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16)
- 2023(10101)
- 2022(9228)
- 2021(9070)
- 2020(7591)
- 2019(18127)
- 2018(18174)
- 2017(35412)
- 2016(19275)
- 2015(21702)
- 2014(22013)
- 2013(21912)
- 2012(20300)
- 2011(18594)
- 2010(18506)
- 2009(17211)
- 2008(16838)
- 2007(14402)
- 2006(12654)
- 2005(11296)
- 学科
- 济(75547)
- 经济(75466)
- 管理(53270)
- 业(50637)
- 企(40953)
- 企业(40953)
- 方法(36357)
- 数学(31939)
- 数学方法(31621)
- 中国(22576)
- 农(20941)
- 财(18683)
- 学(16091)
- 业经(15696)
- 制(15208)
- 贸(15118)
- 贸易(15110)
- 易(14724)
- 地方(14281)
- 农业(13298)
- 银(12741)
- 银行(12707)
- 和(12386)
- 行(12165)
- 理论(11977)
- 融(11531)
- 金融(11530)
- 技术(11489)
- 环境(11436)
- 务(11096)
- 机构
- 大学(275067)
- 学院(272272)
- 管理(110184)
- 济(108882)
- 经济(106477)
- 理学(95488)
- 理学院(94454)
- 管理学(92968)
- 管理学院(92483)
- 研究(91089)
- 中国(68919)
- 京(59535)
- 科学(56304)
- 财(50938)
- 所(45772)
- 农(42964)
- 研究所(41599)
- 中心(40987)
- 业大(40865)
- 财经(40771)
- 北京(38080)
- 江(37825)
- 经(36990)
- 范(35874)
- 师范(35582)
- 农业(33956)
- 院(32791)
- 经济学(31647)
- 州(31421)
- 财经大学(30402)
- 基金
- 项目(183224)
- 科学(142876)
- 研究(135426)
- 基金(132007)
- 家(114342)
- 国家(113387)
- 科学基金(96662)
- 社会(83122)
- 社会科(78623)
- 社会科学(78601)
- 基金项目(70836)
- 省(70758)
- 自然(63098)
- 教育(61740)
- 自然科(61546)
- 自然科学(61532)
- 自然科学基金(60405)
- 划(59983)
- 编号(56908)
- 资助(54859)
- 成果(46461)
- 部(40699)
- 重点(40545)
- 发(38668)
- 课题(38333)
- 创(37690)
- 创新(35131)
- 项目编号(35094)
- 科研(34981)
- 教育部(34759)
- 期刊
- 济(118905)
- 经济(118905)
- 研究(83886)
- 中国(49150)
- 学报(42431)
- 管理(40034)
- 科学(39120)
- 农(38812)
- 财(36039)
- 大学(32038)
- 教育(30775)
- 学学(29898)
- 农业(27627)
- 融(24133)
- 金融(24133)
- 技术(23399)
- 业经(19707)
- 财经(19273)
- 经济研究(19253)
- 经(16250)
- 图书(16106)
- 问题(16082)
- 理论(16062)
- 实践(14893)
- 践(14893)
- 技术经济(13422)
- 业(13354)
- 科技(13084)
- 贸(13054)
- 现代(12745)
共检索到400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梁振华
猪肉既是我国肉类生产的主体,又是居民消费的主体(1993年全国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80%;猪肉消费量占肉类消费量70%以上),那么到2000年我国对猪肉的需求量有多大,猪肉的生产应该达到多少,又该怎样实现有效供给等问题是急需回答的。本文仅就上述问题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秀玲 吴学兵 乔娟
基于1997~2012年我国猪肉产量、猪肉价格以及生产成本的时间序列数据,在应用Nerlove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协整方法,测算了我国猪肉产量对价格和成本的反应程度。研究显示:猪肉产量对价格短期反应较为迟钝,长期反应相对敏感,但总体来说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均缺乏弹性。相对于猪肉价格弹性而言,猪肉产量对成本的弹性更小。因此,在制定政策时,政府应及时发布市场信息、提高行业门槛,走规模化养殖道路,并把握好补贴时机和补贴对象。
关键词:
猪肉 供给反应 价格 Nerlove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小年
猪肉是我国居民"菜篮子"中的重点产品,其市场供给与价格水平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大城市猪肉供给角度来分析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猪肉供给对价格稳定的影响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保障大城市猪肉市场供应、稳定猪肉价格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大城市 市场供给 猪肉价格 影响因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晓虎 黄大乾 吴宇婷
应用Census X12季节性调整方法及HP滤波方法 ,将中国2000—2010年猪肉月度价格分解成季节调整后序列、趋势序列和循环序列,通过分析序列走势,并对猪肉价格与饲料价格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探讨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同时结合国外稳定猪肉价格的成功经验,提出调控中国猪肉价格的对策。
关键词:
猪肉价格 波动 影响因素 调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董迎 张豫军 马淑萍
一、2000年前我国棉花有效需求总量的分析预测 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讨论棉花问题时通常存在着3种不同含义的需求概念:一是与棉纺生产能力相对应的加工需求;二是与棉纺资源平衡相对应的计划需求;三是与棉花消费相对应的实际需求。我们认为,只有实际需求这一概念代表了社会的有效需求,真正与我们所讨论的棉花供需总量相关。故我们在分析中只使用实际需求含义的需求概念。 在棉花需求总量中,棉纱的社会需求量占有绝大份额,且影响因素复杂。我们将以此为重点,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进行初步研究分析,预测1995年及2000年棉纱的社会需求总量;进而计算出棉纱折棉量;再加上其他社会用棉,最终预测出我国棉花的总需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谭莹
生猪生产具有固定的成长周期且产业链较长,上游玉米、母猪、仔猪及下游毛猪价格和存量会对猪肉的供给产生影响。分析结果显示,玉米价格、仔猪存栏及毛猪等对生猪供给有较稳定的滞后影响。在我国的生猪补贴政策方面,"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实施时机选择不当,应加强良种补贴及疫病防治补贴,适当增加饲料补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亮 陶红军 吴秋萍
我国猪肉产业规模庞大,但生猪养殖业和猪肉加工业都具有弱质性,需要设计科学的进口关税政策助力猪肉产业发展。采用关税有效保护率模型计算了进口关税对我国生鲜猪肉产品和猪肉加工制品的有效保护水平,发现生鲜猪肉产品和猪肉加工制品进口关税有效保护率高于名义进口关税税率,猪肉进口关税政策有利于国内猪肉产业发展。我国可以适当降低猪肉产业上游产品进口关税税率,稳定生鲜猪肉进口关税税率,保持甚至提高加工猪肉制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在履行自由贸易的国际义务同时又能提高对生鲜猪肉和加工猪肉制品的实际关税有效保护水平。提升国内猪肉产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晓 母培松 雷波 陈春燕
本文从消费的角度出发,对猪肉消费指标、样本抽样与网点布局、数据采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猪肉消费数据采集体系,并利用采集的相关数据对四川省猪肉消费预警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分析了猪肉消费需求预警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春洋 白雪娟
本文构建VAR模型对我国猪肉价格和四大优势产区代表省份猪肉价格进行传导和整合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及四大生猪饲养优势产区猪肉价格存在长期和短期市场整合关系,且猪肉市场空间整合程度较高,其中沿海优势产区和中部优势产区的猪肉价格对全国猪肉价格影响程度最大,并提出关于完善猪肉价格预警机制、提高猪肉价格信息传导效率等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增勇 马莹
猪肉市场的稳定关系到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冻猪肉收储政策已经成为保供稳价的关键政策工具。冻猪肉收储政策自2009年启动以来,储备肉制度总体目标逐渐由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向实现保供稳价转变,围绕猪粮比价这一核心指标,逐渐完善能繁母猪存栏等辅助指标,同时收储制度初步实现与其他政策的协同。长期来看,冻猪肉收储对推动生猪价格回升具有一定明显的正向效应。非洲猪瘟后产业形态和市场形势发生显著变化,建议在科学预测猪肉供需形势基础上优化收储启动和停止机制,加强监测并充分利用商业储备和肉制品深加工调节供需,建立冻猪肉收储效果和实施主体评估机制,提升收储政策稳定市场的效果。
关键词:
储备肉 冻猪肉收储 猪粮比价 保供稳价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志波
毛猪产业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了捕捉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之间的传导过程关系,本文使用非线性门槛回归(Threshold auto-regressive TAR)和动量门槛回归(Monmentum-Threshold auto-regressive,M-TAR)模型,检验2006年7月1日-2011年9月30日我国猪肉市场的传导过程是否存在一种非对称关系,并通过建立不对称调整项的误差修正模型,探讨我国生猪与猪肉零售价格之间的因果以及短期动态关系。实证结果发现我国生猪与猪肉零售市场之间存在负的非对称性的价格传导关系,这可能与我国猪肉市场受到高度政策干预和市场结构有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莹 周建军 何勤英
本文基于2000年1月-2017年1月中国省级面板月度数据,从我国猪肉价格波动传导的空间特征出发,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我国省际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我国猪肉价格波动在空间上存在波动方向和幅度趋同性的特点;猪肉价格在省际之间具有正向的空间传导效应,容易引起大范围价格齐涨齐跌的"联动效应";替代品、成本要素价格在省内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显著但作用力度有限,省际间的溢出传导效应是造成猪肉价格波动空间传导的主要原因。建设空间监测预警系统,加强价格信息共享及调控政策协同力度,引导居民多元化肉类消费,加强饲料粮储备政策措施等来保障猪肉市场价格的健康稳定运行。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爱芝 郑少华
本文采用2000—2010年仔猪、活猪、猪肉价格的月度数据,利用协整检验和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APT-ECM),对我国猪肉产业链上价格长期和短期的非对称性传递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长期价格的非对称传递体现为上游产品价格变化量没有100%地传递到中下游产品中,养殖业的价格传递不如加工业的价格传递顺畅;短期价格传递体现为下游产品对上游产品价格的上涨(即利空)比价格下降(即利好)敏感,对上游产品当期的价格变化比滞后期的价格变化敏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爱芝 王鹤
为准确把握猪肉价格和物价水平两者之间的关系,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效率,本文在非线性框架下利用阈值协整模型研究猪肉价格与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猪肉价格以19.45元/千克为阈值,分别出现两种机制,即猪肉价格低于19.45元/千克时,猪肉价格变动对消费价格指数影响较小,猪肉价格偏离均衡时调整速度较快;当猪肉价格高于19.45元/千克时,猪肉价格变动对消费价格指数影响较大,猪肉价格偏离均衡时调整速度较慢。猪肉价格对消费价格指数作用机制的非线性特征的政策意义在于,政府一方面应以生猪产业政策调控为基础,稳定猪肉供给和价格;另一方面,理性对待猪肉价格波动,猪肉在低价区间波动时,应以市场机制发挥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燕 杨双慧
自2010年6月份以来,我国猪肉价格波动频繁。本文拟利用月度统计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深入分析此次猪肉价格波动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猪肉供给量的不足、生产成本中仔猪成本的上涨、上期猪肉价格的惯性拉动作用等因素是本轮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突发事件、国家的相关调控政策等因素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猪肉价格;通货膨胀和玉米价格对猪肉价格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根据研究的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