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37)
- 2023(9345)
- 2022(8074)
- 2021(7881)
- 2020(6752)
- 2019(16212)
- 2018(15978)
- 2017(30397)
- 2016(16587)
- 2015(19092)
- 2014(19250)
- 2013(19308)
- 2012(18646)
- 2011(16966)
- 2010(17041)
- 2009(16247)
- 2008(16644)
- 2007(14868)
- 2006(12796)
- 2005(11850)
- 学科
- 济(74634)
- 经济(74565)
- 管理(42869)
- 业(41276)
- 方法(36166)
- 数学(32636)
- 数学方法(32295)
- 企(32214)
- 企业(32214)
- 中国(22443)
- 农(19342)
- 财(18802)
- 贸(16803)
- 贸易(16797)
- 易(16427)
- 学(15212)
- 制(14626)
- 业经(12674)
- 农业(12231)
- 银(12162)
- 银行(12135)
- 融(11840)
- 金融(11838)
- 地方(11788)
- 行(11597)
- 务(11059)
- 财务(11033)
- 财务管理(10997)
- 和(10574)
- 企业财务(10418)
- 机构
- 大学(247860)
- 学院(242161)
- 济(109437)
- 经济(107402)
- 研究(90960)
- 管理(88662)
- 理学(75511)
- 理学院(74590)
- 管理学(73272)
- 管理学院(72812)
- 中国(71480)
- 京(53934)
- 科学(53853)
- 财(49844)
- 所(47307)
- 研究所(42896)
- 农(42786)
- 中心(41086)
- 财经(39345)
- 经(35924)
- 经济学(35437)
- 江(35196)
- 北京(35068)
- 业大(34825)
- 农业(33887)
- 范(32042)
- 经济学院(31999)
- 院(31823)
- 师范(31723)
- 财经大学(29235)
- 基金
- 项目(154352)
- 科学(120688)
- 基金(113983)
- 研究(111258)
- 家(100067)
- 国家(99310)
- 科学基金(83221)
- 社会(71545)
- 社会科(67803)
- 社会科学(67782)
- 基金项目(58936)
- 省(56135)
- 自然(52748)
- 自然科(51524)
- 自然科学(51506)
- 教育(51151)
- 自然科学基金(50624)
- 划(49137)
- 资助(48875)
- 编号(43769)
- 成果(37214)
- 部(36269)
- 重点(35345)
- 发(33094)
- 教育部(31007)
- 中国(30819)
- 创(30769)
- 国家社会(30711)
- 课题(30347)
- 科研(29899)
- 期刊
- 济(118573)
- 经济(118573)
- 研究(76132)
- 中国(49896)
- 学报(40453)
- 财(39158)
- 农(38658)
- 科学(36415)
- 管理(31303)
- 大学(30378)
- 学学(28289)
- 农业(26227)
- 融(24883)
- 金融(24883)
- 教育(24519)
- 财经(20450)
- 经济研究(20371)
- 技术(20178)
- 经(17736)
- 贸(16861)
- 问题(16276)
- 业经(16088)
- 国际(15439)
- 业(15358)
- 世界(14583)
- 统计(13338)
- 技术经济(12943)
- 图书(12115)
- 版(12053)
- 理论(11603)
共检索到375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兰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兰军
本文在借鉴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结构和国债认购主体结构的基础上 ,从我国“十五”期间即2 0 0 1— 2 0 0 5年政治、经济、军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及未来我国国债认购主体结构的变化出发 ,分析和预测了 2 0 0 1— 2 0 0 5年我国国债供给的增长空间约为 4 2 50 0亿元、我国国债需求的增长空间约为50 0 0 0亿元。 2 0 0 1— 2 0 0 5年我国国债的供需基本平衡
关键词:
国债供给 国债需求 分析 预测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孙隆新
2001年中国债券市场行情火爆,发展迅猛。本文在分析了债券市场强势再现成因的基础上,对2002年中国债券市场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出了展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守东 赵振全
近几年,我国国债发行规模迅速扩张,到1996年实际发行规模达到2050亿元。较1995年发行规模的1570亿元上升了30.57%。国债是由中央财政赤字积累而来的,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的深入发展,需要财政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由于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在财政收入增长低于财政支出增长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平芳 张人骥 刘弘
关于应不应该利用国家债务筹集资金问题,现在已经不再有什么争议。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国家债务都已成为政府弥补财政的重要来源。中国自1949年起的一段相对长的时期内,国家债务不仅处于非常不重要的地位,而且逐步地萎缩以至消亡。80年代以来,由于新的经济政策,国家债务又被重新作为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认识,并且在近15年来的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关于国家债务可利用到何等程度,在什么条件下国家债务不仅对国家财政有支持作用,而且还不会形成沉重的负担,中国的国家债务应当具有怎样的发展轨迹,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经济理论界和政府部门。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平芳 张人骥 刘弘
一、前言 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债的发行经历了两个模式。第一个模式的时间跨度为1981-1993年,其特点是:(1)国债发行的计划性强,对财政、经济变动的应变性较差,通常当年计划的发行任务一次完成;(2)国债收入归国家财政收入,国债还本付息归国家财政支出;(3)国债的用途主要包括弥补财政赤字,国债还本付息,支援国家经济建设,满足宏观调整的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柏铭
在中国的国债史上,199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该年的国债还本付息支出由上年的72.4亿元,陡然增加到381.9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由2.4%猛增到11.2%。对于一个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不到25%,且已持续10多年出现赤字的国家而言,380多亿元的债务支出不啻是个压力。也正从这一年开始,人们逐渐提出了应该制定怎样的国债发展战略,国债规模究竟保持多大才适宜等问题。笔者认为,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我国国债负担的过去、现状和未来有比较充分的了解。本文试图就此作些分析和探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辉清
1997年国债市场分析与展望高辉清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一、1996年国债市场的发展自1981年我国恢复国债发行以来,我国国债事业已走过了16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期间为满足国债发行和流通的需要,我国先后于1988年和1991年建立了国债二级市场和一级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陶洁云
近年中国持续增持美国国债,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也未减持。这和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结售汇制度、外汇储备结构、去杠杆化、人民币国际化、中美关系、美元地位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有政治因素。增持美国国债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感,抑制了美国大量印制美元,但却带来很多风险,包括美元贬值风险、国债缩水风险、债务偿还风险、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货币政策风险。基于此,本文提出降低中国增持美国国债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美国国债 美元贬值 外汇储备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傅道忠
目前 ,我国的国债风险主要表现在内债风险方面 ,因此 ,国债风险的防范应以内债风险的防范为重点 ,同时兼顾外债风险的防范。具体为 :整顿财政分配秩序 ,提高财政收入集中度 ;优化国债的期限结构 ;强化国债资金使用过程的管理 ;适度降低财政政策的力度 ;科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 ;将国债利息列入经常性支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培勇
改革以来中国国债的实证分析高培勇-、1959-1978年:并非真正的国债“空白”当1979年中国政府再度举借外债,特别是1981年决定在国内发行国库券的时候,它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引起的震动决不是轻微的。因为,中国的老百姓毕竟已在“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铁锋
本文以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国债、企业债券和国债回购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影响市场利率变动的因素,判断中国债券市场投资价值与投资风险,解读人们对债券投资认识的误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