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29)
- 2023(20081)
- 2022(16826)
- 2021(15660)
- 2020(12975)
- 2019(29835)
- 2018(29482)
- 2017(55229)
- 2016(29979)
- 2015(34052)
- 2014(34263)
- 2013(33862)
- 2012(31780)
- 2011(29057)
- 2010(29206)
- 2009(27023)
- 2008(26942)
- 2007(23760)
- 2006(20944)
- 2005(19470)
- 学科
- 济(141911)
- 经济(141768)
- 管理(80859)
- 业(77815)
- 企(61272)
- 企业(61272)
- 方法(55553)
- 数学(48566)
- 数学方法(47979)
- 中国(41711)
- 农(36523)
- 地方(32668)
- 财(31139)
- 学(29761)
- 业经(29632)
- 贸(25331)
- 贸易(25316)
- 制(24911)
- 农业(24612)
- 易(24509)
- 银(22164)
- 银行(22118)
- 融(22013)
- 金融(22009)
- 行(21322)
- 环境(20163)
- 和(19513)
- 理论(19430)
- 发(18765)
- 务(18430)
- 机构
- 大学(439323)
- 学院(437173)
- 济(188493)
- 经济(184682)
- 管理(161213)
- 研究(161008)
- 理学(137560)
- 理学院(135808)
- 管理学(133296)
- 管理学院(132462)
- 中国(122504)
- 科学(97750)
- 京(95425)
- 财(85046)
- 所(82858)
- 农(76394)
- 研究所(75152)
- 中心(72225)
- 财经(67076)
- 江(66393)
- 业大(64101)
- 经(60944)
- 北京(60840)
- 农业(59803)
- 范(59663)
- 经济学(59125)
- 师范(59045)
- 院(57736)
- 经济学院(52949)
- 州(52736)
- 基金
- 项目(286688)
- 科学(226034)
- 基金(209547)
- 研究(206094)
- 家(184256)
- 国家(182763)
- 科学基金(155498)
- 社会(132660)
- 社会科(125743)
- 社会科学(125710)
- 省(110177)
- 基金项目(109682)
- 自然(100129)
- 自然科(97839)
- 自然科学(97805)
- 自然科学基金(96076)
- 教育(94352)
- 划(94170)
- 资助(86371)
- 编号(81306)
- 成果(67074)
- 重点(65727)
- 发(65502)
- 部(63716)
- 创(58530)
- 课题(57548)
- 国家社会(55965)
- 科研(55032)
- 创新(54974)
- 教育部(54319)
- 期刊
- 济(214174)
- 经济(214174)
- 研究(134991)
- 中国(91130)
- 学报(71274)
- 农(70319)
- 科学(66185)
- 财(65855)
- 管理(60735)
- 大学(53864)
- 学学(50596)
- 农业(47854)
- 教育(46198)
- 融(43752)
- 金融(43752)
- 技术(38495)
- 经济研究(35156)
- 财经(34076)
- 业经(32772)
- 经(29488)
- 问题(29068)
- 业(26342)
- 贸(24278)
- 技术经济(22378)
- 世界(22317)
- 国际(22246)
- 统计(21858)
- 版(21164)
- 图书(20643)
- 资源(19903)
共检索到675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薛俊菲 陈雯 曹有挥
基于对城市化概念的认识,通过测算中国各城市的人口、经济和空间城市化率及其增长速度,运用Arcgis9.3支持下的热点分析方法,考察2000~2008年中国城市单元城市化水平增长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中国城市化的空间模式,认为2000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热点仍然在东部沿海,主要围绕环渤海和珠三角两大城市化热点城市群,向东北、西北、西南等冷点区中心辐射、梯度推移;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空间相关性,但与经济增长格局有较大偏差,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城市化的拉动作用相对经济增长更为明显;城市化空间格局的形成受自然、历史、政策、经济、人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作用机制主要包含政府主导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建伟
本文从社会资本视角审视影响中国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因素,界定和细化了"社会网络资本"的理论概念,构建包含社会网络资本人口、交通设施、网络用户流量和传统经济要素的回归检验和因子分析模型。检验结果发现社会网络资本与生产要素共同决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净移民水平、社会网络基础设施和流量,特别是包含新技术的社会联络方式和信息流是重要的解释变量。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大力培育社会网络资本及其相关的基础设施,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和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志祥 熊伟
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与9个经济变量的相关分析,说明了城市化水平与各经济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呈多样化的特点,城市化水平受经济以外的因素影响较大。并揭示了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提出西部地区应稳步加快城市化速度,促进经济的大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施建刚 王哲
文章利用1970~2009年跨国面板数据,结合三次函数型和对数函数型拟合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970年以来的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进程基本符合国际一般规律,即中国的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正常发展;但由于认识偏差导致制度障碍,使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滞后并未表现出像通常认为的那样在逐步缩小,而是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状态,滞后值为12.31%。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推论:中国这种整体下移的发展路径导致经济发展的低效率,并降低城市化水平的饱和值。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发展 跨国数据 国际比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钟水映,李晶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结构等内在因素的外在表现 ,孤立从某个或某些侧面来评价和判断中国城市化发展滞后是没有多大实质意义 ,甚至有可能误导我们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推进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决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 ,只要废除户籍制度、放开城门即可。而是需要我们从经济结构和城市结构等方面入手实实在在地推动城市化发展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结构 城市结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耀彬
利用协整关系检验和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方法,分时段地对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不同样本区间内,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并不一致,二者之间有一个由松到紧密的相关联系过程;不同样本区间内,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方向也并不相同,这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与外生性密切相关;目前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互为推进的,着眼于多要素的综合是协调好其二者关系的有效途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要武
采用衡量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几个典型模型 ,度量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偏离度 ,剖析中国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原因 ,探讨了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对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发展 城市化 滞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倪晓宁 包明华
城市化是适应大工业生产的结果,适度规模由工业化所需劳动人口决定。中国内部存在多重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因不同工业化水平和发展路径有所区别。因此应设立城市化比例指标,使其反映适度城市化水平时不受工业化水平高低影响;建立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的CCR城市化度量模型,根据地区数据进行绩效评估,寻找适宜的城市化参照标准;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城市化层次发展战略,即按照实际工业化水平选择适宜参照标准,制定地区城市化发展具体目标和政策,避免不必要的指标追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盖玉洁 许玉贵
针对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 ,本文从定量及定性两个方面分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得出在一定程度上 ,经济的增长会导致环境恶化的结论。但同时又指出 ,由于科技的发展 ,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 ,“先污染 ,后治理”并不是必须经历的阶段 ,我们完全有可能缩短甚至绕过这一阶段。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 环境 能源消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欣
现阶段 ,我国的城市化还相对滞后 ,因而在研究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时 ,应注意城市化与工业化、城镇化、非农化之间的内在关系 ,重视由于城市化所引发的就业问题、城镇人口膨胀问题、城市建设问题以及失地农民问题。
关键词:
城市化 工业化 经济发展 失地农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宇慧
本文从经济的角度,运用协整理论,通过选取人口城市化水平与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GDP、表明生活水平的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和表明经济结构高级化程度的第三产业比重等指标进行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以揭示我国人口城市化经济学动力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城市化与人均GDP、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最终建立的误差修正模型说明我国城市化自我修正机制很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齐昕 王雅莉
为全面把握中国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理论上将城市化体系划分为城、市和城市化三个层次。选取35座副省级以上城市作为样本,借助于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分别测度这三个层次的经济发展效应。结果表明,样本城市化的经济发展效应存在空间差异,城市化空间溢出效应为被动传导型。因此,为激励城市化高效地推进经济发展,应积极提升城市化效率、顺畅效应传导渠道,使得城市化的空间溢出效应由被动传导型转变为主动传导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显洲
刘易斯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和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从理论上说明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但无法定量地分析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动态作用过程。本文以我国1978年以来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对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动态分析,证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相互作用都存在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并在此基础上,用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城市化效应"和城市化的"经济效应"。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发展 人口迁移 回归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祖炜
近代以来,中国的城市化经历了三个阶段:(1)1949年以前,以上海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发展迅速.但全国发展极不平衡;(2)1949—1978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全国城市化格局向内地倾斜,沿海城市的地位相对下降;(3)1979年改革开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孙松涛 刘光中 贺昌政
本文采用人均GDP等 9个经济变量因子 ,分析了我国 1 5个副省级城市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普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关键词:
副省级城市 城市化 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