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54)
2023(5662)
2022(4919)
2021(4652)
2020(3645)
2019(8648)
2018(8104)
2017(13621)
2016(7673)
2015(8554)
2014(8706)
2013(8541)
2012(7895)
2011(7480)
2010(7258)
2009(6708)
2008(6587)
2007(5423)
2006(4891)
2005(4518)
作者
(23518)
(19549)
(19327)
(18370)
(11774)
(9488)
(8931)
(7772)
(7348)
(6711)
(6637)
(6585)
(6041)
(6024)
(6018)
(5993)
(5897)
(5706)
(5360)
(5349)
(4856)
(4842)
(4669)
(4464)
(4418)
(4367)
(4355)
(4174)
(3969)
(3879)
学科
(36283)
经济(36267)
管理(20311)
(14583)
地方(13927)
方法(12328)
(11008)
企业(11008)
数学(10758)
数学方法(10582)
环境(10298)
中国(9864)
(9782)
(8959)
地方经济(8344)
业经(7530)
农业(6983)
(6904)
生态(6533)
资源(6122)
(6015)
(5724)
(5408)
理论(4955)
(4791)
金融(4790)
(4421)
(4251)
贸易(4249)
(4167)
机构
学院(106484)
大学(105121)
研究(43536)
(41678)
经济(40719)
管理(39496)
理学(33704)
理学院(33206)
管理学(32479)
中国(32474)
管理学院(32301)
科学(29533)
(23743)
(22750)
研究所(21139)
(20009)
中心(19970)
业大(17115)
(17006)
(16936)
师范(16858)
(16355)
农业(15565)
(15435)
北京(15311)
科学院(14247)
师范大学(13789)
(13107)
财经(12874)
(12834)
基金
项目(78000)
科学(61638)
研究(56392)
基金(54665)
(49069)
国家(48718)
科学基金(40966)
社会(35158)
社会科(33294)
社会科学(33283)
(32553)
基金项目(29491)
(27572)
自然(26304)
自然科(25485)
自然科学(25478)
自然科学基金(24943)
教育(24472)
编号(22607)
资助(21093)
重点(19126)
(19081)
成果(17353)
课题(16563)
(16033)
(15765)
计划(15488)
发展(15004)
创新(14877)
(14757)
期刊
(49534)
经济(49534)
研究(30479)
中国(24694)
学报(17986)
科学(17287)
(17227)
管理(13456)
教育(12901)
大学(12839)
农业(12689)
学学(11990)
(11801)
技术(10545)
资源(10186)
业经(8020)
(7809)
经济研究(7323)
(7090)
金融(7090)
科技(6203)
统计(5658)
问题(5623)
图书(5614)
(5527)
(5418)
技术经济(5367)
财经(5162)
(5136)
(4814)
共检索到165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彭月  李昌晓  李健  
开展区域生态案例综合评价,可为地区生态案例建设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以"3S"技术为支撑,结合宁夏黄河流域的实际情况,构建了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对流域2000年和2012年生态安全等级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流域2000年和2012年生态安全状况的时空演变情况,并对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流域生态安全水平有所增强,但整体上仍处于欠安全级别;2空间上,流域中部的沙坡头、红寺堡和东部盐池县的生态安全有恶化趋势;流域北部的黄河灌区和流域南部山区生态安全状况有明显改善;32000-2012年以来,植被覆盖度与地下水资源有所增加,使得流域生态安全水平总体上有所提高;但在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敦平  叶蕾  
文章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5个维度构建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黄河流域58个地级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各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总体水平不高,且存在上、中、下游梯度递增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在黄河流域58个地级市中,仅有19个地级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因子得分大于0,并且黄河上游地区各地级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因子得分相对较低,中游地区次之,下游地区相对较高,进一步的聚类分析将黄河流域各地区划分为经济发展质量水平较高、一般、较低三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小雯  郭精军  
文章基于DPSIR模型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TOPSIS模糊物元法探讨了2010—2019年黄河流域9个省份的生态安全时空特征,并借助障碍度模型测度阻碍各省份生态安全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在时间序列上,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在空间格局上,各省份生态安全水平呈现从“中游领先”到“下游超越”的演进格局;在障碍因素上,人均水资源量是流域沿线各省份生态安全水平提升的共同障碍因素,且不同省份的生态安全障碍因素亦具有区域异质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苏杨  苏燕  慕博  
[目的]生态补偿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相互制约,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对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宁夏隆德县为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法,从隆德县森林、草地、农田和水域4个方面展开分析,对隆德县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生态补偿进行估算。[结果]在黄河流域宁夏地区,隆德县作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在其生态服务价值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为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补偿额为6.447亿元,在总补偿标准上占据绝对地位,其次为农田、水域、草地生态补偿,且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符。[结论]根据宁夏隆德县生态补偿标准测算结果,草地生态系统外溢补偿标准相对偏小,仍需继续改善,后期应对土地利用规划及时加以调整,为草地生态系统的良好发展提供保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苏杨  苏燕  慕博  
[目的]生态补偿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相互制约,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对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宁夏隆德县为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法,从隆德县森林、草地、农田和水域4个方面展开分析,对隆德县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生态补偿进行估算。[结果]在黄河流域宁夏地区,隆德县作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在其生态服务价值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为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补偿额为6.447亿元,在总补偿标准上占据绝对地位,其次为农田、水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景峰  李妍  
选取2008—2018年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通过熵权法、Moran系数、核密度估计建立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对黄河流域城市群的综合承载力状况进行时空分异演进分析。研究结论如下:黄河流域城市群综合承载力呈现显著空间自相关,城市之间承载力发展不均衡,黄河流域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现出向中高水平的路径依赖发展趋势。研究认为,提升黄河流域城市群的综合承载力应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战略,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协同发展,创新机制促进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曹志强  李鑫  徐德安  
黄河流域物流发展事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国家战略大局,亦是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和高质量增长的重要抓手。本文从区域经济发展、物流供求关系、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网络化和对外贸易往来5个方面对黄河流域9省市物流状况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构建了含23个指标的黄河物流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熵权TOPSIS组合模型、灰色关联模型以及ICC组合相关系数法,对黄河流域总体物流发展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物流发展水平差异明显,但整体保持稳定上升趋势;结合评价结果,运用聚类分析、引力模型构建了以山东为龙头,河南、四川为枢纽“一主两副”的黄河流域轴辐式物流网络体系,有利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区域协同发展平台,培养区域增长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景峰  李妍  
选取2008—2018年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通过熵权法、Moran系数、核密度估计建立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对黄河流域城市群的综合承载力状况进行时空分异演进分析。研究结论如下:黄河流域城市群综合承载力呈现显著空间自相关,城市之间承载力发展不均衡,黄河流域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现出向中高水平的路径依赖发展趋势。研究认为,提升黄河流域城市群的综合承载力应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战略,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协同发展,创新机制促进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荥  孙艳红  
生态安全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研究旅游生态安全问题对缓解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安全的矛盾有着重要意义。论文基于DPSIR框架构建黄河流域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TOPSIS法对黄河流域8省份2009—2018年旅游生态安全进行动态评价,同时借助障碍度模型对旅游生态安全障碍因素进行诊断。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整体旅游生态安全水平呈缓慢提升趋势,当前安全状态已由较敏感级跃升至临界安全级。(2)黄河流域各省区旅游生态安全驱动和响应指数变化波动较大,而压力、影响和状态指数整体上变动趋势较为平缓。(3)旅游生态安全驱动和影响障碍度呈上升趋势,状态和响应障碍度呈现降低趋势,压力障碍度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因此,黄河流域旅游生态安全水平的提升需在不破坏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兼顾当前流域旅游资源开发、充分考虑环境保护政策与旅游政策的协调性和降低旅游经济密度与旅游资源利用强度等方面进行系统发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荥  孙艳红  
生态安全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研究旅游生态安全问题对缓解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安全的矛盾有着重要意义。论文基于DPSIR框架构建黄河流域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TOPSIS法对黄河流域8省份2009—2018年旅游生态安全进行动态评价,同时借助障碍度模型对旅游生态安全障碍因素进行诊断。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整体旅游生态安全水平呈缓慢提升趋势,当前安全状态已由较敏感级跃升至临界安全级。(2)黄河流域各省区旅游生态安全驱动和响应指数变化波动较大,而压力、影响和状态指数整体上变动趋势较为平缓。(3)旅游生态安全驱动和影响障碍度呈上升趋势,状态和响应障碍度呈现降低趋势,压力障碍度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因此,黄河流域旅游生态安全水平的提升需在不破坏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兼顾当前流域旅游资源开发、充分考虑环境保护政策与旅游政策的协调性和降低旅游经济密度与旅游资源利用强度等方面进行系统发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关伟  许淑婷  郭岫垚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黄河流域能源综合效率问题直接影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超效率SBM模型测度1997—2017年黄河流域9省区的能源综合效率值,选取核密度估计方法等分析能源综合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借助地理探测器分析能源综合效率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从时序变化来看,1997—2017年,黄河流域能源综合效率总体呈"高—低—高"的U型变化特征,其中1997—2003年总体呈降低趋势,2004—2010年迅速增长后于2009年下降,2011—2017年持续下降后于2015年上升。②从空间差异来看,黄河流域西部省份能源综合效率相对较低,中部省份能源综合效率受多重因素影响而上下波动,东部的山东省能源综合效率优势显著。总体来看,黄河流域地区能源综合效率由非均衡逐渐向均衡转变。③能源综合效率驱动因子解释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财政分权、城镇化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程度,黄河流域省份地方财政支出的扩大、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才结构的升级、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共同驱动能源综合效率提高。应充分发挥黄河流域地区比较优势,在各项政策指导下加强流域内协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文合  
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战略是对流域资源开发、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科学谋划,也是发挥流域优势,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交益,实现流域发展良性循环的有效手段。制定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战略是一个复杂的课题,要求从流域开发的内外条件出发,根据流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分析来确定,包括开发整治目标与任务、开发模式、经济发展方向等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冯琰玮  甄江红  
[目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沿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共识,亟需优化流域生态安全格局。[方法]以黄河流域内蒙古段为研究区,采用InVEST模型定量评价1990—2018年流域生境质量变化;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敏感性两个角度划定流域生态保护红线,提取生态源地;建立生态源地扩展阻力指标体系,将评价结果分级后与“三生用地”相叠加,构建流域生态安全格局;从“点—线—面”架构生态网络,优化流域生态空间。[结果]研究时段内,研究区生境质量呈“U”形变化趋势,生境质量水平整体偏低;其空间演变表现为低水平生境面积不断扩大,高水平生境范围不断萎缩。流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共10.7万km~(2),与实际生态用地的空间叠置率为69.01%。流域共提取9个生态源地,识别一级生态廊道9条,生态绿心40个,组合各地理要素提出“一楔两屏三带四区多中心”的生态空间规划建议。[结论]生态安全格局利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可在此基础上控制流域草原畜牧区载畜量,巩固流域农牧区产能优势,提高农牧区人居环境质量,强化农牧空间管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贺振  贺俊平  
利用黄河流域1960-2012年76个气象台站53a的逐日降水资料,应用趋势分析法、小波分析法、MannKendall突变分析法、反距离加权法,研究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结果表明:①时间上,极端降水量、降水频数、降水强度倾向率分别为-0.64mm/10a、-0.0079d/10a和-0.078mm·d-1/10a,仅有极端降水比率表现为增长趋势,倾向率为0.49%/10a。极端降水量、降水频数、降水比率的突变时间不明显,而极端降水强度在1967年存在明显突变。极端降水指数均存在有28a和17a两个主振荡周期。上、中和下游极端降水量趋势变化发生转折的时间分别为1982年、2000年和1974年,UF...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艳萍  周颖  
文章在综述国内外生态补偿标准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水质水量的补偿标准测算模型。以综合污染指数法确定水质污染指数,以实际取水量和分配的初始水权的差值确定应补偿的水量,并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根据补偿金支付方式和年限确定最终实际支付的补偿金额,构建出基于水质水量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型,以黄河流域宁夏段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回族自治区为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牺牲了水环境,既污染了水质,对下游内蒙古的用水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也占用了流域内其他行政区的水量,根据生态补偿模型计算出来的补偿金额为1.727 4亿元,且不同的支付方式和支付年限导致实际支付的最终补偿金额也不一样:若3年后一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