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94)
2023(7896)
2022(6352)
2021(5952)
2020(5054)
2019(11192)
2018(10508)
2017(20168)
2016(10651)
2015(11954)
2014(11614)
2013(11138)
2012(10616)
2011(9084)
2010(10215)
2009(10103)
2008(8803)
2007(8034)
2006(7236)
2005(6823)
作者
(29015)
(23988)
(23606)
(22571)
(15516)
(11516)
(10846)
(9210)
(9048)
(8665)
(8285)
(8000)
(7618)
(7464)
(7399)
(7304)
(6971)
(6888)
(6885)
(6763)
(5975)
(5887)
(5706)
(5428)
(5415)
(5414)
(5329)
(5120)
(4858)
(4753)
学科
(37721)
经济(37663)
(33210)
管理(30768)
(29094)
企业(29094)
(26791)
金融(26791)
(23264)
银行(23254)
(22599)
中国(19919)
(15761)
方法(14724)
(13059)
审计(12147)
数学(11828)
数学方法(11642)
(11181)
财务(11157)
中国金融(11101)
财务管理(11086)
企业财务(10691)
(10594)
业经(9922)
地方(8699)
(8525)
贸易(8507)
(8385)
(8228)
机构
大学(142418)
学院(141495)
(59171)
经济(57815)
管理(50934)
研究(47768)
中国(46615)
理学(42976)
理学院(42513)
管理学(41686)
管理学院(41458)
(32892)
(31018)
科学(26124)
财经(25452)
中心(25217)
(23980)
(23193)
(21856)
(21642)
研究所(20896)
(19899)
北京(19474)
财经大学(19223)
经济学(19200)
银行(19193)
(18810)
金融(18466)
(18166)
(17949)
基金
项目(88231)
科学(69171)
研究(66203)
基金(64896)
(56750)
国家(55785)
科学基金(47514)
社会(43026)
社会科(40900)
社会科学(40886)
基金项目(33410)
(33220)
教育(30251)
自然(29232)
自然科(28571)
自然科学(28564)
自然科学基金(28064)
(27634)
资助(27229)
编号(26345)
成果(23204)
(20162)
重点(20097)
(18879)
(18594)
(18521)
国家社会(18300)
课题(18292)
教育部(17860)
创新(17602)
期刊
(66577)
经济(66577)
研究(47067)
中国(36416)
(32297)
金融(32297)
(28432)
学报(21728)
(21071)
管理(20527)
科学(18759)
大学(17614)
学学(16538)
教育(14844)
农业(13645)
财经(13151)
(11261)
经济研究(11033)
技术(10312)
审计(9617)
业经(9035)
国际(9000)
财会(8658)
会计(8537)
世界(8461)
(8365)
问题(8028)
(7716)
理论(7196)
(7138)
共检索到238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蔡春  谢赞春  孙婷  苗连琦  
本文采用比较分析与归纳总结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20国集团国家审计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系统分析,探讨国外经验、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后危机时代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功能作用六大方面思考,以期促进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和金融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这六大方面思考包括:创新国家审计制度安排,完善国家/政府治理;构建国家金融/经济安全审计预警体系;建立提升政府审计透明度的制度机制;完善金融监管审计法规制度;进一步树立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念,明晰各类审计的本质目标;增强国家审计的主动性与预防性,更好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宣波  
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免疫系统"的国家审计,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处于重要地位,发挥着特殊作用。本文结合审计"免疫系统"论和审计实践,对国家审计在应对金融危机中采取的重要举措,以及所发挥的综合评价及信息反馈、警示和预防、揭露和促进、建设和参谋等主要作用进行了归纳分析,并结合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形势分析,从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注重防范和控制各项风险、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等方面,对国家审计进一步发挥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笃明  解鹏里  经黎静  刘文奇  
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海啸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与动荡之中,国家审计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应如何发挥作用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作为担负高层次经济监督职能的国家审计机关,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应充分体现"经济卫士"的作用,发挥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本文通过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质、根源、发展轨迹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并就美国审计失灵引发对审计职能的思考,提出国家审计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应采取的措施。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冰  
为了总结国家审计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经验,探讨国家审计应对金融危机的机制和方法,中国审计学会于2010年4月27—28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了国家审计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研讨会。来自各地审计机关、审计学会和科研所的理论研究人员、部分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此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283篇,有60多篇论文的作者参加研讨,其中11位作者在会上作了发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涧生  姚淑梅  李大伟  杜琼  季剑军  
一、美、日、欧等主要发达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举措(一)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1.财政政策。一是密集推出经济刺激方案紧急救市。2008年2月,布什政府出台了规模146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法案应对危机。同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资金总额7000亿美元的问题资产救助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韩勇  陈道富  
本文从国际货币体系和危机发生国两个角度,总结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发生的新兴市场国家危机的原因,并认为资本大进大出引起泡沫的生成与破灭是危机发生普遍机制。我国应积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密切关注国际资本走向,掌握好恰当的改革顺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处理好金融自由化、开放与审慎监管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许闲  
设立金融危机应急小组、及时调研危机对保险业的潜在影响、引导保险企业设立防范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成为支撑德国保险业健康稳健、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汪昊  
面对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财税政策进行应对。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俄罗斯的财税政策进行介绍和分析:出台相应的减税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税制改革为应对金融危机奠定制度基础;"联邦预算稳定基金"对实施减税措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其中一些做法,如针对小企业的税收政策、资源税制改革及稳定基金,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南京市国际税收研究会课题组  林克勤  
作为本次金融危机的肇始国,美国最先针对金融危机采取对策,并在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的情况下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法案,从而促进了国内经济形势的有效好转。本文在介绍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税收政策的基础上,探析了其对我国扩大内需税收政策的借鉴之处,并提出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扩大我国内需的税收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彦荣  孙大海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稳定金融市场,刺激经济复苏,G20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应对危机的财政政策。2009年第三季度,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此进行了评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进诚  
世界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最优的金融监管体制,每个国家的监管体制都必须与本国金融体系发展状况相匹配,与金融开放的阶段相适应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嵇明  万平  
两国经济都是出口型经济,国际贸易的低迷直接导致两国进出口贸易的萎缩,国内实体经济受到较大影响。芬兰、瑞典两国是典型的北欧福利国家,在应对上世纪90年代北欧金融危机和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中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对我国制定应对金融危机的财经政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芬兰、瑞典经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1985—1989年,以瑞典为代表的北欧国家出现了房价和股市价格呈倍数增长的现象。北欧国家为了解决经济过热问题,于1987—1992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应宗  
东南亚金融危机虽是一些国家经济结构矛盾的恶果,但其实质则是这些国家出口导向战略定位失当所致,它们的战略定位于一些矛盾因素构成的“直角座标系”之中。本文认为,我国应吸取教训,以“极座标”法对出口战略进行定位,即:以我国内地为“原点”,以我国市场对外吸引力为“射线”,在“三圈连环的进出口产业链”中定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祥云  施宇  邹彤彤  
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M2/GDP的大幅增加并未引发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存在着"货币迷失"现象。本文认为,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供给过剩带来的竞争压力和输入型紧缩等是导致"货币迷失"现象的重要原因。由于房地产资产泡沫等原因使得资金无法流入实体经济,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扭曲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重要推手。从全球来看,日本、美国等在实施货币宽松尤其是量化宽松政策后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货币迷失"并不是中国孤例。本文研究表明,现实经济发展要求货币政策进行理论创新,当前货币政策的实施不能只关注总量调控,更需要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合理搭配税收、国企改革、金融监管等其他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