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1)
2023(9484)
2022(8735)
2021(8448)
2020(6933)
2019(16686)
2018(16461)
2017(30965)
2016(16990)
2015(19313)
2014(19377)
2013(19304)
2012(17640)
2011(15946)
2010(15663)
2009(14251)
2008(13751)
2007(11382)
2006(9820)
2005(8617)
作者
(48515)
(40074)
(39734)
(37895)
(25586)
(19261)
(18246)
(15956)
(15323)
(14299)
(13991)
(13343)
(12689)
(12538)
(12384)
(12176)
(12071)
(11902)
(11399)
(11272)
(9935)
(9719)
(9578)
(9084)
(9046)
(8975)
(8896)
(8796)
(8080)
(7846)
学科
(66575)
经济(66503)
管理(46999)
(44367)
(37321)
企业(37321)
方法(32062)
数学(27655)
数学方法(27325)
中国(17883)
(17183)
(15706)
(15698)
业经(14397)
地方(13941)
(11902)
贸易(11897)
理论(11815)
(11531)
农业(11502)
(11475)
(10550)
环境(10326)
技术(10306)
(10051)
财务(9990)
财务管理(9968)
教育(9937)
企业财务(9466)
(9153)
机构
大学(237151)
学院(232810)
管理(96286)
(89941)
经济(87895)
理学(84045)
理学院(83092)
管理学(81666)
管理学院(81252)
研究(79893)
中国(58117)
(51278)
科学(50707)
(40140)
(39578)
研究所(36868)
(36573)
中心(35973)
业大(35521)
北京(32787)
(32371)
(32106)
师范(32094)
财经(32025)
(29261)
(29137)
农业(28622)
(26716)
师范大学(26373)
经济学(25363)
基金
项目(165242)
科学(129185)
研究(121150)
基金(119334)
(103799)
国家(102923)
科学基金(88236)
社会(74174)
社会科(70130)
社会科学(70111)
基金项目(64370)
(63989)
自然(58561)
自然科(57145)
自然科学(57134)
自然科学基金(56070)
教育(55306)
(54450)
编号(50120)
资助(49113)
成果(40467)
重点(36753)
(36320)
(34674)
(34170)
课题(33986)
创新(31765)
科研(31748)
项目编号(31119)
教育部(31049)
期刊
(97280)
经济(97280)
研究(70865)
中国(43806)
学报(38103)
科学(35248)
管理(34712)
(32490)
教育(28768)
(28488)
大学(28481)
学学(26267)
农业(23430)
技术(20745)
(17042)
金融(17042)
图书(15908)
业经(15321)
经济研究(15316)
财经(14517)
理论(13315)
实践(12381)
(12381)
(12198)
科技(12049)
问题(12000)
(11920)
技术经济(11348)
情报(11028)
资源(10930)
共检索到340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元杰  
漕运是古代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在历史上的影响极为深远,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漕运史研究十分兴盛。相关学者就各朝代特别是明清时期漕运的社会职能、实际运转、管理系统、运输人员、漕弊、漕讼与减漕运动、漕运中的商业活动,以及漕粮河运和海运的变迁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方浪  吴方基  
丝织业,自远古以来,已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社会稳定、国家富裕的重要评价因素。特别是秦汉以来,丝织业渐已成为仅次农桑的支柱经济产业,并在对外贸易及政治文化交流中作出突出贡献,深受学界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秦汉丝织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涵盖了丝织品生产技术,丝织品价格、种类、贸易、消费,丝织文化与丝绸之路及秦汉丝织考古等各个领域,为进一步深入探讨秦汉丝织业提供了借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俞萍萍  张为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同时出现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并购崛起的新现象,早期经典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解释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文章将对1980年代之后出现的对外直接投资领域的代表性理论进行梳理与评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冯守东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率先掀起的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税制改革浪潮席卷全球。20年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几乎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税制改革。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各国之间的税制差异越来越小。因此,认真分析这场税制改革运动的前因后果及其发展趋势,对我国今后税制改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从发达国家的国内经济背景、国际经济背景、税收政策理论背景以及税制本身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了其税制改革的主要动因;从降低税率、扩大税基、简化税制和税收指数化等方面,考察了这场税制改革的共同特征;对发达国家近20年来及今后税制变化的趋势作了简要评析和总结。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郄海霞  
教师教育问题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界人士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主要对我国学者在90年代以来国外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问题上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内容主要涉及教师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的目标、内容、模式、实施机构和特征等方面的相关研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郭勉成  
本文从教师科学观的含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启示和建议等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关于教师科学观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笔者的几点思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严文华  
本文主要介绍 80年代以来国外组织沟通的研究概况。组织可以通过守卫者、促进者或边界管理者等对信息流进行控制。员工的组织沟通满意度受管理沟通风格、上下级关系、沟通开放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组织冲突中 ,沟通是解决冲突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尹  
体现"海洋本位"的历史研究已有三十余年。三十多年来,中国海洋史研究在海洋史理论、海洋经济史、海洋政治史、海洋文化史、海洋军事史、海洋环境史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这些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已很有必要。今后中国海洋史研究仍需在理论研究、学科交叉、史料扩展等方面做进一步努力。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铭  郑建明  
20世纪 90年代的目录学研究 ,在基础理论、目录学方法、分支学科、目录学史、国外目录学 ,以及书目情报工作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方面 ,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其不足之处 ,主要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 ,对目录学新研究领域开发不广 ,对目录学史的研究过热和缺乏研究方法 ,等等。新世纪目录学研究的趋势是向分化与综合、整体化与科学化方向发展。参考文献 2 7。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莉  
前苏联解体以后,由于大学民主和自治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大学与政府关系的研究相应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且呈繁荣、多元之势。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大学与政府关系的研究立场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提供借鉴与启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劲松  
本文包括理论构筑和实证分析两部分 ,在理论部分论述了市场价值与价值的异同 ,市场价值三种形式的存在条件 ,指出了西方对市场类型传统划分的缺陷 ,提出了新的划分标准。在实证部分 ,运用市场价值理论 ,对 80年代以来我国市场格局的演变作了判研 ,最后 ,作者对中国市场未来作了展望 ,进一步提出了个人见解 ,以供参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耿益群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有关美国终身教授制度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目前所进行的人事制度改革研究有所裨益。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威  
长期以来,日本高等教育以本科教育为主,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受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日本国内掀起了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高潮,日本研究生教育政策从规模化、多样化、高度化和重点化方面出发,极大地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本文尝试对日本研究生教育政策的背景和内容进行分析,并考察其政策的特征及效果。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哲娜  
思想与社会互动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研究范式,进入21世纪后又逐渐与日常生活史、艺术史、物质文化史等诸多领域汇为更为巨大的学术洪流,从后者的学术渊源——人类学汲取了实践视角等重要的学术资源,为重新书写真正的“中国”思想史提供了有效的操作路径。这些领域共同关注的概念“象征”(符号),为思想与社会互动提供了重要的桥梁,从而把思想史研究从发现什么是“中国的”思想推向了探索“中国的”思想如何形成的更深层认识。在整体史视角下开展思想与社会互动研究是时代思想的一种呼唤,正在成为整合华夏文明话语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