也将表现为主要由初级产品和资产泡沫膨胀引发的结构性通胀向由于泡沫破裂导致的通货紧缩转化。因此,由流动性过剩导致的结构性通胀,由流动性不足引发的通货紧缩,以及相互之间的交替反复,很可能成为未来宏观调控长期面临的问题。这就要求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框架,更加关注更广泛意义上的整体物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万光彩  陈璋  刘莉  
基于"潮涌现象"、劳动生产率非平衡增长和工资非平衡增长率三个宏观经济典型化事实,本文构建了一个结构性物价水平决定模型。我们发现,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内生于两大产业部门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并在农民收入追赶机制和"潮涌现象"的总需求效应机制的作用下被强化推高。但由于两大产业部门工资差距的不断拉大和"潮涌现象"形成的巨大产能,使得我国在能够维持"高增长低通胀"的同时,也面临外部环境恶化净出口剧降所造成的产能过剩和通货紧缩风险。因此,既防通胀又防通缩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两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寂沫  王冠群  
人民币国际化不能循着美元的老路,其目的是要成为一种真正服务于国际贸易,使所有参与国都能公平获益的新的世界货币人民币国际化中的风险世界经济面临从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的风险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正逐步进入一个由货币现象主导的时代。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牛秀起  
面对全球性金融市场危机输入的通缩压力,央行在不到两月内连续三次降息并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宏观政策导向明显向"保增长"倾斜。但同时,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却并未完全消除。面对通胀和通缩压力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巍  
文章建立一个由货币供应、通货膨胀、证券以及房地产市场指数收益指标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利用中国通货紧缩时期以及货币流动性充裕、通胀水平相对较高时期的月度数据,对这些参变量的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调整动力学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提示:(1)宏观当局在实行货币政策时,必须同时防止出现严重的货币流动性过剩或不足;(2)有效抑制国内物价水平短期内的大幅波动,维持国内经济和社会稳定;(3)完善国内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维护投资者信心,使其保持稳步上扬的态势;(4)加大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避免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大起大落,使其逐步与其他宏观经济金融变量建立起比较稳固的长期关系。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秉坤  郭辉铭  
2016年以来,我国物价走势引起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有专家认为我国与欧洲和日本面临类似的通缩难题,也有机构倾向于认为我国可能会陷入增长失速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困境。因此,科学刻画我国通胀的发生路径,并以此预判今后一段时间的物价水平,可为货币政策操作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使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考察我国通胀路径的动态特征,研究发现:第一,1997年1月至2016年4月,我国通胀路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状态,通货膨胀、物价平稳和通货紧缩,对应的通胀均值分别为5%以上、2%左右和-0.5%上下;第二,实时数据分析表明实证结果具有很好的稳健性,201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物价总体平稳。目前来看,我国仍然具备物价总体平稳的基本条件,既未面临通货膨胀,也不会陷入通货紧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万光彩  陈璋  刘莉  
基于"潮涌现象"、劳动生产率非平衡增长和非平衡工资增长率三个宏观经济典型化事实,本文构建了一个结构性物价水平决定模型。我们发现,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内生于两大产业部门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并在农民收入追赶机制和"潮涌现象"的总需求效应机制的作用下被强化推高。但由于两大产业部门工资差距的不断拉大和"潮涌现象"形成的巨大产能,使得我国在能够维持"高增长低通胀"的同时,也面临外部环境恶化、净出口剧降所造成的产能过剩和通货紧缩风险。因此既防通胀又防通缩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两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华妤  马跃  
应用增加时滞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滚动估计(surplus lag VAR rolling estimation)检验方法对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时期中国各层次货币数量对价格水平的因果关系做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自1998年进入通货紧缩时期后货币政策的作用有减弱趋势;而在早期通货膨胀期间,货币供给有显著的内生迹象。除了M_0在1990年4月到1995年3月以外,没有迹象表明M_0、M_1、M_2是价格水平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货币供给量不是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有效工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学庆  
通问CPI为负不一定意味着出现通货紧缩。目前我国CPI为负数主要是猪肉由严重供给不足到供给充分导致价格大幅下降的结果。相反,目前我国资产价格严重膨胀。居民消费价格与资产购买价格的综合价格水平存在较大上涨。本文将对目前的通胀通缩问题进行研究。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秉坤  郭辉铭  
2016年以来,我国物价走势引起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有专家认为我国与欧洲和日本面临类似的通缩难题,也有机构倾向于认为我国可能会陷入增长失速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困境。因此,科学刻画我国通胀的发生路径,并以此预判今后一段时间的物价水平,可为货币政策操作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使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考察我国通胀路径的动态特征,研究发现:第一,1997年1月至2016年4月,我国通胀路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状态,通货膨胀、物价平稳和通货紧缩,对应的通胀均值分别为5%以上、2%左右和-0.5%上下;第二,实时数据分析表明实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海波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概念。前者是指由社会总需求增速下降、慢于总供给增速所引起的有效需求(即有购买力需求)不足(即供过于求)而导致物价全面持续下降。后者是指由有效需求过旺(即求过于供)导致物价的全面、持续上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继波  
本文通过我国及世界经济通胀与通缩交替转换的实证研究,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采取一系列"下猛药"政策对经济的积极推动作用,同时提出了因货币投放量较大以及政策时滞等原因,可能带来另一极端——通胀的隐患,进一步提出了宏观调控政策应该着眼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思想、手段及调控方式上进行转变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