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03)
- 2023(12117)
- 2022(10591)
- 2021(10250)
- 2020(8388)
- 2019(19887)
- 2018(19598)
- 2017(36937)
- 2016(19960)
- 2015(22904)
- 2014(22665)
- 2013(22645)
- 2012(20951)
- 2011(18993)
- 2010(18634)
- 2009(17092)
- 2008(16428)
- 2007(13756)
- 2006(11815)
- 2005(10624)
- 学科
- 济(82465)
- 经济(82366)
- 管理(53834)
- 业(50852)
- 企(41108)
- 企业(41108)
- 方法(38330)
- 数学(33758)
- 数学方法(33446)
- 中国(25485)
- 农(21474)
- 财(18664)
- 学(17375)
- 贸(17353)
- 贸易(17345)
- 业经(17006)
- 易(16940)
- 地方(15402)
- 农业(14216)
- 制(14112)
- 和(13137)
- 环境(12743)
- 技术(12078)
- 理论(12063)
- 银(12042)
- 银行(12006)
- 融(11876)
- 金融(11875)
- 行(11535)
- 划(10995)
- 机构
- 大学(284269)
- 学院(278389)
- 济(118377)
- 经济(116137)
- 管理(112032)
- 研究(100922)
- 理学(97443)
- 理学院(96332)
- 管理学(94901)
- 管理学院(94396)
- 中国(75523)
- 京(61879)
- 科学(60727)
- 财(51048)
- 所(50539)
- 研究所(46370)
- 中心(44564)
- 农(43101)
- 财经(41387)
- 业大(40451)
- 北京(40049)
- 经(38059)
- 范(37484)
- 江(37370)
- 师范(37186)
- 院(36604)
- 经济学(35853)
- 农业(33764)
- 经济学院(32347)
- 财经大学(31128)
- 基金
- 项目(195174)
- 科学(153835)
- 基金(143787)
- 研究(143631)
- 家(125730)
- 国家(124742)
- 科学基金(106465)
- 社会(91291)
- 社会科(86464)
- 社会科学(86443)
- 基金项目(76290)
- 省(72121)
- 自然(68651)
- 自然科(67058)
- 自然科学(67044)
- 自然科学基金(65851)
- 教育(64863)
- 划(62399)
- 资助(59395)
- 编号(57402)
- 成果(46886)
- 部(44401)
- 重点(43575)
- 发(41467)
- 创(40228)
- 课题(39197)
- 教育部(38252)
- 国家社会(38226)
- 创新(37558)
- 科研(37267)
- 期刊
- 济(125112)
- 经济(125112)
- 研究(87258)
- 中国(53647)
- 学报(44381)
- 科学(42230)
- 管理(40602)
- 农(38786)
- 财(36276)
- 大学(33663)
- 学学(31239)
- 教育(30988)
- 农业(27932)
- 技术(23067)
- 融(22409)
- 金融(22409)
- 经济研究(20973)
- 财经(19920)
- 业经(18138)
- 经(17029)
- 图书(16534)
- 问题(16103)
- 业(15120)
- 贸(14626)
- 理论(14622)
- 世界(14058)
- 科技(13555)
- 技术经济(13462)
- 实践(13259)
- 践(13259)
共检索到411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广州
文章以全国人口普查原始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分孩次递进生育模型,重构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育龄妇女递进生育水平和生育模式连续变化的历史过程,分析中国生育转变的基本特点,以期为深入研究中国生育问题和规律奠定基础。
关键词:
总和递进生育率 递进生育模式 生育史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广州
在对递进生育模式优点进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文章以1982、1990和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育龄妇女分孩次递进生育模式研究为例,分析中国育龄妇女递进生育模式的基本特点与基本规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金营,何云艳,王志成,段成荣
本研究构造了人口流动强度和城镇化指数分布法对全国漏报的 5 38 65万多 0岁人口进行地区 (省、直辖市、自治区 )分配 ,将漏报出生回填后 ,估计得出各地区 2 0 0 0年妇女总和生育率。估计结果显示通过漏报回填可以基本展现各地区妇女真实生育水平 ;各地区生育水平差异较大 ,还有1 3个省区超过更替水平。
关键词:
出生漏报 生育模式 总和生育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郑真真
文章根据中国最近的生育意愿调查,分析了不同地区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各种调查比较一致地显示,中国育龄妇女的理想子女数大多是两个孩子。在经济发展较快、社会保障体制相对完善、城市化进程较快的东部地区,农村居民的生育意愿与城市居民接近;即使在生育意愿最高的西部农村地区,也仅有少数妇女有多子女偏好。生育意愿的差距已经缩小到仅仅是一孩和二孩的差别。强烈的性别偏好已成为影响生育行为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生育意愿 理想子女数 性别偏好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元杰
漕运是古代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在历史上的影响极为深远,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漕运史研究十分兴盛。相关学者就各朝代特别是明清时期漕运的社会职能、实际运转、管理系统、运输人员、漕弊、漕讼与减漕运动、漕运中的商业活动,以及漕粮河运和海运的变迁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中国大陆 漕运史 研究综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冯志蕙
为了深入地研究陕西省人口、婚姻、生育状况及今后人口发展趋势,我们和计划生育部门的同志一起,在1979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1978年陕西省十分之一人群的人口构成,育龄妇女的婚姻、生育能力及生育状况;按不同生育水平予测了陕西省今后百年的人口发展趋势;编制了1978年全省男、女简略寿命表。本文着重从陕西省育龄妇女婚姻和生育状况方面对人口再生产过程进一步探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郑真真
目前我国城市已婚育龄夫妇使用的避孕方法主要是可逆性方法,较少采用绝育这种高效但不可逆的避孕手段。在可逆性避孕方法中,可以自己控制的避孕方法使用率比较高。以北京、天津、上海三大城市1992年的统计数字为例,三市的男女绝育率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宫内节育器(IUD)、口服避孕药、避孕套和其他方法的使用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下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梁中堂,谭克俭,景世民
本文对1980年的总和生育率为2.31提出质疑,认为应在2.5~2.8区间的某一点上;80年代的生育率波动原因是国内外人口学家和计划生育工作者长期纷争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认为80年代初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构成波动的根本原因。本文还对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变动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鸿雁,吴玲,董情
妇女生育率是人口再生产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我国自1979年“一对夫妇一个孩”的人口政策实行以来,人口的生育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城市与农村对政策的理解与执行有一定的差异,客观地揭示这些差异的原因,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城乡间影响生育率水平的诸因素,指导计划生育的实施是十分重要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康 黄晶
城市规划史是是一门新兴的史学与城市规划的交叉科学,其发展走向主要受到史学、城市规划和城市史发展的影响,其他学科如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等也具一定影响作用,因此它具有跨学科与多学科的性质。本文首先概括论述了史学、城市规划这两门学科近年来的发展动态,总结了城市规划史学科的研究进展。以此作为时代和学术背景,分析了城市规划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多元化研究态势,包括新的研究主题、着手点和研究方法等,同时展望了未来的趋势。
关键词:
城市规划 规划史 近现代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照国 谢烨 彭灿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关于顾客抱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从顾客抱怨的原因、分类、影响因素和服务补救等角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顾客抱怨行为作为顾客不满的表现形式,直接反映了企业面临的市场情况,本文从企业顾客关系管理的视角对顾客抱怨进行了简单的综述。
关键词:
服务失误 顾客抱怨 服务补救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俊峰,安琳,王绍贤
本文对有关资料分析发现 ,自杀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死因之一。育龄妇女自杀死亡率在青年组有一高峰 ,这一高峰现象在农村地区比较明显。与多数国家的研究结果相反 ,我国育龄妇女自杀死亡率高于男性 ,在青年组自杀死亡率的性别差异较大。在报告自杀死亡率的 44个国家和地区中 ,我国农村育龄妇女的自杀死亡率是最高的 ,城市育龄妇女自杀死亡率也处于较高水平。我国不同地区育龄妇女的自杀死亡率也有较大差别 ,农村高于城市。与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并发症相比 ,自杀死亡率要远高于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并发症死亡率。近十年 (1 987~ 1 996年 )来 ,我国各地区育龄妇女自杀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尹
体现"海洋本位"的历史研究已有三十余年。三十多年来,中国海洋史研究在海洋史理论、海洋经济史、海洋政治史、海洋文化史、海洋军事史、海洋环境史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这些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已很有必要。今后中国海洋史研究仍需在理论研究、学科交叉、史料扩展等方面做进一步努力。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广州
文章以"单独"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随机微观人口仿真模型,研究"单独"育龄妇女总量、结构和变动趋势,结果表明,如果现行生育政策不变,"单独"育龄妇女总量在未来三四十年内持续增长的趋势不可逆转,且增长速度很快,年均增长速度在10‰以上,2050年"单独"育龄妇女占育龄妇女的比例将达到50%以上,总量超过1.2亿。如果放开"单独"二孩政策,2050年"单独"育龄妇女占育龄妇女的比例将在50%以下,总量仍超过1亿。如果全面放开二孩政策,2050年"单独"育龄妇女占育龄妇女的比例将在30%以上,总量在1亿以内。
关键词:
单独 家庭 随机人口 微观仿真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辜胜阻,徐云鹏
育龄妇女对计划生育的知识、态度与实践,在国外通称为KAP,K(Knowledge)指的是育龄妇女对于计划生育的知识,A(Attitude)指的是态度,P(Practice)指的是实践。这方面的调查与研究在我国还是一个新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与研究,不仅有利于有的放矢地做好计划生育宣传工作,使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更加深入人心;而且有利于各级计划生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