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0)
- 2023(2301)
- 2022(2093)
- 2021(2206)
- 2020(1838)
- 2019(4484)
- 2018(4072)
- 2017(6388)
- 2016(3823)
- 2015(4527)
- 2014(4431)
- 2013(4222)
- 2012(4235)
- 2011(3701)
- 2010(3752)
- 2009(3540)
- 2008(3789)
- 2007(2914)
- 2006(2573)
- 2005(2541)
- 学科
- 济(14091)
- 经济(14082)
- 管理(12856)
- 业(10049)
- 企(9380)
- 企业(9380)
- 财(8494)
- 中国(5377)
- 方法(5301)
- 务(5287)
- 财务(5283)
- 财务管理(5263)
- 企业财务(5044)
- 数学(4600)
- 数学方法(4544)
- 制(4054)
- 银(3431)
- 银行(3429)
- 地方(3274)
- 学(3248)
- 融(3232)
- 金融(3232)
- 行(3179)
- 家(3014)
- 财政(2962)
- 国家(2873)
- 体(2694)
- 农(2588)
- 政(2466)
- 业经(2322)
- 机构
- 大学(47536)
- 学院(46080)
- 济(19973)
- 研究(19675)
- 经济(19545)
- 中国(17242)
- 管理(15686)
- 理学(12907)
- 理学院(12710)
- 财(12700)
- 管理学(12476)
- 管理学院(12380)
- 京(10902)
- 科学(10665)
- 所(9938)
- 中心(9657)
- 财经(8859)
- 研究所(8665)
- 经(8209)
- 北京(7204)
- 院(7034)
- 农(6934)
- 江(6923)
- 财经大学(6702)
- 范(6477)
- 师范(6413)
- 经济学(6296)
- 部(5868)
- 州(5832)
- 业大(5579)
共检索到86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武少俊
2003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膨胀主要是地方政府主导的过热。一方面地方政府的投资明显增加;另一方面不择手段地招商引资,积极支持地方企业加快发展。地方政府热衷争投资、上项目的原因首先是政绩观的导向;其次是现行政治经济体制导致政府职能错位,行使职能缺乏监督。同时,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比较普遍。理顺中央和地方关系,从长期看必须牢固树立新的发展观,解决GDP崇拜问题;中期任务是深化改革,建立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机制和体制;近期则必须加强监督,加大中央的管理力度。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地方政府 政绩观 管理体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邹东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俊伟
本文简要回顾了本轮宏观调控的缘起、调控重点、调控手段及其特点,指出:仅仅依靠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强化行政审批,是不足以恢复经济总量平衡的。2007年以来的投资反弹和物价上涨压力加大,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没有完成由扩张性取向向收缩性取向的转型,宏观调控政策不全面、不配套而引起的。目前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是总量失衡,而不是结构性矛盾。文章提出了稳定经济运行的可行政策选择:维持汇率温和上涨的态势,同时配合以强化能源、资源类产品出口限制措施、实施出口配额管理等政策;显著提高利率,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调节作用,同时考虑对非实物投资类国外投资收益征收附加税;保持较高数额的财政收支结余;向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建荣
起始于80年代初期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央政府逐步将一部分经济决策权移交给地方政府,从投资决策权下放、中央计划管理物资品种的减少到中央与地方共享的财政与税收体制,走过了一条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与利益调整的“此消彼长”的改革道路。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体制的改革直接刺激了地区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中央政府的财权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转移到地方政府手中,也出现了所谓的“诸侯经济”现象。鉴于改革过程中地方政府权限的不断扩大及其“诸侯经济”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中央政府从90年代起就开始了中央权力再集中的尝试。此文主要探讨与分析地方政府对这种尝试的态度,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调整将对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产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涛舟
论加强中央财政宏观调控与地方利益制约林涛舟近几年来,我们虽然加强财政的宏观调控,但进展缓慢,未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这与社会经济利益错位,地方利益格局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地方利益格局已成为中央宏观调控的障碍,务必采取有效措施,乃是实现宏观调控的关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左峰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领域的博弈已经成为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值得决策部门关注。通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模型以及地方政府之间博弈的攀比效应可以解释博弈的内在形成机理。博弈既有积极效应,也有消极效应。当前博弈失序之矫正的关键在于加快制度创新,强化监管力度;加强预期研究,打造诚信政府。
关键词: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宏观调控博弈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娄文龙 胡象明
近年中央政府对住房市场进行了数轮宏观调控,但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基于住房市场中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存在着委托-代理的博弈关系,该文首先构建了宏观调控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住房市场中博弈模型,并以新公共管理为分析框架探讨地方政府选择的博弈策略,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认为地方政府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职能,同时中央政府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关键词:
住房市场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博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会洪
近几年来,中央政府出台了不少调控政策,试图稳定房价,但效果却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现行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本身出现了偏差:即现行政策试图通过税收减免、土地供给及套型比例控制等政府管制措施,来诱导和迫使开发商提供满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消费需求的低价住房。但由于政府的管制成本太高,政策调控目标难以实现。因此,现行调控思路需作调整,政府应直接参与低价住房的建设与管理,以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要:一是扩大现有廉租住房保障体系,使其成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主体;二是确定享受住房保障体系的标准与条件;三是信息公开。
关键词:
房地产 调控政策 寻租 廉租房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加宁 张承惠 张永生
自1993年年中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使中国经济避免了1992年大起之后随即发生大落的危险,而且还有效地防止了一场金融危机的爆发。可以说这一次的宏观调控比以往的历次调整都要成功得多,成熟得多。但是,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予以进一步完善。主要是:第一,宏观调控力度时紧时松。自去年年中加强宏观调控以来,虽然从总体上采取的是偏紧的货币政策,但总量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长才
本文在其他学者研究隐性失业的基础上得出:总失业率(登记失业率与隐性失业率之和)与经济增长率存在着一个稳定的奥肯关系,即由于宏观调控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我国的总失业率实际上在以较高的速度下降。由于总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这种稳定的关系,因此总失业率可以做为一个内生变量进入笔者根据泰勒模型改造的宏观调控模型。本文暗示的政策建议是: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会使隐性失业率迅速下降到一个临界值,之后才会使登记失业率下降。
关键词:
宏现调控 总失业率 经济增长率 就业深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在世界上任何社会制度中,国家政权都必须具有动员和配置内部经济资源和引进外部经济资源的能力,具有指导和调控社会经济发展方向、规格和速度的能力,具有形成国民共识并进而巩固其统治地位的能力,具有动用法制的规范手段或强制手段维护社会安定的能力。在这四种能力中,第一条最为根本。国家只有掌握了必要的财力,才有充分的可能去实现其他功能。一个典型的“弱财政”中国改革的第一阶段曾经以“放权让利”作为基本特征和主要手段,财政体制也相应地经历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和“财政包干、分灶吃饭”等三次较大的变化。这一系列改革所遵循的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从而打破了集中过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莺飞 李秀兰
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即存款准备金制度、人民银行的再贷款、综合信贷计划和利率管理进行客观的分析、研究,对我国目前中央银行主要调节手段的产生、发展、作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作了探讨,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和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实践及未来发展,提出了可供选择的对策。关于存款准备金制度。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为控制信贷规模,于1984年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后开始实行的。此后准备金率经过三次调整,发挥了控制信贷规模调节经济生活的作用。目前准备金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四方面: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兰
1984年以来,中央银行实施宏观调控,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许多经验。现在深化改革,需要总结经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现仅就宏观调控手段问题谈几点意见。 直接调控手段需要改进 在直接调控手段中,主要是控制货币发行量和信贷总规模。 货币发行量(现金),是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状况和国家信贷收支差额的集中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兆星
1983年底,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它标志着我国中央银行制度及二级银行体制的建立,我国中央银行八年多的简短历史,足充满矛盾和不断面对挑战的历史。一、稳定货币与支持经济增长自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宏观金融调控职能以来,首先遇到的最主要的挑战。就是如何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