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90)
2023(9436)
2022(8486)
2021(8031)
2020(6859)
2019(16278)
2018(15808)
2017(30259)
2016(16811)
2015(19192)
2014(19527)
2013(19612)
2012(18931)
2011(17250)
2010(17513)
2009(16614)
2008(16738)
2007(15181)
2006(13355)
2005(12305)
作者
(49793)
(41672)
(41588)
(40116)
(26592)
(19812)
(19317)
(16280)
(15775)
(15315)
(14131)
(14026)
(13449)
(13358)
(13338)
(13094)
(12825)
(12455)
(12125)
(12115)
(10598)
(10536)
(10263)
(9560)
(9532)
(9513)
(9320)
(9253)
(8483)
(8434)
学科
(74809)
经济(74746)
(47807)
管理(46425)
(37703)
企业(37703)
方法(31915)
数学(28110)
数学方法(27793)
(22654)
中国(20478)
(18568)
地方(16626)
业经(15921)
(15759)
(15459)
贸易(15454)
(15002)
农业(14597)
(14292)
(11782)
银行(11758)
(11486)
(11297)
金融(11295)
(11272)
产业(10928)
(10778)
技术(10463)
(10456)
机构
大学(246776)
学院(246645)
(107993)
经济(105729)
管理(93682)
研究(89479)
理学(79424)
理学院(78523)
管理学(77185)
管理学院(76693)
中国(68528)
科学(53192)
(52657)
(50196)
(46726)
(44282)
研究所(42016)
中心(41020)
(39387)
财经(38383)
业大(35826)
农业(34849)
(34631)
北京(33793)
(33346)
师范(33021)
经济学(32851)
(31377)
(30704)
经济学院(29611)
基金
项目(154579)
科学(121170)
研究(114594)
基金(110856)
(95840)
国家(95013)
科学基金(80374)
社会(71753)
社会科(68026)
社会科学(68006)
(60837)
基金项目(57867)
教育(52371)
(51442)
自然(50992)
自然科(49730)
自然科学(49711)
自然科学基金(48848)
编号(47480)
资助(46501)
成果(39775)
(35222)
重点(35149)
(34817)
课题(33271)
(31843)
创新(29721)
教育部(29563)
科研(29450)
(29349)
期刊
(125347)
经济(125347)
研究(78559)
中国(51060)
(40820)
(38950)
学报(37314)
科学(34810)
管理(34091)
大学(27861)
农业(27296)
教育(26943)
(26443)
金融(26443)
学学(25802)
技术(21858)
业经(20629)
经济研究(20145)
财经(19104)
问题(16606)
(16570)
(15264)
(14776)
技术经济(13595)
国际(13500)
图书(13014)
统计(12718)
世界(12576)
理论(12322)
商业(11951)
共检索到390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包小忠  
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90年代,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以往相比是很不顺利的,作为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力之一的政府产业政策衰微已是不争的事实。文章,认为衰微的主要原因在于:一,经过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产业政策赖以发挥作用的基础已经空前弱化,已经再也不能象过去那样保护和扶植有关的产业,而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竞争成了时代主旋律;二,90年代日本经济的持续萧条从需求等方面抑制了产业政策作用力的发挥;三,90年代产业政策自身的若干特点,如目标的模糊性和操作的艰巨性也使得它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最后,文章还预计,在新的世纪里日本产业政策的衰微还将继续下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陆昂  
90年代以来,特别是克林顿政府上台后,美国政府加大了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实行了一条比较隐蔽而有成效的产业政策。同期,日本政府对其产业政策也进行了调整,但没有取得成效。本文通过对美、日两国的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财政和金融政策的比较分析,探讨两国产业政策调整的异同,并对此做出评价。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海水  
二战后日本产业政策曾被广泛运用,并被认为对日本经济的赶超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开放程度的上升,日本产业政策应用的范围体现出 不断收缩的特征。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赵春明  
日本产业政策论析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系赵春明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战前,无论是工业技术水平,还是整个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的生活水平等方面,与欧美国家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加上战争带来的严重破坏,使战后初期的日本经济更加虚弱。当时,日本面...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立军  黄和春  
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各个时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日本的国情,分阶段地、灵活地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产业政策,并运用“展望”、立法、行政指导及财政、金融、租税等政策工具,成功地推动了各项产业政策的有效实施,从而实现了日本经济的 “赶超”与腾飞。日本产业政策的特点和实施经验,很值得研究与借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秦嗣毅  
产业政策是日本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控的重要政策之一。战后50年来,日本实施的产业政策历经重点生产方式、贸易立国战略下的产业保护育成政策、重化学工业化、引进性知识密集化、创造性知识密集化等演变过程,最后走向技术立国。日本的产业政策根据每个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并实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发挥了同期支持的作用,而且产业政策也发生了从战略性产业政策向补充性产业政策的转变。但90年代以来,补充性产业政策没有做进一步的调整,使90年代产业政策作用衰微。在新世纪,如何定位并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仍是日本政府及学界的重要课题。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赵芳  
战后,日本在赶超欧美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在如何尽快地发展经济、增强本国的生产力、实现赶超欧美国家的战略目标方面,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完全听凭市场机制,形成一般供给,然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逐步优胜劣汰,使一般供给逐步转化为有效供给;二是以适当国家干预补充市场机制,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促使本国有限的资源直接形成有效供给,缩短实现有效供给的时间。日本从其岛国资源条件的制约和成长、赶超型经济等国情出发,采取了后者,而且在产业政策运作方式上进行了适时的转换,形成了独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慧斌  
日本产业政策的成功及其系统性全球公认,特别是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取得了良好实施效果,可资借鉴。一、日本产业政策的特点1.适时制定与调整产业政策。日本产业政策大致以10年为一个周期。每个阶段以某些产业为重点,制定或是振兴、或是结构调整、或是鼓励退出的不同产业政策。通过政策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远  
现阶段,在吸取美国、日本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应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进行调节,同时辅之以宏观政策,尽快使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即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萍  
20世纪 90年代,日本政府在泡沫经济的背景下采取了一系列反危机政策,对短期刺激景气和长期体制改革关系的处理使各阶段政策产生不同的经济效应。1992—1996年的反危机政策以刺激景气为主;桥本内阁的反危机政策取向为“改革优先”型,经历了紧缩财政政策、保守财政政策和宽松财政政策 3个阶段;小渊内阁的反危机政策取向为“景气优先”型,在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方面都有重大举措;森内阁的反危机政策取向为“景气与改革兼顾”。各届政府在实现一定经济效果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应代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