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59)
- 2023(17719)
- 2022(15542)
- 2021(14553)
- 2020(12043)
- 2019(27891)
- 2018(27197)
- 2017(52158)
- 2016(28731)
- 2015(32045)
- 2014(31877)
- 2013(31411)
- 2012(29054)
- 2011(26299)
- 2010(26272)
- 2009(24525)
- 2008(24027)
- 2007(20769)
- 2006(18670)
- 2005(16534)
- 学科
- 济(112068)
- 经济(111918)
- 管理(83829)
- 业(77971)
- 企(63560)
- 企业(63560)
- 方法(48229)
- 数学(42165)
- 数学方法(41680)
- 中国(32759)
- 财(31642)
- 农(31456)
- 学(24888)
- 业经(24645)
- 地方(24535)
- 制(24529)
- 贸(21639)
- 贸易(21629)
- 易(20992)
- 农业(20856)
- 务(18723)
- 财务(18649)
- 财务管理(18610)
- 环境(18366)
- 银(18118)
- 银行(18046)
- 企业财务(17622)
- 融(17248)
- 金融(17244)
- 行(17174)
- 机构
- 大学(404132)
- 学院(402301)
- 济(162473)
- 经济(158898)
- 管理(156202)
- 研究(141584)
- 理学(134950)
- 理学院(133352)
- 管理学(131066)
- 管理学院(130342)
- 中国(105001)
- 科学(88239)
- 京(86320)
- 财(77297)
- 所(71650)
- 农(70898)
- 研究所(65189)
- 中心(63916)
- 业大(62722)
- 财经(60471)
- 江(59965)
- 农业(55679)
- 经(54963)
- 北京(54366)
- 范(53023)
- 师范(52446)
- 院(51564)
- 州(49946)
- 经济学(48704)
- 财经大学(44815)
- 基金
- 项目(276556)
- 科学(216813)
- 基金(201029)
- 研究(198007)
- 家(177165)
- 国家(175715)
- 科学基金(149812)
- 社会(125506)
- 社会科(118963)
- 社会科学(118935)
- 省(107357)
- 基金项目(107035)
- 自然(98861)
- 自然科(96508)
- 自然科学(96480)
- 自然科学基金(94722)
- 划(91361)
- 教育(90211)
- 资助(82251)
- 编号(79547)
- 成果(64569)
- 重点(62384)
- 部(60719)
- 发(58941)
- 创(57096)
- 课题(55317)
- 创新(53432)
- 科研(52773)
- 国家社会(51669)
- 教育部(51628)
- 期刊
- 济(179534)
- 经济(179534)
- 研究(122609)
- 中国(78897)
- 学报(68563)
- 农(64103)
- 科学(61230)
- 财(58874)
- 管理(56873)
- 大学(51133)
- 学学(48361)
- 农业(43489)
- 教育(42096)
- 融(36951)
- 金融(36951)
- 技术(32438)
- 财经(29368)
- 经济研究(29059)
- 业经(28804)
- 经(25107)
- 问题(24514)
- 业(22277)
- 科技(19982)
- 版(19606)
- 理论(19364)
- 图书(19278)
- 贸(18815)
- 技术经济(18561)
- 现代(18182)
- 资源(17694)
共检索到601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咏华 庞海燕 马淇蔚
以杭州市为例,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等扇分析、扩展强度指数和重心转移等定量测度方法,分别获取2000—2015年建设用地增长规模、强度和方位的阶段性特征。结果表明:①东、西两翼为增长规模热、冷点地区,全域增长速率经历由低、中速向高速的阶段性转变;②东南、东北部增长强度显著上升伴随西北、西南部持续走低,全域增长格局经历由非均衡、稍均衡到均衡的阶段性转变;③全域增长方位经历由钱塘江以西的主城单核心主导向跨江以东的多中心组团结构的阶段性转变。在此基础上,将用地增长规模同扩展强度的热、冷区域进行空间叠加,获取城市空间增长的四种关联模式;基于多部门空间政策数据,分析不同政策类型对相应关联模式的影响效力。最后得出空间政策对空间增长的作用绩效体现在影响增长形态、调控增长时效和转变增长阶段三个方面。
关键词:
规划政策 城市空间增长 政策机制 杭州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荣增 陈浩然
科学地规划城市未来的空间布局和划定城市增长边界,是落实自然资源部"三条控制线"与城市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关键,对于城市空间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杭州市为例,运用Euclidean distance建立影响因子模型,对影响城市增长边界的城市空间地形因子、自然环境因子、现状城市土地分类因子、产业与经济环境因子以及现代服务网点布局等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运用耦合神经网络识别城市空间发展潜力,最后运用耦合神经网络与元胞自动机(ANN-CA),按照不同限制条件(严格限制、基本限制、管制区限制)和可持续发展、核心区规划建设用地优先发展等不同情景约束对杭州市2030年城市空间拓展与增长边界进行了多维度模拟。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2018~2030年,萧山区,江干区和余杭区城市面积扩张最多,增长的面积分别为83.75、51.96和31.32 km~2,是杭州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域。(2)提出了杭州在坚持"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空间策略的基础上,未来将以东、西方向为重点进行城市扩展。(3)以生态保护、集约节约为原则划定了杭州城市未来增长边界。旨在为杭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及相关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玮 徐建春
以《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为契机,从调查分析杭州城市空间结构现状及"城市蔓延"等问题入手,借鉴美国俄勒冈州城市发展边界(UGB,UrbanGrowthBoundary)的理念和实践,提出了优化杭州城市空间结构的设想,为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及管理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UGB 城市规划 空间秩序 优化 杭州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尹文耀 叶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鸣哲 张京祥 何鹤鸣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由资本要素驱动愈来愈转变为创新驱动,产业创新成为城市间竞争的焦点。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提出并大力实施"双创"战略,众创空间在中国城市中快速涌现。以协同理论为基础,基于杭州市的实证分析,针对产业创新的集聚特性,分析城市众创空间中个体相互协同运作过程,以及不同主体的目标、需求及空间偏好,进而得出众创空间集群形成的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正
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三个主要因素。在进行宏观经济增长目标制定和调控过程中,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测算十分有意义。文章根据杭州市经济统计数据和国内外经济环境,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算出杭州"十一五"期间的潜在经济增长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薇
2016年,中国首次担任第11届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主席国,制定G20议程,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指路人。G20已经形成一套独特的工作机制和一批稳定的优先议题。在全球经济增长缓慢、经济形势复杂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杭州峰会抱有较高期待。中国主持下的G20不仅体现出对既有经验的继承,而且也展示出中国在经济治理领域中的独特智慧。杭州峰会的成功给G20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薇
2016年,中国首次担任第11届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主席国,制定G20议程,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指路人。G20已经形成一套独特的工作机制和一批稳定的优先议题。在全球经济增长缓慢、经济形势复杂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杭州峰会抱有较高期待。中国主持下的G20不仅体现出对既有经验的继承,而且也展示出中国在经济治理领域中的独特智慧。杭州峰会的成功给G20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伟武 杨舒喆 刘泠君
为了有效发挥杭州市蓝绿空间的热缓减潜力,借助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辅助处理杭州市Landsat 8遥感影像数据,利用随机森林算法提取各类用地的时空变化,代入GTWR模型定量分析了2000—2020年杭州市蓝绿空间与热环境的时空驱动机制及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杭州市城镇扩张与热岛效应加剧存在高度时空耦合性,“热岛一体化”趋势愈发显著。杭州市蓝绿空间格局已趋于稳定,应将蓝色空间作为当前高效提升热缓减效益的重点。杭州市各市辖区(县市)热缓减效益值波动幅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论可为杭州市制定科学合理的蓝绿空间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王鸣,陈怡平,李伟国
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相应采取的对策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段和不同的空间层面上有着各自的特点。从时段上看 ,有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之分 ;从空间上看 ,有全球、国家、区域、城市四个层次 ,每一阶段中各个空间层次采取的环境政策的重点和作用显然也有其各自的特点。本文将重点分析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 ,发达国家城市 (以日本北九州市为例 )与发展中国家城市 (以浙江杭州市为例 )的环境政策演变 ,从环境政策组成的五个方面进行差异分析 ,为中国城市环境政策体系的完善寻求借鉴与启迪。
关键词:
城市 环境政策 比较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温海珍 卜晓庆 秦中伏
城市湖泊具有重要的景观生态价值,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显著,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以杭州西湖为例,采用2011年杭州市6城区649个住宅小区的相关数据,建立传统特征价格模型,并从方向—距离异质性两个维度对模型进行改进,实证分析城市大型景观中心对住宅价格的空间影响差异。结果表明:①西湖对杭州市住宅价格具有显著的正向外部性效应,到西湖的距离每增加1%,住宅价格将下降0.226%。②西湖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方向异质性,平均的空间影响范围为5.62km,但在不同方向上西湖的价格弹性呈现明显差异。③在以西湖为中心、同心圆状向四周扩散的过程中,住宅价格对西湖距离的空间敏感性呈现出先急剧减小后缓慢增大的趋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谢守红 甘晨 傅春梅
近年来杭州市创业活动发展迅速,创业活动指数呈现加速增长趋势。创业活动的蓬勃发展给杭州经济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并对杭州城市空间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空间分布上看,杭州市创业活动呈现高度集聚的特征,创业活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区域:文三路创业基地、文一西路电商创业基地、滨江健康娱乐创业基地、大学城创业基地、未来科技城等。空间集聚的模式主要有3种:龙头企业带动型、大学和科研院所依托型、新区规划建设型。创业人才、科学技术、市场力和政府力是影响创业活动空间集聚的主要驱动力,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杭州创业活动表现为自组织空间集聚模式与他组织空间集聚模式。
关键词:
创业活动 空间集聚 众创空间 杭州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
1.目前的7.5%增速是建立在货币超发基础上的。2014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已经突破10.57万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上半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了14.7%。预测表明,全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将达到14.2%,远远超过年初制定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3%的目标,也高于2013年13.6%的增速,2014年的货币超发,将使2014年在经济增长减速的同时,通货膨胀率上升。如果2015年继续实行微刺激政策,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亮 岳文泽 刘勇
多中心城市已经成为我国大多数城市的重要目标,在此目标驱动下城市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变。多中心结构投影到各类城市空间要素上,形成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等复杂的空间布局与交互模式,进而影响城市功能的良性发展。以杭州为例,从人口密度、土地价格、交通设施密度、夜间灯光强度等要素出发,利用GIS空间分析、剖面线分析等方法测度了不同时相下各要素的空间结构,以此反映城市多中心结构特征并揭示其时空演化规律。研究表明:杭州的多中心结构表现出较为典型的"强主城,弱副城"的空间特征;各级中心分布内密外疏,不均衡,具有空间异
关键词:
多中心城市 空间结构 形态要素 杭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