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30)
- 2023(8378)
- 2022(7493)
- 2021(7454)
- 2020(6167)
- 2019(15159)
- 2018(15320)
- 2017(26834)
- 2016(16124)
- 2015(18623)
- 2014(19642)
- 2013(18522)
- 2012(17476)
- 2011(15999)
- 2010(16586)
- 2009(15212)
- 2008(15361)
- 2007(14076)
- 2006(12372)
- 2005(11569)
- 学科
- 济(56988)
- 经济(56922)
- 管理(36486)
- 业(33963)
- 企(27090)
- 企业(27090)
- 方法(25312)
- 数学(22233)
- 中国(22204)
- 数学方法(21974)
- 教育(21391)
- 农(17157)
- 财(16647)
- 学(14871)
- 制(14557)
- 理论(13306)
- 地方(11564)
- 业经(11552)
- 贸(11201)
- 贸易(11197)
- 易(10855)
- 农业(10828)
- 教学(10364)
- 银(10000)
- 银行(9976)
- 体(9916)
- 行(9500)
- 融(9486)
- 金融(9484)
- 和(9029)
- 机构
- 大学(221655)
- 学院(217098)
- 济(82231)
- 研究(81654)
- 经济(80032)
- 管理(72805)
- 理学(60755)
- 理学院(59880)
- 管理学(58628)
- 管理学院(58166)
- 中国(58104)
- 京(49925)
- 科学(48831)
- 所(42916)
- 财(41385)
- 范(39661)
- 师范(39360)
- 研究所(38443)
- 农(37598)
- 江(37219)
- 中心(36526)
- 教育(35924)
- 北京(33113)
- 师范大学(32040)
- 财经(30886)
- 业大(30609)
- 农业(29320)
- 州(29170)
- 院(28688)
- 技术(28111)
- 基金
- 项目(129701)
- 研究(102983)
- 科学(100409)
- 基金(87381)
- 家(75189)
- 国家(74350)
- 科学基金(61056)
- 社会(59483)
- 社会科(55816)
- 社会科学(55797)
- 教育(55777)
- 省(52576)
- 编号(46740)
- 划(46128)
- 基金项目(45318)
- 成果(41927)
- 自然(37222)
- 资助(36299)
- 自然科(36211)
- 自然科学(36198)
- 自然科学基金(35537)
- 课题(35501)
- 重点(31048)
- 部(30437)
- 年(29538)
- 发(29304)
- 性(27828)
- 项目编号(27328)
- 创(26658)
- 教育部(26317)
- 期刊
- 济(98451)
- 经济(98451)
- 研究(79821)
- 教育(60421)
- 中国(59717)
- 财(34850)
- 学报(33585)
- 农(33493)
- 科学(29030)
- 大学(25777)
- 管理(25340)
- 技术(24189)
- 学学(22120)
- 农业(21963)
- 融(20388)
- 金融(20388)
- 职业(15880)
- 财经(15656)
- 经济研究(15581)
- 业经(15438)
- 图书(13625)
- 经(13592)
- 问题(12625)
- 业(12464)
- 坛(11746)
- 论坛(11746)
- 贸(11418)
- 技术教育(10699)
- 职业技术(10699)
- 职业技术教育(10699)
共检索到360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璐 周伟涛 曲玲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中等教育改革主要以1988年《教育改革法》为纲要,围绕着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兼顾公平的原则,主要在课程、教育多样化、特色学校等方面对中等教育进行改革。本文探讨了英国中等教育改革的背景、理念和具体改革措施,分析了改革中面临的问题,以及进入21世纪后对一些政策作出的调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项贤明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通过择校计划、学券制和特许学校等,积极推进市场化,在教育界引入竞争机制,同时强化联邦政府对全国教育改革的干预能力,努力实行优质教育,增进教育公平,建构学习化社区,试图在新世纪继续长期保持其世界惟一超级强国的地位。其间虽然围绕择校、学券制、特许学校和联邦政府干预地方教育改革等的合法性问题展开了广泛争论,但这一系列教育改革仍然得到了积极而坚决的推行。
关键词:
比较教育 教育改革 美国教育 美国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卢乃桂 陈霜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意向可以归纳为促进高等教育质量与数量的发展。虽然这些高等教育改革依然为国家政策所主导和推动,但更多的是对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的一种回应,因而"市场"在推动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的角色亦不可忽视。比较全球化下高等教育改革中市场作用的特征和脉络,中国"市场"角色更多地表现出以下两点:一是作为新的资源配置渠道,增加来自民间的筹资;二是在协调机制上对原有计划体制的突破,如增强消费者的选择能力,提高大学办学规模效益,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关键词:
市场 全球化 教育改革 中国高等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昕
个性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各个大学在竞争的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实现大学的个性化,日本政府和大学围绕着学生、教师、课程、资金实施了重大改革。这些改革告诉我们:教育个性化的前提是政府的放权;教育个性化主要需通过各个大学的自我努力来实现,同时也需要有政府的资金援助。
关键词:
日本 大学 教育改革 个性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文学
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智利在政府主导下对高等教育事业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改革,从加大国家公共财政投入到引进社会办学力量发展私立大学,从优化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到加速发展研究生教育等,许多高等教育改革措施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这场高等教育改革已经使智利在拉丁美洲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方面居于前列。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何逢春
美国博士教育虽处于国际顶尖水平,但随着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政治需求的变化,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博士教育出现完成学位时间长、博士生辍学率高而导致博士教育高损耗现象,其原因是博士教育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协调、资金不足、课程质量低劣和就业指导缺乏。对此,大学和博士教育研究机构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美国博士教育 高损耗 改革措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饶燕婷
分析了英国博士生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教育目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切性不强、学位完成率低、培养模式过于专业化等问题,介绍了英国政府和大学在学位类型、学位完成时间、技能训练以及质量监管和保障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相应的变革。
关键词:
英国 博士生教育 变革 高等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钦晓
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生教育改革成为中日两国高等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焦点。从两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背景,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研究生培养方式、类型以及研究生教育评估等方面来看,都存在着若干异同点。分析这些异同点,无疑对我国今后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海刚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新自由主义范式以及国内人口结构和公共政策转型的共同影响下,以色列高等教育体系经历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多样化、私有化和国际化成为这一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特征。自2010年以来,以色列高等教育的改革逻辑基本沿着3个方面进行:强调关键领域学术研究的卓越性与前沿性,人才引进的高端性、精准性和PPP模式以及建立组织结构清晰、职责明确、监管透明的新高等教育治理模式。在国际竞争背景下,继续保持和推进以色列研究型大学和特定学科和研究领域的国际一流水平和声望。
关键词:
以色列 高等教育 教育变革 双一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宋晓敏
养老金制度是希腊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石,也是其核心组成部分。从其特征来看,希腊养老金制度属于典型的地中海福利国家模式,是极端"碎片化"的典型代表,长期以来在财政可持续性、社会公平等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希腊政府陆续进行了多项养老金改革,但进展缓慢。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在欧盟等"三驾马车"的外力推动下,希腊养老金制度改革迈出了转型的第一步。然而,反紧缩改革的激进左翼联盟于2015年1月上台后,希腊的社保改革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在欧盟开始第三轮救助后,激进左翼联盟政府在救助条件的约束下重启养老
关键词:
希腊 养老金制度 “碎片化” 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米靖 李厚德
当前国际中等教育改革将工程教育引入课程成为一个新兴发展趋势。法国二战后的至今70余年中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从技术取向走向工程取向。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法国基于技术取向构建现代中等教育结构与方向的重要时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是由技术取向到工程取向不断转型的关键时期;进入21世纪,法国中等教育的改革持续坚持工程取向。法国中等教育改革取向的变革始终与经济社会和科技进步的发展需求紧密联系,坚守中等教育"学术""科技"和"职业"并重原则并形成工程科技人才初中、高中和大学的系统化培育体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淑华 彭婵娟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走向"善治"的变革,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单向驱动关系,正在被政府、市场、社会与高校之间更加错综复杂的多向互动关系所取代。政府通过政策制定、绩效拨款和质量保障等方式实现职能的转变,逐渐从微观管理转移到宏观调控上来;政府体制内部实现了垂直分权,中央政府与邦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权责有了进一步划分,邦政府在高等教育治理中的角色和地位有所加强;市场力量已经渗透到供需关系调节、院校结构调整、院校资源配置中;社会参与扩大,非政府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也得到加强;大学
关键词:
印度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治理 善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楠
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和现实客观需要,实施了高等教育"自由化"改革,希望通过改革增加高等教育的公正性与平等性,从而提高社会底层群体的社会地位,促进拉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由于削减政府干预的政策实施过于粗放、竞争机制产生的作用过度市场化、私立高等教育发展过于商业化,这一高等教育改革产生了难以消除的负面效应。对于拉美国家底层群体来说,接受高等教育的门槛并没有降低,反而有抬高的趋势;高等教育的公正性、平等性不仅没有得以充分体现,反而呈现出反向态势;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也没有增多,而是进一步减少。
关键词:
拉美国家 高等教育 “自由化”改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天平 邓静芬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范围涉及政府与高校权力的关系、财政经费、人事薪酬、招生入学等方面。借鉴德国的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应该改革高等教育投入体制,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扩大高校自主权,调整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改革高校人事制度,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高校招生入学制度,保障高等教育公平。
关键词:
德国 高等教育 管理体制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