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79)
- 2023(6271)
- 2022(5878)
- 2021(5695)
- 2020(5111)
- 2019(12488)
- 2018(12420)
- 2017(24412)
- 2016(13458)
- 2015(15845)
- 2014(16289)
- 2013(16556)
- 2012(16004)
- 2011(14750)
- 2010(15103)
- 2009(14600)
- 2008(14804)
- 2007(13344)
- 2006(11763)
- 2005(10966)
- 学科
- 济(61534)
- 经济(61477)
- 管理(35174)
- 业(34668)
- 方法(30180)
- 数学(27200)
- 数学方法(27018)
- 企(26020)
- 企业(26020)
- 中国(18445)
- 农(17947)
- 财(15168)
- 贸(14441)
- 贸易(14436)
- 易(14068)
- 制(13216)
- 学(11778)
- 银(11283)
- 银行(11258)
- 业经(10894)
- 行(10801)
- 农业(10736)
- 地方(10642)
- 融(10164)
- 金融(10162)
- 和(9193)
- 务(8327)
- 财务(8310)
- 财务管理(8278)
- 体(8124)
- 机构
- 大学(206346)
- 学院(203960)
- 济(90716)
- 经济(88823)
- 管理(76412)
- 研究(72870)
- 理学(64615)
- 理学院(63867)
- 管理学(62944)
- 管理学院(62552)
- 中国(57521)
- 京(44557)
- 财(43433)
- 科学(42542)
- 所(38360)
- 农(35932)
- 研究所(34383)
- 财经(33879)
- 中心(33231)
- 江(31128)
- 经(30540)
- 业大(29546)
- 北京(29051)
- 农业(28597)
- 经济学(28219)
- 范(26484)
- 师范(26258)
- 经济学院(25655)
- 院(25283)
- 财经大学(24927)
- 基金
- 项目(122831)
- 科学(94922)
- 研究(90701)
- 基金(88003)
- 家(76035)
- 国家(75423)
- 科学基金(62572)
- 社会(56184)
- 社会科(53164)
- 社会科学(53146)
- 省(47036)
- 基金项目(46624)
- 教育(41885)
- 划(40371)
- 自然(39250)
- 编号(38483)
- 自然科(38210)
- 自然科学(38195)
- 自然科学基金(37523)
- 资助(37300)
- 成果(32556)
- 部(28646)
- 重点(28019)
- 发(27002)
- 课题(26028)
- 创(24786)
- 教育部(24249)
- 科研(23833)
- 性(23570)
- 创新(23319)
- 期刊
- 济(101509)
- 经济(101509)
- 研究(64949)
- 中国(39158)
- 财(32863)
- 农(32132)
- 学报(30825)
- 科学(27995)
- 管理(26414)
- 大学(22813)
- 融(22375)
- 金融(22375)
- 农业(21460)
- 学学(21185)
- 教育(20049)
- 技术(17179)
- 经济研究(17052)
- 财经(16985)
- 业经(16230)
- 经(14624)
- 问题(14537)
- 贸(14086)
- 理论(13475)
- 国际(12294)
- 实践(12282)
- 践(12282)
- 业(11561)
- 技术经济(11184)
- 商业(10856)
- 统计(10651)
共检索到318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丽京
为全面分析2002年世界经济及国际金融形势,展望2003年国际经济和金融前景,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于2002年12月17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题为“国际金融新发展与我们的对策”的研讨会,邀请来自国务院发展中心、国家计委、中国人民银行、新华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的专家、学者共20余人,就当前世界经济与金融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银行副行长华庆山到会致辞。本刊特将此次研讨会中部分专家演讲的文字稿进行整理并刊载,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志扬
当前价格形势分析自年初以来,价格水平总体延续下行走势,近期主要价格指标走势低位略有趋稳。从消费价格看,CPI涨幅有所扩大。上半年CPI同比上涨1.3%,第二季度各月分别上涨1.5%、1.2%、1.4%,平均上涨1.4%,涨幅较上个季度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第二季度食品价格上涨2.1%,涨幅比上个季度高0.2个百分点,推动CPI上涨约0.7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上个季度高0.2个百分点,推动CPI上涨约0.7个百分点。从工业生产价格看,PPI降幅略有加深,降势显著趋缓。上半年PPI同比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丽京
为全面分析2003年世界经济及国际金融形势,展望2004年国际金融发展前景,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杂志于2003年12月5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题为“2003-2004年国际金融形势回顾与展望研讨会”,邀请国务院发展中心、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新华社的专家、学者共20余人,就当前世界经济与金融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银行副行长华庆山到会致辞。本刊特将此次研讨会中部分专家演讲的文字稿进行整理并摘要刊载,以飨读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荣,李红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庄建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惠田 崔秀红
2014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形势缓中趋稳,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消费需求增速有所放缓。在此背景下,上半年北京市经济运行可以用六个稳概括:增速稳、需求稳、产业支撑稳、预期稳、就业稳、物价稳。物价稳具体体现在: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呈现温和上涨态势。受食品、居住类价格涨幅双双回落的影响,北京市6月份以及上半年CPI均上涨2.2%。结合上半年的经济形势以及物价波动态势,预计下半年北京农产品价格将有所上涨,随着劳动力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永治 徐连仲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飞虎
当前我国房地产价格涨幅较大,增加了广大工薪家庭的住房压力,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房地产价格的形成理论,探讨了我国房地产价格中长期的运行态势等问题,以期对理论界及实务界有所帮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谢伏瞻 刘世锦 卢中原 李建伟 王召 宣晓伟
经过2002~2004年的加速增长之后,2005年我国经济进入稳定增长期,GDP增速呈现"高位趋稳、稳中趋降"态势,就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回稳,消费需求继续平稳增长,物价水平稳步回落, 财政金融平稳运行,整个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继续发展。同时,国内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企业利润增幅回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以及贸易顺差过多等新问题。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主要是贸易摩擦加剧并呈常态化,石油价格高位徘徊,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增长可能放慢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农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金杰
继2001年和2002年两年减少之后,2003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规模呈现继续下降之势。受世界经济发展缓慢、企业盈利锐减等因素的影响,2003年全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规模将是自1998年以来最少的一年。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平
对我国经济运行态势的分析与判断张平一、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印象经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都不可能是绝对均衡的,与之相联系,货币供求也不可能是绝对平衡的,因而所有国家的通货都不可能是绝对稳定的。我国经济运行中始终存在着程度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金雪军 田霖
根据1978-2003年的有效数据,对我国的金融成长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和计量检验的研究结果表明,这期间并不存在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的倒U形曲线,而是呈现三次曲线的变动态势,从更长时期看,倒U形曲线是否成立还未有定论,需要多方面指标的比较和未来时间的检验,但是区域金融成长的非均衡是长期存在的,这个结论同时也得到了演化经济理论的有力支撑,因此我国区域金融成长不能过度强调趋同,应该适度差距、系统优化、协调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拥军
钢材消费主要用于建筑工程和制造业。在钢铁产能相对充裕的背景下,准确分析建筑用钢需求、制造用钢需求的变化,是判断钢材价格基本走势的基础条件。本文尝试选取建筑安装工程完成额单月同比(值)评价建筑用钢总需求变化,选取钢铁主要下游制造行业工业增加值、工业出口交货值评价制造用钢需求,据此明确含钢工业品增产量没有在国内市场得到全部消化,含钢工业品增产量更多通过出口的方式得到消化。在钢材供应方面,钢铁行业在下游行业需求逐步趋弱、上游行业原燃料采购成本上涨、限制钢材出口、环境约束和环保管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半年钢产量同比下降,从而保证钢材供需总量的动态平衡。2022年钢铁需求端与钢铁供应端将均会出现"稳中波动"的态势,钢铁供需将形成新的动态平衡,钢材价格将围绕一个新的平衡点进行动态波动,但未来钢材价格月度环比不会出现持续大幅上涨或持续大幅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