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35)
- 2023(5850)
- 2022(5295)
- 2021(5337)
- 2020(4344)
- 2019(10726)
- 2018(10604)
- 2017(18539)
- 2016(10541)
- 2015(12292)
- 2014(12709)
- 2013(12485)
- 2012(11864)
- 2011(10716)
- 2010(10886)
- 2009(9956)
- 2008(10167)
- 2007(8853)
- 2006(7908)
- 2005(7548)
- 学科
- 济(35941)
- 经济(35887)
- 管理(28302)
- 业(25774)
- 企(20229)
- 企业(20229)
- 农(13579)
- 中国(13245)
- 财(11552)
- 地方(10692)
- 方法(10481)
- 制(9234)
- 农业(9227)
- 学(9181)
- 业经(8984)
- 理论(8689)
- 数学(7820)
- 数学方法(7561)
- 教育(7468)
- 贸(7438)
- 贸易(7431)
- 务(7245)
- 财务(7205)
- 财务管理(7167)
- 易(7119)
- 银(6952)
- 银行(6947)
- 融(6751)
- 和(6749)
- 金融(6748)
- 机构
- 学院(139513)
- 大学(139229)
- 济(50374)
- 研究(50209)
- 经济(48817)
- 管理(48626)
- 中国(41903)
- 理学(39475)
- 理学院(38870)
- 管理学(38100)
- 管理学院(37825)
- 京(31863)
- 科学(29766)
- 财(28214)
- 所(25835)
- 中心(24843)
- 江(24687)
- 范(23388)
- 师范(23238)
- 研究所(22410)
- 北京(21186)
- 农(20870)
- 州(20275)
- 财经(20227)
- 师范大学(18766)
- 院(18164)
- 经(18029)
- 业大(17221)
- 技术(16588)
- 省(16523)
- 基金
- 项目(80554)
- 研究(65016)
- 科学(61481)
- 基金(54076)
- 家(45818)
- 国家(45279)
- 科学基金(37960)
- 社会(37077)
- 社会科(34618)
- 社会科学(34606)
- 省(32083)
- 教育(30937)
- 编号(29831)
- 基金项目(28741)
- 划(27228)
- 成果(26653)
- 自然(23614)
- 自然科(22917)
- 自然科学(22916)
- 自然科学基金(22484)
- 资助(21911)
- 课题(21382)
- 年(18448)
- 重点(18284)
- 发(17591)
- 性(17498)
- 项目编号(17439)
- 部(17300)
- 创(16268)
- 大学(15853)
共检索到247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善庆
20世纪40年代,国民政府教育部发起了学术作品的评奖活动,参评者既有功成名就的专家学者,也有崭露头角的青年学人,审查专家也多为深孚众望的学界权威。以史学而言,获奖的著述多有独立体系和特殊创建,也有些作品在评审过程中争议颇多。以《〈鲒埼亭集〉谢三宾考》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为例,评审专家为金毓黻、钱穆、吴稚晖、柳诒徵,在获奖等次的评定中即出现了较大分歧,其审查意见也各有侧重、别具深意。可以说,获奖作品的评定,除了独创性、发明性等规章要求之外,还与评审人的个人脾性、学术品味、治学趋向与学术权威性有关,在史学评奖的背后,更折射出了时代变局与治史趋向的互动关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隋福民 韩锋
本文以"无锡、保定农村经济调查"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基尼系数的计算和比较,探讨了保定11个村的土地(主要指耕地)占有关系在1930—1946年间的变化。我们发现:保定11个村的土地不平等程度还是较大的,尽管从1930年到1946年基尼系数都是降低的,即土地占有呈现了"分散化"趋势。而且,从时间上看,这种"分散化"趋势主要发生在后一阶段,即1936—1946年间。把11个村的结论推广到保定地区的农村,其结论是类似的。另外,我们发现,村与村之间在土地占有关系的变化上也有一定差别。
关键词:
保定 地权 分散化 基尼系数 农村调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金铮
典当业是旧中国传统借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广大平民百姓尤其是农民的经济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从民国时期特别是 2 0世纪 2 0至 40年代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可以看出 ,由于社会动荡不安、经济状况恶劣等因素的冲击 ,典当业已处于前所未有的衰落和危机之中 ,给普通百姓的金融借贷带来严重影响。为此 ,政府及社会各界提出了种种改革建议 ,颇值得深思。
关键词:
典当业 衰落 建议 长江中下游乡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乃孚 杨景勋
根据武汉1951~2000年50年暴雨日数资料,应用Mann Kendall统计方法对暴雨序列进行年际突变检验。揭示出武汉暴雨在1979年发生突变,20世纪80年代后暴雨出现频数明显上升,强度增大,90年代达到最大。同时指出武汉20世纪90年代暴雨日数和暴雨量异常的显著特征。着重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阻塞高压、太平洋海温等重要物理环境因子的突变出发,探讨造成20世纪90年代武汉暴雨异常的物理变化背景。结果表明,在武汉暴雨异常多的90年代与暴雨异常少的70年代,所对应的大气、海洋环境背景显著不同。90年代北半球500hPa月平均高度场是处于几十年中正异常最大的阶段,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南、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程霖 谢瑶
目前围绕中国经济学社的研究已取得不少重要成果,但聚焦中国经济学社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构建的关联性研究尚较薄弱。本文以中国经济学社1925年提出并被社员躬行践履的四条宗旨为出发点,基于文献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统计分析,对该社关于中国经济学构建的思想与实践探索历程进行全景式剖析。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学社在推进中国经济学构建过程中,呈现出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演进再到理论建构的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逻辑层次和演变路径。首先,学社重视编译经济书籍,这既表现为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引进,也体现在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挖掘中,二者共同构成中国经济学构建的理论基础;其次是解析中国现实经济,为中国经济学构建奠定实践基础,并在相关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经济问题方面呈现出经济学研究中国化与创新性特征;最终目标是通过精深经济学研究以实现中国经济学之构建。中国经济学社的有益探索可为当代中国经济学的构建提供诸多历史借鉴和现实启示。
关键词:
中国经济学 中国经济学社 体系构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菡 周静 胡雨桐
文章从女性群体进入图书馆领域的时机,女性获取图书馆员职业身份的内外动因,占据职业多数的女性馆员对职业哲学的认同与践行,载入“图书馆名人堂”中的女性楷模四个方面,呈现现代图书馆员职业形成之初,社会性别视角下美国图书馆员职业化历程。图书馆员职业化包含女性化,对女性化的正向认知有待更多正面职业形象的阐述与呈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林幼平 张澍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孟泽
与国内单质化的“美国学派”学术史叙事不同,20世纪40—70年代美国比较文学的真正特征是多元化,而弗里德里希、韦勒克和雷马克三者存在分歧的观念与实践就是这种多元化的体现。弗里德里希作为教堂山会议的组织者和美国比较文学的推手,其务实建设的观念与实践体现了“法国学派的美国化”。韦勒克作为教堂山会议的参与者和学术史记忆的核心,体现了美国学界反对传统比较文学的面相,以及将文学视作整体来研究的理想主义信念。雷马克作为学术史记忆的创造者,因其存在问题的比较文学定义而被误认为是美国学派的代言人,但在此之外,雷马克还有更多值得重视的观念与实践,也使他成为这一时期多元化特征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俞萍萍 张为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同时出现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并购崛起的新现象,早期经典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解释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文章将对1980年代之后出现的对外直接投资领域的代表性理论进行梳理与评述。
关键词:
OFDI 理论研究:评述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铭 郑建明
20世纪 90年代的目录学研究 ,在基础理论、目录学方法、分支学科、目录学史、国外目录学 ,以及书目情报工作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方面 ,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其不足之处 ,主要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 ,对目录学新研究领域开发不广 ,对目录学史的研究过热和缺乏研究方法 ,等等。新世纪目录学研究的趋势是向分化与综合、整体化与科学化方向发展。参考文献 2 7。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元杰
漕运是古代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在历史上的影响极为深远,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漕运史研究十分兴盛。相关学者就各朝代特别是明清时期漕运的社会职能、实际运转、管理系统、运输人员、漕弊、漕讼与减漕运动、漕运中的商业活动,以及漕粮河运和海运的变迁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中国大陆 漕运史 研究综述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矗
随着近代经济的转型和新式金融业的兴起,以钱庄为主的传统钱业日益衰微。20世纪40年代初,面对财政部的严苛监管,各地钱庄陆续重新登记入册,并在地方游资的带动下逐步增加资本、扩大经营范围,以寻求复兴。抗日战争胜利后,在银行竞争的压力下,钱庄试图以"银行化"自救,将组织形式改为股份有限公司。战后钱业的颠踬奋起,主要取决于各庄股东对于"银行化"复兴之路的清晰认知,以及通过搭建紧密的关系联络网而形成"地方钱商业同业组织"的利益保护体系。然而,钱庄为其根深蒂固的不良经营习惯与制度缺陷所羁绊,终无法改变传统钱业衰落颓败的必然结果。在战时偏安一隅的浙江省永嘉县,其辖属33家钱庄的增资与改组过程恰反映了地方钱庄在衰落绝境中的上述资本扩张与制度调适,为近代钱业衰落与转型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钱庄衰落 金融管制 增资改组 永嘉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玉 程霖
当前,构建中国经济学的重要任务不仅是要确定一个整体框架,而且要在各分支学科都构建起"有血有肉"的内容。在土地经济学领域,成立于1933年的地政学派,是集土地问题研究团体和国家经济建设智囊团功能于一身的重要学术流派,对近代中国土地经济学的发展和土地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刻影响。文章从经济思想史角度考察地政学派的思想渊源、理论体系和制度设计。研究发现:(1)该学派的土地经济思想是在对中国传统土地思想的传承与创新、对西方土地学说的采择与变通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孙中山的土地纲领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一套思想学术体系;(2)该学派对中国土地经济学进行了学科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土地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涵盖平均地权理论、土地金融理论、土地现代治理理论等理论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土地改革政策设计方案;(3)该学派在土地经济学的继承、借鉴和构建过程中形成了"古今互动""中西贯通""知行合一"的思想特征,对于当前中国土地经济学乃至中国经济学的构建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郑振伟
澳门中华教育会创立于1920年,历史悠久,建树良多。20世纪40年代抗战时期,中华教育会积极联合澳门的侨团,策动救国工作。在极艰难的情况下,中华教育会先贤仍然义不容辞地推行国语运动,筹办民众学校及侨立图书馆,推动澳门的师范教育。中华教育会在澳门教育发展中做出了特殊贡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杰
中国统计学社的成立,由内外多元因素促成。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组织机构,扩充社团成员,加强社团认同等。学社逐渐建成关乎共同价值理念的学术共同体。学社积极参与统计行政、传播统计知识、培养统计人才等。通过对中国统计学社与知识建构的探讨,不仅会发现知识建构所具有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特征,同时也可以看到知识建构所带来的观念与制度变革。
关键词:
中国统计学社 学术社团 知识建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