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15)
2023(5749)
2022(5152)
2021(4893)
2020(4396)
2019(10776)
2018(11041)
2017(20957)
2016(11769)
2015(13260)
2014(13739)
2013(13524)
2012(12764)
2011(11628)
2010(11927)
2009(11471)
2008(11680)
2007(10446)
2006(9168)
2005(8364)
作者
(34671)
(29333)
(29150)
(28285)
(18440)
(14126)
(13540)
(11515)
(10938)
(10433)
(9985)
(9931)
(9430)
(9408)
(9300)
(9213)
(9212)
(8530)
(8504)
(8397)
(7435)
(7360)
(7093)
(6703)
(6668)
(6660)
(6554)
(6521)
(5965)
(5887)
学科
(50076)
经济(50019)
管理(28920)
(28188)
方法(23917)
(22322)
企业(22322)
数学(21390)
数学方法(21200)
(14391)
(13178)
中国(13068)
(12414)
(11561)
地方(9686)
业经(9583)
(9149)
贸易(9149)
农业(9122)
(8843)
(8680)
(8262)
银行(8241)
(8029)
金融(8027)
(7871)
(7493)
理论(7354)
体制(7038)
(7001)
机构
大学(171076)
学院(168787)
(70487)
经济(68939)
管理(62289)
研究(61602)
理学(52802)
理学院(52159)
管理学(51191)
管理学院(50848)
中国(46953)
科学(38228)
(37207)
(33947)
(33284)
(32885)
研究所(29763)
中心(27915)
(26936)
业大(26847)
农业(26261)
财经(25896)
北京(23969)
(23768)
师范(23554)
(23381)
经济学(21860)
(21529)
(20771)
经济学院(19783)
基金
项目(106445)
科学(82234)
研究(77574)
基金(75658)
(66451)
国家(65870)
科学基金(54799)
社会(47373)
社会科(44708)
社会科学(44690)
(41554)
基金项目(40107)
教育(36704)
(35581)
自然(35508)
自然科(34583)
自然科学(34569)
自然科学基金(33942)
编号(32510)
资助(31477)
成果(27372)
重点(24567)
(24353)
(23107)
课题(22656)
(21577)
科研(20663)
教育部(20551)
大学(20351)
创新(20242)
期刊
(80295)
经济(80295)
研究(52809)
中国(37048)
(29551)
学报(28193)
(27426)
科学(25440)
教育(21139)
管理(20851)
大学(20763)
农业(19163)
学学(19112)
(16379)
金融(16379)
技术(14847)
财经(13087)
经济研究(12758)
业经(12547)
(11262)
问题(10951)
(10857)
技术经济(8875)
(8801)
(8733)
统计(8731)
理论(8721)
图书(8311)
资源(8032)
实践(7814)
共检索到261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田  
引言2001年,新世纪元年。在公元编年史的刻度中,这一年因是新千年、新百年的启始点而显得格外有意义。也就在这一年,中国的供地方式革命和土地市场建设,出现了一个历史性的跳跃。中国的供地革命,非自2001年始;但可以肯定地说,2001年是供地革命异军突起的一年。仿佛火山爆发,熔岩冲腾;仿佛骤雨狂泄,大河急涌,一场新的供地革命突如其来,形成中国新世纪元年社会经济生活一幅雄伟壮阔的图景。这是如火如荼的峥嵘岁月,这是激人心弦的历史迁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随着国务院15号文件贯彻而迅猛推进的2001供地革命,在中国土地管理事业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永不磨灭的无形丰碑。如果说,2001中国加入WTO、北京申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鲜明特点并取得辉煌成就。党的初创时期,干部教育实现从不自觉进行到自觉开展的转变;在革命实践中砥砺成长;善用统一战线整合资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真正开始独立领导干部教育事业;体系初成;于波折中建树斐然。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已见完整体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与延安整风运动相得益彰。解放战争时期,体系进一步完善;巩固并扩大民主教育统一战线;向"新型正规化"迈进。据此,新时代干部教育工作获知如下经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始终以党和国家的时代任务为中心;充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健全制度,以学习型政党引领学习型社会建设。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皓宇  马金华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悍然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日战争由此爆发。8月25日,中共中央在陕西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其中第二条提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此后,以晋察冀根据地为开端,其他敌后抗日根据地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随着抗日民主政权的逐步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废除了具有剥削性质的旧税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明亮  
~~
关键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程振清  
论21世纪中国的管理革命程振清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高涨和三资企业在中国示范性的影响,以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为主要标志的陈旧的管理体制和方式,与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21世纪国际市场对中国的压力之间形成较尖锐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就...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哲  
一、朝鲜创建经济开发区2013年5月29日,朝鲜以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政令的形式通过了经济开发区法,并以此为契机,正式推进经济开发区的创建事业。朝鲜制定新的经济开发区法、推进经济开发区创建事业的宗旨是为了有序创建、开发、管理经济开发区,各道创建和运营各具特色的经济开发区,可以更好地开展对外经济合作与交流,为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贡献。经济开发区是在经济活动中获得优惠政策的特殊经济地区,它以引进更多外资为基本目标,投资到经济特区的外资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朝鲜将在土地利用、劳动力雇佣、纳税等方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万寿点墨  
历史是继续前进的基础,也是开创未来的启示。改革开放的30年,在历史长河中如白驹过隙,但这段特殊的时期浓缩了太多内容,有太多东西值得我们回味、总结、铭记和思考。以理性的视角回望过去,我们才能透过所有的悲情与振奋,懂得扬弃和坚守,才能站在新的起点上去实现更加宏大的目标。回望改革开放的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汤湘希  
在新中国诞辰70周年之际,回望自己从懵懂少年,成长为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这受恩于我们伟大的祖国、组织的培养、老师们的谆谆教诲、《财务与会计》等杂志的抬爱,还有学生们的厚爱。限于篇幅,本文简要回顾读大学以来,恩师们对我的言传身教,从他们身上我深深感受到"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崴  
在极不寻常的2022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人民银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国务院金融委统筹指挥下,主动作为、应变克难,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坚决支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关键词: 央行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谷平  叶志坚  
20世纪初,赫尔巴特及其学派教育学导入中国。特定的导入动机、导入路径和导入时机,使得我们在学习赫尔巴特教育学方面埋下了诸多的“先天不足”。1919年以后,中国学习别国教育学的主潮几经更迭,先是杜威的实验主义教育学,后是苏联的凯洛夫教育学,由于缺乏对后二次学习与先前一次之间内在关联性的发现,学习杜威、学习凯洛夫成了变相批判赫尔巴特的过程,遂又导致对赫尔巴特甚至对整个教育学理论的学习都流于表层而无法深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潘德利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任凭一个世纪风风雨雨的冲刷与磨砺,我们永远不能将这段历史忘却。"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100年前的中国,社会景象极其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20世纪世界各国经历了三次大的课程改革 ,比较三次课程改革的异同 ,可以使我们认识课程发展的趋势。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 ,又赋予课程改革新的使命。总的趋势是课程要从人的发展着眼 ,有利于自主学习 ,个性发展 ;课程内容更趋于综合 ,注重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谢诗芬  
本文以21 世纪的会计环境为背景,在评介了国内外有关会计革命的论述后,指出会计信息化是21 世纪会计革命的催化剂。在论证这一关系的过程中,引发了对科学技术在会计环境诸因素中的地位以及未来会计的地位与作用两个问题的深入思考。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论据和观点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佩德  王琪  
世纪之交企业面临的挑战──机遇革命与素质革命张佩德,王琪一、一个重大时代观念的提出面对现代市场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与第二次信息革命浪潮迅猛兴起的时代特点,我们认为在本世纪末和21世纪中叶,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将由今天的信息社会进入新的机遇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