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1)
- 2023(1238)
- 2022(1001)
- 2021(922)
- 2020(802)
- 2019(1864)
- 2018(1772)
- 2017(3113)
- 2016(1870)
- 2015(2061)
- 2014(2042)
- 2013(2171)
- 2012(2174)
- 2011(2001)
- 2010(1972)
- 2009(1873)
- 2008(1843)
- 2007(1735)
- 2006(1599)
- 2005(1586)
- 学科
- 济(7126)
- 经济(7124)
- 学(4076)
- 地方(3786)
- 农(3557)
- 业(3269)
- 管理(2834)
- 农业(2610)
- 方法(2044)
- 草(1858)
- 数学(1767)
- 地方经济(1746)
- 企(1736)
- 企业(1736)
- 数学方法(1697)
- 业经(1656)
- 中国(1649)
- 财(1552)
- 制(1492)
- 农业经济(1111)
- 环境(1049)
- 融(1043)
- 金融(1041)
- 物(1039)
- 贸(1025)
- 及其(1024)
- 贸易(1024)
- 财政(1014)
- 生态(997)
- 和(965)
- 机构
- 大学(28900)
- 学院(28198)
- 研究(14475)
- 农(12769)
- 科学(11858)
- 中国(10141)
- 农业(10116)
- 所(9354)
- 业大(8716)
- 研究所(8699)
- 济(8267)
- 经济(7996)
- 省(7599)
- 管理(7322)
- 京(6965)
- 农业大学(6601)
- 理学(6118)
- 理学院(5988)
- 中心(5938)
- 管理学(5661)
- 江(5621)
- 管理学院(5612)
- 室(5511)
- 院(5446)
- 业(5388)
- 实验(5012)
- 科学院(5009)
- 实验室(4814)
- 北京(4621)
- 重点(4617)
共检索到47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明蓉 罗富成 毛华明
2003年至2005年采用多年多点随机区组设计在昆明市宜良县和晋宁县对国内外引进的多年生牧草(9个禾本科、9个豆科、1个蓼科和1个菊科材料)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20个牧草品种中王草和非洲狗尾草,尤其是王草在各年各点的干草产量最高,与其它草的差异极显著(P(0.01);除了高丹草、红三叶外,其它牧草产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多变小冠花、鲁梅克斯、红三叶、草莓三叶的产量不理想。
关键词:
昆明地区 多年生牧草 干草产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小军 曹文侠 王世林 李小龙 李文 刘玉祯 王辛有
在河西走廊绿洲边缘区,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组成的5种混播草地为对象,研究不同组合对多年生豆禾混播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豆禾混播不同程度提高了草地牧草产量,其中"紫花苜蓿+无芒雀麦+长穗偃麦草"混播组合的产量最高,与其他混播及单播相比,建植第1年产量提高了4.8%~92.5%,第2年提高了7.9%~134.9%,第3年提高了11.0%~313.6%。2)所有组合的混播草地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其中"紫花苜蓿+无芒雀麦+长穗偃麦草"组合的土地当量比最高,且随建植年限的增加而提高,并趋于稳定。3)豆禾混播不同程度提高了牧草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半纤维的含量与单位面积可消化营养物质产量,"紫花苜蓿+无芒雀麦+长穗偃麦草"组合的品质在所有混播组合中最优。4)通过TOPSIS模型对各处理的产量和品质的各项指标综合评价显示,"紫花苜蓿+无芒雀麦+长穗偃麦草"组合与理想混播组合的贴合度最高,是适合在河西走廊荒漠绿洲区推广种植的多年生豆禾混播草地组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正邦 罗亚红 欧珍贵
为多年生饲草玉米品种SAUMZ1号在贵州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于2009年从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引进玉米品种SAUMZ1,并在绿茵畜牧有限公司的坝地进行了播期、密度、播种深度、施肥和采收茬数对饲草玉米品种SAUMZ1号生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播种期为4月中下旬,播种深度为15~20 cm,播种密度为2.5万株/hm2,生长期间施尿素450~600kg/hm2作追肥,刈割鲜草3次,在此条件下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关键词:
饲草玉米 SAUMZ1号 引种试验 产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鲍维宝 韩烈保 尹淑霞
该文根据 3a多的试验 ,分析了多年生黑麦草的生长特征、持续性、越冬越夏性及抗性等 .结果表明 ,多年生黑麦草在一般管理条件下能良好地适应北京地区土壤气候条件 ,是北京地区建植优良草坪所需要的主要品种之一 .此外 ,黑麦草品种间的差异不明显
关键词:
多年生黑麦草 引种适应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鹤平 郑旴 黄青峰 陈泽斌
为了选择适宜昆明地区的草坪草品种。选用2个类型5个种共10个品种的草坪草进行栽培比较研究。对其生物学性状、幼苗活力、成坪速度、抗病性、抗旱性、覆盖度和草坪综合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冷型的草坪草种黑麦草中的‘夜影’和‘新速2号’,高羊茅中的‘绿宝’和‘佳美’,剪股颖中的‘匍匐剪股颖’和‘帕特’6个品种,在昆明地区表现出成坪速度较快、绿期长、覆盖度好、均一、病虫危害轻、较耐旱、冬夏无休眠等优良特点;草坪综合质量表现较好,适宜在昆明推广。暖型草坪草种狗牙根中的‘普通狗牙根’和‘瑞拉’,结缕草中的‘普通结缕草’和‘日本结缕草’4个品种,在昆明地区表现为绿期相对较短、均一性较差、抗病性较弱、抗旱性...
关键词:
草坪草 引种 评价 昆明地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文真 玄松南 陈惠哲 朱睦元 孙宗修
以多年生黑麦草成熟种子为外植体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研究。结果表明:dicamba替代2,4 D,蔗糖替代麦芽糖可以显著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植株再生率;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3~9mg·L-12,4 D)2,4 D浓度的升高可明显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但同时却降低了分化率;在愈伤诱导培养基中同时使用两种生长激素(2,4 D和NAA)的效果要好于单独使用一种生长激素(2,4 D)的效果;水解酪蛋白、脯氨酸和谷氨酰胺浓度的增加并没有促进植株再生率的升高。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来幸樑 师尚礼 吴芳 郝梓暄 周彤 陈建纲 赵亚东
为了探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不同禾草混播草地的土壤养分分布与积累规律,将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均分别按1∶2、1∶1和2∶1比例进行同行混播,研究混播组合和混播比例对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较苜蓿单播,紫花苜蓿与3种多年生禾草混播对浅层(0–20 cm)土壤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速效磷、全磷的积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武菊英 滕文军 王庆海
以植株长势、观赏性、花序美感、叶片颜色及越冬成活率等为评价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20个耐旱多年生观赏草品种越冬能力和春季景观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Elytrigia repens,Festuca ovina,Stipa krylovii,Ar-rhenatherum elatius,Eragrostis curvula5种观赏草与理想品种的关联度较高,具有很好的景观效果,可直接应用于园林美化,且各有优势;Anemathele lessoniana和Imperata cylindrical春季观赏价值较低,与理想品种的关联度分别为0.443 5与0.553 5;Arundo dona...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川黔 何胜江 宋高翔 熊传刚 罗润庭 汪从华
野生牧草具有竞争力和抗逆性强等特点,可用于改良天然草地和提高人工草地的稳定性。因此,对野生豆科牧草进行了野外考察和引种驯化,区域及生产试验。共采集标本360份,引种驯化豆科8个属28种野生牧草,5年内驯化出5个牧草品种。地八角、百脉根、天兰苜蓿主要用于天然草地的补播和人工草地的混播,云南葛藤主用于水土保持、裸露石山的绿化,窄叶野豌豆主要用于绿肥生产。
关键词:
引种驯化,野生豆科牧草,草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相勇 龙忠富 孙勇
为了给威宁地八角在人工混播草地中的推广应用价值提供参考,以威宁地八角和尼普顿多年生黑麦草为材料,采用混播方式研究其群落的生物量、株高及种间竞争力变化。结果表明:75%的多年生黑麦草+25%地八角为最佳混播组合;从混播生长群落看,多年生黑麦草对地八角可起扶持作用,使其不倒伏,利于刈割,而地八角的固氮效果对多年生黑麦草的生长也有促进作用,两者具有较好的共生关系,竞争力相似。
关键词:
地八角 多年生黑麦草 竞争 混播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慧 段小春 常智慧
因水杨酸对盐胁迫下植物的生长和抗性生理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在水培条件下,通过裂区设计(主处理为水杨酸,浓度为0、0.25、0.50、1.00 mmol/L;副处理为Na Cl胁迫,浓度为0、250 mmol/L)研究了水杨酸对多年生黑麦草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0.25、0.50 mmol/L的水杨酸能提高盐胁迫条件下多年生黑麦草的耐盐性,其中0.25 mmol/L比0.50 mmol/L水杨酸提高耐盐性作用更明显;显著提高了坪观质量、根系总长度、根系活力以及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降低了叶片电解质渗出率和丙二醛含量。1.00mmol/L的水杨酸对多年生...
关键词:
水杨酸 耐盐性 黑麦草 生理调节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永兰 王友保
选用耐性强的草坪草进行铜尾矿的植物修复,对尾矿的复垦和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对不同比例的铜尾矿基质的修复效果,具体分析了多年生黑麦草的生长状况、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全铜和有效态的含量以及多年生黑麦草体内铜的含量与分布。结果表明,多年生黑麦草在铜尾矿基质中能较好生长,无严重伤害。多年生黑麦草显著改善了铜尾矿基质的营养和土壤酶活性,与不种植黑麦草组比,种植多年生黑麦草组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平均增加了55.5%、 44.1%、 30.0%和24.9%;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平均增加了24.8%、 20.5%、 11.4%和14.2%,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多年生黑麦草的生长和吸收作用促进了土壤铜的活化,这种活化与吸收过程共同降低了土壤铜含量,平均降幅达到12.2%,推动了铜尾矿基质的修复进程。该试验为进一步利用多年生黑麦草修复现场铜尾矿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也为其他植物对重金属尾矿的修复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范燕 闵丹丹 郭正刚 冯葆昌 胡小文
以6个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其在不同温度下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建植阶段的耐盐性。结果表明,温度、品种、盐分及其互作对多年生黑麦草不同生长时期的耐盐性都有一定的影响,且不同生长阶段黑麦草耐盐性并不一致。随着盐分浓度的增加,黑麦草的相对萌发率、相对萌发指数、相对根苗长、相对生物量、相对密度各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温度为15/25℃(12h光照/12h黑暗)时各品种耐盐性最好,5/15℃和25/35℃都会加剧盐分胁迫。通过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品种的黑麦草耐盐性进行综合评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晨晨 曾令霜 张敬 徐彬
为评价并筛选具有优异特性的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种质资源,本研究选取99份多年生黑麦草种质资源,对其物候期及8个形态性状进行观测和分析,并依据各形态指标开展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种质的全生育期为252.0~310.0 d,形态性状均表现出了丰富的变异,其变异系数为22.63%~44.11%。根据主成分分析,将8个形态性状抽取成可代表原有指标87.2%信息量的4个成分,构建评价函数模型并对所有种质进行评分。其中种质W6 20 468得分最高(1.334),而自主选育的R2-12得分最低(0.140)。基于8个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将多年生黑麦草种质分为4大类群,各类群间形态差异明显,其中第Ⅰ类群和第Ⅳ类群可依据牧草和草坪草的不同育种目标进一步考察作为亲本育种材料或新品种推广。综上所述,本研究中多年生黑麦草种质间的形态性状变异丰富,其中第Ⅰ和第Ⅳ类群种质可作为优良亲本以选育牧草型和草坪草型新品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顶 张英俊 韩建国 王堃
为研究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和鸭茅各生育期群落光合生理生态特性,探讨三者作为人工草地混播组合的生态适应性,用CI-31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各生育期群落光合特性,并分析了硝酸还原酶活性(NRA)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和鸭茅光合生理生态指标互补优势明显,光合生理生态适应性较强,推测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能够作为混播牧草搭配组合的重要参考指标;开花期,鸭茅群落同化CO2的净光合速率、同化CO2的光能利用效率(LUE)和同化CO2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平均值分别为17.9μmol/(m2.s),40.9mmol/mol和44.2 mmol/mol均显著高于多年生黑麦草和白三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