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7)
2023(9496)
2022(8052)
2021(7980)
2020(6477)
2019(15280)
2018(14907)
2017(28833)
2016(15441)
2015(17789)
2014(17785)
2013(17740)
2012(17198)
2011(15659)
2010(15642)
2009(14907)
2008(15072)
2007(13294)
2006(12154)
2005(11446)
作者
(42977)
(35767)
(35608)
(34485)
(23207)
(17082)
(16351)
(13913)
(13864)
(13138)
(12471)
(12096)
(11840)
(11719)
(11449)
(11181)
(10780)
(10470)
(10259)
(10027)
(9301)
(8721)
(8548)
(8319)
(8210)
(8202)
(8084)
(7916)
(7232)
(7107)
学科
(68039)
经济(67977)
管理(39977)
(37437)
方法(30176)
(28792)
企业(28792)
数学(27509)
数学方法(27213)
中国(22943)
(21305)
银行(21160)
(19876)
(19587)
(17583)
(17527)
贸易(17513)
(17221)
(16721)
(15164)
金融(15164)
(11999)
(11888)
制度(11881)
业经(11871)
地方(11805)
(11612)
农业(11191)
业务(10347)
(9879)
机构
大学(221217)
学院(217231)
(105769)
经济(103898)
研究(83616)
管理(80285)
中国(74665)
理学(66930)
理学院(66191)
管理学(65241)
管理学院(64837)
(50985)
(48217)
科学(44770)
(42321)
财经(39172)
中心(38816)
研究所(37720)
(35944)
经济学(34967)
(33100)
(32860)
北京(31813)
经济学院(31495)
(29466)
财经大学(29253)
(28206)
(27821)
师范(27609)
银行(27099)
基金
项目(132379)
科学(105440)
基金(99849)
研究(99030)
(86148)
国家(85501)
科学基金(72762)
社会(65765)
社会科(62544)
社会科学(62536)
基金项目(50131)
(45828)
教育(45478)
自然(44474)
资助(43690)
自然科(43478)
自然科学(43470)
自然科学基金(42777)
(40525)
编号(38394)
成果(33311)
(32315)
重点(30083)
(28734)
国家社会(28614)
中国(28613)
教育部(28348)
课题(27028)
(26532)
人文(26483)
期刊
(117450)
经济(117450)
研究(78791)
中国(48564)
(41472)
金融(41472)
(38396)
管理(32258)
(30344)
学报(29595)
科学(29531)
大学(23470)
教育(22653)
学学(21794)
财经(20739)
经济研究(20536)
农业(19491)
(18024)
技术(17763)
(17593)
国际(17434)
问题(15260)
业经(14726)
世界(14450)
理论(11675)
统计(11198)
技术经济(11181)
(11111)
实践(10117)
(10117)
共检索到366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靳云汇  刘明志  
1996年以来,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初步实现了向间接调控的转与此同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一、金融市场对货币政策信号的反应更加敏感 1996年以来,中央银行连续七次调低银行存贷款利率,银行间拆借利率对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整作出反应,呈现出阶段性下滑之势。对中央银行存款利率、中央银行贷款利率和银行间拆借利率做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中央银行利率调整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中央银行调整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意义上引起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变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焦瑾璞  马志扬  
本文回顾了2011年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措施和金融运行情况,分析了2012年货币政策运行环境,提出了货币政策建议。本文认为,2011年,面对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信贷条件向常态水平回归,有效遏制了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2012年,在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的局面下,中国人民银行需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适度增长,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焦瑾璞  刘向耘  
2006年,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物价水平较低的态势,但同时也出现了投资和信贷增长过快、国际收支不平衡以及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在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进一步加大,银行体系本已十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郑超愚  
中国货币政策取向有必要适应经济景气的周期阶段变化而及时调整,完成从流动性管理到风险管理的操作模式转变。虽然中国粮食产品价格具有长期上涨的结构性特征,但通货膨胀已经并且将继续呈现低核心通货膨胀率的趋势,货币政策应该采取以核心通货膨胀率为度量的价格稳定目标。中国货币政策在强化其经济稳定职能的独立性和领导力的同时,应该承担经济增长责任并建立最高可持续增长率性质的经济增长目标,通过积极需求管理实现中国经济的反向软着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靳云汇  刘明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易宪容  
面对日趋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货币政策走向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013年,我国货币政策总基调仍然是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而对今年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针对不同情况,本文给出了对应的货币政策取向,同时为更好地贯彻执行稳健货币政策,指出要通过制度改革让低成本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关注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影响,要重点防范金融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万兆泉  许统生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货币政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适的货币中介目标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于ARDL模型的协整分析方法,对货币中介目标与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通货膨胀率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幅度最大、货币供应量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次之,而利率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认为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应从过于强调货币供应量指标,转向综合利用多种金融变量来指导货币政策的操作,但在将来市场体系完善后,可考虑采用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明志  
中华世纪坛的钟声迎来了新中国新千年的第一个黎明。在人类跨入新千年的门槛之际,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高质量高速度增长阶段,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呼唤着更加科学的宏观调控方式。继成功地执行了反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之后,中国人民银行近年来又执行了一系列旨在防止和抑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根有  
1984-1995年中国货币政策十点经验中国人民银行调统司戴根有一、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一句话引自1995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不是我的发现。我在本文要表达的意思是:这一提法在我国现阶段的实际...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范志勇  
当前"名稳实紧"的货币政策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宏观经济现状,货币政策总体思路亟待调整。过高的债务率所导致的债务—紧缩效应以及目前市场上所采取的"杠杆率硬着陆"的方式不仅加剧了金融市场的潜在系统性风险,而且还导致货币政策陷入传导困境。金融市场上财务软约束、刚性兑付现象大量存在,抬高了无风险利率,而且导致市场丧失风险定价功能。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当前货币政策取向应该从"名稳实紧"调整为"适度宽松"。在"杠杆率软着陆"的思路下,通过创新货币政策目标,配合市场化改革,尝试探索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并结合市场监管体系的完善,早日实现经济复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青召  林秀梅  
在新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理论基础上引入影子银行存量规模对货币供给和利率的影响,从而得到一个包含影子银行、货币供应量、利率、CPI和GDP的动态系统模型。在考虑时间聚合问题后,利用混频抽样数据结构向量自回归(MIDAS-SVAR)模型分析了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LR检验的结果显示MIDAS-SVAR模型优于季度SVAR模型。对比MIDAS-SVAR模型和SVAR模型中GDP方差分解的结果发现,影子银行在MIDAS-SVAR模型中对GDP预测方差的贡献要高于S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显示,影子银行对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要强于利率R。季度内第3个月份影子银行存量规模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变量的影响与季度内第1个月和第2个月的影响存在差异。央行在利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月份影子银行存量规模,保证货币政策效果不被扭曲。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勇  
2010年,货币政策向常态回归,市场流动性总体较为宽松,但流动性和利率的波动幅度加大。展望2011年的中国货币市场,由于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已降至低位,银行开始调整资产结构,预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空间将低于2%;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呈中性偏紧态势,预计隔夜回购利率均值在2.1%~2.3%;央票利率基于其价格引导作用在短期内不会超过定存利率,而扩大公开市场规模则有利于应对流动性变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顾海峰  杨立翔  
本文分析了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的传导机理,在此基础上,选取2006—2015年中国115家商业银行年度平衡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门限面板模型,对银行规模差异下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传导的量价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行信贷行为呈现逆周期性特征;银行规模对信贷增长呈边际递减的抑制作用,对贷款利率呈边际递增的促进作用,且银行规模是影响货币政策驱动下银行信贷行为差异的重要因素,信贷规模更易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驱动,利率选择行为更易受M1增长率的驱动,但利差对信贷价量特征的影响均更大;M1对信贷增长呈边际递减的抑制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