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90)
2023(10080)
2022(8452)
2021(7676)
2020(6164)
2019(14065)
2018(13413)
2017(24579)
2016(12959)
2015(14785)
2014(14588)
2013(14597)
2012(14206)
2011(13082)
2010(13653)
2009(12866)
2008(11973)
2007(10413)
2006(9680)
2005(9453)
作者
(38507)
(31812)
(31600)
(30103)
(20334)
(15375)
(14394)
(12323)
(12323)
(11435)
(10907)
(10839)
(10454)
(10247)
(10014)
(9926)
(9287)
(9226)
(9170)
(9038)
(8265)
(7698)
(7694)
(7398)
(7340)
(7156)
(7127)
(6998)
(6440)
(6412)
学科
(59544)
经济(59489)
(33245)
管理(29982)
中国(27433)
(27325)
金融(27325)
(25031)
企业(25031)
(24608)
银行(24590)
(24043)
地方(21582)
(17279)
方法(16004)
业经(14885)
(14131)
(14066)
(13541)
贸易(13524)
数学(13148)
(13096)
数学方法(13046)
农业(12195)
(11494)
中国金融(11207)
(10982)
地方经济(10953)
(8934)
环境(8796)
机构
学院(181839)
大学(179084)
(81063)
经济(79294)
研究(75394)
中国(65175)
管理(62092)
理学(50591)
理学院(49899)
管理学(49161)
管理学院(48814)
科学(43265)
(40388)
(39413)
(38882)
中心(35807)
研究所(35299)
(32072)
(29315)
财经(28917)
(27196)
北京(26946)
(26271)
(26206)
师范(26020)
经济学(25065)
(24636)
农业(24608)
业大(23642)
(23571)
基金
项目(112088)
科学(87693)
研究(85131)
基金(78996)
(69063)
国家(68428)
科学基金(56996)
社会(53553)
社会科(50894)
社会科学(50887)
(44380)
基金项目(40999)
(37672)
教育(37320)
编号(34794)
自然(34156)
自然科(33309)
自然科学(33305)
自然科学基金(32679)
资助(32099)
(31680)
成果(29583)
重点(26773)
课题(25725)
发展(25671)
(25234)
(24116)
(23790)
(22577)
创新(22352)
期刊
(100089)
经济(100089)
研究(65891)
中国(46805)
(37679)
金融(37679)
(30962)
(28179)
学报(26449)
科学(25738)
管理(25030)
教育(23001)
农业(20674)
大学(20120)
学学(18695)
经济研究(16773)
业经(16198)
技术(15195)
国际(14540)
财经(14185)
(13200)
问题(12636)
(12306)
(11564)
世界(11284)
理论(9504)
(8901)
论坛(8901)
资源(8668)
商业(8630)
共检索到320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争平  
1895—1930年中国国际收支发展趋势及主要特征陈争平国际收支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交易的综合。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被迫对外支付空前巨额的战争赔款,与此同时,外国对华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对华贸易额、……等都成倍增长,国际收支内容的变化对中国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叶德磊  
近一、二十年来,现代国际金融在其迅猛的发展过程中,露出许多重要的特征,并由此勾勒出今后的发展趋势。这些发展特征与发展趋势可大体上概括为: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金融证券化和金融创新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建伟  杨合湘  戴俊骋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通过调整发展战略与支持政策,致力于实现制造业回流与振兴;中国则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分析发现,美国制造业并不具备全面振兴的基础,GDP增长贡献主要来自汽车及零部件等少数行业,多数行业在GDP中的占比呈下降态势。中国制造业增长格局具有多样化特征,与居民消费关系密切的消费品行业和部分装备制造业增长优势明显。未来一段时期,由于中美两国对制造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制造领域的贸易摩擦或将更趋频繁,但是短期内中美经贸大格局难以扭转,对于我国来说,更重要的是加快技术、效率和质量变革,从而重塑竞争新优势、重构制造业竞争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秀珍  黄艳会  
中国移动互联网普及率不断上升,移动应用快速增长,移动服务不断丰富,移动消费群体加速渗透,用户行为、需求特征愈发明显。基于中国联通全网用户数据进行大数据挖掘,研究发现,"70后"和"80后"是移动消费主力,且月均消费2 000元以上的中高消费用户占比提升;移动消费行为全天候,不同年龄、学历、消费能力、手机品牌的用户表现出不同的消费行为特征,电商、团购、旅游、网约车和支付五大移动消费平台的用户使用时间也不尽相同;服装服饰和数码类商品为主要的移动消费商品,女装和高端电子产品对苹果、三星用户吸引力更大;服务O2O市场增长迅猛,外卖服务市场爆炸式发展,在线旅游服务渗透率持续提升。未来,在政策支持、消费升级和网络环境改善的助力下,移动消费发展形势依然向好,但移动端流量红利逐渐消失,市场增量空间缩小,移动消费市场将进入平稳发展期,主要表现为跨界融合主导移动消费市场,移动消费模式向资源共享化发展,物联网引导线上线下消费融合。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秀珍  黄艳会  
中国移动互联网普及率不断上升,移动应用快速增长,移动服务不断丰富,移动消费群体加速渗透,用户行为、需求特征愈发明显。基于中国联通全网用户数据进行大数据挖掘,研究发现,"70后"和"80后"是移动消费主力,且月均消费2 000元以上的中高消费用户占比提升;移动消费行为全天候,不同年龄、学历、消费能力、手机品牌的用户表现出不同的消费行为特征,电商、团购、旅游、网约车和支付五大移动消费平台的用户使用时间也不尽相同;服装服饰和数码类商品为主要的移动消费商品,女装和高端电子产品对苹果、三星用户吸引力更大;服务O2O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谭雅玲  
稳定发展 新世纪的来临使得国际金融市场和资金调整处于磨合之中,特别是政策导向的不明朗使得市场价格波动不定。由于国际金融市场处于世界经济向上增长的发展趋势中,而国际金融领域相对的矛盾与调整较为艰难,因而市场价格呈现较大调整,波动幅度和力度相对较大。但由于整个经济环境和金融状态都较为稳定,并逐渐规范,促使国际金融领域发展趋势基本较为稳定,资金投向处于调整和未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温湛滨  
本文指出,上世纪末以来,国际金融业呈以下趋势:经济金融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监管发生了深刻变革;金融中心聚散作用日益明显;全球竞争日益激烈。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蒋泽云  
1995年10月23日至11月5日,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系、国际金融研究所受国家教委的委托,举办了“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高级研讨班,众多专家学者对国际金融最新发展趋势及影响进行了充分的探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军  
去年底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接连发生墨西哥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和美元危机等一系列事件。尽管这些事件有其特殊性,但又大多表现出许多共同的方面和特征。这些情况说明需要从国际金融领域的发展本身来把握其成因。《国际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与世纪之交的中国》一文认为,近年来国际金融动荡与国际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有直接关系。这些趋势不仅决定着未来世界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对世纪之交的中国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盛朝迅  
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增长将由过去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转向增长速度维持在7.5%左右的"新常态"。在这种"新常态"下,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方面,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将持续强化,社会格局也将进一步调整优化;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应主动把握机遇,努力把握"新常态",加快体制改革,建立适应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行为机制,使政府和市场各归其位,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森  齐莲英  
中国的金融改革一方面要跟踪现代金融学理论的发展前沿,并以此来指导我们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在与国际接轨中完成向现代金融体制的历史性转变。从国际金融的发展趋势与中国的金融风险控制,防范金融风险及金融制度创新与国有经济整合,中国金融改革的主要任务三个方面对上述主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振峰  
1999年11月12日 ,美国《金融服务业现代化法案》正式签署生效。这一法案允许银行、证券、保险公司业务相互交叉 ,标志着美国在世纪之交放弃分业经营模式进入混业经营的新纪元。至此 ,实行混业经营的金融三巨头美国、欧洲和日本都正式加入混业经营的行列。混业经营成为大势所趋。本文拟从分析西方各国由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的动因出发 ,探索国际金融业的混业经营趋势 ,并结合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 ,对中国目前分业经营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指出混业经营将是中国金融业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天德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震撼了整个世界。人们开始关注当代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 ,研究当代金融危机的特点与趋势 ,思索应付当代金融危机的对策。本文拟从 90年代以来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分析入手 ,研究当代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为我国防范国际金融危机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