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94)
- 2023(11663)
- 2022(10053)
- 2021(8995)
- 2020(7468)
- 2019(17554)
- 2018(16291)
- 2017(29562)
- 2016(16770)
- 2015(18603)
- 2014(18664)
- 2013(18422)
- 2012(17272)
- 2011(15783)
- 2010(15653)
- 2009(14746)
- 2008(14708)
- 2007(13002)
- 2006(11071)
- 2005(9858)
- 学科
- 济(70947)
- 经济(70883)
- 管理(45801)
- 业(44564)
- 企(34307)
- 企业(34307)
- 方法(33502)
- 数学(30145)
- 数学方法(29896)
- 农(20468)
- 中国(18867)
- 财(18310)
- 学(16381)
- 地方(15699)
- 贸(15469)
- 贸易(15461)
- 易(15027)
- 业经(14693)
- 农业(14074)
- 制(11505)
- 务(11351)
- 财务(11336)
- 财务管理(11307)
- 环境(10946)
- 企业财务(10726)
- 融(9945)
- 金融(9942)
- 技术(9920)
- 银(9908)
- 银行(9844)
- 机构
- 大学(248124)
- 学院(245713)
- 济(101095)
- 经济(99174)
- 管理(91304)
- 研究(89025)
- 理学(79825)
- 理学院(78781)
- 管理学(77365)
- 管理学院(76917)
- 中国(64637)
- 科学(58707)
- 农(54494)
- 京(52158)
- 所(47150)
- 业大(44452)
- 农业(43812)
- 研究所(43619)
- 财(43495)
- 中心(40658)
- 江(36095)
- 财经(35326)
- 范(32689)
- 师范(32218)
- 经(32150)
- 北京(32110)
- 院(31541)
- 经济学(31279)
- 农业大学(29004)
- 经济学院(28646)
- 基金
- 项目(172840)
- 科学(134360)
- 基金(125727)
- 研究(117193)
- 家(113966)
- 国家(113047)
- 科学基金(94407)
- 社会(74808)
- 社会科(70979)
- 社会科学(70953)
- 省(67658)
- 基金项目(67653)
- 自然(63639)
- 自然科(62162)
- 自然科学(62137)
- 自然科学基金(61076)
- 划(58417)
- 教育(53964)
- 资助(50193)
- 编号(45553)
- 重点(40127)
- 部(37743)
- 发(37709)
- 成果(35954)
- 创(35868)
- 计划(34912)
- 科研(34321)
- 创新(33704)
- 课题(31690)
- 国家社会(31607)
- 期刊
- 济(103721)
- 经济(103721)
- 研究(67516)
- 学报(50053)
- 农(48031)
- 中国(46492)
- 科学(42307)
- 大学(35813)
- 学学(34052)
- 财(33823)
- 农业(32491)
- 管理(29257)
- 教育(23293)
- 融(19098)
- 金融(19098)
- 技术(19019)
- 业(18282)
- 经济研究(17657)
- 财经(17183)
- 业经(16903)
- 经(14788)
- 问题(14307)
- 版(14004)
- 业大(13356)
- 贸(12743)
- 技术经济(12342)
- 资源(12103)
- 科技(12071)
- 商业(11569)
- 统计(11396)
共检索到354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雅宁 何宝忠 马世龙 罗雪峰 杨文 杜丹莹
【目的】吐哈地区(吐鲁番市和哈密市)作为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如何平衡当地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方法】本文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利用MODIS遥感影像计算热度、绿度、干度、湿度,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 RSEI),采用Sen + Mann Kendall、Hurst指数、C_(V)变异系数和地理探测器,分析2001—2022吐哈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情况及未来趋势,并探究其影响机制。【结果】① 2001—2022年吐哈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呈改善趋势。② RSEI变化趋势以不显著改善为主,占总面积的71.79%,生态系统较为稳定,但北部山区和市县建成区周边的生态系统脆弱;RSEI未来变化趋势以持续改善为主,面积占比为54.02%。③ 过去22年间,草地面积增加最大,且整体绿化水平上升。④ 热度是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且当热度与高程和绿度交互作用时,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加显著。【结论】由于绿化水平的提升,吐哈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处于良好水平且呈上升趋势;该地生境质量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中热度对吐哈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大。该研究可为吐哈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高源 张磊 李正升
综合运用城镇用地动态度、景观质心平移度及土地利用转类分析等模型,对云南环滇池地区1990—2020年城镇用地的时空演变态势及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随时间演进,研究区城镇用地时空分布格局发生了显著变迁,用地面积持续增加但变动速度大幅下降;30年间,城镇用地在空间上呈显著的外向蔓延态势,用地质心整体向东南偏移。(2)研究区城镇用地的转入量呈先增后减整体增加的变动态势,主要转入源由以耕地为主变为以耕地及裸土为主而转出量持续增加且增幅不断扩大,转出去向持续以裸地及林草地为主。(3)随时间演进,环滇池地区城镇用地的变化量主要集中在低海拔(1 772~1 983米)、缓坡度(0°~5.5°)地区,而用地变化率高值区的海拔与坡度均有所提升;人类活动因素,如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交通通达度提升及政策制度与规划引导等对城镇用地时空演变的影响显著。论文不仅可为探究环滇池地区城镇化进程及用地扩展的研究提供借鉴,更可为研究区内部城镇用地的差异化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镇用地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环滇池地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高源 张磊 李正升
综合运用城镇用地动态度、景观质心平移度及土地利用转类分析等模型,对云南环滇池地区1990—2020年城镇用地的时空演变态势及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随时间演进,研究区城镇用地时空分布格局发生了显著变迁,用地面积持续增加但变动速度大幅下降;30年间,城镇用地在空间上呈显著的外向蔓延态势,用地质心整体向东南偏移。(2)研究区城镇用地的转入量呈先增后减整体增加的变动态势,主要转入源由以耕地为主变为以耕地及裸土为主而转出量持续增加且增幅不断扩大,转出去向持续以裸地及林草地为主。(3)随时间演进,环滇池地区城镇用地的变化量主要集中在低海拔(1 772~1 983米)、缓坡度(0°~5.5°)地区,而用地变化率高值区的海拔与坡度均有所提升;人类活动因素,如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交通通达度提升及政策制度与规划引导等对城镇用地时空演变的影响显著。论文不仅可为探究环滇池地区城镇化进程及用地扩展的研究提供借鉴,更可为研究区内部城镇用地的差异化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镇用地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环滇池地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毛锦凰 刘金铭
本文采用基于劳动收入的人力资本测算法,对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89个城市的人力资本存量进行时空演变分析与影响因素探究,以期为更好的发挥人力资本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的作用提供参考。研究发现:从时序特征来看,各城市的人力资本存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但人力资本分布不平衡现象比较突出,人均人力资本绝对差异增大,相对差异减小;从空间特征来看,人均人力资本在空间变化上呈现出非均衡的分异特征,高值区多分布于西南地区与五大城市群城市;从影响因素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营商环境、创新水平、政府教育投入、基础教育质量、医疗卫生水平对西南与西北地区的人均人力资本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国志兴 王宗明 张柏 刘殿伟 杨桄 宋开山 李方
东北地区作为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域,分析其植被生产力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EOS/MODIS卫星遥感资料,对东北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变化的时空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0年~2006年,我国东北地区植被年NPP主要集中在(200~400)gC/(m2.年)区间,平均值为400.85gC/(m2.年),高于同期全国植被年平均NPP(360.97gC/(m2.年))11.02%。长白山地、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等森林分布区年平均NPP较高,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农业区及呼伦贝尔草原东部草原区次之,而呼伦贝尔草原西部草原区,松嫩平原西部的农牧交错...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艳敏 董会忠
采用考虑非期望SBM模型测算我国2007~2018年工业能源生态效率,利用趋势图、核密度估计法分析其阶段变化特征和动态演化规律,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考察工业能源生态效率空间相关性、空间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结果表明:①2007~2013年为平稳期,效率值始终在0.400附近波动,2014~2018年为显著增长期,且增幅逐渐加强;地区差异性由低效率聚拢向均匀分布演化;②空间上呈现中南地区>华东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的分布格局,空间集聚特征主要为H-H集聚、L-H集聚和L-L集聚;③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环境规制对我国整体及分区域抑制作用明显,而产业结构、研发投入则主要表现为显著正向作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俊婉 李磊 陶卓民
摩天大楼是现代城市崛起的重要标志,过去百余年间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张,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摩天大楼最集中的国家,探索全球摩天大楼的演化过程、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对中国摩天大楼的发展与管理具有重要启示。基于此,文章采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对全球200m及以上摩天大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摩天大楼的演化过程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空间上表现出“集中—分散—再集中—再分散”的发展态势,其时空分布主要受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政策法规和科学技术等因素影响。研究指出中国摩天大楼的发展应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管理策略。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姜洪涛 牛帅
以内蒙古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8年四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利用其空间分析和数学模型剖析了生态用地的时空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生态用地面积在数量上呈现持续减少趋势,净减少了5 611.23 km2;该区生态用地总面积动态度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稳定的水平,但生态用地内部变化较为剧烈,各类生态用地动态变化的相对值依次为耕地>草地>其他用地>林地>水域;区域生态用地变化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大部地区呈现负增长趋势,东部与中部地区尤为明显,全区仅有巴彦淖尔市的生态用地数量呈正增长趋势。同时该研究对推动生态用地演变的驱动力因素做了宏观性分析,可为今后内蒙古有效利用生态用地提供方向,进而可以合理有序地编制该区国土空间规划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等工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柴泽阳 杨金刚 孙建
基于中国2003-2014年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构建邻接、距离、经济三种空间权重矩阵,采用空间统计方法和空间滞后模型对我国省区碳强度的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中国碳强度在省区尺度上具有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且逐渐增强,同时,碳强度的空间集聚呈现"北高南低"的特征;空间面板计量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和煤炭消耗对碳强度具有显著的驱动效应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对碳强度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和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
碳强度 时空演变 空间滞后模型 权重矩阵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邱立新 徐海涛
通过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以中国8个城市群中具有代表性的13个城市为样本,对其在三个五年规划期内碳排放影响的时空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工业结构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程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十二五"末期小幅反弹;城市化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呈现由正到负,再由负变正的V型变化,这是城市化初期的典型特征。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影响的空间分布发生了两次明显位移,充分体现了政策效应的空间差异性。外贸程度对成渝及珠三角等南方城市群碳排放的影响较为显著,外贸程度越高,对碳排放的影响越大。制定碳减排政策应因地制宜,因城而异,经济发达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骁 李江风 姚尧 吴笛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模型研究2010—2016年贵州省旅游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运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对贵州省旅游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看,贵州省旅游效率变化总体上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技术进步是贵州省旅游效率上升的主要贡献者。(2)从空间上看,贵州省旅游效率的空间分异明显,南部市州普遍高于北部,少数民族自治州总体高于其他市州。(3)影响因素中,政府作用和人才规模对贵州省旅游效率总体上具有正向的显著性,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对贵州省旅游效率显著为负或不显著,产业结构对贵州省旅游效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伟
[目的]分析小麦生产的时空演变特征及成因,可以掌握小麦生产的时空分布规律,从而更加合理地配置农业资源,优化农业生产的空间布局,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小麦产业的稳定发展。[方法]首先利用基尼系数、产业集中度指数等指标对1978—2016年我国小麦生产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建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定量研究我国小麦生产布局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麦生产逐渐向优势区域集中,集中程度不断提高,呈现出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的空间移动趋势,并且小麦生产表现出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机会对小麦生产规模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小麦生产的比较效益、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和小麦的平均产量对小麦生产规模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小麦生产的比较效益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还对邻近地区的小麦生产规模具有正向溢出效应。[结论]为保证我国小麦供给的安全,应进一步提高小麦的单产水平,大力提升小麦耕、种、收等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并不断提高小麦种植的比较效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思思 马晓钰 崔琪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24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韧性水平,采用改进的熵权法、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Markov链和SDM模型系统考察了中国城市韧性的时空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11—2020年各城市的韧性水平均有一定提升,空间上城市韧性水平整体呈现东高西低分异规律。总体上,在2017年之前,区域间差异主要由超变密度构成,而2017年之后,区域间差异主要是由区域之间的净差异构成。城市韧性逐年上升且分布越来越发散、城市韧性较高的城市与全国平均值之间的差距逐渐增大,且全样本及八大综合经济区城市韧性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由空间溢出性分析可知,邻近城市环境压力和人力资本的提高有利于提升本市的城市韧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外向性、政府科教重视程度、人口集聚程度和城市发展类型均会分别对本市和邻近城市的韧性水平产生影响。
关键词:
城市韧性 时空差异 动态演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海力 韩光中 谢贤健
耕地作为粮食生产之基,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源,其利用效率的高低,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以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4省(市) 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4个年度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利用DEA模型估算了耕地利用效率,并通过全局Moran’I、趋势面分析、G*i指数从全局和局部分析了耕地利用综合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最后,借助GWR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耕地利用效率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 2000~2015年间,耕地利用效率高值区的城市数量在不断扩大。在空间分布上,耕地利用效率稳定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四川省内的达州-德阳-成都-甘孜一线。重庆市耕地利用效率逐年增加的趋势;四川省持续保持高利用效率,且变化幅度不大;而贵州有下降的趋势,云南省则保持低效率利用状态。(2)西南地区耕地利用效率主要为正向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分布趋势呈现出从西向东递增,以及由南向北倒"U"型递增态势。耕地利用综合效率空间格局分异显著,具有相对高值(低值)耕地利用效率在空间上呈现较强的组团式集聚分布态势,冷热点空间极化现象较为明显,界线分明,层次清晰,且随着时间变化,冷热点区域在空间上的分布态势有由"组团式"向"条带式"分布转变的趋势。(3)西南地区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受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复种指数,耕地质量和灌溉指数的影响程度相当,人均GDP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在逐年增加,地形因素的影响逐年减弱。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桂芝 白秋颖
以营口港2005-2013年统计数据为依据,提出采用系统聚类和典型指标分析的方法选取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利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从港口自身建设和腹地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并有效选取典型影响指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拟合。通过对拟合模型的误差检验发现,该方法建立的模型拟合精度较高,采用该法选取的典型指标可以消弱影响因素间的多重共线性,同时该方法可以推广到类似港口吞吐量预测中,并为港口新一轮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基于2014—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重庆地区城市规模结构演变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与驱动因素分析
1995年-2009年东北地区工业部门CO_2排放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978~2001年)
我国省际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1~2010年面板数据的SFA方法
时空视角下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动态演变及影响因素——以西北地区为例
民族地区经济韧性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1985——2005
2017—2021年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覆盖类型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