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76)
- 2023(13995)
- 2022(11485)
- 2021(10364)
- 2020(8486)
- 2019(19848)
- 2018(19491)
- 2017(36394)
- 2016(20057)
- 2015(22844)
- 2014(23418)
- 2013(23248)
- 2012(22090)
- 2011(20228)
- 2010(20587)
- 2009(19256)
- 2008(19278)
- 2007(17308)
- 2006(15528)
- 2005(14603)
- 学科
- 济(95229)
- 经济(95138)
- 管理(51304)
- 业(50272)
- 企(36704)
- 企业(36704)
- 方法(33669)
- 中国(32448)
- 数学(29452)
- 数学方法(29216)
- 农(28409)
- 地方(28384)
- 业经(21132)
- 农业(19188)
- 财(19172)
- 学(18451)
- 贸(17005)
- 贸易(16992)
- 制(16607)
- 易(16312)
- 发(15458)
- 银(15336)
- 银行(15302)
- 融(15273)
- 金融(15271)
- 行(14802)
- 地方经济(14431)
- 环境(14397)
- 和(13236)
- 技术(12264)
- 机构
- 学院(291980)
- 大学(291705)
- 济(123077)
- 经济(120277)
- 研究(110464)
- 管理(106129)
- 理学(89065)
- 理学院(87847)
- 管理学(86324)
- 管理学院(85743)
- 中国(84058)
- 科学(67651)
- 京(66837)
- 所(57217)
- 财(55403)
- 农(54889)
- 研究所(51561)
- 中心(50529)
- 江(47242)
- 业大(44512)
- 北京(43255)
- 农业(42706)
- 财经(42570)
- 范(41891)
- 师范(41506)
- 院(39746)
- 经(38515)
- 州(37824)
- 经济学(37632)
- 省(34601)
- 基金
- 项目(187534)
- 科学(146345)
- 研究(137195)
- 基金(132972)
- 家(116051)
- 国家(115020)
- 科学基金(97220)
- 社会(86973)
- 社会科(82314)
- 社会科学(82288)
- 省(74170)
- 基金项目(70363)
- 划(62999)
- 教育(61780)
- 自然(60873)
- 自然科(59405)
- 自然科学(59388)
- 自然科学基金(58277)
- 编号(56272)
- 资助(53490)
- 发(46585)
- 成果(46260)
- 重点(42971)
- 课题(40492)
- 部(40438)
- 创(38230)
- 发展(37560)
- 展(36967)
- 创新(35989)
- 国家社会(35674)
- 期刊
- 济(147772)
- 经济(147772)
- 研究(93657)
- 中国(68732)
- 农(51666)
- 学报(46729)
- 科学(43538)
- 财(42064)
- 管理(38461)
- 大学(34888)
- 农业(34776)
- 教育(34661)
- 学学(32382)
- 融(31184)
- 金融(31184)
- 技术(26026)
- 业经(25399)
- 经济研究(23309)
- 问题(21493)
- 财经(20829)
- 业(18973)
- 经(17996)
- 贸(15991)
- 图书(15608)
- 技术经济(14894)
- 资源(14563)
- 国际(14499)
- 世界(14326)
- 版(14102)
- 现代(14056)
共检索到469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正 韩锋 冯骥 温亚利
基于城镇化与城市林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二者的发展水平指数以及发展协调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北京市城镇化和城市林业均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分别在2004-2005和2003-2004年实现跨越式发展,二者的发展水平指数在2004年后保持了逐步协调的趋势;北京市城镇化与城市林业发展水平的协调度总体呈现不断优化的过程,先后经历了中级协调、良好协调以及优质协调等环节,可划分为相对波动阶段(2000-2005年)和相对稳定阶段(2005-2014年)。提出以下政策建议:进一步加强城市林业法制化和信息化建设,注重增强城市林业的公众参与深度和广度,同时做好城市林业发展和国家宏观政策的对接工作;在后续的研究中注意时间和空间上的全面分析,加深对二者协调发展的科学认知。
关键词:
城镇化 城市林业 协调度 北京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正 韩锋 冯骥 温亚利
基于城镇化与城市林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二者的发展水平指数以及发展协调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北京市城镇化和城市林业均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分别在2004-2005和2003-2004年实现跨越式发展,二者的发展水平指数在2004年后保持了逐步协调的趋势;北京市城镇化与城市林业发展水平的协调度总体呈现不断优化的过程,先后经历了中级协调、良好协调以及优质协调等环节,可划分为相对波动阶段(2000-2005年)和相对稳定阶段(2005-2014年)。提出以下政策建议:进一步
关键词:
城镇化 城市林业 协调度 北京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大为
文章基于跨度为三十五年的北京市年度数据,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北京市城镇化发展协调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如下结论:改革开放之后,北京市城镇化发展协调性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关系;在短期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相互制约和促进作用明显。
关键词:
城镇化 协调性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卓
北京市正处于高度城市化阶段,在因地制宜地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进程中,已经进入了建设首善之区的重要历史转折期,如何破解城镇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已是当务之急。本文在探究北京市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市新型城镇化的阶段性特征,并针对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具有普遍性意义问题和作为发达的大都市区所存在的特殊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卓
北京市正处于高度城市化阶段,在因地制宜地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进程中,已经进入了建设首善之区的重要历史转折期,如何破解城镇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已是当务之急。本文在探究北京市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市新型城镇化的阶段性特征,并针对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具有普遍性意义问题和作为发达的大都市区所存在的特殊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炜 周勇
本文利用2000-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估计了城镇化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效应。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城镇化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中部地区城镇化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正向效应不显著,西部地区城镇化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进一步将收入差距门槛变量纳入模型后发现,当东、中、西部收入差距门槛阈值分别低于3.1295、4.4377和5.0639时,城镇化对全要素能源效率能够产生显著的正向效应。本文的结论具有深刻的政策含义:只有积极推进城镇化节能,实施差异化的能源发展战略,善于利用收入差距倒逼能源消费结构逐渐向高层次转化,才是城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翁钢民 宋黎明
以我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测量模型,定量分析2005—2014年我国省域旅游业—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和省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域旅游业—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逐年提升,但省域间发展并不均衡,呈现出显著的东部高、西部低的形态。因此,各地区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产—城"融合发展,以实现旅游业、工业化、城镇化的全面协调和快速提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施益军 翟国方 鲁钰雯 刘宏波 周姝天
以系统论为切入点,构建基于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协调发展水平测度模型,并提出包含发展状态指数、发展偏离指数和发展向好速率指数的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动态分析模型。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全国286个样本城市2005—2019年的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全国各样本城市的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均维持在稳定区间内,整体上下浮动较小,并且整体协调水平在逐步提升;城镇化进程中"重规模轻质量"的发展方式有所改变,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改善明显,城镇化发展规模的短板效应减小,城镇化发展的协调度在不断提高;城镇化发展极易受到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从而出现较大波动,需要国家宏观政策进行调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牟玲玲 尹赛
基于2012-2016年京津冀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参考京津冀发展特征,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和城乡统筹角度对评价体系进行筛选与重构,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评价模型,对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和波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展水平上,各城市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北京、天津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以绝对优势超越河北省各城市,河北省各城市的发展水平呈梯队分布。波动幅度呈稳定、弱幅型和强幅型三种状态,波动过程呈"稳定""倒退""跃进"和"振荡"四种变化态势。本文研究对测度京津冀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推进京津冀新型城镇化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社会网络分析 京津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杜傲 刘家明 石惠春
旅游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互动关系,为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以北京市为例,构建了旅游业与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1995-2011年间北京市旅游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①北京市旅游业与城市发展协调度呈持续上升趋势,1995-1997年为失调阶段,1998-2004年为协调阶段,2005-2011年为优质协调阶段;②北京市旅游业和城市发展水平总体呈大幅提高趋势,两者的综合评价水平曲线交错上升,差距逐步缩小,并不断趋向于有序化转化的良性协调发展阶段;③根据协调度类型划分可知,2001年前为城市发展滞后型,2001年后为旅游业发展滞后型。据此提出北京市旅游业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建议: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与旅游业共同发展;②推动城郊旅游发展及旧城改造,完善城市空间结构;③发挥旅游产业链作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
关键词:
旅游业 城市发展 协调水平 北京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金辉
高等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同时科技发展也会促进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建立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两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2005—2013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度量两个子系统的动态协调度及协调发展指数。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科技发展水平两个子系统的协调性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金辉
高等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同时科技发展也会促进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建立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两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2005—2013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度量两个子系统的动态协调度及协调发展指数。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科技发展水平两个子系统的协调性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艳艳 袁家冬
以2000年来陕西省10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05、2010、2015年四个时间节点,从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化质量两方面,对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进行研究。在构建指标体系时,采用熵值法测定城镇化质量指标权重;通过协调发展模型,对2000—2015年陕西省城镇化发展协调度的时空演化进行分析。主要结论为:(1)西安市城镇化发展协调度在省域范围内最高,并且在2000年已达到初级协调;(2)整体上,陕西省城镇化质量高于城镇化水平,这主要是由于城镇体系分布不合理造成的,省会城市极化作用最大化,涓滴效应未充分体现;(3)城镇化发展协调度区域差异显著,总体上呈现出西南—东北倒"U"型分布空间分布特点,到2015年渐趋均衡;(4)陕西省城镇化发展协调度等级较低,处于低水平均衡,亟待提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建成
本文揭示了城镇化质量与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二者是相互促进关系,城镇化质量提高有利于聚集社会资源降低流通费用、扩大社会商品需求;而流通产业可以通过创造就业、协同产业发展和提供新型社会服务等方式推动城镇化质量的提高。最后,本文在二者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可通过构造现代化流通体系、发展中西部地区现代物流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城镇化质量水平。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流通产业 互动研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丽群 鲁昊昆
开发了评价城市公共交通支撑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能力系数,并对中国不同规模和不同区域城市群的公共交通发展水平进行测量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处于同步发展状态;(2)公共交通支撑城镇化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区域经济地理特征;(3)不同规模城市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具有差异性。建议城市根据自身公共交通发展水平,合理选择发展模式,并注重运营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城镇化 发展水平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