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34)
2023(13901)
2022(11865)
2021(11700)
2020(9811)
2019(23095)
2018(22692)
2017(42567)
2016(23221)
2015(27091)
2014(27088)
2013(26911)
2012(25204)
2011(22604)
2010(22592)
2009(21119)
2008(21350)
2007(18774)
2006(16121)
2005(14816)
作者
(67580)
(56690)
(56562)
(54208)
(36004)
(27389)
(25930)
(22246)
(21552)
(20292)
(19282)
(19255)
(17965)
(17929)
(17785)
(17740)
(17137)
(16878)
(16402)
(16186)
(14064)
(14009)
(13706)
(12959)
(12804)
(12761)
(12540)
(12419)
(11543)
(11336)
学科
(99503)
经济(99387)
管理(65676)
(62304)
(50478)
企业(50478)
方法(47580)
数学(42328)
数学方法(41690)
中国(28714)
(27779)
(26532)
(20999)
(20898)
贸易(20888)
(20395)
(19518)
业经(19138)
农业(17144)
地方(16893)
(16564)
财务(16503)
财务管理(16449)
(16275)
银行(16244)
企业财务(15550)
(15490)
金融(15487)
(15462)
(14676)
机构
大学(339265)
学院(335296)
(143434)
经济(140632)
管理(126857)
研究(117794)
理学(108706)
理学院(107437)
管理学(105374)
管理学院(104751)
中国(92262)
(72635)
科学(71340)
(66431)
(59961)
(57017)
中心(54924)
研究所(54260)
财经(52345)
(49436)
业大(49195)
(47620)
北京(46333)
经济学(44905)
农业(44851)
(44236)
师范(43781)
(41900)
经济学院(40415)
(39022)
基金
项目(220342)
科学(173739)
基金(162653)
研究(158282)
(142341)
国家(141222)
科学基金(120669)
社会(100896)
社会科(95579)
社会科学(95551)
基金项目(85226)
(83106)
自然(78848)
自然科(77066)
自然科学(77044)
自然科学基金(75674)
教育(73605)
(71595)
资助(68252)
编号(62667)
成果(51835)
(50062)
重点(49962)
(46588)
(44852)
课题(43334)
教育部(43018)
科研(43000)
国家社会(42581)
创新(42153)
期刊
(155566)
经济(155566)
研究(100994)
中国(66245)
学报(54720)
(53763)
(51569)
科学(49873)
管理(46595)
大学(41568)
学学(38942)
农业(34848)
教育(34480)
(32369)
金融(32369)
技术(29757)
财经(26618)
经济研究(25538)
业经(22938)
(22937)
问题(21062)
(20126)
(19452)
国际(18003)
统计(17702)
世界(17143)
技术经济(17021)
(16765)
图书(16163)
理论(15959)
共检索到50956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众  
基于国家统计局编制的资金流量表,本文对宏观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格局、劳动者报酬偏低的原因、政府部门财产收入构成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居民财产性收入占比偏低以及居民储蓄率高而消费率低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并有如下的研究发现:首先,初次分配中住户部门的份额在2004年以后总体上出现了下降,受益者是企业部门;再分配中,住户部门的份额持续且大幅度下滑,受益者是剩下的两个部门。其次,政府部门利用自己在再分配过程中的主导地位,造就了一个向政府部门严重偏斜的再分配过程。再次,企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占比下降,虽有企业总体税负上升的因素,但企业部门压榨劳动者的因素也难逃其咎。再次,住户部门财产收入严重依赖净利息收入,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全红  
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92—2005年中国资金流量表为基础,从收入分配和部门消费倾向两个方面对居民和政府部门的消费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国民消费率的下降主要是由居民消费率下降引起的,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居民消费倾向的下降,以及由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构的变化所引起的居民收入占比的降低是居民消费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为了实现以提高国内消费率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必须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机制两方面来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从建立公共财政体系角度来提高政府消费倾向,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和促进居民尤其是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全红  
国民消费率的波动来自居民部门和政府部门。从1992-2005年的数据看,中国国民消费率的下降主要是由居民消费率尤其是农村消费率下降引起的,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居民消费倾向和收入占比的下降是居民消费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构的变化,一方面引起居民收入占比的下降,另一方面又使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这两个因素都推动了居民消费率的下降;政府消费率虽然总体上保持稳定,但政府消费倾向的下降阻碍了政府消费率的提高,也导致居民预防性储蓄的上升和消费倾向的下降。为实现以提高国内消费率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必须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机制两方面来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从建立公共财政体系角度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扬  殷剑峰  
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为基础,从收入分配和部门储蓄倾向等两个方面对居民、企业和政府等国内三个部门的储蓄率进行了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尽管居民部门的储蓄率最高,但是,自1992年以来,它实际上呈逐步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居民部门获得的劳动报酬、财产收入和再分配收入均有所下降;企业储蓄率呈现缓缓上升趋势,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而在于其主要支出——对居民部门的劳动报酬支出和利息支出长期被稳定在较低的水平上;政府储蓄率在经历了上个世纪的低位徘徊之后,于2000年以后急剧上升,其主要原因在于,通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政府的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占据了越...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云  程远  胡秋阳  
基于中国投入产出式宏观资金流量表和资金关联模型,定量分析发生在政府部门的局部债务违约,经由国民经济各账户之间的资金关联关系发生扩散和波及,从而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资金筹措和资金运用产生的结构性影响。结果表明:政府部门违约总体上对经济造成2.16倍原违约资产的损失。对于同样规模的政府性债务违约,在部门层面中,非金融企业部门损失最大,约占总损失的40%;在资金账户层面,实物交易和金融交易的损失分别约占总损失的64%和36%,实物交易中增加值账户遭受的损失最大,金融交易中存款账户遭受的损失最大,因此非金融部门的生产活动和金融机构的存款项目在债务风险管理中最应当受到重视。此外,在违约损失的传导过程中,各部门受到冲击的严重程度次序是变化的,风险爆发初期受到冲击最大的部门最终的总损失可能较小。因此,一旦危机爆发,直观地通过观察危机初期各部门受影响大小来判断各部门所受损失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利用部门间资金关联结构判断风险传播路径至关重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浩  
本文在对我国 1992~ 1998年资金流量表初步分析基础上 ,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政府、企业、住户部门可支配收入比例为 18∶13∶70 ,基本稳定 ;(2 )储蓄率、投资率高 ,住户部门储蓄占总储蓄一半以上 ,企业部门占资本形成总额的 3 /4;(3 )企业是最大的亏绌部门 ,住户是最大的盈余部门 ,储蓄与投资分离程度高 ,占可支配收入的 14~ 15 % ,这决定了金融资产规模和货币量的迅猛扩张 ;(4)企业部门的资金来源以外源融资为主 ,外部资金又以银行贷款为主 ,资金运用以实物投资为主 ,金融资产中以货币性资产为主 ;(5 )住户部门的资金来源以本部门储蓄为主 ,负债极低 ,但...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梁东黎  
资金流量表呈现出功能性分配的结构,在其背后还隐藏着生产增加值的结构或产业结构。两个结构混杂在一起,导致表中的数据"打架"。由于从资金流量表中解析出二重结构,我们就可以利用资金流量表提供的数据,对初次分配格局进行产业结构的分析。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出发,资金流量表中的四个部门应改为:一般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政府部门和家庭企业部门。由此可以看到:各部门初次分配的格局差别极大。"劳动报酬份额较低且下降",实际上主要是一般企业部门的问题。劳动报酬份额的部门差异,在排除了人均资本占有的部门差异和就业的部门差异因素之后,其原因只能归结为人均劳动报酬的部门差异。解决"提高劳动报酬份额"问题,在短期,必须对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金花  
近年来,我国较高的储蓄率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问题。普遍认为,长期持续的高储蓄率是引发经济运行中高投资和低消费的主要原因。在国民收入既定的前提下,储蓄和消费为此消彼长的关系。当前,如何有效降低国民储蓄水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宝瑜  王涛  
本文利用全球各国独立公布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在负债(资产)份额假定下,采用负债(资产)流量转移法编制了国际资金流量初始矩阵,进一步用RAS法编制了2012年全球资金流量表(G-FOFM),然后在国际资金流量表基础上对2012年全球主要国家之间的资本和金融流动状况进行了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潘文轩  
税收是影响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因素。利用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数据,实证分析了1992—2015年税收对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程度总体上趋于提高,其中,生产税参与分配的程度远高于收入税。第二,收入形成受税收直接影响度最大的是政府部门,税收对非政府部门收入形成的影响度与部门税收负担率有较强正相关性。第三,在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变化的过程中,税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并非最主要的成因。第四,税收对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两部门收入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异质性。因此,要合理提高收入税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程度,对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收入要采取差异化的税收调节措施,找准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关键环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潘文轩  
税收是影响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中国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数据,从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程度与结构、税收对各部门收入形成的影响、税收对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及其变化的影响三个维度,实证分析了1992-2015年间税收对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程度总体上趋于提高,其中,生产税参与分配的程度远高于收入税;收入形成受税收直接影响度最大的是政府部门,税收对非政府部门收入形成的影响度与部门税收负担率有较强正相关性;在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变化过程中,税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并非最主要的成因;税收对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两部门收入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由于税制结构等方面的不同,中美两国税收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有所区别。上述结论为更好发挥税收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功能、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燕  
储蓄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作为国民储蓄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储蓄,与国家长期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则更为明显,更为直接。本文通过对近些年我国资金流量表进行分析,说明我国政府储蓄的现状,并对下一步关于政府储蓄的财政工作改革提出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潘春阳  杜莉  蔡璟孜  
内需不振,特别是居民消费滞后已经日益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因素,因而准确判断导致居民消费滞后的主导因素和发生环节,对于政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居民消费率的因子分解,并利用1992~2007年的资金流量表的数据,剖析了导致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内在原因。我们发现,居民部门收入不足和消费意愿低迷是造成居民消费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但前者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居民部门收入不足主要发生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阶段。因而完善初次分配、提高居民收入是提高居民消费率的重要手段。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现阶段发生持续高通胀的可能性极小,相反,房地产泡沫可能出现的深度调整会使中国经济大幅减速;◆国际经济环境呈偏紧态势,对我国出口增长形成较大压力,而国内发展环境总体上仍处于适度宽松状态;◆2011年投资可能出现"爆发性增长",投资与消费增长再次面临严重失衡问题;◆出口明显放慢将使外向型企业效益下降,产能过剩问题将逐步显性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小广  
本文分析了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提出有两大因素将影响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长,一是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二是国内金融市场环境的内生性紧缩。宏观经济将会继续调整,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计会降至9%以下,但通胀形势将会明显好转,消费物价指数(CPI)增长将回落到3%左右的合理区间。文章强调,要正确地看待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整。宏观经济进入调整型增长期,是一种内在发展要求,关键是要在调整型增长期中解决长期结构性矛盾,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并提出宏观经济政策总基调和具体建议。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