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94)
2023(8997)
2022(7490)
2021(7209)
2020(5861)
2019(13683)
2018(13343)
2017(24557)
2016(13341)
2015(15697)
2014(15649)
2013(15788)
2012(15613)
2011(14511)
2010(14864)
2009(14271)
2008(14388)
2007(12811)
2006(11984)
2005(11558)
作者
(40183)
(33757)
(33733)
(32457)
(21825)
(16224)
(15151)
(13077)
(12920)
(12195)
(11823)
(11298)
(11034)
(10956)
(10867)
(10421)
(10009)
(9624)
(9616)
(9192)
(8807)
(8189)
(8185)
(7745)
(7684)
(7506)
(7335)
(7137)
(6928)
(6649)
学科
(81964)
经济(81889)
管理(35748)
(30662)
方法(27404)
数学(24158)
数学方法(23856)
(23411)
企业(23411)
中国(23215)
地方(18459)
(16968)
(15400)
(14812)
贸易(14801)
(14557)
(14392)
(14326)
业经(13930)
地方经济(12975)
(12295)
金融(12295)
(12128)
银行(12117)
(11767)
农业(11030)
(10647)
环境(10589)
(9955)
(9855)
机构
大学(211180)
学院(205717)
(103697)
经济(101899)
研究(83691)
管理(71223)
中国(67175)
理学(59087)
理学院(58312)
管理学(57376)
管理学院(56980)
(47007)
(46829)
科学(45704)
(43261)
研究所(38411)
中心(36751)
财经(36213)
经济学(34824)
(32967)
(31410)
北京(31371)
(31335)
经济学院(31018)
(29147)
(28324)
师范(28142)
财经大学(26641)
科学院(25222)
业大(24762)
基金
项目(121873)
科学(96394)
基金(91279)
研究(90589)
(79470)
国家(78872)
科学基金(66048)
社会(61551)
社会科(58328)
社会科学(58313)
基金项目(46070)
(42429)
教育(40787)
资助(39353)
自然(39008)
自然科(38112)
自然科学(38103)
自然科学基金(37442)
(37036)
编号(33703)
成果(29896)
(29305)
重点(28005)
(27623)
国家社会(27269)
中国(27107)
教育部(25628)
课题(24543)
(23805)
人文(23781)
期刊
(126918)
经济(126918)
研究(75757)
中国(46824)
(36030)
学报(30584)
管理(30078)
(29799)
科学(29605)
(24494)
金融(24494)
大学(24047)
学学(22304)
教育(21569)
经济研究(21336)
财经(20518)
农业(20133)
(18065)
技术(17243)
问题(17210)
(17174)
国际(16169)
业经(15493)
世界(15413)
技术经济(12154)
统计(11355)
(11312)
经济问题(10406)
经济管理(9425)
理论(9356)
共检索到351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汪同三  
20 0 0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不少 ,但是经过努力 ,保持适度快速增长的目标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因为目前确实存在着一些有利因素。对此 ,我们必须根据近几年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 ,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和认真对待 ,从而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 ,争取在 2 0 0 0年使国民经济发展取得新的成绩 ,并为 2 1世纪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奠定一个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春泰  
一、投资拉动,重工业打头仍是当前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特点从1991年开始,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主要以消费需求和国内需求拉动方式,转向了以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拉动为主的增长方式。今年第一季度,这种增长方式的特点仍十分明显,投资增势强劲,轻重工业增速差距拉大,消费相对平稳增长。第一季度,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5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70.7%。全国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7441.1亿元(1990年价格),比上年同期增长22.4%(三月份为26.1%),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增长18.3%和26.3%。轻重工业增速差距达到了8个百分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向军  
1996年我国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有效地遏制了通货膨胀,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为今年的宏观调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是,从上年末和今年1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宏观经济的运行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问题。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减慢,失业问题较为突出,物价涨幅继续回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扬  
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准确把握其中的核心因素,完善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对于保证我国经济长期持续较快增长,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宏观调控的分析框架、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金融监管的协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范式调整、资本市场发展等六个方面,对此展开了讨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汪同三  
本文在全面总结 2 0 0 2年中国经济的几个问题后 ,从主要国民经济指标、宏观经济形势、宏观经济政策三个方面分析和预测了 2 0 0 3年的经济前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姚洁  韩洁平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影响2000-2001年中国经济复苏的因素给以详尽的分析和论述,其中包括恢复性因素、外部因素、政策性因素以及结构性因素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江晓薇  
经济增长是一年经济运行的综合结果。本文试用白描的手法,着重对1990年实际经济增长动态进行趋势性分析,并找出影响增长的相关因素,勾画出经济运行的总轮廊,推出1991年经济增长的变化。1990年经济增长的特点是,由上半年经济波动逐步转入下半年持续增长。这种变动主要受消费和投资需求由紧到松、出口持续增长、以及松动银根,增加贷款投入等因素影响。1990年经济增长反映的是这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昕东  王金明  吴桂珍  韩冬梅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晓光   刘元春   闫衍  
2022年是国际国内超预期事件高发的一年。本文认为,“三重压力”叠加“两大超预期冲击”使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严重偏离正常增长轨道,呈现“快速探底”“压力加剧”的特征。但随着近期疫情因素逐渐消退和宏观政策刺激力度加大,核心经济参数的拐点纷纷到来,中国经济运行的底部将充分显现。展望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必将迎来企稳回升态势,但复苏的进程将比2020年更加脆弱,将呈现非对称的“W型复苏”的运行特征。上半年宏观政策调整及时、靠前发力,但力度不足、效率下降;下半年需要更大力度、更加精准的宏观调控举措,政策效果也必将会有更充分的体现。此外,为保证全年经济目标的基本完成,稳经济一揽子措施需要在中期进行扩容和工具的创新。最后,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十大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洪才  
2016年,我国经济面临的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下行压力加大。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妥善应对风险和挑战,引导形成良好市场预期,全年实现6.7%的GDP增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我国经济将延续"缓中趋稳、稳中向好"趋势,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洪才  
2016年,我国经济面临的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下行压力加大。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妥善应对风险和挑战,引导形成良好市场预期,全年实现6.7%的GDP增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我国经济将延续"缓中趋稳、稳中向好"趋势,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邱晓华   刘秋生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同志对是否需要继续使用一些传统的宏观经济政策存有一些疑问,部分同志对使用宏观经济政策甚至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如何正确看待和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是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我们认为,要正确看待和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有三个问题必须解决:一是经济转换中为什么仍然要继续运用一些宏观经济政策?二是转换中要继续运用哪些宏观经济政策?三是运用宏观经济政策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陆百甫  
编者按:目前经济工作中的困难很多,诸如为什么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什么要把GDP指标改为指导性、预测性指标?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今年7%的经济增长目标对税收工作会产生什么影响?等等。在中国税务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1.要不断深化对于"新常态"内涵的理解,不能将新常态沦为新的教条和庸政懒政的借口。要避免在趋势面前过度悲观,在世界经济大周期面前过分能动,在大改革面前过于理想。2.要充分重视"萨伊定律的逆否命题"在当今中国的指导意义。我们不仅要认识到"新常态"依然是趋势性力量与周期性力量叠加的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昌廷  张润锋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的物质基础,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的目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以及解决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就产生了发挥社会主义计划手段作用的要求;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还要求认识、尊重、利用好经济规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