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53)
2023(10729)
2022(9511)
2021(9252)
2020(7574)
2019(18094)
2018(17888)
2017(33247)
2016(18233)
2015(20903)
2014(20977)
2013(20744)
2012(19182)
2011(17283)
2010(16971)
2009(15459)
2008(15032)
2007(12847)
2006(11144)
2005(9441)
作者
(52033)
(43175)
(42823)
(40886)
(27520)
(20707)
(19608)
(16992)
(16531)
(15502)
(15119)
(14344)
(13625)
(13515)
(13399)
(13077)
(12960)
(12658)
(12443)
(12094)
(10700)
(10474)
(10368)
(9846)
(9650)
(9648)
(9634)
(9538)
(8682)
(8528)
学科
(71349)
经济(71281)
管理(49811)
(45287)
(37374)
企业(37374)
方法(32341)
数学(27855)
数学方法(27555)
中国(20142)
(19888)
地方(18023)
(16284)
(16239)
业经(15805)
农业(13140)
(12358)
(12026)
贸易(12018)
理论(12017)
环境(11670)
(11609)
(11362)
技术(10853)
教育(10772)
(9894)
财务(9826)
财务管理(9807)
(9720)
(9514)
机构
大学(249356)
学院(246920)
管理(100861)
(93348)
经济(91118)
理学(87231)
理学院(86183)
研究(84756)
管理学(84642)
管理学院(84195)
中国(62740)
(55217)
科学(54195)
(41924)
(41430)
(39938)
中心(39726)
研究所(38353)
业大(38306)
(35692)
北京(35285)
(34919)
师范(34638)
财经(32955)
(31570)
农业(31062)
(30108)
(29925)
师范大学(28300)
技术(27040)
基金
项目(175248)
科学(136812)
研究(129276)
基金(125311)
(108939)
国家(107996)
科学基金(92703)
社会(78571)
社会科(74184)
社会科学(74165)
(68278)
基金项目(67922)
自然(61418)
自然科(59933)
自然科学(59920)
教育(59216)
自然科学基金(58791)
(58259)
编号(54149)
资助(50864)
成果(43658)
重点(39052)
(38142)
课题(37318)
(37119)
(36114)
创新(33622)
科研(33489)
项目编号(32938)
大学(32640)
期刊
(103889)
经济(103889)
研究(74132)
中国(51700)
学报(39805)
科学(37030)
管理(36124)
(36046)
教育(32784)
大学(29930)
(29839)
学学(27534)
农业(25832)
技术(22755)
(19422)
金融(19422)
图书(17771)
业经(17010)
经济研究(15595)
财经(14884)
理论(13835)
问题(13346)
(13096)
实践(13026)
(13026)
科技(12810)
资源(12648)
(12542)
书馆(12005)
图书馆(12005)
共检索到368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彭秋志  唐铃  陈杰  吴亚玲  陈相泽  
在受地形约束的快速城市化地区,建设用地水平扩张常伴有垂直爬坡过程。通过分析建设用地坡谱曲线形态及其变化特征,有助于认识该过程的时空分异及演变规律,进而科学指导相关国土规划实践。论文以深圳市及其所辖10个区为例,利用DEM及2000—2015年遥感影像构建地面坡谱和4期建设用地坡谱,借助陡峭度、均匀度、累加关键值等坡谱研究手段,分析该市建设用地坡谱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深圳市建设用地坡谱变化特征总体表现为爬坡与填海共存,且以爬坡为主,总体爬坡速度保持相对稳定;该市各辖区建设用地坡谱曲线呈现不同变化特征,可归纳为爬坡主导型、填海主导型、混合型和稳定型;各辖区建设用地布局均集中于平缓区域,建设用地上坡程度整体属于轻度至中度,建设用地主流上限坡度分布范围为4°~14°,建设用地极端上限坡度分布范围为7°~20°。深圳市仍将面临建设用地继续爬坡的压力,相关坡度上限标准的科学制定与严格执行是把控建设用地爬坡进程的关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云  高艺  
本文在2000年深圳市密度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至2006年的全市密度总体演变趋势和结构(特区内外和用地类型)演变趋势。并进一步分析了在空间资源极度短缺的深圳市,城市密度政策受到多重价值取向的叠加影响,其表现出的实际结果往往更具政策参考价值。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斐玫  王飞虎  
工业用地在深圳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快速的工业化以及城市化之下,大量归属于村集体的工业用地成为承载城市产业功能的主体。随着深圳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于发展空间有限,一方面,存量用地尤其是工业用地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管理的思路也经历了从放开到收紧的几次转变。另一方面,深圳的城市更新是高度市场化推动的,工业用地的管理思路转型势必引发城市更新领域的市场反馈;在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概述了不同时期几种代表性的更新类型。未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转型升级以及深圳都市圈的建设,工业用地的管理势必需要多管齐下的复合思路,既要从规划层面对用地的结构做出调整,也要从更大区域统筹城市各类产业的布局与功能的组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二红  冯长春  张爱华  
通过用地扩展度量指标、缓冲区分析及网格样方法等空间分析手段,对深圳市1996~2000年、2000~2005年、2005~2009年三个阶段建设用地的扩展特征及交通的驱动作用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各时期深圳市建设用地扩展规模、重心和强度差异明显,1996~2005年建设用地处于扩张期,扩展强度不断增加,重心向西北转移;2005年后进入减量增长阶段,扩展强度降低,重心转向西南。2全市建设用地扩展模式在不同时期发生了较大变化,从沿交通线路跳跃组团布局、向轴向填充带状发展、再向逆向扩展为主转变,城市规划、产业发展政策、房地产开发、城中村建设等是重要的驱动因素。3证实了国内学者关于"城市扩张中交...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成明  李贵才  仝德  罗罡辉  刘芳  
破解空间与权益结构性矛盾,落实国家用途管制及城市规划的刚性需求,提高集体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是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保障。以深圳市原特区外集体经济组织合法非农建设用地入市机制为例,在分析其历史来源、管理现状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并结合新型城镇化的总体需求,提出高度城市化地区构建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的政策建议:确权环节应以权益确定为主,实现权地分离;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统一的两级流转平台,尽量扩大市场范围;细化发展权转移规则,引导发展权有序转移,立法层面需尽快将发展权纳入土地权利体系,以完善发展权配套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猷  王仰麟  彭建  吴健生  吕晓芳  
海岸带是目前科学研究的热点区域,海岸线动态演变是其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以快速城市化地区深圳市为研究区域,以1978年、1986年、1995年、1999年和2005年等5期Landsat MSS/TM/E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阈值结合NDVI指数法提取各期海岸线,系统分析海岸线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并初步探讨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该方法的各类型海岸线遥感影像提取精度较高,精度均在70%以上;②研究时段内,深圳海岸线长度呈现先增长后缩短的变化趋势,并且西海岸岸线变化相比东海岸更为显著;③人为造陆是海岸线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作用方式包括滩涂围垦和填海造地;④地貌环境由海拔、坡度以及岩性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汪自书  刘语凡  张文娟  曾辉  
典型城市化样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研究是目前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之一。基于深圳市1988年、1992年、1996年、2000年和2004年5个时期的TM/ETM(SPOT)影像,选取沿107国道、205国道两侧的城市化样带,通过道路缓冲区分析的方法,计算建设用地变化速率(ΔP),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道路沿线建设用地增长过程表现为时间递减效应、向外蔓延效应和中心城市辐射效应,即伴随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设用地增长速度减缓,同时道路对建设增长的影响范围不断向外蔓延,且距离中心城市越近、其增长速率越快。提出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发展的基础上提高道路两侧土地利用的经济和生...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成明  刘芳  魏小武  
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要求。本文总结分析了深圳近十年来在加大住宅用地供应方面的主要政策措施,并结合深圳经验指出国家制度建设需构建存量建设用地再利用的顶层设计制度体系,平衡多主体供地方式下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存量建设用地改变用途后建设租赁住房相关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芳  
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深圳创造了发展奇迹,但也因在土地管理中"重审批、轻监管",导致建设用地频现未按期开竣工比例偏高、处罚力度不足、闲置土地处置缓慢、已批未建现象严重以及监管手段缺失等问题。近年来,深圳从政策创新、规则制定、系统建设和考核评估等多个角度,"全方位、全链条"探索了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强化政府管制职责的有效方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曾宪聚  王靖文  康志霞  严江兵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深圳的经济建设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也成为深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阻碍和动因。本文通过分析深圳生态文明建设中现有的制度性不足,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提高深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制度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林波  李伟涛  王维  熊严军  
21世纪,全球范围内城市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扩张不可避免地将大量的森林、农田、草地、湿地和水域等发挥着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态用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对城市、区域乃至全球的生态系统造成较大的影响。在未来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保护必需的生态用地对于维持城市自身生态系统健康、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研究以中国经济特区深圳市为例,将景观生态概念模型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结合起来,在GIS技术的支持下,构建了城市最小生态用地空间分析模型,并分别按照保留城市面积30%、40%、50%和60%生态用地的4种情景,分析最小生态用地空间分布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论文所...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永娴  
介绍了深圳市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概况和特点,分析了社区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对改进社区图书馆服务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邓金杰  黄伟坚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城市开始关注城市生态用地保护问题,但所采取的措施基本停留在划定保护空间范围这个层面。对于保护空间范围内城市生态用地的精细化管控,尤其在规划编制方面,相应的研究和实践则较为薄弱。对此,笔者通过对深圳的情况分析认为,可从实施精细化规划管控的角度出发,开展城市生态用地规划编制。深圳市城市生态用地管控现状与问题城市生态用地规模日渐减少。深圳市自2005年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以来,一方面,基本生态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魏凌  张子逸  王富彬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产业用地指引工作对于地方招商引资,提升产业发展环境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产业用地政策实施工作指引(2019年版)》政策的内容、导向,结合深圳市产业发展环境和地方政策的实践,对深圳市提升产业用地空间使用效率和扶植产业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