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01)
2023(2993)
2022(2683)
2021(2717)
2020(2157)
2019(5241)
2018(4700)
2017(7472)
2016(4160)
2015(4748)
2014(4682)
2013(4624)
2012(4453)
2011(4236)
2010(3997)
2009(3806)
2008(3741)
2007(2723)
2006(2356)
2005(2252)
作者
(13198)
(11402)
(11098)
(10699)
(7005)
(5552)
(5100)
(4404)
(4309)
(3944)
(3864)
(3790)
(3597)
(3591)
(3560)
(3557)
(3300)
(3285)
(3283)
(3270)
(2834)
(2777)
(2754)
(2577)
(2563)
(2542)
(2514)
(2314)
(2255)
(2244)
学科
(16159)
经济(16154)
管理(7290)
方法(6175)
(6121)
(6020)
中国(5961)
数学(5502)
数学方法(5430)
地方(4437)
(4290)
企业(4290)
(3935)
(3235)
(3005)
贸易(3002)
环境(2969)
(2848)
(2767)
业经(2744)
农业(2658)
(2496)
金融(2494)
资源(2375)
(2314)
地方经济(2299)
(2247)
生态(2233)
(2093)
(2092)
机构
大学(57709)
学院(55573)
研究(28494)
(21163)
中国(21039)
经济(20655)
科学(19868)
管理(17313)
(15548)
理学(14830)
研究所(14510)
(14439)
理学院(14426)
管理学(13951)
管理学院(13834)
(12520)
中心(12382)
(11224)
(10126)
师范(10032)
农业(9963)
业大(9682)
(9493)
北京(9228)
科学院(9150)
研究院(8794)
师范大学(8697)
(8406)
(8246)
(7796)
基金
项目(43050)
科学(33999)
基金(32435)
(31305)
国家(31141)
研究(26799)
科学基金(25309)
自然(18606)
自然科(18129)
自然科学(18126)
自然科学基金(17779)
基金项目(17737)
社会(16567)
社会科(15726)
社会科学(15725)
(15080)
(14820)
资助(12521)
教育(11551)
重点(11098)
计划(9717)
编号(9424)
(9407)
(9182)
科研(8795)
科技(8454)
(8289)
创新(7954)
中国(7778)
国家社会(7512)
期刊
(23377)
经济(23377)
研究(18580)
中国(13684)
学报(13427)
科学(12390)
(10243)
大学(9157)
学学(8549)
农业(7215)
(7012)
资源(6198)
管理(5927)
教育(5368)
(4803)
经济研究(4248)
(4150)
金融(4150)
技术(3734)
国际(3675)
地理(3602)
业大(3520)
图书(3505)
林业(3488)
(3469)
财经(3283)
(3150)
世界(3095)
(3092)
自然(3041)
共检索到91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何雯  程灵巧  高郭平  
南极冰架水是由海洋—冰架相互作用形成的位温低于局地冰点的水团,较周围水体相对低温、低盐,是衡量冰架物质平衡的良好指示剂。基于澳大利亚埃默里冰架海洋研究计划(AMISOR)2001至2002年的现场观测资料,本文开展了埃默里冰架水空间分布的季节变化与输运特性研究。CTD结果显示,冰架水夏季普遍分布在冰架前缘的西部、中部和东部海域,但中、西部海域的冰架水核心温度更低、分布范围更广。锚碇潜标结果显示,冰架水的分布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冬季,冰架水盘踞在冰架前缘71.0°E以西海域和71.5-72.5°E的中部海域,以流出为主要特征;夏季,除了冰架前缘71.5-72.5°E的中部海域仍被冰架水控制,冰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明坤  徐宾铎  薛莹  张崇良  任一平  王晶  
为研究山东南部近海口虾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根据2016年10月,2017年1月、5月、8月在该海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利用Moran’s I指数和分布重心法等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了2016—2017年4个季节口虾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自相关性。结果发现,山东南部近海口虾蛄相对生物量各季节间差异明显,由高至低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其中口虾蛄春季相对生物量为0.75 kg/h,夏季相对生物量为3.02 kg/h,秋季相对生物量为0.65 kg/h,冬季相对生物量为0.22 kg/h。口虾蛄分布重心表现出明显的季节特征,春、夏季分布重心位于水深20~30 m,秋、冬季分布重心位于30~50 m。口虾蛄的分布在各季节均呈现显著空间正相关,Moran’ I指数由高至低依次为秋季(0.34)>春季(0.30)>夏季(0.28)>冬季(0.16)。研究表明,不同季节口虾蛄分布重心的变化可能与其繁殖习性等生活史特征有关,而分布的空间聚集性可能与口虾蛄偏好淤泥质粉砂和砂-粉砂-黏土的底质环境相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艳欣  桑燕芳  
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区域。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其水文气候过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区域水资源演化。然而,目前对该区域水文气候过程的时空演变规律仍认识不足。本文以青藏高原气象站点降水观测数据为基准,结合水汽通量资料,对13种不同源降水数据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并选用质量较好的IGSNRR数据集识别了青藏高原降水季节分配特征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南、西南以及西北边缘地区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较小,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比例不足50%;随着逐渐向高原腹地推进,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逐渐增大,雨季逐渐缩短且推迟,雨季降水占全年降水比例逐渐增大。降水季节分配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水汽运移方向保持一致,即主要是由西风和印度洋季风的影响所致。基于此,识别出西风的影响区域主要位于高原35°N以北,印度洋季风的影响区域主要位于高原约30°N以南,而高原中部(30°N~35°N)降水受到西风和印度洋季风的共同影响。该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认识青藏高原水文气候过程空间差异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谢明明  郭素娟  宋影  张丽  孙慧娟  
为探明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细根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以河北省迁西县北京林业大学经济林(板栗)育种与栽培实践基地6年生板栗树为研究对象,生长季内(4-10月),采用连续根钻法(内径为8 cm),分别在距树干50 cm和100 cm设取样点,各个样点处垂直方向分3层(020,2040和4060 cm)钻取土芯。研究了板栗细根根长密度和根质量密度的月动态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生长过程中板栗细根季节变化差异显著(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小全  赵茂盛  徐德应  
对江西大岗山17年生杉木人工林树冠内不同年龄针叶面积(NA)、叶面积密度(NAD)的垂直、水平和二维空间分布以及当年生针叶面积及其密度分布的季节动态进行了测定和模拟。结果表明,生长盛期杉木单个树冠平均NA 为25.42 m 2,平均NAD为2.272 7 m 2·m - 3,其中2年生及其以上老叶(简称2年生)大于1年生,1年生大于当年生。NAD 的水平和垂直分布均可用β分布函数表达,而相对冠高和冠径的二次趋势面表达式可很好地描述NAD二维空间分布。树冠内NAD在冠中上部枝的中前部最大,但不同年龄NAD的分布不同,当年生针叶更接近于树冠顶部和最外层,1年生针叶最大NAD位于树冠中部枝的中前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伦俊  徐瑾  
本文根据我国1950—1984年税收资料,对此期间的宏观税负及税收季节变动等进行了讨论分析,发现这期间的税收收入特征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如税负水平、税收弹性等比较协调,这对分析现今的税收经济关系及制定相关税收经济政策具有借鉴与参考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涛  陶辉  杨强  
以南通地区7个观测站点逐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降水量数据为基础,采用线性趋势法、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滑动t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1960年-2007年南通地区气温、降水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趋势和突变、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年-2007年,年际变化以最低气温的较大增幅和较早突变为特征。季节变化以秋冬季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增温明显,且冬季降水量增加,以及秋冬季增暖突变较早为主要特征。周期变化上,气温和降水参数多存在较大时间尺度上较为稳定的变化特征,如年平均气温21~30a和春季降水量14~25a时间尺度的变化。小尺度上(10a以下)的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新  郭景唐  陈峻崎  
本文对华北落叶松各器官在不同时期的营养元素含量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叶中各元素的含量顺序为N>K>Ca>P>Mg>Fe>Mn>Zn>B>Cu,其它器官为N>Ca>K>P>Mg≥Fo>Mn>Zn>B>Cu.各元素在树体内的分布状况随着生长季节有所变化,其中N、P、K、Mg、B比较一致,为叶>细枝>细根>粗枝>粗根>干.叶中N,P、K、Zn、BA生长季开始到结束表现为持续减少,而Ca、Mg、Mn则表现出累积趋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涛  邱永松  贾晓平  钟智辉  蔡文贵  
2007-2008年采用船基截线法每月在珠江西部河口进行海豚调查,以评估该水域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的分布、季节变化和群体组成。研究发现,珠江西部河口中华白海豚主要分布于从三灶岛南至大襟岛西侧水深<0.05),显示目击率的季节变化趋势也与珠江东部河口相反。据此推测,珠江东...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侯俊妮  张传松  石晓勇  
根据2006年6月~2007年10月对北黄海海区表层海水中石油烃污染状况进行的四季现场调查,探讨了该海区的石油烃含量的季节变化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北黄海石油烃的年平均浓度为0.050mg/L,符合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中,夏季石油烃平均浓度最高(0.099mg/L),符合国家三类海水水质标准;春季(0.022mg/L)和秋季(0.027mg/L)较低,符合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冬季居中(0.051mg/L),略超过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从调查海区石油烃平面分布来看,高值区主要在渤海海峡附近、港口附近及北黄海东部靠近朝鲜的海区(包括鸭绿江口附近),长山群岛附近海域为相对低值...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超伦  张永山  孙松  吴玉霖  方建光  张继红  
根据2006年4、7、11月和2007年1月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桑沟湾水域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季节变化特征。调查期间共采集浮游植物28属92种(含变种和型),主要由硅藻类(74种)和甲藻类(11种)组成。优势度指数分析显示,硅藻是绝对优势种。物种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全湾平均变化范围在1.91~2.74之间(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桑沟湾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及其水平分布格局的季节变化较大,细胞密度冬季最高(平均为188.4×104cells/m3),春季(平均为63.0×104cells/m3)和秋季(平均为11.7×104cells/m3)次之,夏季最低(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晓玲  马中华  马玉山  王润元  
利用1961-2010年石羊河流域4个气象站点的冻土深度、冻土日数和气温观测数据以及邻近地区气象站点冻土数据,采用气候统计学分析方法,对石羊河流域最大冻土深度和冻土日数的时间演变、空间分布及与气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年代、年最大冻土深度和冻土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减少速率分别为4.537cm/10a、6.001d/10a,均通过了а=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年最大冻土深度和冻土日数的时间序列分别存在7~8a和8~9a的准周期变化,并发生了突变。冻土主要出现在11月至次年3月,年最大冻土深度几乎都出现在1月和2月,年冻土日数以12月和1月最多。石羊河流域冻土的空间分布与海拔高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和占星  黄梅芬  赵刚  杨凯  高月娥  亐开兴  张继才  赵婷婷  和映光  王安奎  
【目的】旨在探讨中甸犏牛的产犊季节、泌乳期分布及产奶量变化规律,为提升犏牛产奶量措施的制定等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基于香格里拉社区的犏牛养殖模式,对中甸犏牛(n=142)从产犊的第2天开始,每天早晚各挤奶一次,连续记录挤奶量直至停止挤奶为止,并统计分析产犊时间、泌乳期及各泌乳月的产奶量等。【结果】母犏牛在春、夏、秋和冬季产犊的比例分别占63.38%、30.99%、4.23%和1.41%。母犏牛的泌乳期分布范围宽,5个月(153 d)至14个月(427 d)不等,其中泌乳期为5个月的占24.40%,6~8个月的占46.40%,9~12个月的占28.0%,13~14个月的占1.20%,泌乳期在8个月以下的占70.8%。母犏牛泌乳期6、8、10和12个月的产奶量分别为578.5、722.6、924.1和1103.8 kg,折算成日平均产奶量分别为3.15、2.95、3.03和3.02 kg,不同泌乳期的犏牛日均产奶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母犏牛在年内不同月份产奶量比较结果表明,7月和8月为一年中的产奶高峰期,分别与1-5月、11月和12月的比较差异极显著(P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茂灵  王龙  高瑞  杨蕊  戚娜  
根据南盘江流域22个水文站、雨量站31a(1979~2009年)的逐月降水资料,选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为研究指标,以11~3月为研究时段,统计近30a来5个月时间尺度的干旱站次,分析南盘江流域季节性干旱特征;以11~3月5个月时间尺度的SPI多年平均值为指标,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南盘江流域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从年际上看,SPI总体上30a来(1980~2009年)呈下降趋势,气象干旱加剧;从年代际上看,1995年以后气象干旱程度有加剧趋势;(2)南盘江流域各个地区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旱情总体上由南向北递增,东北部各站点11~3月的降水占全年的比例相对较小,流域内东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霞   钱海燕   周杨明   黄灵光   杨梅花  
为探讨鄱阳湖季节性淹水湿地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及遥感方法在土壤有机碳估算中的适用性,依托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择蚌湖、常湖池和泗洲头湿地为研究区域,基于野外实测土壤有机碳含量数据和同期的Landsat8 OLT遥感影像,采用遥感图像处理和GIS技术提取影像中遥感特征因子,构建遥感参数与土壤有机碳的一元线性、一元曲线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对比分析选择最优遥感估算模型,预测鄱阳湖季节性淹水湿地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提取了影像中33个遥感特征因子,包括7个波段的反射率值(b1~b7)、4个植被指数(NDVI、SR、SAVI、EVI)、第一主成分特征(PCA1)、单波段纹理特征的均值(MEAN)、熵(ENT)和相关性(COR),其中纹理特征是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含量预测的重要遥感因子,其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构建的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模型拟合效果最优,模型决定系数R~(2)=0.772,平均相对误差45.53%,均方根误差2.417。遥感反演发现,研究区预测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主要集中在0~20 g/kg,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约为10.75 g/kg。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