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49)
2023(4641)
2022(3886)
2021(4175)
2020(3117)
2019(7646)
2018(7551)
2017(11636)
2016(7755)
2015(8643)
2014(8803)
2013(7526)
2012(7048)
2011(6554)
2010(6797)
2009(6066)
2008(5981)
2007(5099)
2006(4905)
2005(4814)
作者
(16660)
(14068)
(13727)
(13661)
(8956)
(6754)
(6649)
(5672)
(5284)
(5121)
(4914)
(4650)
(4627)
(4561)
(4533)
(4503)
(4160)
(4145)
(4087)
(4005)
(3841)
(3419)
(3376)
(3367)
(3319)
(3214)
(3208)
(3019)
(2879)
(2856)
学科
教育(19570)
(17636)
经济(17608)
中国(13911)
管理(13705)
(10612)
(9412)
企业(9412)
(8434)
理论(7524)
教学(7129)
(7012)
(6728)
(6294)
(6257)
体制(6017)
方法(4739)
(4685)
业经(4656)
发展(4282)
(4159)
研究(4116)
(4107)
金融(4107)
(4103)
(3915)
银行(3914)
数学(3842)
(3831)
数学方法(3747)
机构
大学(91253)
学院(85258)
研究(39817)
教育(28932)
(28658)
经济(27783)
中国(24788)
管理(24099)
(23521)
师范(23435)
(21861)
科学(20610)
师范大学(19678)
理学(19675)
(19652)
理学院(19293)
管理学(18872)
管理学院(18656)
研究所(17491)
(16899)
中心(16298)
北京(15354)
(14952)
(14383)
职业(13339)
技术(12978)
(11578)
财经(11572)
(11133)
教育学(11056)
基金
项目(49474)
研究(46381)
科学(40238)
基金(31757)
教育(30379)
(26799)
社会(26735)
国家(26358)
社会科(24820)
社会科学(24814)
成果(21884)
编号(21773)
科学基金(21256)
(19586)
(19332)
课题(19176)
(16605)
基金项目(15307)
规划(13756)
(13718)
(13501)
重点(13406)
项目编号(12889)
(12615)
教育部(12539)
资助(12020)
(11958)
(11907)
阶段(11877)
(11805)
期刊
教育(50271)
研究(43876)
(37894)
经济(37894)
中国(35000)
(13927)
职业(12418)
学报(11398)
技术(11189)
科学(10624)
(10444)
大学(10400)
管理(9732)
(8364)
金融(8364)
技术教育(8168)
职业技术(8168)
职业技术教育(8168)
学学(7558)
农业(7020)
(6639)
论坛(6639)
高等(6309)
财经(6274)
经济研究(6083)
(5581)
高等教育(5487)
(5428)
图书(5230)
成人(5137)
共检索到164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淑华  彭婵娟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走向"善治"的变革,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单向驱动关系,正在被政府、市场、社会与高校之间更加错综复杂的多向互动关系所取代。政府通过政策制定、绩效拨款和质量保障等方式实现职能的转变,逐渐从微观管理转移到宏观调控上来;政府体制内部实现了垂直分权,中央政府与邦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权责有了进一步划分,邦政府在高等教育治理中的角色和地位有所加强;市场力量已经渗透到供需关系调节、院校结构调整、院校资源配置中;社会参与扩大,非政府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也得到加强;大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海刚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新自由主义范式以及国内人口结构和公共政策转型的共同影响下,以色列高等教育体系经历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多样化、私有化和国际化成为这一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特征。自2010年以来,以色列高等教育的改革逻辑基本沿着3个方面进行:强调关键领域学术研究的卓越性与前沿性,人才引进的高端性、精准性和PPP模式以及建立组织结构清晰、职责明确、监管透明的新高等教育治理模式。在国际竞争背景下,继续保持和推进以色列研究型大学和特定学科和研究领域的国际一流水平和声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卢乃桂  陈霜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意向可以归纳为促进高等教育质量与数量的发展。虽然这些高等教育改革依然为国家政策所主导和推动,但更多的是对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的一种回应,因而"市场"在推动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的角色亦不可忽视。比较全球化下高等教育改革中市场作用的特征和脉络,中国"市场"角色更多地表现出以下两点:一是作为新的资源配置渠道,增加来自民间的筹资;二是在协调机制上对原有计划体制的突破,如增强消费者的选择能力,提高大学办学规模效益,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文学  
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智利在政府主导下对高等教育事业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改革,从加大国家公共财政投入到引进社会办学力量发展私立大学,从优化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到加速发展研究生教育等,许多高等教育改革措施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这场高等教育改革已经使智利在拉丁美洲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方面居于前列。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琪琼  王璐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天平  邓静芬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范围涉及政府与高校权力的关系、财政经费、人事薪酬、招生入学等方面。借鉴德国的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应该改革高等教育投入体制,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扩大高校自主权,调整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改革高校人事制度,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高校招生入学制度,保障高等教育公平。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项贤明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通过择校计划、学券制和特许学校等,积极推进市场化,在教育界引入竞争机制,同时强化联邦政府对全国教育改革的干预能力,努力实行优质教育,增进教育公平,建构学习化社区,试图在新世纪继续长期保持其世界惟一超级强国的地位。其间虽然围绕择校、学券制、特许学校和联邦政府干预地方教育改革等的合法性问题展开了广泛争论,但这一系列教育改革仍然得到了积极而坚决的推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何逢春  
美国博士教育虽处于国际顶尖水平,但随着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政治需求的变化,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博士教育出现完成学位时间长、博士生辍学率高而导致博士教育高损耗现象,其原因是博士教育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协调、资金不足、课程质量低劣和就业指导缺乏。对此,大学和博士教育研究机构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明  
20世纪 90年代是统一后的德国高等教育财政改革十分活跃的 1 0年。高等教育拨款、科研经费、学生资助三个层面的改革举措 ,使德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和运行机制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本位、以多元投资为特征的方向演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楠  
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和现实客观需要,实施了高等教育"自由化"改革,希望通过改革增加高等教育的公正性与平等性,从而提高社会底层群体的社会地位,促进拉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由于削减政府干预的政策实施过于粗放、竞争机制产生的作用过度市场化、私立高等教育发展过于商业化,这一高等教育改革产生了难以消除的负面效应。对于拉美国家底层群体来说,接受高等教育的门槛并没有降低,反而有抬高的趋势;高等教育的公正性、平等性不仅没有得以充分体现,反而呈现出反向态势;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也没有增多,而是进一步减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缪苗  许明  
英国的高等教育机构种类齐全、层次多样,其实力也相当雄厚,这与英国建立并不断调整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是息息相关的。本文概述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变迁,以期对我国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彭红玉  张应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政策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从规模发展目标、发展方式以及宏观规模管理三方面对这一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政策进行文本分析,接着评析了这一时期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政策实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决策过程三方面,提出了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创新的路径选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饶燕婷  
分析了英国博士生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教育目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切性不强、学位完成率低、培养模式过于专业化等问题,介绍了英国政府和大学在学位类型、学位完成时间、技能训练以及质量监管和保障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相应的变革。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涛  
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印度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印度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他们是印度崛起的重要海外力量。就海外印度人与印度经济联系的发展趋势,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并存,但总体而言海外印度人对印度经济影响的积极趋势更为明显。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郭海  
本文简要评述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构成的研究文献,运用1990-2001年的统计数据,重点分析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构成及各构成要素变化的特点和可能的决定因素,附带分析不同财政隶属关系的高等教育机构经费来源构成的不同特点,由于资料分析能力的限制,未涉及区域差异和科类差异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