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70)
2023(14172)
2022(12350)
2021(11853)
2020(9780)
2019(22967)
2018(22572)
2017(42369)
2016(23176)
2015(26533)
2014(26269)
2013(26217)
2012(24475)
2011(22303)
2010(21909)
2009(20237)
2008(19971)
2007(17196)
2006(15126)
2005(13584)
作者
(69042)
(57419)
(57005)
(54179)
(36744)
(27673)
(25811)
(22648)
(22007)
(20506)
(19694)
(19505)
(18318)
(18236)
(17987)
(17777)
(17252)
(17033)
(16341)
(16301)
(14294)
(14200)
(13882)
(13098)
(12939)
(12716)
(12706)
(12610)
(11669)
(11456)
学科
(94705)
经济(94593)
管理(63081)
(58533)
(47882)
企业(47882)
方法(44183)
数学(38577)
数学方法(38105)
中国(29040)
(24226)
(22353)
(22145)
业经(19374)
(19266)
贸易(19254)
(18775)
地方(17453)
(17145)
农业(16001)
(14974)
理论(14784)
环境(14308)
(14232)
银行(14173)
(13944)
金融(13943)
(13591)
技术(13463)
(13124)
机构
大学(336659)
学院(329293)
(135141)
经济(132401)
管理(126798)
研究(121693)
理学(109609)
理学院(108310)
管理学(106287)
管理学院(105736)
中国(91039)
科学(76396)
(74355)
(63000)
(59373)
(57744)
研究所(57707)
中心(53670)
业大(51184)
北京(47899)
财经(47740)
(46465)
农业(45738)
(44161)
(44034)
(43712)
师范(43665)
经济学(41273)
(37665)
经济学院(37110)
基金
项目(227105)
科学(177434)
基金(166285)
研究(161922)
(147537)
国家(146387)
科学基金(123531)
社会(101762)
社会科(96310)
社会科学(96283)
基金项目(87315)
(85147)
自然(81495)
自然科(79617)
自然科学(79592)
自然科学基金(78187)
(73784)
教育(73489)
资助(69921)
编号(63922)
成果(52625)
重点(51269)
(50741)
(48185)
(46191)
课题(44681)
科研(43895)
创新(43260)
教育部(42971)
国家社会(42558)
期刊
(145617)
经济(145617)
研究(102064)
中国(66375)
学报(58920)
科学(53809)
(51994)
管理(47128)
大学(43998)
(43306)
学学(41132)
教育(37079)
农业(36754)
技术(27327)
(27239)
金融(27239)
经济研究(24161)
财经(23465)
业经(20702)
(20187)
(20033)
问题(18817)
图书(18798)
(17014)
理论(16367)
世界(16065)
技术经济(16019)
科技(15983)
(15938)
国际(15498)
共检索到494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梁中堂  
2000年中国的人口总量和妇女的生育率水平是20多年来人口学界一直关注的课题。2000年普查登记人口为124 261万,比1999年和1998年年度统计公报的人口还要少,说明人口漏报问题已经达到中国人口统计体制无法包容的程度。文章按照中国历年小学招生数计算出2000年普查时0~16岁人口漏报5 378万。据此,2000年中国人口普查时的总人口应是13O 885万(假使存在1.81%漏报率)或者129 889万(不存在1.81%漏报率)。按照2000年普查公报人口126 583万计算,1982~2000年中国妇女平均生育率接近2.3;如果按照文章中提到的13亿左右的人口计算,同期妇女则平均生育了2.3个以上的孩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梁中堂,谭克俭,景世民  
本文对1980年的总和生育率为2.31提出质疑,认为应在2.5~2.8区间的某一点上;80年代的生育率波动原因是国内外人口学家和计划生育工作者长期纷争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认为80年代初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构成波动的根本原因。本文还对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变动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金营,何云艳,王志成,段成荣  
本研究构造了人口流动强度和城镇化指数分布法对全国漏报的 5 38 65万多 0岁人口进行地区 (省、直辖市、自治区 )分配 ,将漏报出生回填后 ,估计得出各地区 2 0 0 0年妇女总和生育率。估计结果显示通过漏报回填可以基本展现各地区妇女真实生育水平 ;各地区生育水平差异较大 ,还有1 3个省区超过更替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书章,顾宝昌,肖自力,王彦祖  
客观、历史、辩证地研究分析中国人口生育率的变动趋势,对认清形势、总结经验、控制人口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以1988年全国2‰生育节育抽样调查(以下简称2‰抽样调查)数据为根据,分析80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瑛,贾威,王京玲,高小刚,方亚男,张晓光  
我国妇女的生育率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内达到了更替水平,受到举世瞩目。江苏省计生委公布的资料表明,1984年全省总和生育率已降到 1.4,低于更替水平。与目前的经济发展程度相比,如此低的生育率确属罕见。有人因此提出生育率降低的副作用之一是性比例失调。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于1984年12月至1985年1月,在江苏省大丰县进行了一次调查,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建新  
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实行计划生育始于80年代末期,短短几年来,已取得明显的成绩。喀什地区是新疆最大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1990年普查,总人口为2.853 634人,占全疆总人口的18.83%。其中少数民族为2 649 700人,占该区总人口92.85%,占全疆少数民族人口的28.10%。喀什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中又以维吾尔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夏乐平  
本文研究中国从1979年开始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至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生育趋势。为此目的,本文对1979~2001年各生育调查数据与国家统计局每年人口变动调查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四普、五普的回推数据,中国国家人口计生委报表中的出生数据和公安部户籍中的出生登记也作为比较对象。鉴于材料中的矛盾,本文就分析教育部部门统计中的各种和出生数据有间接关系的记载、讨论它们内在的口径问题和它们所涉及到的工作程序问题。本文在这一基础上用小学在校学龄儿童年龄分组的数据来估计中国1979~1997年的生育水平和其他资料的可靠性。分析暗示出生数据漏报问题普偏存在,自教育数据算出来的生育数据比许多其他资料高。虽然如此,但自1996年以来比国家统计局的修正数字低。结果同时表明,中国1992年以来确实达到了低生育水平。根据教育统计资料计算的1997年的总和生育率为1·6左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  吴丽丽  
本文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考察了中国人口迁移与生育率的关系。通过比较农村本地人口、城市本地人口和流动迁移人口三个人口群体在生育率上的差异,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流动迁移对生育率有着非常显著影响,城市外来人口的生育率不仅显著低于农村本地人口,而且也低于城市本地人口;远期流迁人口的生育率要低于近期流迁人口的生育率。中国人口迁移与生育率的关系出现了与已有的迁移生育率理论的不一致。1990年代中国的迁移生育率发生了转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卫,史梅  
本文利用1997年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响生育率的社会经济因素,并通过伊斯特林模型将社会经济因素、中间变量和生育率相联系,探讨社会经济因素通过中间变量而影响生育率的途径与机制。伊斯特林模型在世界生育率调查的一些国家得到过应用,本文尝试将它应用到中国的数据中。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康晓平,王绍贤  
在致使妇女生育率下降的诸多因素中,对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水平提高等间接因素的研究,国内外已有不少论著。在我国,有关直接因素的定量研究报告较少,而且在现有资料中所反映的避孕、哺乳等直接因素对城乡妇女生育率的影响又有很大区别。本文研究重点在于明确调查地区影响妇女生育率的直接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凡  赵梦晗  
生育水平不仅是衡量人口发展状况的基础性指标,也是关系到国家战略性规划和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但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对官方公布的出生或生育数据质量的质疑不断,加之不同学者所估计的生育水平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导致1990年以后、特别是2000年以来的中国真实生育水平成了一个谜。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公布为解决这个问题带来了新的契机。文章通过对2000年、2010年普查数据、最新的教育统计数据以及最新的户籍登记数据的评估和比对,对2000年以来的中国人口生育水平进行了估计。综合多种数据、多种方法的研究结果,结论是2000年以来的总和生育率至少达到了1.6左右的水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荣时  
近些年来,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已为人们所普遍关注。但是,对于这一复杂的有机体,目前研究较多的是人口数量、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这只是二者关系的一个方面,并不是全部内容。经济发展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也是人口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探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妇女生育率的作用和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对此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吕红平,高金三  
当前,河北省人口形势十分严峻,人口出生率回升很快,特别是自进入第三次生育高潮的1986年以来,每年出生人口都在100万以上,人口出生率连续3年超过20%。1988年底,全省总人口已达5795万。1980—1987年全省总和生育率为2.57,高于全国2.47的平均水平。如果按目前生育水平发展,到本世纪末全省总人口将大大突破6450万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杜鹏  
本文提出中国人口老龄化本身并不一定就是问题,伴随着生育率和死亡率的下降而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在初期是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在1950~1990年的人口年龄构成变动中,生育率下降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远远大于死亡率下降的影响;生育率的下降是中国这一时期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低生育率条件下,由于不同队列人口规模的差异和人口惯性的存在,仍然会使中国人口向老龄化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涛,Marjorie McElroy,孙征  
本文利用超生罚款数额来测度县级人口控制的强度,并以此估算人口控制对生育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现有的罚款政策平均降低每位农村妇女0.33的累计生育率;罚敖对低收入家庭影响较大;另外,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有显著的刺激生育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