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46)
2023(10390)
2022(8513)
2021(8036)
2020(6367)
2019(14640)
2018(14282)
2017(25966)
2016(13726)
2015(15981)
2014(16086)
2013(16187)
2012(15622)
2011(14801)
2010(14905)
2009(14363)
2008(13983)
2007(12598)
2006(11704)
2005(10610)
作者
(41013)
(34803)
(34718)
(33263)
(22193)
(16700)
(15564)
(13483)
(13390)
(12326)
(12152)
(11655)
(11211)
(11169)
(10949)
(10674)
(10026)
(9928)
(9787)
(9537)
(9025)
(8311)
(8291)
(8041)
(8027)
(7839)
(7370)
(7334)
(7142)
(6987)
学科
(87012)
经济(86936)
(31900)
管理(31887)
(29202)
方法(28443)
中国(25955)
数学(25742)
数学方法(25506)
地方(21597)
(19674)
企业(19674)
农业(19454)
业经(17132)
(15282)
(14169)
贸易(14159)
(14145)
(13914)
(13853)
(13772)
地方经济(13063)
(12069)
金融(12068)
(11359)
银行(11351)
发展(11271)
(11256)
(11089)
环境(10940)
机构
大学(216540)
学院(213328)
(107301)
经济(105421)
研究(85979)
管理(74722)
中国(67304)
理学(63144)
理学院(62327)
管理学(61241)
管理学院(60831)
科学(47189)
(46811)
(46019)
(43512)
研究所(39038)
中心(38114)
(36522)
经济学(36379)
财经(36208)
(33002)
经济学院(32530)
(31391)
北京(30699)
(30113)
(29800)
师范(29602)
业大(27301)
农业(27213)
财经大学(26482)
基金
项目(133558)
科学(106030)
基金(100333)
研究(99431)
(87161)
国家(86457)
科学基金(72838)
社会(69120)
社会科(65335)
社会科学(65322)
基金项目(51268)
(47441)
教育(43516)
自然(42136)
资助(41745)
自然科(41142)
自然科学(41133)
(40762)
自然科学基金(40395)
编号(37507)
成果(31913)
(31586)
(31148)
国家社会(30914)
重点(30232)
中国(28606)
教育部(27447)
课题(26769)
发展(26380)
(26048)
期刊
(131817)
经济(131817)
研究(75044)
中国(48012)
(39873)
(32864)
科学(32274)
学报(31788)
管理(27999)
农业(26809)
大学(25562)
学学(24013)
(23402)
金融(23402)
经济研究(21807)
财经(19520)
业经(19370)
教育(18679)
问题(17477)
(17172)
技术(16838)
世界(15677)
(15658)
国际(14651)
统计(13078)
(12428)
技术经济(12300)
经济问题(11049)
(10662)
(10493)
共检索到350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胡英  
文章通过建立经济活动人口数量估计模型,用人口普查及人口调查数据,对2000~2008年中国城镇、乡村及城镇分市和镇的经济活动人口、就业人口、失业人口及劳动参与率、就业率和失业率进行了分析评估,给出了这些指标的估计范围。其研究结果可揭示2000~2008年中国分城乡经济活动人口的变化趋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彭秋志   黄培依   陈笛   朱丹  
人口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与变化规律是人口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随着数据精度和质量的提升,基于公里网格统计单元宏观分析该问题已具可行性。论文以公里网格为统计单元,结合WorldPop数据集和SRTMGL1数据集,分析了2000—2020年间中国人口数量在地形因子(海拔、起伏度和坡度)梯度上的分布与变化特征,比较了不同人口空间化数据集、DEM数据源以及网格大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人口数量分布呈现强烈且持续小幅增强的低地形指向性,海拔、起伏度和坡度梯度上,人口分布半数平衡点在2000年分别为95.6 m、50.7 m和3.01°,到2020年下降至77.0 m、46.8 m和2.88°。(2)相对土地面积分布,人口数量分布呈现范围稳定且强度持续小幅增大的低地形优势性,海拔、起伏度和坡度梯度上,人口主体优势分布上界分别较稳定地位于520 m、137 m和6.84°附近,人口主体优势率分别上升了0.011、0.026和0.038。(3)除DEM数据源差异对人口数量的起伏度分布和坡度分布有显著影响外,其他各项数据差异并未产生明显影响。研究可为宏观理解中国人口分布与地形的关系提供新的基础参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金营  
20 0 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称普查漏报率为 1 81 % ,据此推算漏报人口 2 2 91万人 ,然而 ,这些人口的性别、年龄等人口特征不祥 ,这给人们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带来非常大的不便。本研究就是在准确估计 1 990~ 2 0 0 0年分性别、年龄死亡概率的情况下 ,利用年龄移算方法对 1 990年和 2 0 0 0年两次人口普查的漏报率给予评估 ,并对漏报人口进行年龄、性别拆分 ,从而较为准确地估计得到 2 0 0 0年年中年龄性别人口 ,以为科研或了解我国人口发展状况之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胡英,陈金永  
本文以1990年和2000年两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依据,用分城镇和农村人口估算模型对1990~2000年城镇人口增加量、城镇人口自然变动量、农村向城镇的转移人口进行了不同估算参数的估计和分解,分析了10年来中国城镇人口增长量的构成及变动。本文研究分析结果有助于认识中国20世纪90年代城镇人口的发展特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梦晗  
近年来,有关中国妇女近期生育水平的研究很多,各类研究由于采用的数据和方法不同,结果不尽相同。在这些讨论中,出生人口数的数据质量和调整是各类研究结果差异较大的关键。文章使用2000年、2010年两次中国人口普查中提供的妇女人口数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年间的生育分布模式,在考察两次人口普查女性人口漏报的基础上,应用Preston和Coale提出的变量r方法,对中国2000—2010年的净人口再生产率进行了估计。同时,文章计算出这10年间的总和生育率约为1.60左右。变量r方法对于具体的出生人口数量和育龄妇女数量的数据质量要求较低,且在多项研究中经过实践的检验。但是,在实际研究中无论应用何种人口学方法,都应注意其前提假设,仔细检查数据,减少可能存在的偏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英  
This paper,based on the national population census data,estimates the number of the population transfers from rural area to urban area during 1990~2000,and the number of residence who residence registration is agriculture transfers to non agriculture.The paper also predicts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the popul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nd as well as labor resource distribution in urban,include the number of the population transfers from rural area to urban area in the first twenty years of this century.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金营  
文章在对1990年和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进行漏报评估的基础上,重新估计了1990~2000年间的妇女生育模式,进而对这一时期总和生育率进行重估。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水平自1994年以来一直保持在1.72~1.76之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盛朗  
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市贫困人口数量呈现日益增加的态势。本文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对估测城市贫困人口数量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文章介绍了贫困线标准及贫困人口分母指标的选用,对1997年全国除西藏以外的各省区城市贫困人口数量作了估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莅黎  赵果庆  吴雪萍  
城镇化具有区域增长与收敛的双重效应是一个重要的经验假设,但尚未得到全面检验。本文以2000年与2010年1968个县市空间数据,首次应用普通最小二乘(OLS)回归模型检验了城镇化的双重效应,并用加权地理回归(GWR)模型测算了城镇化水平及城镇化进程对县域人均GDP增长及收敛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及城镇化进程对我国县域人均GDP增长及收敛性同时具有积极的稳健性作用。计量结果显示,"平均"意义上,城镇化提高了人均GDP的1. 9369%收敛速度,同时,在空间异性影响下,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化进程的人均GDP增长弹性分别为0. 0418和0. 4522。进一步的可视化后发现,城镇化更高地促进西部县域收敛速度,其对西部的增长效应也高于东部与中部。这意味着在"一路一带"背景下,有力推进我国三纵两横的城镇化空间布局,尤其要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城镇化,将更有效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骆祚炎  
本文通过线性支出系统分析得出,我国城镇2000~2004年的贫困人口呈增加的趋势,分别为2295万人、2883万人、3766万人、3912万人、4071万人。其主要是城镇人口的基数上升、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和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赶不上基本消费需求额的增长等原因所致。作者指出:中国不仅要重视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而且要重视城镇贫困问题的解决;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是解决城镇人口相对贫困的有效措施;应该加大对城镇贫困人口的转移支付和救济力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善余  
The statistical standard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amount of the urban population.The Article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f change of the statistical standard in China.Then,the article analyses its effects on the data of the 5 th population census.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荣清  
在人口抽样调查中,对性别一年龄死亡率通常使用比例估计方法。按照这种方法,要得到全年龄的精确的死亡率数据所必需的抽样人口数的规模是很大的,在实际调查中往往难以满足这样的条件。以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数为例,如果用比例估计方法计算得到的性别一年龄死亡率数据,往往呈无规则的波动,从而使结果难以直接利用。笔者认为,出现上述问题,是由于此估计方法未能充分利用过去的信息造成的。如果用决定论中贝叶斯沽计方法,就可解决死亡率估计的稳定性问题。在本文中,笔者详细介绍了死亡率的贝叶斯估计方法,简化了它的计算式;并利用该方法估计了1995年中国30个省区的性别一年龄死亡率,计算人口的期望寿命,并把它和用比例估计的结果作了对比,得出用贝叶斯估计方法比较可靠的结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荣清  
人口的性别、年龄数,可以说是人口研究中的最基础资料。本文根据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三普")公布的民族人口的各种数据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推算了1982年中国各民族的性别、年龄人口,并以推算的结果为例,分析了一些少数民族人口的现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乔文怡  李玏  管卫华  王馨  王晓歌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胡桂华  武洁  安军  
文章针对目前许多国家在人口普查质量评估工作中,估计人口普查中多报人口所用估计量存在的缺陷,构造多报比率估计量替代现行的估计量。文章用指标体系梳理与抽样估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厘清普查多报估计所需人口普查登记的人口状态指标,并构建这些指标的平衡关系,然后讨论如何依据样本数据建立新的估计量,以及估计其方差。最后,文章利用中国某地区64个社区及行政村"六普"复查和19个样本调查小区的资料,演示人口普查的多报比率估计量及其方差估计量的计算过程,从而有助于对该估计量的理解,以期在中国2020年人口普查的质量评估中推广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