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46)
2023(9254)
2022(7571)
2021(7089)
2020(5727)
2019(13236)
2018(12847)
2017(24914)
2016(13151)
2015(14977)
2014(14857)
2013(14826)
2012(14412)
2011(13464)
2010(13737)
2009(13018)
2008(12795)
2007(11386)
2006(10692)
2005(10045)
作者
(37311)
(31241)
(31208)
(30060)
(20426)
(14752)
(14091)
(12150)
(12103)
(11326)
(11036)
(10225)
(10193)
(10183)
(10132)
(9717)
(9326)
(9032)
(8889)
(8463)
(8154)
(7551)
(7542)
(7169)
(7164)
(7131)
(6732)
(6493)
(6260)
(6133)
学科
(81365)
经济(81306)
管理(36861)
(32811)
方法(26860)
(24805)
企业(24805)
数学(24426)
数学方法(24242)
中国(22255)
地方(18810)
(17602)
(14906)
贸易(14898)
(14540)
(14168)
业经(13837)
地方经济(13217)
(13165)
(12853)
(11556)
(11543)
银行(11543)
农业(11453)
(11345)
金融(11345)
(11316)
环境(11084)
(9725)
(9536)
机构
大学(202161)
学院(201333)
(107237)
经济(105546)
研究(78245)
管理(74853)
理学(63246)
理学院(62562)
管理学(61876)
中国(61654)
管理学院(61479)
(47210)
(42616)
科学(40437)
(38636)
财经(37011)
经济学(35869)
研究所(34586)
(33797)
中心(33775)
经济学院(32003)
(29483)
北京(28118)
(27535)
财经大学(27331)
(26358)
(25921)
师范(25797)
科学院(23483)
(22835)
基金
项目(122803)
科学(99178)
研究(94090)
基金(92866)
(79341)
国家(78734)
科学基金(67628)
社会(65218)
社会科(62042)
社会科学(62031)
基金项目(46660)
(43267)
教育(42187)
资助(39749)
自然(39361)
自然科(38447)
自然科学(38438)
自然科学基金(37807)
(37105)
编号(35734)
成果(30428)
(29844)
国家社会(28544)
(28500)
重点(27654)
中国(27099)
教育部(26477)
课题(25740)
人文(25338)
发展(24671)
期刊
(126446)
经济(126446)
研究(72577)
中国(39437)
(33757)
管理(30246)
科学(25484)
(24766)
(23998)
金融(23998)
学报(23258)
经济研究(22330)
财经(20198)
大学(19050)
学学(17970)
教育(17718)
(17677)
技术(17032)
农业(16866)
问题(16657)
业经(16580)
(16102)
国际(14723)
世界(14470)
技术经济(12254)
统计(11114)
经济问题(10343)
(9512)
经济管理(9471)
现代(9413)
共检索到324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勇  
在一系列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和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良好外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 2000年越南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回升,但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昌忠泽  王俊  
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源于其特殊的制度经济背景: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推动。内外平衡相互对应、互为因果,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必须作出新的调整。鉴于财政扩张与人民币升值是一种有效的政策组合,应根据中国区域二元经济状况,建立全国统一性和区域差异性相结合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三位经济学家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阿里恰(Giovanni Dell'Ariccia)和摩罗(Paolo Mauro)发表了一份《反思宏观经济政策》的报告(SPN/10/03),在学术界和宏观决策部门引起了极大反响。这篇报告首先回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荣景  
理性预期的假说有两个基本假设。其一是理性预期,即假定经济主体(这里指微观层面,下文也是指同一层面的)对未来作出的预测是理性的。其二是持续的“市场出清”,也就是假定,无论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产品价格和货币工资将适应供求状况迅速调整,使市场供给和需求平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郭杰  于泽  阎衍  段亚林  
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逐季下滑,宏观经济形势趋于严峻。事实上,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到新的转折阶段,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短期中金融危机深化、内需不足等长短期因素叠加的结果。从目前情况看,这种情况会持续较长一段时期,从而给我国宏观经济形成较大压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鞍钢,吴群刚  
我国经济在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经济增长率呈下滑趋势,已低于90年代以来的增长趋势,为此中央政府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政策和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一些政策与措施已初见成效,另一些也正在或滞后性地发挥作用。国内外新的挑战与社会经济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种种矛盾,使今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晓超  
社会资金流向变化与宏观经济政策选择李晓超针对1996年下半年出现的社会资金流向变化,当时有一种流行的看法,认为社会资金流向的变化是暂时的,只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如通过对股票市场的治理就可加以解决。时至今日,这一变化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又有进一步扩大之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闫坤  张鹏  
2010年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总体上,全球主要经济体逐步企稳并正式步入复苏期,但主要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也给全球带来了输入性通胀压力,进而成为诱发我国复合式通胀压力的主因。面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茂生  柏冬秀  
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选择运用宏观经济政策调节经济。要选择恰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前提是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或形势有正确的认识,当然正确的理论指导也不可或缺。文中通过对1993年以来宏观调控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反思,提出了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问题需要选择实行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建议,即:实行以增加政府支出为主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实行放松银根的货币政策并以之支持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实行增加居民即期购买力的收入政策而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予以支持。强调利用收入政策是本文的突出特点,这一政策的具体措施有:①较大幅度地提高工薪阶层的收入水平(比如公务员工资3年翻1番);②建立规范的退休养老和失业保险制度,以保障这一群体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本文分析了2015年前三季度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认为,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在波动中实现平稳增长,继续处于合理区间;正确认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短期困难,经济的长期基本面依然向好;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加速积聚,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有坚实基础。文章提出,要继续保持和增强战略定力,以改革创新落实好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一是创新调控方式,增强宏观政策的效力;二是促进有效投资,挖掘扩大内需的潜力;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的动力;四是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五是提升开放层次,打造合作竞争的助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连城  郎丽华  
本文采用历史分析和逻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认为中国经济的运行规律是决定中国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基础,而世界经济运行规律和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也影响着宏观经济的走势。无论从中国经济自身的运动规律还是从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来看,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总体上都将呈现向好的趋势。因此,2012年及其未来一段时间,保持经济适度增长,促进结构调整,抑制通货膨胀,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和政策选择的目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丽  
2006年12月26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与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与开放战略再探索”理论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小礼堂隆重召开,来自上海市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的80余位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在对外开放新阶段如何提升中国开放战略、优化开放政策等一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讨。为反映本次研讨会的精彩内容,本刊特将与会专家的发言要点整理并予以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蔡甜甜  
本文运用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1978—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并利用情景分析模拟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汇率政策的变动对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能抑制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实行宽松的财政政策,对GDP、消费、投资和出口总额均有积极影响;提高人民币汇率,可促进经济增长,扩大投资和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