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70)
- 2023(9480)
- 2022(8020)
- 2021(7365)
- 2020(5748)
- 2019(13526)
- 2018(13015)
- 2017(23442)
- 2016(12935)
- 2015(14714)
- 2014(14819)
- 2013(14756)
- 2012(14534)
- 2011(13750)
- 2010(14080)
- 2009(13326)
- 2008(13311)
- 2007(12110)
- 2006(11344)
- 2005(10845)
- 学科
- 济(62960)
- 经济(62890)
- 管理(32712)
- 业(32580)
- 企(25445)
- 企业(25445)
- 中国(22511)
- 地方(19210)
- 方法(18252)
- 农(17498)
- 学(16274)
- 业经(15486)
- 数学(13907)
- 数学方法(13709)
- 财(12380)
- 融(12190)
- 金融(12188)
- 农业(12073)
- 制(12009)
- 理论(11488)
- 银(11443)
- 银行(11412)
- 贸(11218)
- 贸易(11205)
- 行(11194)
- 发(11104)
- 地方经济(10752)
- 易(10720)
- 和(10262)
- 教育(9775)
- 机构
- 大学(200182)
- 学院(197503)
- 研究(81485)
- 济(81008)
- 经济(79219)
- 管理(65439)
- 中国(61851)
- 理学(53748)
- 理学院(52922)
- 管理学(51957)
- 管理学院(51573)
- 科学(50124)
- 京(45917)
- 所(43829)
- 研究所(39305)
- 财(39252)
- 农(37550)
- 中心(34992)
- 江(33147)
- 范(31495)
- 师范(31149)
- 北京(30384)
- 财经(29321)
- 农业(29235)
- 院(28964)
- 业大(28184)
- 州(26821)
- 经(26418)
- 省(25887)
- 师范大学(25219)
- 基金
- 项目(118879)
- 科学(92215)
- 研究(87316)
- 基金(83549)
- 家(74550)
- 国家(73818)
- 科学基金(60505)
- 社会(54680)
- 社会科(51399)
- 社会科学(51386)
- 省(46720)
- 基金项目(42441)
- 划(40558)
- 教育(39901)
- 自然(37621)
- 自然科(36684)
- 自然科学(36673)
- 自然科学基金(36034)
- 编号(34947)
- 资助(34484)
- 发(31976)
- 成果(31289)
- 重点(28402)
- 课题(26942)
- 部(26000)
- 发展(25374)
- 展(24930)
- 创(24301)
- 创新(22733)
- 性(22338)
共检索到341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党怀清
民粹主义否认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主张从农村村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20世纪30~40年代,在对民粹主义保持高度警惕,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毛泽东为中国选择了一条经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形成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关键词:
毛泽东 民粹主义 新民主主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汪海波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所作的划时代发展的光辉著作。重新研究这本著作,不仅有助于缅怀毛泽东一生的丰功伟绩,也不仅有助于正确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而且可以从中获得许多理论上、实践上的有益启示。一、《新民主主义论》不仅包括“新民主主义论”,还包括“新民主主义社会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熊启珍
一40年代末,毛泽东以他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的中国革命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思想为基础,在审慎思考和与党内其它领导人反复磋商后,形成了和平地、稳妥地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战略构想。其核心思想是:由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到社...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少之 赵德馨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学说,是他独创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的政治经济学和独特的社会发展阶段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宝库的一朵奇葩。在90年代的今天,深入研究和重新认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学说,对于深化对国情的认识,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宏韬 王凤双
文化是民族发展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促进整个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强大内驱力。在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观,对文化地位的思考提出了基本的观点,对社会前进中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向艺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和中国共产党,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经济条件,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序的艰难任务。”这是对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理论的高度评价。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军 乔夏阳
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整体上受到了西方现代性的入侵。在经济政治制度、知识体系、价值信仰方面产生极大的变化,农村文化遭遇到严重的发展困境,其中西方政治文化引发的嬗变,传统文化改良的不彻底,使近代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农民"武化"严重、公权力失信、被主流社会阶层边缘化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农村传统文化在内容上的相通之处,使之有效的锲入了农村文化的发展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下,农民成为了革命的主体与中坚力量,并最终成为影响近代中国历史走向的关键。
关键词:
现代性 农村文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军 乔夏阳
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整体上受到了西方现代性的入侵。在经济政治制度、知识体系、价值信仰方面产生极大的变化,农村文化遭遇到严重的发展困境,其中西方政治文化引发的嬗变,传统文化改良的不彻底,使近代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农民"武化"严重、公权力失信、被主流社会阶层边缘化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农村传统文化在内容上的相通之处,使之有效的锲入了农村文化的发展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下,农民成为了革命的主体与中坚力量,并最终成为影响近代中国历史走向的关键。
关键词:
现代性 农村文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谢忠强 邢锐锐
毛泽东读书观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对毛泽东的读书观进行了持续而深入的研究。截至目前,学术界对毛泽东读书观的研究主要围绕毛泽东读书观的理论来源、毛泽东读书观的主要内容、毛泽东读书观的现实启示等三个方面而展开,研究成果堪称丰硕,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
毛泽东 读书观 研究成绩 不足之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白和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葛新斌 杜文静
教育公平应追求比例平等下的区别对待,教育公平的终极理想在于对受教育者因材施教,从而使之各尽其才并各得其所。当前我国教育公平诉求中折射出来的民粹主义倾向正从根本上动摇这一理想的实现。从根源上来看,这种民粹主义倾向是在我国思想传统、社会环境和教育体制多种因素交叠作用下产生的,反映了普通民众对教育公平的深切呼唤,具有特定社会历史语境下的合理性。然而,人们更应警惕民粹主义倾向所主张的民意至上、以非理性方式要求分配的平均主义,以及歪曲教育公平的终极追求等负面影响。强调区别对待、畅通民意表达机制和推进分配制度改革,是扭转民粹主义倾向、推进教育公平值得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民粹主义 平均主义 区别对待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斌 张应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文化教育工作方针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首次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用于文化教育工作方针的制定;全面抗战时期,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工作方针实现了理论升华;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工作方针得到深化实践。党的文化教育工作方针的形成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一是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中心工作来制定和实施文化教育工作方针;二是始终充分体现文化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三是始终根据具体形势和具体情况,不断完善和灵活实施文化教育工作方针。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肜新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及其先后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为了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奠定了生存基础,初步形成了具有根据地特色的工业经济体系,逐步建立了根据地财政金融体系,搞活了商贸流通。可以说,在外援不足、生存艰难的情况下,为了保障军需民用,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经济工作和军事斗争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为中国发展道路框架形成孕育了历史基因,从各个层面为新中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云 罗曦
要对一定历史时期"农民的政治行为究竟发展与否"予以严谨而全面地评判,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考量体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政治行为的发展和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其具体表现为政治行为方式的多样、政治行为深度的加深,以及政治行为广度的扩大三个方面。此三个考量维度比较全面而合理地证明了这一时期农民的政治行为为何是发展的或进步的,因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不失为一个可供借鉴的考量体系。
关键词:
农民 政治行为 新民主主义革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德茂
在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性质、基本经济国情及中国革命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科学的经济分析,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初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点,并在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 经济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