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55)
2023(15795)
2022(13316)
2021(12704)
2020(10317)
2019(24385)
2018(24243)
2017(45843)
2016(25194)
2015(28471)
2014(28615)
2013(28048)
2012(25663)
2011(23349)
2010(23092)
2009(21368)
2008(20867)
2007(18110)
2006(16074)
2005(14936)
作者
(71130)
(59163)
(58521)
(56076)
(37800)
(28217)
(26834)
(23189)
(22640)
(21050)
(20250)
(20092)
(18890)
(18743)
(18416)
(18291)
(17585)
(17031)
(17022)
(16804)
(14803)
(14438)
(14240)
(13446)
(13230)
(13181)
(13100)
(12845)
(11903)
(11593)
学科
(104664)
经济(104539)
管理(68031)
(63839)
(52598)
企业(52598)
方法(44818)
数学(38314)
数学方法(37932)
中国(32158)
(28573)
(24438)
业经(23789)
(22514)
(21569)
(20294)
贸易(20281)
(19726)
地方(18992)
农业(18292)
理论(17770)
(17306)
金融(17305)
(17073)
银行(17037)
(16407)
(16124)
(15783)
环境(14769)
技术(14388)
机构
大学(359017)
学院(352178)
(150320)
经济(147356)
管理(137390)
研究(128794)
理学(118046)
理学院(116693)
管理学(114862)
管理学院(114206)
中国(98375)
(78737)
科学(76289)
(68864)
(65178)
研究所(59194)
(56426)
中心(56369)
财经(54340)
北京(50959)
(50431)
业大(49825)
(49721)
(48439)
师范(48041)
(46149)
经济学(46143)
农业(43906)
经济学院(41306)
(40638)
基金
项目(235427)
科学(185520)
研究(175058)
基金(172321)
(150480)
国家(149255)
科学基金(127239)
社会(111215)
社会科(105290)
社会科学(105262)
基金项目(90568)
(87521)
自然(80882)
教育(79850)
自然科(78971)
自然科学(78954)
自然科学基金(77554)
(75253)
资助(70838)
编号(70799)
成果(59048)
(53470)
重点(53011)
(50273)
课题(48911)
(48317)
国家社会(46636)
教育部(46163)
创新(45146)
大学(44512)
期刊
(168569)
经济(168569)
研究(115132)
中国(73122)
学报(55130)
管理(52093)
(51968)
科学(51938)
(50955)
教育(44150)
大学(42262)
学学(38957)
农业(36258)
(34051)
金融(34051)
技术(29770)
经济研究(27596)
财经(27517)
业经(25060)
(23698)
问题(22089)
图书(20155)
(19706)
(18849)
理论(18404)
世界(18154)
国际(17222)
技术经济(16925)
实践(16339)
(16339)
共检索到542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德余  顾海英  
1990年代中国粮食市场化改革的研究文献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类 :一是针对各个时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面临的种种问题和改革方案的设计而进行的对策性研究 ,这类尤以官方或半官方的研究机构的成果为多 ;第二类是相对规范的运用新古典经济理论对粮食政策进行的学术性理论实证或经济计量性质的经验研究 ;最后一类是运用制度经济学或公共选择理论对粮食政策变迁进行的部门转轨的案例研究 ,这类性质的研究目前还很缺乏。本文发现现行的粮食对策性研究未能充分关注和吸收理论与经验研究的成果 ,实际的政策设计常常存在明显的缺陷 ;而有关粮食部门改革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还很不深入 ,尤其是粮食政策变革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和粮食市场组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俞萍萍  张为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同时出现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并购崛起的新现象,早期经典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解释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文章将对1980年代之后出现的对外直接投资领域的代表性理论进行梳理与评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翟荣新  刘彦随  
该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粮食生产变化态势做了简要回顾,并从生产和消费角度,分别基于粮食总产量与人均占有量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动特征,结果验证了粮食生产"北上西进"的变动格局。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即使区域粮食作物总产量在全国没有优势,但仍有具备比较优势的可能性。基于比较优势模型和GIS方法,该文分析了主要作物(稻谷、小麦、玉米、豆类)的区域比较优势,为全国层面粮食作物优势产业区的划分提供依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卢乃桂  陈霜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意向可以归纳为促进高等教育质量与数量的发展。虽然这些高等教育改革依然为国家政策所主导和推动,但更多的是对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的一种回应,因而"市场"在推动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的角色亦不可忽视。比较全球化下高等教育改革中市场作用的特征和脉络,中国"市场"角色更多地表现出以下两点:一是作为新的资源配置渠道,增加来自民间的筹资;二是在协调机制上对原有计划体制的突破,如增强消费者的选择能力,提高大学办学规模效益,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Achilles A.Armenakis  Arthur G.Bedeian  陈福军  吴晓巍  
本综述对过去9年(1990~1998年初)关于组织变革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选择性评述,并就所有变革活动中共有的4个主题或议题进行了讨论,它们是:(1)变革内容,主要集中于当代组织变革的实质研究;(2)变革背景,着重于组织内外部环境中的各种变革力量或条件的分析;(3)变革过程,主要强调实施预期变革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4)变革评估标准,对一般组织变革活动结果的评估。此外,本文还回顾了变革中的情感与行为反应监测问题。在文章末尾,本综述对未来研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其结论是,组织变革文献将继续追随当代企业的动态需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宇  艾华  冯枫  董锁成  
小城镇环境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小城镇研究的新热点。小城镇环境研究对于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国外和国内两方面宏观视角,回顾了20世纪90 年代以来小城镇环境研究进展,评述了国内外小城镇环境研究的最新动态和热点。国外学者对小城镇的环境污染种类、工业化与环境、环境规划、环境管理政策、人居环境等研究成果居多。对于中国小城镇环境规划和管理政策的制定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国内学者在小城镇人居环境与空间分布特征、可持续发展评价、环境规划、生态小城镇建设、环境污染特征和类型、乡镇企业污染、小城镇与环境相互作用机理等共性问题方面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国内外小城镇环境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综合国外最新研究动态和中国小城镇环境研究进展,文章提出了中国小城镇环境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诗琪   冯健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和科技力量的推动下,跨越地理边界的人口迁移变得空前频繁,全球性的迁移模式和新的迁移特征使移民话题重新获得学术界的关注,同时,地方作为纯粹、稳定、内生的文化想象逐渐受到批判。另一方面,丰富多元的社会思潮提升了“身份认同”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地位,基于地方的认同也被理解为是多样的、动态的且不断重构的。立足于流动性视角下地方理论的新发展,对1990年以来国内外关于移民地方感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总结为跨文化移民、城乡移民和生活方式型移民三大话题,并基于全球化和城镇化对中国人口流动的影响,尝试为中国移民地理学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明  
20世纪 90年代是统一后的德国高等教育财政改革十分活跃的 1 0年。高等教育拨款、科研经费、学生资助三个层面的改革举措 ,使德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和运行机制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本位、以多元投资为特征的方向演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项贤明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通过择校计划、学券制和特许学校等,积极推进市场化,在教育界引入竞争机制,同时强化联邦政府对全国教育改革的干预能力,努力实行优质教育,增进教育公平,建构学习化社区,试图在新世纪继续长期保持其世界惟一超级强国的地位。其间虽然围绕择校、学券制、特许学校和联邦政府干预地方教育改革等的合法性问题展开了广泛争论,但这一系列教育改革仍然得到了积极而坚决的推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何逢春  
美国博士教育虽处于国际顶尖水平,但随着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政治需求的变化,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博士教育出现完成学位时间长、博士生辍学率高而导致博士教育高损耗现象,其原因是博士教育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协调、资金不足、课程质量低劣和就业指导缺乏。对此,大学和博士教育研究机构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昕  
个性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各个大学在竞争的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实现大学的个性化,日本政府和大学围绕着学生、教师、课程、资金实施了重大改革。这些改革告诉我们:教育个性化的前提是政府的放权;教育个性化主要需通过各个大学的自我努力来实现,同时也需要有政府的资金援助。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铭  郑建明  
20世纪 90年代的目录学研究 ,在基础理论、目录学方法、分支学科、目录学史、国外目录学 ,以及书目情报工作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方面 ,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其不足之处 ,主要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 ,对目录学新研究领域开发不广 ,对目录学史的研究过热和缺乏研究方法 ,等等。新世纪目录学研究的趋势是向分化与综合、整体化与科学化方向发展。参考文献 2 7。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夏庆杰  宋丽娜  John Knight  Simon Appleton  
本文试图用2000年中国6省13市5300个家庭的入户调查数据来分析和总结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国有企业大幅裁员政策对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在考察未下岗城镇职工、下岗城镇职工和进城农民工等三个群体的工资形成过程之后,我们用Probit模型和半参数模型分别考察了下岗的决定因素以及城镇职工失业持续时间的决定因素。我们发现:城镇劳动力市场对进城农民工的传统歧视和偏见已经大为减少,但是城镇下岗职工却不得不参与日趋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到数据调查结束时,绝大部分下岗职工依然处于失业状态;少数已经再就业的职工工资也很低,他们的生产特征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至少就短期而言,下岗职工还得受到市场信息不对称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郭曦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运行最突出的特点是,出现了“不伴随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的状况,打破了低通货膨胀率导致高失业率的常规,从1991年4月开始到2001年3月,连续增长120个月, 被称为新经济现象。这种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状况与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分不开的。美国联邦政府熟练地运用宏观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增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