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68)
2023(7105)
2022(5953)
2021(5568)
2020(4483)
2019(10400)
2018(9621)
2017(17151)
2016(9658)
2015(10442)
2014(10141)
2013(9886)
2012(9084)
2011(8236)
2010(8073)
2009(7447)
2008(7169)
2007(5818)
2006(4928)
2005(4452)
作者
(28599)
(23953)
(23754)
(22271)
(15015)
(11720)
(10811)
(9535)
(9058)
(8217)
(8139)
(7983)
(7598)
(7500)
(7328)
(7297)
(7203)
(7125)
(6839)
(6672)
(6151)
(5698)
(5636)
(5471)
(5447)
(5289)
(5182)
(5140)
(4804)
(4771)
学科
(35686)
经济(35631)
(23798)
管理(23501)
(17106)
企业(17106)
方法(15325)
数学(13905)
数学方法(13805)
中国(13071)
(11479)
(9362)
(9000)
贸易(8997)
(8796)
农业(8235)
(8116)
业经(8024)
地方(6395)
(6183)
(6100)
金融(6100)
环境(5710)
技术(5689)
(5682)
银行(5646)
(5382)
(5272)
(5190)
财务(5184)
机构
大学(133497)
学院(130212)
(55883)
经济(54991)
研究(51009)
管理(48383)
理学(42658)
理学院(42086)
管理学(41404)
管理学院(41155)
中国(37321)
科学(31961)
(30358)
(27846)
(26917)
研究所(24967)
农业(24454)
业大(23937)
(23500)
中心(22756)
财经(18958)
(17978)
(17973)
(17884)
师范(17687)
(17589)
北京(17416)
经济学(17089)
农业大学(16099)
科学院(15605)
基金
项目(94306)
科学(73838)
基金(69893)
(64044)
国家(63475)
研究(63410)
科学基金(52775)
社会(42485)
社会科(40217)
社会科学(40208)
基金项目(37452)
(35653)
自然(35036)
自然科(34265)
自然科学(34252)
自然科学基金(33694)
(31618)
教育(28974)
资助(27035)
编号(23364)
重点(21795)
(20985)
(20209)
(20111)
计划(18973)
科研(18779)
创新(18774)
国家社会(18454)
成果(18182)
教育部(17633)
期刊
(56198)
经济(56198)
研究(37837)
中国(27985)
学报(27693)
(26904)
科学(23449)
大学(20096)
学学(18927)
农业(18635)
(16800)
管理(16015)
教育(13947)
(11218)
金融(11218)
(11101)
经济研究(10339)
财经(8759)
业经(8643)
技术(8623)
世界(7986)
国际(7806)
业大(7797)
(7717)
(7548)
(7480)
问题(7278)
科技(6829)
农业大学(6750)
商业(6104)
共检索到195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冯玫  
一国的GDP对其就业水平有着必然的影响。日本的就业率在泡沫经济崩溃时受到了经济增长率的强烈影响,而且日本的GDP对其就业水平的影响也十分显著。一国GDP的变化可以通过一些作用机制对其就业水平产生影响,因而利用中国持续稳定的增长率来改善就业状况应该是可行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于伯华  
本文截取1961年以后日本经济发展相对平稳的时间段,研究耕地面积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重大历史事件对统计数据的干扰,从而得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1960年以来日本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一直呈下降趋势,到2003年分别为1961年的79%和60%,符合直线变化规律。单位农业劳动力占有的耕地面积从1961年的0.2060hm2/人上升至1.0870hm2/人,接近1961年的5倍,符合二次曲线变化规律。借助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对耕地面积驱动力的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造成的工业用地和城市用地面积扩大是耕地面积减少的根本原因;农产品价格的变化也造成部分耕地退出耕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可染  
科学技术政策与经济发展状况的适配度是影响国家实力的要素之一。日本正式且体系化的科学技术政策始于1995年《科学技术基本法》的颁布,以及随后五年制《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的执行。20世纪90年代,日本国内外局势均发生重大变动,政府着手加强对科技发展的统筹引导,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科学技术政策,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探究日本科学技术政策的利弊得失,对深化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极具启示价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昕  
个性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各个大学在竞争的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实现大学的个性化,日本政府和大学围绕着学生、教师、课程、资金实施了重大改革。这些改革告诉我们:教育个性化的前提是政府的放权;教育个性化主要需通过各个大学的自我努力来实现,同时也需要有政府的资金援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文学  
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智利在政府主导下对高等教育事业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改革,从加大国家公共财政投入到引进社会办学力量发展私立大学,从优化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到加速发展研究生教育等,许多高等教育改革措施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这场高等教育改革已经使智利在拉丁美洲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方面居于前列。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威  
长期以来,日本高等教育以本科教育为主,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受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日本国内掀起了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高潮,日本研究生教育政策从规模化、多样化、高度化和重点化方面出发,极大地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本文尝试对日本研究生教育政策的背景和内容进行分析,并考察其政策的特征及效果。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任湘怡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学(IPE)的研究经历了一次重要的转型。20世纪60—70年代IPE诞生之初,学者们以政治学的研究视角,视国家为统一的整体,以国际体系结构为解释变量,研究财富和权力的转换。从90年代开始,不少学者借用经济学的模型,以国家内部行为体的利益和偏好、国内政治结构为解释变量,强调国际市场和国际体制对国家政策的影响。IPE研究视角的转型,打通了国内政治研究和国际政治研究间的界限,使得国际政治经济学本身成为20年来国际关系学最富有活力和生机的领域之一[1]。本文在对90年代以来IPE研究成果做简单梳理的基础上,力图探讨国际政治经济学这一转型的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天平  邓静芬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范围涉及政府与高校权力的关系、财政经费、人事薪酬、招生入学等方面。借鉴德国的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应该改革高等教育投入体制,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扩大高校自主权,调整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改革高校人事制度,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高校招生入学制度,保障高等教育公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袁志刚  何樟勇  
本文借助于西方宏观经济学中的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和拉姆齐 卡斯 库普曼斯模型 ,讨论了宏观经济中最优消费和储蓄的确定机制 ,并得出判断宏观经济运行动态效率的黄金定律以及修正黄金定律标准。同时 ,借助代际交叠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自由竞争经济出现动态无效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 ,我们利用黄金定律规则对中国实际经济运行的动态效率进行了考察 ,认为 2 0世纪 90年代初起中国经济运行处于一种动态无效状态 ,进而我们深入分析了造成中国经济出现动态无效的原因。根据中国经济处于动态无效的事实 ,并结合原因探索 ,我们最后提出了摆脱动态无效困境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项贤明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通过择校计划、学券制和特许学校等,积极推进市场化,在教育界引入竞争机制,同时强化联邦政府对全国教育改革的干预能力,努力实行优质教育,增进教育公平,建构学习化社区,试图在新世纪继续长期保持其世界惟一超级强国的地位。其间虽然围绕择校、学券制、特许学校和联邦政府干预地方教育改革等的合法性问题展开了广泛争论,但这一系列教育改革仍然得到了积极而坚决的推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何逢春  
美国博士教育虽处于国际顶尖水平,但随着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政治需求的变化,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博士教育出现完成学位时间长、博士生辍学率高而导致博士教育高损耗现象,其原因是博士教育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协调、资金不足、课程质量低劣和就业指导缺乏。对此,大学和博士教育研究机构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海刚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新自由主义范式以及国内人口结构和公共政策转型的共同影响下,以色列高等教育体系经历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多样化、私有化和国际化成为这一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特征。自2010年以来,以色列高等教育的改革逻辑基本沿着3个方面进行:强调关键领域学术研究的卓越性与前沿性,人才引进的高端性、精准性和PPP模式以及建立组织结构清晰、职责明确、监管透明的新高等教育治理模式。在国际竞争背景下,继续保持和推进以色列研究型大学和特定学科和研究领域的国际一流水平和声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琪琼  王璐玲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晓平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如何以较低的能源消费保障较高的经济增长成为政府和学术界非常关注的问题。对2 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能源消费的时空特征的分析表明,宏观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是影响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和能源消费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为保障能源可持续消费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宏观上调控上述因素,使其向能源可持续利用方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