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60)
2023(5746)
2022(5240)
2021(5000)
2020(4384)
2019(10828)
2018(10328)
2017(19105)
2016(10645)
2015(12324)
2014(12742)
2013(12812)
2012(12292)
2011(11248)
2010(11406)
2009(10937)
2008(11091)
2007(9755)
2006(8296)
2005(7583)
作者
(32232)
(27263)
(27241)
(26113)
(17134)
(13164)
(12593)
(10731)
(10067)
(9603)
(9182)
(9158)
(8649)
(8630)
(8604)
(8587)
(8496)
(8076)
(7929)
(7860)
(6832)
(6702)
(6628)
(6255)
(6225)
(6182)
(6126)
(6027)
(5523)
(5444)
学科
(48831)
经济(48792)
(28364)
管理(26989)
方法(24166)
数学(21835)
数学方法(21661)
(20629)
企业(20629)
(14929)
中国(13727)
(11634)
(10404)
农业(10213)
(10180)
贸易(10178)
地方(9938)
(9792)
业经(8648)
(8104)
(7257)
(6834)
金融(6832)
(6811)
财务(6797)
(6797)
银行(6776)
财务管理(6773)
(6443)
企业财务(6361)
机构
大学(160602)
学院(158255)
(68800)
经济(67406)
管理(59697)
研究(57290)
理学(51286)
理学院(50641)
管理学(49772)
管理学院(49465)
中国(42882)
科学(35365)
(34202)
(30552)
(30233)
(30032)
研究所(27429)
中心(26432)
业大(25091)
农业(24263)
财经(24025)
(23799)
(21770)
经济学(21680)
北京(21590)
(21480)
师范(21271)
(19923)
经济学院(19705)
(18686)
基金
项目(103631)
科学(80574)
基金(74833)
研究(74433)
(65570)
国家(65032)
科学基金(54472)
社会(46718)
社会科(44203)
社会科学(44186)
(40087)
基金项目(39887)
自然(35023)
(34422)
教育(34422)
自然科(34170)
自然科学(34157)
自然科学基金(33549)
资助(30852)
编号(30634)
成果(25387)
重点(23881)
(23550)
(22814)
(21156)
课题(20894)
科研(20420)
创新(19917)
教育部(19879)
大学(19441)
期刊
(73742)
经济(73742)
研究(46581)
中国(31131)
(27286)
学报(27012)
(24329)
科学(24187)
大学(19823)
管理(19176)
学学(18506)
农业(18218)
教育(15581)
技术(13819)
(13562)
金融(13562)
经济研究(12201)
财经(12026)
业经(11538)
(10381)
问题(10264)
(10235)
(9308)
技术经济(8727)
(8427)
理论(8174)
图书(8117)
国际(7936)
统计(7909)
商业(7640)
共检索到237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晓宇  吕婷婷  高义  付敏  
利用多期遥感数据,以2年为时间步长提取了2000-2010年间各时期渤海湾海岸线空间位置、长度以及结构信息。通过空间分析,以岸线长度和陆域面积增长为数量指标对海岸线的时空变迁过程进行了定量反演,并进行了驱动力和影响分析。研究表明,研究期渤海湾岸线变化显著,岸线总长度增长了约427km,几乎全部为人工岸线,自然岸线变化微弱。由岸线变迁所造成的陆域面积增长达到937km2。海岸线变迁的主要驱动力表现为前期的围垦养殖以及中后期的工业园区和港口的建设。主要的陆域增长点为沾化和无棣沿海地区、曹妃甸工业区,天津滨海新区以及黄骅港、滨州港、东营港等。2010年的渤海湾海岸线形态相比于2000年要粗糙很多,1...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加林  田鹏  邵姝遥  汪海峰  王丽佳  叶梦姚  赵梦琪  张珂琴  蔡凯特  阮莹超  沈杏雯  
基于东海区海岸带1990-2015年6个时期遥感影像,分析其大陆岸线变迁,并评价其岸线利用强度。结果表明:(1)大陆岸线持续向海推进,且岸线长度缩减了495.91 km。岸线变迁强度呈现波动变化状态。岸线结构中大量自然岸线转变为人工岸线,自然岸线比例缩减了14.18%,而人工岸线占比上升了21.94%,岸线的多样性快速增长。(2)岸线平均分形维数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形态向平直、规则方向发展。海岸带海陆格局表现为陆进海退,陆地面积增加了2655.01 km2,海岸带受滩涂养殖、围填海、港口建设等人类活动影响显著。(3)岸线的开发利用强度加强。岸线人工化指数增加,2015年增长至53.88%。开发利用主体度由单一主体模式发展形成二元主体模式,至2015年,岸线二元主体转变为基岩岸线和建设岸线,主体度分别为30.53%和20.26%。岸线综合利用指数上升了32.42%,人类活动对岸线变化影响力大幅提高。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鹤林  郑永田  
基于2000-2010年SSCI收录的图书馆知识管理文献,从文献量、来源期刊、作者分布、发文机构及地区等方面进行了统计与分析,重点探讨了案例分析、知识组织、知识共享空间、用户信息行为、虚拟参考咨询、决策支持系统等相关热点问题的国际研究进展,指出当前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仍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在理论及实践方面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翠娥  丁文荣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针对该现象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可以很好地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缓解矛盾。生态足迹模型通过一定区域内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对比来判断该区域发展的可持续状态。本文主要对昆明市2000-2010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昆明市整体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人均生态足迹总的呈现递增趋势,由2000年的2.184 5hm2.人-1到2010年的2.97 hm2.人-1,上升幅度达0.785 5hm2.人-1,是2000年生态足迹的35.96%;人均生态承载力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0.607 2hm2.人-1下降到2010年0.5...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张巧莉  范元伟  
既往对港口效率的研究大多仅考虑空间维度,忽略时间的作用。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运用DEA视窗分析模型,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出发,利用面板数据,对渤海湾地区三大主要港口的内部运营效率进行研究,并利用在DEA相对有效面上的投影分析,明确港口偏离有效的原因。此外,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影响港口效率的因素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青岛港内部运营效率较高,其次为天津港,而大连港则一直处于非DEA有效状态;投入拥挤、产出不足以及资源配置不合理是造成非DEA有效的主要成因;各投入要素对三大港口内部运营效率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晋飞  
学术影响力是期刊研究和评价的重要内容,展现出期刊在学科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CSSCI数据库2000-2010年度的数据,从《高等教育研究》的刊载论文总量及被引用的具体情况、载文作者地区分布和载文文献类型等五个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作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权威刊物,该刊学术价值较高且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作者地区分布较为广泛且海外作者的数量在逐步增加;学科分布全面且注重发挥专业学科优势;针对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和困境,及时提出必要的学术建议和政策思考;期刊汇集了教育学科领域最优秀的学术研究者,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前沿阵地和引领力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鑫  
2000-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变化显著,呈现支出增加、结构优化、恩格尔系数下降等特点。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对本世纪前10年农村居民食品消费和营养状况进行回顾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0年来农村居民饮食质量和营养状况普遍改善;高收入群体食品支出的消费倾向小,而低收入群体有着很强的改善饮食质量的动力;在食品消费价格增长较快的年份,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更容易受到影响;贫困群体的饮食质量不容忽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敏  谭德凯  
基于国家金融信息平台"新华08"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和统计部门的数据,结合十年来我国实际经济运行状况和全球经济形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影响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水平的指标进行了选择,并且采用因子分析法做出了定量的测度。结果表明,十年来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水平有了长足的改善,其中流动性风险逐渐减少,信用风险和外汇风险不断波动。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防止突然的流动性反转、严控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带来的信用风险、提高汇率风险管理水平和管理工具的操作水平以合理配置外汇资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孔德平  闫旭东  赵忠祥  黄素芳  赵松山  徐玉鹏  孙文元  
通过对黄骅港经济开发区地下水、土壤以及沙尘等自然因子的研究表明:临海地带的地下水位浅,水含盐量在0.5%以上;土壤含盐量一般在0.6%以上,土壤孔隙度小,容量大,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明显低于正常耕田土;沙尘中含盐量在0.20%~0.32%,带有一定的含盐物质。这些生态因子是制约渤海湾泥质海岸地带绿化苗木正常生长的重要因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翟珂  吴晓青  秦元伟  于璐  杜培培  
不透水面的分布规模、空间格局和变化是影响区域生态系统和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Landsat 8卫星的成功发射使得基于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的陆地生态环境监测及其科学研究得以延续。本研究以该卫星搭载的陆地成像仪(OLI)影像为遥感数据源,基于植被-不透水面-土壤(V-I-S)模型,采用最小噪声分离法(MNF)和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地表信息遥感影像分类,并提取高反照和低反照覆盖初步提取不透水面,利用遥感指数去除水体、阴影等干扰物后,得到研究区不透水面的分布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空间格局。结果表明:相较于TM影像,OLI影像辐射分辨率提高为16bit,其波段范围普遍变窄,影像经大气...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林心  
渤海湾畔的明珠──营口辽宁省营口市,位于渤海辽东湾北岸,辽河入海口处,是全国15个主要沿海港口城市之一。营口市水陆交通便利,陆路、海上运输四通八达。长大铁路、哈大公路、沈大高速公路贯通南北,可通往东北各地及亚洲和远东部分国家。水路一市两港(营口老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方春洪  梁湘波  刘容子  
以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为海湾地理空间尺度,引入泰尔指数和变差系数、灰色关联法研究三大海湾地区的海洋经济规模总量和海洋产业关联效应的差异,运用多种预测模型预测未来十年三大海湾间地区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和贡献的差异。结果显示:三大海湾空间地区海洋经济差异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2007年后呈现协调优化发展趋势;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和海洋油气业、海洋交通运输和海洋渔业分别对应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三大经济区的拉动效应较大,形成各具区域特色的重要优势海洋产业;据模型预测结果分析,到2015年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地区海洋经济比重将分别达到34%、21%、25%;莱州湾、渤海湾的海洋经济直接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猷  王仰麟  彭建  吴健生  吕晓芳  
海岸带是目前科学研究的热点区域,海岸线动态演变是其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以快速城市化地区深圳市为研究区域,以1978年、1986年、1995年、1999年和2005年等5期Landsat MSS/TM/E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阈值结合NDVI指数法提取各期海岸线,系统分析海岸线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并初步探讨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该方法的各类型海岸线遥感影像提取精度较高,精度均在70%以上;②研究时段内,深圳海岸线长度呈现先增长后缩短的变化趋势,并且西海岸岸线变化相比东海岸更为显著;③人为造陆是海岸线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作用方式包括滩涂围垦和填海造地;④地貌环境由海拔、坡度以及岩性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朱一红  周卫华  汤建民  
运用词频统计、共现分析及信息可视化等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0-2010年间CNKI有关图书馆采访研究论文的年度发文量、期刊分布、作者发文量、基金资助分布和关键词词频变化等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图书馆采访研究的演变过程及发展态势,为图书馆采访的深入研究和拓展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宇硕  陈军  陈利军  李然  张委伟  鲁楠  刘吉羽  
西伯利亚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敏感性区域,但以往缺乏该区域中高分辨率地表覆盖数据,对其地表覆盖的整体分布与变化缺乏深入的认识。本文利用中国新近研制的2000、2010年两期30 m分辨率地表覆盖数据产品Globe Land30,对2000-2010年西伯利亚地表覆盖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幅度、区域差异及主要地类的变化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发现:1西伯利亚地表覆盖的空间分布现状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210年间,西伯利亚地区地表覆盖整体变化幅度较大,其中林地及草地呈显著缩减、湿地呈较大幅度增加、耕地呈微弱减少、人造地表呈增加态势。310年间,西伯利亚地表覆盖变化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变化最显著的为西西伯利亚地区,其中以湿地增加最明显,主要分布于鄂毕河—叶尼塞河流域,林地、草地及耕地减少集中于西伯利亚西南部。4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是引发西伯利亚地表覆盖变化的主要原因。大规模林地砍伐导致林地减少;冰冻层消融,林地、草地和水体向湿地的转化是湿地增加的主要原因;耕地的人为废弃和撂荒导致耕地面积有所减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