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00)
- 2023(5768)
- 2022(4133)
- 2021(3666)
- 2020(2977)
- 2019(6559)
- 2018(6686)
- 2017(12994)
- 2016(7378)
- 2015(8128)
- 2014(8373)
- 2013(7967)
- 2012(7214)
- 2011(6166)
- 2010(6135)
- 2009(5706)
- 2008(5656)
- 2007(5199)
- 2006(4830)
- 2005(4527)
- 学科
- 济(32257)
- 经济(32229)
- 业(17652)
- 管理(16939)
- 企(12166)
- 企业(12166)
- 方法(11484)
- 中国(10710)
- 农(10652)
- 数学(10052)
- 数学方法(9944)
- 学(9531)
- 地方(8117)
- 业经(7947)
- 农业(7728)
- 财(6322)
- 发(5879)
- 制(5236)
- 发展(5094)
- 展(5090)
- 产业(4914)
- 贸(4758)
- 贸易(4753)
- 易(4586)
- 地方经济(4517)
- 体(4477)
- 融(4457)
- 金融(4456)
- 银(4434)
- 银行(4390)
- 机构
- 大学(104719)
- 学院(104359)
- 济(41845)
- 研究(41462)
- 经济(41038)
- 管理(34058)
- 中国(30067)
- 理学(29195)
- 理学院(28789)
- 科学(28728)
- 管理学(27907)
- 管理学院(27746)
- 农(26561)
- 京(23401)
- 所(23028)
- 研究所(21213)
- 农业(20877)
- 业大(20542)
- 财(18620)
- 中心(17589)
- 江(16999)
- 院(15216)
- 北京(14667)
- 省(14626)
- 财经(14575)
- 经济学(13665)
- 农业大学(13587)
- 范(13397)
- 经(13306)
- 师范(13182)
- 基金
- 项目(72692)
- 科学(55570)
- 基金(52067)
- 家(48505)
- 国家(48165)
- 研究(47382)
- 科学基金(39295)
- 社会(30174)
- 省(28839)
- 社会科(28490)
- 社会科学(28485)
- 基金项目(26983)
- 自然(26479)
- 自然科(25898)
- 自然科学(25885)
- 自然科学基金(25427)
- 划(24121)
- 资助(21312)
- 教育(21179)
- 编号(17459)
- 重点(17359)
- 发(16506)
- 计划(14933)
- 部(14876)
- 创(14338)
- 科研(14228)
- 成果(14208)
- 科技(14156)
- 创新(13569)
- 国家社会(13221)
共检索到160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红霞 纪明山 王维静 李京
为了筛选出高效的除草剂桶混助剂,显著增加二氯喹啉酸药效,减少有效成分用量,以玉米油、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葵花籽油、蓖麻油和芝麻油7种植物油为原材料,采用碱催化酯交换的原理合成7种甲酯化植物油,将其按不同比例复配并添加乳化剂后得到了20种桶混助剂;通过温室盆栽法测定了20种助剂对二氯喹啉酸的增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20种甲酯化植物油助剂均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性和稳定性;当甲酯化植物油助剂的体积分数为喷液量的0.5%时,能显著提高二氯喹啉酸药液在稻稗叶面上的沉积量,提高的范围为11.71%~143.60%;能有效降低二氯喹啉酸药液的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大小,降低的幅度范围分别为11.63%~28.97%和17.78%~49.77%。20种甲酯化植物油助剂对二氯喹啉酸防除稻稗均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其中增效作用最显著的为甲酯化植物油助剂JZ-12 [配方为:m(甲酯化花生油):m(甲酯化玉米油)=2∶1,乳化剂m(OP-7)∶m(PEG-400)∶m(ZR-5)=1∶1∶0.5,含量为甲酯化植物油质量的20%]和JZ-35 [配方为:m (甲酯化玉米油):m (甲酯化蓖麻油)=1:1,乳化剂m (OP-7):m(PEG-400)∶m(ZR-5)=1∶2∶1.5,含量为甲酯化植物油质量的20%],与未添加助剂的二氯喹啉酸有效剂量93.75g·hm~(-2)相比,添加这2种助剂后,株死亡率分别提高38.67%和22.47%,鲜重抑制率分别提高22.98%和21.26%。最后,通过综合分析筛选出对二氯喹啉酸防除稻稗增效作用最好的助剂为甲酯化植物油助剂JZ-12和JZ-35。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丽华 龚道新 周健 袁雅洁 陈宣宇 王寒
采用批量平衡振荡法,研究二氯喹啉酸在3种不同结构矿物中的吸附特性,并通过FTIR和XRD分析,探讨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1)二氯喹啉酸在3种供试矿物中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均包含了快速反应阶段和慢速平衡阶段,其吸附动力学曲线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颗粒扩散方程和Elovich方程,其中以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的拟合程度最好,在颗粒扩散方程中的常数项(c值)不为零,这表明颗粒内的扩散速率不是决定二氯喹啉酸在供试矿物中吸附快慢的唯一因素。2)二氯喹啉酸在供试矿物中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线性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3)FTIR分析表明,二氯喹啉酸通过氢键、电荷–偶极键、络合作用和电荷转移吸附在高岭石中,通过...
关键词:
二氯喹啉酸 高岭石 沸石 海泡石 吸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坤芳 纪明山 姚凤军 陈溪 彭爽
少花蒺藜草属我国重要的外来入侵植物,在彰武县全县草原区扩散蔓延,给草原生态生产带来极大影响,科学、有效、安全地采用化学防治手段迅速抑制其进一步蔓延,对于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选择精喹禾灵和烟嘧磺隆除草剂,分别采用单用100%剂量和降低20%、40%剂量并添加助剂处理,比较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采用精喹禾灵、烟嘧磺隆单用和降低剂量添加助剂处理防除少花蒺藜草效果均理想,防效都在70%以上,且防治效果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精喹禾灵防效较烟嘧磺隆高。可见,在添加助剂的情况下,可降低40%除草剂精喹禾灵和烟嘧磺隆的使用剂量进行少花蒺藜草的防除。
关键词:
少花蒺藜草 除草剂 助剂 化学防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欧阳彬 郭正元 蔡智华
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二氯喹啉酸及其代谢体在红壤、河潮土和紫泥土中的吸附行为,采用3种吸附方程对测定结果进行了拟合,并研究了3种土壤中有机碳吸附常数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氯喹啉酸及其代谢体在3种土壤中的吸附适宜用Freundlich经验方程描述;3种土壤中二氯喹啉酸的吸附大小顺序依次为红壤、紫泥土、河潮土,代谢体的吸附大小顺序依次为紫泥土、河潮土、红壤;二氯喹啉酸在土壤中的吸附自由能变化为11.18kJ/mol,代谢体的吸附自由能变化为14.63kJ/mol,表明二氯喹啉酸及其代谢体在土壤中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
关键词:
二氯喹啉酸 代谢体 吸附 土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齐玉红 强卫东 王清曼 邹德毅 卢震 郭咏昕 官丽莉 杜林娜 杨晶
【目的】对5种植物油体的大小、结构及稳定性进行考察,为选择优质的植物油体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BS作为缓冲液,采用梯度离心法,提取水稻、亚麻芥、黄豆、黑豆和红花5种植物的油体,对这5种油体的外观进行观察;在倒置显微镜(10倍目镜×40倍物镜)下对5种植物油体的显微结构进行考察;用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仪测定5种植物油体的粒径,同时比较于4℃放置15d后5种油体的粒径变化情况;通过SDS-PAGE电泳明确5种植物油体蛋白的分布情况。【结果】与其他植物油体相比,红花油体色泽洁白、透亮,分布均匀,粒径呈单一峰型,且峰型平滑。红花油体粒径为0.4~11.0μm,多数集中在1.75~...
关键词:
油体 显微结构 粒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仕军 王加启 卜登攀 魏宏阳 周凌云 雒秋江
【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国内广泛种植的几种植物油籽对中国荷斯坦奶牛乳脂脂肪酸组成影响,为改变牛奶脂肪酸组成,提高乳品质寻找合适的途径。【方法】选用40头泌乳中期(150±25d)、胎次(3±1胎)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试验(对照组、全脂整粒大豆组、混合油籽组以及全脂膨化大豆组)设计。试验期6周,牛奶样品于试验第4、5和6周采集,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样品脂肪酸组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膨化大豆后乳脂中共轭亚油酸(CLA)含量提高了83.33%(P<0.05)。全脂整粒大豆组、混合油籽组以及全脂膨化大豆组乳脂中月桂酸(C12﹕0)和豆蔻酸(C14﹕0)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35.73...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从强 付瑞霞 董立尧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有机硅助剂Silwet 806在异丙隆、绿麦隆和甲基二磺隆防除小麦田抗精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Alopecurus japonicus Steud.)中的增效减量作用及其增效机制。[方法]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Silwet 806与3种药剂混用后对抗性日本看麦娘的生物活性及对小麦的安全性。采用仪器分析法测定Silwet 806对绿麦隆药液表面张力、与叶面接触角及在叶面上的干燥时间和沉积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Silwet 806对异丙隆、绿麦隆和甲基二磺隆的最佳增效剂量分别为0.1%、0.05%和0.1%(体积比),在此增效剂量下,异丙隆、绿麦隆和甲基二磺隆对抗性日本看麦娘的ED_(50)值和ED_(90)值都明显降低,其中异丙隆和绿麦隆对抗性日本看麦娘的ED_(90)分别为493.45和566.37 g·hm~(-2),远小于各除草剂的推荐剂量,而甲基二磺隆对抗性日本看麦娘的ED_(90)为32.75 g·hm~(-2),仍远大于其推荐剂量。Silwet 806与绿麦隆和甲基二磺隆混用后对小麦安全性没有明显影响,而与异丙隆混用后小麦安全性下降。另外,适当添加Silwet 806后绿麦隆药液表面张力显著降低,药液与叶面的接触角显著降低,药液在叶面的干燥时间显著缩短,药液在叶面的沉积量显著增加。[结论]绿麦隆在675 g·hm~(-2)剂量下添加0.05%的Silwet 806可用于治理小麦田抗精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药液物理性状的改善是Silwet 806对绿麦隆产生增效作用的重要原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唯一 张永安 唐明 王玉珠 曲良建 薛建杰
The combinations of Hyphantria cunea NPV(HcNPV) and three different fluorescent brighteners BA,VBL,CBS-X were added to the artificial diet and the influence of synergists in concentration 25 ℃ and 14L/10D(h).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luorescent brighteners BA and VBL had higher insecticidal activ...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建国 沈晋良 谭福杰 尤子平
用~(14)C-氰戊菊酯点滴棉铃虫(Heliolhis armigera H(?)bner)六龄幼虫,1小时内穿透速率出现高峰,虫体表面氰戊菊酯减少70.40%;至2小时,体壁和体腔内(包括器官)氰戊菊酯的相对含量分别达到14.05%和16.45%,此时体壁中氰戊菊酯的相对含量达最大值;至24小时,体壁中的相对含量减至3.6%,体腔内的相对含量上升到28.44%.3种增效剂(TPP、Pb、DEM)对氰戊菊酯的穿透速率(体表氰戊菊酯相对减少率)均具有明显的阻滞作用.加入增效剂后,氰戊菊酯穿透速率出现2个峰值,第1个峰值在处理后1小时,体表氰戊菊酯分别减少10.09%(TPP)、19.29%(Pb...
关键词:
氰戊菊酯 棉铃虫 穿透 增效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苗辉 杨小娟 程丹丹 段程 冯莉 周利娟 徐汉虹
为明确环境因素对土壤中二氯喹啉酸降解的影响,以华南地区水稻田土壤为对象,测定其在不同温度、湿度和pH值条件下的降解速率和半衰期。二氯喹啉酸按照1 mg·kg-1的剂量进行添加。不同处理的土壤被放置在各自的培养环境中,1 h,1、3、7、14、21、30、45、60、120 d后取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二氯喹啉酸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pH值对二氯喹啉酸的降解影响最为明显,中性环境下(pH=7.0)降解最为迅速,半衰期为10.58 d,碱性环境下(pH=8.0)的半衰期为18.53 d,酸性环境下(pH=6.0)降解最慢,半衰期为30.81 d;温度对其降解存在一定影响,在5~25℃范围内,温度...
关键词:
二氯喹啉酸 降解 pH 温度 湿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郑芳
基于GTAP模型,本文模拟亚太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对各国植物油生产与贸易的影响。研究认为不同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不同国家的影响各异;其中,中国植物油的生产会受到负面影响,进出口将呈现双增长,同时贸易逆差规模会扩大。因此,应该大力支持中国油料产业和植物油加工业的发展,并积极建设和完善植物油的储备和安全预警机制。
关键词:
区域贸易自由化 植物油 GTAP模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春梅 施传信 易贤武 刘建新
利用瘤胃模拟体外产气法研究在高精料底物条件下添加富含十八碳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和亚麻酸对瘤胃发酵和甲烷生成的影响。在植物油的筛选试验中,菜籽油、豆油和亚麻油分别添加底物干物质的10%,观察其对甲烷生成和发酵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豆油和亚麻油显著降低了产气量和甲烷产量,但甲烷产量的下降幅度更大,菜籽油无效果。同时,豆油和亚麻油显著升高了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丙酸比例。选取筛选出的效果最显著的植物油——亚麻油,和亚麻酸一起比较研究其对瘤胃发酵的剂量效应,亚麻油和亚麻酸分别添加底物干物质的0%、3%、5%、7%和9%。亚麻油和亚麻酸分别在添加量为5%和3%时显著降低了甲烷产量,且抑制效果随添加剂量的提...
关键词:
亚麻酸 植物油 甲烷 瘤胃发酵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从娇娇 庾庭驰 于立志 王红丽 吴旭干 王锡昌
为研究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中华绒螯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用植物油[W﹝豆油﹞:W﹝菜籽油﹞=3:1]替代不同水平(0%、50%和100%)的鱼油,制成3种等氮等脂饲料(F1、F2和F3)喂养3组成体雌蟹70 d。结果显示,3组蟹的体肉、性腺和肝胰腺的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P > 0.05)。各组饲料的脂肪酸组成有所不同,体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PUFA)占比约50%,其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 > 0.05);性腺中n-6 PUFA含量随着替代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肝胰腺受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的影响最大,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 MUFA)及PUFA总含量都随着替代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与F1,F3组相比,F2组肝胰腺的n-3 PUFA含量最高(P < 0.05),3个可食部位的EPA+DHA含量均较高。综上所述,使用50%植物油替代鱼油饲料喂养雌性中华绒螯蟹对其可食部位的脂肪酸组成有正面作用。本研究为优化育肥饲料中鱼油替代源配比以及进一步改善中华绒螯蟹品质等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桑 陈春燕 黄旭雄 陈乃松 龚续
为了研究植物油部分替代饲料中鱼油对大黄鱼(Larmichthys crocea)幼鱼生长、肌肉和肝脏总脂肪及脂肪酸的影响,以鱼油含量6%组(A组)为对照组,菜籽油替代16.67%(B组)、33.33%(C组)、50.00%(D组)、66.67%(E组)及混合植物油(棕榈油∶紫苏油∶菜籽油=3.6∶2.5∶1)替代66.67%(F组)鱼油为实验组,共6种等氮等能饲料饲养大黄鱼幼鱼[初重(0.65±0.11)g]50 d。结果表明,植物油处理组(B、C、D、E和F组)的终末体重、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与A组无显著性差异;C组,D组和E组的存活率显著低于A组;各处理组间饲料系数无显著性差异。植物油替...
关键词:
大黄鱼 植物油替代 总脂 脂肪酸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亚玲 易福金 熊博
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突出表现为肉蛋奶产品消费的增加。这一变化带动畜牧业快速发展,进而导致豆粕饲料需求以及作为豆粕生产主要副产品的豆油产量增加。本文借助ED模型(Equilibrium Displacement Model)对以上相关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对中国植物油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居民不断增长的肉蛋奶产品消费量将会通过畜牧业生产扩张和现代化使豆油产量增加,从而给非大豆类植物油国内供给带来挤压效应。本文研究结论对油料作物种植户和
关键词:
肉蛋奶产品 畜牧业 豆粕 豆油 植物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