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62)
2023(9799)
2022(8073)
2021(7618)
2020(6118)
2019(13934)
2018(13607)
2017(24472)
2016(12909)
2015(14929)
2014(14488)
2013(14445)
2012(14192)
2011(13289)
2010(13312)
2009(12861)
2008(12759)
2007(11392)
2006(10426)
2005(9720)
作者
(37748)
(31768)
(31689)
(30167)
(20378)
(15219)
(14154)
(12265)
(12040)
(11156)
(11094)
(10554)
(10356)
(10226)
(10043)
(9722)
(9461)
(9138)
(8994)
(8598)
(8142)
(7527)
(7514)
(7255)
(7237)
(7132)
(6761)
(6730)
(6372)
(6306)
学科
(79872)
经济(79812)
管理(39324)
(34651)
(28536)
企业(28536)
方法(26839)
数学(23676)
数学方法(23463)
中国(22383)
地方(17980)
(14619)
(14408)
贸易(14397)
业经(14135)
(14012)
(13869)
技术(13437)
地方经济(13003)
(12931)
(12924)
(11882)
金融(11882)
(11473)
银行(11461)
(11193)
环境(10654)
(9938)
技术管理(9740)
(9594)
机构
大学(201126)
学院(196649)
(101645)
经济(100107)
研究(78117)
管理(71144)
中国(61627)
理学(60041)
理学院(59307)
管理学(58483)
管理学院(58097)
(43554)
(43431)
科学(42022)
(39056)
研究所(35027)
经济学(34275)
财经(34266)
中心(33989)
(31354)
经济学院(30605)
北京(28582)
(28448)
(27562)
(27004)
(25680)
师范(25506)
财经大学(25374)
科学院(23680)
业大(22804)
基金
项目(121908)
科学(97711)
基金(91862)
研究(90768)
(79881)
国家(79309)
科学基金(67537)
社会(63181)
社会科(60113)
社会科学(60097)
基金项目(46744)
(43160)
教育(40238)
自然(39464)
自然科(38625)
自然科学(38615)
自然科学基金(37968)
资助(37838)
(37033)
编号(32941)
(28865)
国家社会(28496)
成果(27956)
(27910)
重点(27781)
(27205)
中国(26688)
创新(25979)
教育部(25463)
人文(23950)
期刊
(119273)
经济(119273)
研究(70005)
中国(44059)
(32581)
管理(30938)
科学(27830)
学报(27475)
(25109)
大学(21903)
(21101)
金融(21101)
经济研究(21092)
学学(20348)
教育(19100)
财经(19074)
技术(17537)
农业(17299)
(16836)
(15931)
问题(15530)
国际(15129)
世界(14639)
业经(14458)
技术经济(12719)
统计(10879)
(10702)
(9850)
经济问题(9391)
经济管理(8902)
共检索到324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在中国经济这艘巨轮驶入新的年度之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0g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保增长"是头等大事在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进一步加深的背景下,经济"保增长"成为当前头等大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建国  
本文对 2 0 0 2年中国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 ,中国经济总量实现了高增长。经济增长的最大特点是 :积极财政政策导致的投资快速增长和出口快速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有效需求不足、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和制度创新严重滞后。作者认为物质产品领域内需不足是客观规律造成的 ,最终消费的物质面需求不足的问题并不明显 ,物质产品供给过剩的重要原因是当代技术进步太快的结果 ,而第三产业内需不足是制度性的 ,并且是制约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 ,对2 0 0 3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长进行了展望 ,并提出了解决中国经济存在问题的六点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彭志龙  
最近,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03年全国GDP总量及增长率。经初步核算,2003年全国GDP为11669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1%,这一速度是1997年以来最快的,接近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9,4%的平均水平。随着GDP增长速度的加快,价格总水平明显上升,2003年GDP缩减指数为2.1%,而上年是-0.3%。这一显著变化给国内外人士留下了深刻印象,专家学者也从多个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有的侧重于政策方面,有的侧重于运行机制方面,有的侧重于有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宗宪  黄建山  
文章首先阐述重心问题及分析方法,然后,分别从移动方向、距离、速度、原因等方面详细分析了经济重心、产业重心的动态变化特点,最后从整体上对比研究了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范剑平  
简单地介绍一下我们对2014年中国经济形势的一点看法。从明年的走势来看,国际环境会好于今年,因为IMF最近发布的关于明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要比今年高出0.6个百分点,这是金融危机以来,IMF对下半年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熀松  
The author thinks that Chinese economic situation of 2004 was comparatively good, and macroeconomic adjustment effects had been achieved as expected,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of economic structure, way of economic growth and financial risks.He also expects a comparatively good performance of Chinese economy in 2005.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邸晶鑫  
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中走出了不寻常的发展之路,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新成就。未来十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定力、实力与潜力和确保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与可持续发展,未来十年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邱晓华  万东华  
一、1994年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 就宏观总体而言,在改革开放和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1994年国民经济运行呈现供给持续稳定增长,需求有所抑制,国家宏观调控能力有所增强的基本态势。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供给状况趋于改善 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38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是1992年以来第三个连续高增长的年份,不仅大大高于世界经济3%的平均增长速度,也高于亚洲经济8%的平均增长速度,是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国家之一。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孙立坚  
2014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日益明显,之前持续了三十多年依靠政府配置资源的做法已不可持续,中国经济将转向新常态。展望2015年,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动力应该来自四个方面:"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延伸;中国企业以走出去替代出口受阻,释放中资企业产能压力;培育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以淘汰落后产能,使胜出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变得更具国际竞争力;政府职能转变以释放新的"制度红利"。在营造全新增长动力的同时,中国经济也要加快解决阻碍中国市场消费行为的困扰,让增长成果能够为社会大众所分享,以此,探索出一种适合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2005年中国经济在房地产、汽车消费需求的拉动,固定资产更新的影响下,保持了本次经济周期呈现的平稳、高增长、低膨胀特点。预计2006年,中国经济在保持增长趋势的前提下,将受到贸易顺差、产能过剩、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将会从9%以上的高位上滑落下来,价格总水平也将降低。初步预测,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8%~8.5%,价格总水平上涨0%~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