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35)
- 2023(6452)
- 2022(5551)
- 2021(5132)
- 2020(4055)
- 2019(9616)
- 2018(8852)
- 2017(16202)
- 2016(8493)
- 2015(9433)
- 2014(9320)
- 2013(9528)
- 2012(9039)
- 2011(8374)
- 2010(8132)
- 2009(7619)
- 2008(7486)
- 2007(6242)
- 2006(5562)
- 2005(5179)
- 学科
- 济(46170)
- 经济(46148)
- 业(20588)
- 管理(19668)
- 地方(18128)
- 企(15026)
- 企业(15026)
- 方法(14656)
- 农(13507)
- 数学(12682)
- 数学方法(12569)
- 中国(11694)
- 业经(11145)
- 地方经济(9874)
- 农业(9527)
- 产业(9310)
- 学(8582)
- 财(7243)
- 环境(7053)
- 制(6254)
- 技术(6155)
- 发(6084)
- 贸(6002)
- 贸易(5997)
- 和(5676)
- 易(5640)
- 结构(5615)
- 融(5082)
- 金融(5078)
- 资源(4712)
- 机构
- 学院(120989)
- 大学(120009)
- 济(53712)
- 经济(52699)
- 研究(47922)
- 管理(45940)
- 理学(39536)
- 理学院(38908)
- 管理学(38282)
- 管理学院(38041)
- 中国(35148)
- 科学(29458)
- 京(27152)
- 所(23541)
- 中心(22633)
- 研究所(21491)
- 财(21105)
- 农(20506)
- 范(19405)
- 师范(19287)
- 江(19102)
- 院(17737)
- 业大(17505)
- 北京(17033)
- 财经(16551)
- 经济学(16401)
- 师范大学(16078)
- 农业(15712)
- 州(15546)
- 经(15008)
- 基金
- 项目(86791)
- 科学(70153)
- 基金(64096)
- 研究(63000)
- 家(56438)
- 国家(56025)
- 科学基金(48493)
- 社会(42715)
- 社会科(40555)
- 社会科学(40550)
- 基金项目(35350)
- 省(33464)
- 自然(30620)
- 自然科(29854)
- 自然科学(29850)
- 自然科学基金(29315)
- 划(29056)
- 教育(26944)
- 编号(24085)
- 资助(23791)
- 发(21508)
- 重点(20217)
- 部(18641)
- 创(18443)
- 成果(18288)
- 国家社会(18263)
- 发展(17745)
- 展(17510)
- 课题(17393)
- 创新(17271)
共检索到191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涛 王宝平 张伊娜
从地级市和区市县两个空间层面,对长三角地区产业价值区段的时空演化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地级市层面,以"价值区段"为特征的地区空间经济结构日益明显,并且形成"核心—外围"的空间格局;在区市县层面,市区单元的价值区段类型与所在地级市显示出一致性,而郊区、县级市和县单元则显示出差异性;长三角地区产业价值区段的时空演化与区域经济全球化进程密切相关,尽管金融危机带来消极影响,但是却倒逼式地促进了地区价值区段的提升,为地区经济发展转型和产业升级带来了机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戴昭鑫 张云芝 胡云锋 董昱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灰霾天气持续增多,空气细颗粒物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基于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长三角地区及周边缓冲区内共214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PM_(2.5)逐时监测数据,运用普通克里金插值方法,从年、季、月尺度上分析了PM_(2.5)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时间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2 a来,长三角地区PM_(2.5)浓度空间分布明显呈现整体北部高南部低,局部地区略有突出的分布特征;长三角地区PM_(2.5)浓度年均值为57.08μg/M~3;其中,江苏省PM_(2.5)的年均值为三省市最高,为65.84μg/M~3;其次为上海市,年均值为53.87μg/M~3;浙江省PM_(2.5)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涛 张伊娜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城市和区域越来越纳入全球经济网络。基于财富500强外资制造业企业数据,从产业价值区段的视角,运用全球价值链的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地区参与全球劳动分工的时空演化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企业分支机构的价值链层次不断提升,推动了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则长期处于价值链的低端锁定状态,无助于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承云 张婷婷
本文旨在探讨研发产业的空间集聚规律和研发产业区域差异的空间特性,揭示地理临近与产业网络形成及研发产业在城市体系间的内在关联。基于实地调查和R&D普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GIS制图等方法,以区位理论和城市空间结构为理论依据,探讨了长三角地区16城市研发产业的空间演化过程,分析了研发产业的影响因子。研究表明:影响研发产业的主要因子依次为:产业发展综合实力因子、产业结构因子、产业竞争力因子、经济结构支持因子、经济发展水平因子、研发活跃度因子等6大类因子。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长三角地区研发产业空间结构的显著特征是集聚在以上海为中心的单极空间模式。之后发展到2007年,南京、杭州、苏州等城市研发产业发展呈快速增长态势,空间上表现为由单极集中转向多极分散的趋势。研究认为:今后长三角地区研发产业区域差异格局将逐步形成,呈现为以上海、南京、杭州为顶点的区域内部的三角形格局。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研发产业 空间演化 影响因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庆华 王文平
关于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问题的认识是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许多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存在产业同构现象,而一些学者否认产业同构现象存在;一些学者认为存在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一些学者则认为存在产业结构趋异现象。关于产业同构问题的成因则有经济发展水平观、行政管理体制观、区域资源禀赋观、市场开放程度观等。关于产业同构现象的影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障碍;另一种观点认为是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关于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的对策措施亦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产业同构 研究综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邱风 张国平 郑恒
长三角产业同构与恶性竞争问题日益受到学界和经济管理部门的重视,但这个问题并没有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的那样严重。随着产业的细分和时间的推移,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趋于下降,这是市场力量促使该地区产业互补推进的结果。而恶性竞争主要表现在由政府控制投资的领域,这是由我国特殊的政府官员晋升体制决定的。因此,该地区的产业协作主要依靠市场力量,政府要为此提供政策环境。破解恶性竞争须从供给性制度变迁入手,促进区域合作,优化产业的空间布局。
关键词:
长三角 产业结构 相似系数 产业协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永红 吴江涛
1.重新界定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的功能及产业分工定位在各中心的功能定位上,上海可定位为综合性的经济中心,未来以服务业为主;南京则可定位为以重化、化学原料、机械、电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继良 陈炳华 张帅奇
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既有共性也有特性。本文在对江苏、浙江和上海三省市产业发展异同点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三省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进行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政策思考。
关键词:
转型升级 必然性 差异性 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戴靓 周生路 吴绍华 林晨
陆地净第一性生产力(NPP)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一项重要指示性指标,与碳循环过程和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不仅已成为地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更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具综合竞争力的地区之一,该地区的陆地生态系统同时承受着自然因素及高强度人为活动的双重影响。因此,利用CASA模型,在RS和GIS技术支撑下,探讨近十年来长三角地区陆地NPP的时空演变规律及控制因子,以期为进一步开展高强度人为活动对陆地系统碳循环过程的影响研究提供基础参数。主要结论如下:(1)在时间上呈下降趋势:近十年长三角地区陆地NPP呈现3a周期式波动下降;(2)在空间上分异规律明显:陆地NPP分布为浙江>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毛婉柳 徐建华 卢德彬 杨东阳 赵佳楠
PM_(2.5)浓度值增加对大气能见度、人体健康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采用2015年长三角地区监测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和相关系数法,分析长三角地区城市PM_(2.5)污染的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5年长三角地区城市PM_(2.5)年均浓度值为54.54μg/m~3,季节变化总体呈现春冬高夏秋低的季节性周期变化规律,1月和12月为一年中PM_(2.5)污染最严重的月份,污染范围最广,5~9月是PM_(2.5)浓度值优良时段,日均值春季和冬季的波动周期较短而剧烈,夏季和秋季波动周期相对较长而平缓。(2)2015年长三角地区城市PM_(2.5)年均浓度值整体上从江苏到浙江呈减少趋势,具有北高南低,局部突出的特征。(3)长三角地区城市PM_(2.5)浓度空间上存在集聚现象,低值集聚主要分布在浙江沿海地区,高值集聚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4)燃烧排放的烟尘和前体物的二次转化对长三角地区PM_(2.5)浓度有显著影响。风速和降水量是影响PM_(2.5)浓度的两个重要气象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钱水土 金娇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产业集聚区的形成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自然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文章以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地市①2000-2007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对金融结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表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存(贷)款集中度和股市融资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融资结构呈显著的负向作用,而贷款结构的影响并不明显。最后据此提出了简短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结构 产业集聚 经济增长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毅 徐明棋
基于长三角地区的相关数据,本文首先运用DEA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实证考察了该地区金融生态系统的效率水平和发展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方法对该地区25市的金融生态系统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整体金融生态系统的效率水平较高,但其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从聚类结果看,25市的金融生态系统分成5类特征最为显著,且上海市无论金融生态系统的效率还是发展水平均为最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曾海鹰 岳欢
本文选取长江三角洲41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近20年的面板数据,将产业结构、对外贸易和碳排放结合在一起,分析长三角地区碳排放空间特征,采用空间邻接权重矩阵、地理距离矩阵和经济距离矩阵结合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产业结构、对外贸易与碳排放的联系。研究发现:(1)长三角地区碳排放量存在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2)从直接效应来看,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会抑制本地区碳排放量的增长,但会增加邻近地区的碳排放量;(3)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会增加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碳排放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慧
环境问题和产业结构调整都是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在区分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效应。结果显示: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式环境规制均有效驱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环境规制强度越高,经济中服务业占比越高,非正式环境规制的经济效应已初步显现;人均GDP、产业规模和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调整指数正相关,而对外开放度对产业结构调整负相关。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长三角地区应制定多样性的正式环境规制政策、促进消费者导向的环境规制创新以及加强非正式规制力量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环境规制 产业结构 倒逼机制 长三角地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谭晶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其区位、资源等相对比较优势,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但在经济增长不断受到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长三角地区产业急需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本文对长三角地区转型升级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路径选择,提出了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