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02)
- 2023(14700)
- 2022(12815)
- 2021(12011)
- 2020(10195)
- 2019(23183)
- 2018(22998)
- 2017(44031)
- 2016(24532)
- 2015(27322)
- 2014(26747)
- 2013(26491)
- 2012(24579)
- 2011(22238)
- 2010(22227)
- 2009(20335)
- 2008(20025)
- 2007(17654)
- 2006(15460)
- 2005(13684)
- 学科
- 济(90570)
- 经济(90459)
- 管理(69523)
- 业(66852)
- 企(56402)
- 企业(56402)
- 方法(41591)
- 数学(35218)
- 数学方法(34719)
- 学(24768)
- 中国(24644)
- 农(24441)
- 财(23550)
- 业经(20919)
- 技术(18960)
- 地方(18129)
- 制(17619)
- 理论(17021)
- 农业(16349)
- 贸(16010)
- 贸易(16001)
- 易(15490)
- 和(15157)
- 银(15083)
- 银行(15006)
- 务(14772)
- 财务(14708)
- 财务管理(14680)
- 融(14379)
- 金融(14376)
- 机构
- 大学(347451)
- 学院(342877)
- 管理(131237)
- 济(129238)
- 经济(126272)
- 研究(123043)
- 理学(113734)
- 理学院(112299)
- 管理学(110036)
- 管理学院(109429)
- 中国(88596)
- 科学(81489)
- 京(75556)
- 农(67076)
- 所(64857)
- 研究所(59755)
- 财(59368)
- 业大(57617)
- 中心(54178)
- 农业(53418)
- 江(51015)
- 北京(47637)
- 财经(47491)
- 范(46573)
- 师范(45980)
- 院(44431)
- 经(43281)
- 州(41251)
- 经济学(38203)
- 技术(38125)
- 基金
- 项目(240498)
- 科学(187091)
- 基金(173297)
- 研究(169235)
- 家(155592)
- 国家(154305)
- 科学基金(129310)
- 社会(103704)
- 社会科(98020)
- 社会科学(97991)
- 省(94861)
- 基金项目(92032)
- 自然(87408)
- 自然科(85394)
- 自然科学(85360)
- 自然科学基金(83832)
- 划(81448)
- 教育(77217)
- 资助(71428)
- 编号(67110)
- 成果(55424)
- 重点(54981)
- 部(52182)
- 创(51653)
- 发(51393)
- 创新(48361)
- 课题(47663)
- 计划(47042)
- 科研(46789)
- 大学(43576)
- 期刊
- 济(140369)
- 经济(140369)
- 研究(99770)
- 中国(67952)
- 学报(66477)
- 农(60709)
- 科学(58087)
- 管理(48870)
- 大学(48037)
- 学学(45165)
- 财(44273)
- 农业(42106)
- 教育(40320)
- 融(28277)
- 金融(28277)
- 技术(28177)
- 财经(22964)
- 业(22663)
- 业经(22331)
- 经济研究(22184)
- 经(19574)
- 图书(19507)
- 科技(18713)
- 问题(18074)
- 版(18041)
- 业大(17976)
- 技术经济(16205)
- 理论(16053)
- 现代(14951)
- 实践(14739)
共检索到502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黎明 蒋辅燕 高连彰 和永昌 汪燕芬 吴海兰 毕亚琪 尹兴福 何永健 包改丽 姚文华 徐春霞 王晶 陈洪梅
【目的】探究最新选育的20个玉米自交系的产量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及其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用20个新选玉米自交系为被测系和5个测验种配制100个杂交组合,在2种不同生态条件下鉴定,对其产量和穗部性状配合力进行分析,以评价新选玉米自交系的综合应用潜力。【结果】组合、被测系、测验种、被测系×测验种间各性状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除穗长、穗粗、穗行数和出籽率外,其余穗部性状在不同地点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自交系L1、L2、L3、L4、L6、L7和L17产量一般配合力(GCA)为极显著正值;本试验中10个强优势组合T1×L3、T5×L17、T1×L2、T3×L8、T4×L1、T4×L13、T4×L15、T1×L19、T5×L6和T5×L16的特殊配合力(SCA)均达极显著水平,这些组合大多是硬粒型×马齿型(半马齿型)或马齿型(半马齿型)×硬粒型;各参试组合的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百粒重等穗部性状GCA与产量一般配合力GCA的相关性为显著正相关,而穗行数和出籽率与产量的GCA效应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表明玉米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百粒重等穗部性状对玉米产量的提高有明显贡献。【结论】本研究表明20个新选玉米自交系中L1、L2、L3、L4、L6、L7和L17的产量和穗部性状配合力综合表现优良,具有较高的育种利用潜力。
关键词:
玉米 新自交系 性状 配合力 相关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祁志云 杨华 邱正高 张亚琴 袁亮 蔡治荣 王楠 金川
本文利用西南核心材料及其以它们组建基础材料诱导选育出的DH系,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研究玉米6个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遗传参数和GCA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6个农艺性状的GCA和SCA均达极显著水平;控制这6个性状的基因效应中主要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非加性基因效应较小;单株产量GCA与行粒数、穗长、结实长和穗粗4个性状的GCA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穗行数相关不显著,本试验材料中DH系09Y1035、10Y1026、09Y1027、10Y1028和10Y1031、09Y1032、09Y1016、09Y1019、09Y1029、09Y1018共10个自交系GCA...
关键词:
玉米 DH系 配合力 相关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新勤 郭文忠 陆强
通过对玉米穗部性状整齐度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 :行粒数整齐度与产量的相关达到极显著 ,回归方程为 :y =- 6 5 0 + 1 0 2x ;穗行数整齐度与产量的相关达显著 ,回归方程为 :y =1 5 6 + 0 5 3x ;穗长整齐度与产量的相关不显著
关键词:
玉米 整齐度 相关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兵伟 黄安霞 覃永嫒 覃嘉明 时成俏
用NCⅡ遗传设计分析方法,选择10个糯玉米自交系1(SN9-111)、2(SHN1111)、3(SHN321)、4(SN602-111)、5(珍5124)、6(JNF20)、7(DW613)、8(YL6113)、9(SNF611)、10(SN668-211)作为父本,10个糯玉米自交系A(SNM121-1)、B(珍5112)、C(SNHN11)、D(SN紫1)、E(YL6112)、F(YL6114)、G(DW62122)、H(宜糯1-112)、I(SN606-1)和J(CT4211)作为母本,进行几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父本系间和母本系间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存...
关键词:
糯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莫润秀 黄开健 黄爱花 韦新兴 贺囡囡 邹成林 郑德波 谭华 翟瑞宁
【目的】分析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耐低氮玉米自交系与自育骨干自交系的配合力,有效评估CIMMYT种质的育种潜力,为我国玉米自交系利用途径扩增和强优势玉米组合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NC-Ⅱ设计,以20个CIMMYT耐低氮玉米材料为母本与6个自育骨干自交系为父本组配120个杂交组合,对其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百粒重、出籽粒和单株产量等10个主要性状进行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2组亲本10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方差除父本系中的穗粗外,其余性状均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下同),其余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下同);亲本A2、17、A5、20和19的综合配合力效应值较高,是具有较大潜力的育种材料,应用这些亲本组配出较高产量杂交组合的可能性较大,其中A2×20(桂A10341×CLYN463)组合产量的SCA效应值最高。【结论】A2(桂A10341)是最理想的玉米亲本材料,A2×20(桂A10341×CLYN463)是筛选出的强优势玉米杂交组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雪 胡学爱 杨荣 梁燕 刘世建 卢双才
以四川省雅安市玉米研究开发中心近年来育成的部分玉米新自交系和骨干系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其主要性状进行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所表现的配合力不同,同一个自交系不同性状间和同一个性状不同自交系间的配合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自交系YA3729、YA3237、YA8201和YA8801能显著改进F1的产量,其产量配合力显著高于平均效应,属于高配合力自交系,用其作亲本易组配出高产杂交种。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江民 李雁 李槐芬
采用Griffing方法4 模型Ⅰ,对7个自交系10个性状进行配合力的研究。其结果表明, 一般配合力的效应值及特殊配合力的效应值在同一亲本的性状之间或同一性状在不同亲本之间都有很大的差异。4113、7922、云143、云146在多数性状中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高。就单株粒重而言, 4113、云143、云146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 4113在单株粒重方面具有较小的特殊配合力方差, 表明它能将高产性能稳定地遗传给子代
关键词:
模型 玉米 自交系 农艺性状 配合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向阳 邬成 陈泽辉 祝云芳 王安贵 陈建军 刘鹏飞
为改良玉米Suwan和Tuxpeno种质,并为早代测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和部分平衡格子方设计法,以Suwan-Lancaster、Tuxpeno-Reid改良系及测验种等14份玉米自交系为供试材料,组配成49个杂交组合,通过田间组合鉴定研究玉米自交系产量与穗长、百粒重等9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Suwan-Lancaster和Tuxpeno-Reid改良系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两大类群改良系间产量特殊配合力较大,相互杂交能够产生较强的杂种优势;两改良系各性状的加性方差均大于非加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辅燕 陈洪梅 张培高 汪燕芬 田俊明 番兴明
对28个供试玉米杂交组合的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较对照渝单8号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的组合有8个,分别是2091、YR17、桂0810、8086、S0801、郑单1001、金玉506和W8210。穗部性状对籽粒产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出籽率﹥穗粗﹥行粒数﹥穗行数﹥千粒重﹥穗长﹥轴粗。通径分析表明,各穗部性状对籽粒产量的重要性依次为行粒数﹥穗粗﹥穗行数﹥千粒重﹥出籽率﹥轴粗﹥穗长。
关键词:
杂交组合 产量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白琪林 陈绍江 苏书文 高合明 郭新林
以7份具有不同雄穗性状的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Griffing方法4的双列杂交,估算了玉米雄穗主轴长度、分枝数、平均分枝长度、小穗着生密度和每穗小穗数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相应的遗传参数,并进行了性状间一般配合力相关分析。结果表明:5个雄穗性状一般配合力明显高于特殊配合力,基因累加效应占遗传主导地位;5个性状的h2B(%)分别为80 72,82 96,85 13,84 211,61 10;h2N(%)分别为60 92,66 11,44 62,67 20,38 96。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效应相关分析发现,分枝数、小穗着生密度与每穗小穗数间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r=0 9347 ,r...
关键词:
玉米 雄穗性状 配合力 遗传参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振江 李明顺 李新海 张世煌 张宝石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密度为主区,自交系为副区,材料均为华北地区近40年34个骨干玉米自交系,用逐步回归、通径分析和偏向关等方法分析了其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总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对自交系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总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株粒数>空秆率>行粒数>千粒重>叶向值>秃尖度>穗位>生育期>ASI>倒伏率。只有通过提高单株粒数,才能加大密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粒数。同时通过保持穗位、生育期在适当水平,强化耐密性的选择,选择千粒重高、雌雄协调、株型上举耐密且抗倒能力强的自交系,才能最终提高玉米自交系的产量。因此,提高株粒数是提高玉米自交系产量的最重要因素。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产量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亚勤 杨华 邱正高 祁志云 袁亮
利用14×10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Ⅱ),对24个玉米自交系的株高、穗位高等10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24个自交系中,09HN058、09HN074、09HN068、09HN071、09HN069、09HN075、09HN054、09HN072、09HN055、09HN056、09HN062、09HN061、09HN053、09HN063的产量GCA效应较高,是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良自交系;09HN051×09HN074、09HN056×09HN071、09HN060×09HN069和09HN052×09HN068...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遗传参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渝生
按Griffing方法4模型Ⅰ,研究8个玉米自交系的28个完全双列杂文组合6个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同一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在不同自交系间有很大差异,在同一自交系不同性状间屯有一定差异。在卢量方面,云248的一般配合力最高,特殊配合力以云147最高。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易产生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但也不排除从一般配合力都不高的双亲获得较高特殊配合力组合的可能性。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数量性状 配合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