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62)
2023(11958)
2022(10031)
2021(9531)
2020(7596)
2019(17565)
2018(17110)
2017(31666)
2016(17171)
2015(19499)
2014(19351)
2013(19339)
2012(18791)
2011(17466)
2010(17485)
2009(16077)
2008(16356)
2007(14529)
2006(13014)
2005(12429)
作者
(50747)
(42553)
(42492)
(40353)
(27430)
(20634)
(19191)
(16488)
(16202)
(15265)
(14738)
(14348)
(13926)
(13699)
(13622)
(13050)
(12561)
(12248)
(12225)
(12214)
(10944)
(10462)
(10366)
(9784)
(9569)
(9557)
(9442)
(9381)
(8743)
(8589)
学科
(82218)
经济(82142)
(44249)
管理(44059)
(33439)
企业(33439)
方法(30042)
中国(28753)
数学(26325)
数学方法(26052)
(21751)
地方(20573)
(17923)
(17260)
贸易(17246)
业经(16987)
(16770)
(16123)
(16045)
(15746)
金融(15746)
(15553)
银行(15533)
(15127)
农业(14786)
(12964)
环境(11845)
地方经济(11634)
技术(11262)
(11169)
机构
大学(252523)
学院(249881)
(113081)
经济(111037)
研究(99556)
管理(87896)
中国(78299)
理学(73910)
理学院(72921)
管理学(71705)
管理学院(71233)
科学(58259)
(56202)
(51868)
(51793)
研究所(46754)
中心(43926)
(43685)
财经(40324)
(37382)
(36922)
北京(36902)
经济学(36613)
(35445)
(35025)
师范(34668)
农业(34080)
业大(33983)
经济学院(32803)
(30396)
基金
项目(158864)
科学(125444)
基金(116721)
研究(115841)
(102998)
国家(102152)
科学基金(85804)
社会(76295)
社会科(72370)
社会科学(72355)
基金项目(59876)
(58687)
自然(52985)
教育(52507)
自然科(51794)
自然科学(51781)
(51032)
自然科学基金(50888)
资助(49086)
编号(44092)
(39448)
成果(37505)
(36637)
重点(36628)
国家社会(33128)
(32471)
课题(32232)
发展(31981)
中国(31534)
(31483)
期刊
(131907)
经济(131907)
研究(84461)
中国(59020)
(41634)
学报(41417)
(39050)
科学(38842)
管理(35235)
大学(31659)
(29860)
金融(29860)
教育(29592)
学学(29526)
农业(28871)
经济研究(22767)
财经(21413)
技术(20500)
业经(19475)
(18710)
问题(17385)
(17291)
国际(16413)
(16403)
世界(15916)
技术经济(12494)
(11735)
统计(11640)
图书(11557)
(11132)
共检索到408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晨  张帆  刘中全  
在对折旧率等参数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就中国2000~2018年省际异质性研发资本存量进行的测算。结果表明:虽然中国研发资本存量呈现出稳定增长态势,但相较于物质资本存量和GDP,其规模还较小;就研发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而言,东中部地区在基础研究方面存在比较优势,西部地区则在应用和试验发展方面表现突出;总体看,当前中国研发结构同美国差距明显;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投入不足,无法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克亮  孟祥瑞  程云鹤  
在区域技术异质性框架下,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与共同前沿方法,测算了2004~2012年我国各省份生态效率,分析了效率的地区差异性与演变特征,衡量区域间节能减排技术差距,并对生态无效率进行分解,以探寻我国生态效率较低的主要根源。结果表明:分析期内,我国生态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生态效率与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均高于中西部地区;资源配置不合理与环境管理水平低下是当前制约我国生态效率水平提升的主导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海霞  
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准确测算R&D资本存量,客观衡量研发实力,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文章基于异质性视角,根据供给-使用核算原则,依据R&D支出→R&D投入→R&D产出→R&D投资逻辑线,将R&D内部经费支出转化为R&D投资,利用BEA法,对30个省份的R&D资本存量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1)将R&D经费内部支出转化为R&D投资,再进行资本化核算,测算得到的R&D资本存量结果合理;若直接使用R&D经费内部支出测算,则会高估R&D资本存量。(2)在具体扣除软件业研发经费支出时,采用年鉴公布的数据比估算数据更可靠,可以减少测量误差。(3)R&D资本存量呈稳中有降的趋势,整体占GDP比重不高,年均增速为13.45%。初始值和折旧率等参数的设定不同,会导致R&D资本存量测算结果存在差异,但趋势基本相同。(4)东部地区R&D资本存量规模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呈东强西弱的特点,且地域分布极度不平衡,东部地区的北京、江苏、广东、山东、上海和浙江6个省份的R&D资本存量占据半壁江山。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超  李雪梅  
监测植被变化对评价中国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MODIS数据反演得到的中国总初级生产力、叶面积指数、植被覆盖度、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和陆面温度5项指标为基础,构建了植被生态指数(VEI),并利用SEN+Mann-Kendall、Hurst指数及变异系数等方法对2000~2018年中国植被生态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可持续性及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从空间分布看,植被生态质量差和较差区面积占全国植被覆盖区总面积的25.46%,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大部分地区、甘肃西北部、青藏高原中西部及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优良区占比42.91%,主要分布在东北的东部和北部地区、华东的中部及南部地区、华中和华南以及秦岭地区;(2)从年际变化看,植被生态质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年增长率为0.1%;(3)从空间格局变化趋势看,植被生态质量呈增加、基本不变和降低的面积分别占植被区总面积的34.82%、54.19%和10.99%;(4)从稳定性和未来变化趋势看,在过去的近20年我国植被生态质量的变化幅度较小,稳定性较好;我国植被生态质量未来的变化趋势与过去近20年一致,即将保持继续改善的趋势;(5)从不同植被类型看,13种植被类型的生态质量均呈改善趋势,且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稠密灌丛的生态质量最优,永久湿地、草地和稀疏灌丛的生态质量较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赵琨,高广颖,万泉  
由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发布的卫生总费用年度报告,反映了2000年中国卫生总费用等资水平及其内部结构,以及卫生资源利用情况,为分析卫生服务筹资与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强  魏建飞  徐斌  蒲雨池  
经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进程中的区域空间格局演进,省、市、县尺度下的空间异质性特征与驱动机理解析,对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文章以不同尺度的人均GDP指标为基础,运用多种时空分析方法对中国2000—2018年的经济发展格局演进特征及驱动机理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从内部差异程度看,各尺度下的时序变化波动起伏较小,且市级、省级逐渐趋于稳定态势。(2)从空间格局演进看,县级尺度下高值区集聚现象不明显,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及重庆核心城市,其数量先增加后减少;中值区在东部沿海地带和中部高质量城镇化地区分布态势明显;低值区呈基底状广泛分布在西部和东北地区。对比来看,市级尺度下的高值区在东南沿海地带形成明显的串珠状,集聚程度较县级显著提升;省级尺度下的高值区逐渐形成连绵分布态势。(3)从空间关联特征看,全局存在正向相关作用且集聚现象显著,县级尺度下显著HH区呈带状分布在京津冀核心区及东南沿海一带,显著LL区数量逐渐增加并向南延伸,形成"近墨者黑"的低值塌陷效应。市级、省级尺度下的显著LL区连绵分布在西南地区和西北及青藏高原地区,体现出与胡焕庸线几乎垂直的新分界线特征。(4)从影响因素看,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发现政府财政、投资与消费、五化协同等对经济活力的提升有着显著影响作用,同时也受主体功能区战略、区域发展政策和营商环境等因子的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金营   张国庭  
连续、完整的分年龄、分受教育程度人口数据是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关系的基础。然而在非普查年份,这类数据要么无法直接获取,要么质量得不到保障。为此,利用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采用马尔科夫链-人口离散发展方程正反双向反馈拟合方法,重构出2000~2020年期间非普查年份的分年龄、分受教育程度人口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后的核算模型计算出2000~2020年的人力资本存量。研究结果显示,重构的非普查年份总人口数据与国家统计局调整后的数据差距很小,重构的分年龄人口数据修正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年龄结构数据存在的偏差;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从2000年的158.56亿人年攀升到2020年的264.79亿人年,年均增长率为2.60%;受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和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影响,人力资本存量增长速度呈现放缓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婷  
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是导致金融资源配置差异的根本原因,并就此展开理论分析及经验研究。理论模型从金融机构风险预期角度出发,揭示了在歧视性金融资源配置行为下,区域非均衡发展造成了区际金融发展差异并不断得以固化的机理与路径;实证分析支持了理论判断,基于2000~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中国地区发展差异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育程度以及开放程度等几个方面对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差异有着显著影响,而且社会发展程度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作用可能更加深远。最后给出研究的政策含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龙向东  李矿  
现代国家的经济目标通常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在具有二元特征的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尤为突出;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经济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原有体制下隐性失业显现时的大量失业问题。中国经济既有二元经济特征,又有过渡经济特征。本文将在这一背景下分析2000年我国的劳动力市场。2000年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征是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其原因可以归纳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肖前  
本刊讯9月21日,由国家高端智库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主办的"2018年中国开放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聚焦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围绕国际经贸规则体系改革、贸易投资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全球供应链促进世界协同共享等议题展开探讨。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在论坛主旨演讲中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40年来最深入人心的关键词之一,是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的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40年来,中国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大连银行博士后工作站课题组  
2018年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加大。我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阶段,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还处于培育期。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城商行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着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发展速度趋向平均水平,盈利能力小幅回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柯善咨  向娟  
本文在系统回顾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确定了永续盘存法所依赖的四个关键参数—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周期、固定资产价格加权指数、加权折旧年限和初始资本存量,并根据各城市行政区变化调整了统计数据,估算了1996—2009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等级城市资本存量。根据不同折旧年限计算得到的两组资本存量序列数据可以作为我国城市资本存量数据的上下限。通过比较本文与文献中资本-产出比和估计生产函数可确认本文估算的资本存量数据是比较可靠的,为后续应用研究奠定了初步的数据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军  吴桂英  张吉鹏  
通过回顾和比较已有研究中国资本存量的相关文献 ,考虑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历史数据的几次重大补充和调整 ,本文对各年投资流量、投资品价格指数、折旧率 重置率、基年资本存量的选择与构造以及缺失数据进行了认真的处理和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补充和调整后的分省数据 ,根据永续盘存法估计了中国大陆 3 0个省区市 1 952— 2 0 0 0年各年末的物质资本存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徐玲玲  延昊  钱拴  
选择植被覆盖度、湿润指数、大风日数、土壤表层砂粒含量和坡度5个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基于多源数据开展了中国北方14省(区)2000—2018年土地沙化敏感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研究,并按土地易起沙尘程度的高低依次划分为极易起沙尘和高度易起沙尘(高敏感等级)、中等易起沙尘(中敏感等级)、轻度易起沙尘和不易起沙尘(低敏感等级)。结果表明:2000—2018年中国北方14省(区)处于土地沙化高敏感等级的面积从48.1%下降至40.4%,处于土地沙化低敏感等级的面积从30.3%上升至38.8%,整体呈土地沙化高敏感等级向中、低敏感等级过渡的趋势。与2000年相比,2018年内蒙古科尔沁、浑善达克和毛乌素沙地及其周边区域极易起沙尘和高度易起沙尘的土地面积明显减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和大风日数的减少是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