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65)
- 2023(12324)
- 2022(10700)
- 2021(10178)
- 2020(8414)
- 2019(19519)
- 2018(19779)
- 2017(38722)
- 2016(20929)
- 2015(23838)
- 2014(24064)
- 2013(24228)
- 2012(22264)
- 2011(20311)
- 2010(20601)
- 2009(19245)
- 2008(18405)
- 2007(16343)
- 2006(14768)
- 2005(12886)
- 学科
- 济(88701)
- 经济(88528)
- 业(63803)
- 管理(54925)
- 农(50783)
- 企(41064)
- 企业(41064)
- 方法(37745)
- 农业(33603)
- 数学(33281)
- 数学方法(32974)
- 中国(25081)
- 业经(24038)
- 财(19570)
- 制(18396)
- 地方(18383)
- 学(16850)
- 贸(15992)
- 贸易(15982)
- 易(15598)
- 发(14002)
- 银(13982)
- 银行(13949)
- 行(13387)
- 技术(13127)
- 环境(12846)
- 策(12788)
- 体(12615)
- 农业经济(12545)
- 和(12392)
- 机构
- 学院(307067)
- 大学(305800)
- 管理(124727)
- 济(124313)
- 经济(121612)
- 理学(108477)
- 理学院(107369)
- 管理学(105714)
- 管理学院(105179)
- 研究(101138)
- 中国(77289)
- 农(66052)
- 京(64807)
- 科学(62068)
- 财(55773)
- 业大(51491)
- 所(50496)
- 农业(50480)
- 中心(46726)
- 研究所(45783)
- 财经(44598)
- 江(44192)
- 北京(40827)
- 经(40545)
- 范(40412)
- 师范(40127)
- 州(35945)
- 院(35518)
- 经济学(35340)
- 经济管理(34722)
- 基金
- 项目(206813)
- 科学(161968)
- 研究(155502)
- 基金(149023)
- 家(128414)
- 国家(127225)
- 科学基金(108961)
- 社会(97534)
- 社会科(91894)
- 社会科学(91870)
- 省(81205)
- 基金项目(80290)
- 教育(69196)
- 自然(68960)
- 自然科(67246)
- 自然科学(67233)
- 划(67044)
- 编号(66215)
- 自然科学基金(66018)
- 资助(60277)
- 成果(53584)
- 部(46067)
- 重点(45102)
- 发(44866)
- 课题(43816)
- 创(42323)
- 国家社会(39414)
- 创新(39389)
- 科研(39016)
- 教育部(39007)
- 期刊
- 济(142044)
- 经济(142044)
- 研究(90634)
- 农(68699)
- 中国(57955)
- 学报(47913)
- 农业(46914)
- 科学(45019)
- 管理(41058)
- 财(38047)
- 大学(37181)
- 学学(35221)
- 教育(31701)
- 融(29749)
- 金融(29749)
- 业经(29084)
- 技术(25313)
- 业(20863)
- 问题(20579)
- 财经(20555)
- 经济研究(19991)
- 经(17292)
- 理论(16377)
- 版(16077)
- 图书(15556)
- 农业经济(15374)
- 实践(15167)
- 践(15167)
- 技术经济(15161)
- 农村(14879)
共检索到448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海川 郑军
确立适度的农村养老保障水平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建立农村养老保障适度水平的精算模型,应用2001年~2009年数据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实际水平和适度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随后基于"新农保"的政策评析,对影响适度水平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穆怀中 沈毅 樊林昕 施阳
中国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的重点之一是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新农保"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农村养老保险水平,还提高了全国社会保障水平。受"新农保"试点覆盖范围的限制及低于适度水平给付起步策略影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文章研究发现,在农村养老保险适度水平条件下,2012~2050年适度个人账户年均提升全国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幅度分别为2.7%和1.48%;适度个人账户和基础养老金年均提升全国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幅度分别为4.12%和2.96%;适度农村社会养老金及家庭养老年均提升全国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幅度分别为4.78%和3.81%。农村养老保险适度水平发展对缩小城乡差距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位涛
构建一元、两序列、三账户、五支柱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土地养老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成为农民养老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人口流动加快和农村人口结构变化等背景下,土地价值逐步显现。为了有效地解决土地养老保障水平度量的问题,文章构建出养老保障水平数理模型,对现实土地养老保障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在对各参数变动预测的基础上,对未来40年农村土地养老保障水平进行预测,得出未来土地养老保障功能大幅度提高的结论,这为制定适合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提供实证依据。
关键词:
土地养老保障水平 实证分析 预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靖喻
我国老龄化趋势严峻,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着保障水平不高、管理体制滞后的情况。要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政策;明确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的责任;全面推广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障政策 农村合作医疗 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靖喻
我国老龄化趋势严峻,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着保障水平不高、管理体制滞后的情况。要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政策;明确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的责任;全面推广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障政策 农村合作医疗 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靖喻
我国老龄化趋势严峻,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着保障水平不高、管理体制滞后的情况。要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政策;明确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的责任;全面推广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障政策 农村合作医疗 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淼 陈晓红
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事关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特别是当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养老问题成为解决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矛盾的主要问题。本文从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现状入手,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制度困境,农村养老保障仍然还延续1992年颁发的政策规定,与时代发展不适应,资金困境、管理困境等,并结合问题给出了在制度法治化、多元化筹资、提升农民收入、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障 家庭养老 筹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穆怀中
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研究穆怀中(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五大任务之一。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多方面内容,其中社会保障水平是关键因素之一。社会保障水平从量上讲,有“高”、“低”之分,衡量方法是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袁春瑛 薛兴利 范毅
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趋明显 ,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面临诸多挑战 ,而社会养老保险尚难以单独满足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的实际情况 ,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性选择应当是走家庭养老、土地保障与社会养老相结合之路。
关键词:
家庭养老 土地保障 社会养老保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程俊峰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愈发突出和紧迫。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努力使全体人民老有所养,探索建立农村养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照红 郭旺 陈树玉
随着社会转型和人口老龄化发展,我国农村传统养老模式面临人口老龄化加速、家庭保障功能弱化、农业经营风险增加的挑战,而已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因存在保障水平低、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政府责任缺失等问题,因此依据立法先行、明确政府责任、城乡衔接等原则,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进行重建,是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
家庭养老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重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金铠
解决广大农民的养老问题是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农村养老方式受到极大挑战,农民养老日益艰难。当前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在内容上既有对传统制度的承袭,又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崭新发展,前者主要包括家庭养老保障、集体保障、自我养老保障三种方式,后者主要包括社区养老保障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两种方式。这五种方式特点决定了各自持续存在和发展的生命力及其在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不同地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珊 石人炳
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农村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趋势的逐步形成,农民面临的市场风险、生活风险也将越来越大,农村传统家庭保障方式已难以承担起全部的保障重任,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并借鉴国外的实践和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养老保障制度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
农村 农民 养老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全美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我国逐渐呈现人口老龄化态势,而农村比城市的老龄化程度更加严重。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使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ERG需要理论对农村老人的养老需要进行分析,以满足ERG理论中的各种需求为目标试图构建一种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以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需求,实现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关键词:
ERG需要理论 老龄化 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白维军
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特征,制度性的社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与非制度性的家庭养老保障、土地养老保障并存。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制度整合,分层、分类设计和分步实施,构建出与发达地区、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相适应的多元化、非均衡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障 碎片化 制度整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