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79)
- 2023(4161)
- 2022(3602)
- 2021(3263)
- 2020(2591)
- 2019(6072)
- 2018(5778)
- 2017(11505)
- 2016(6010)
- 2015(6179)
- 2014(5963)
- 2013(6032)
- 2012(5607)
- 2011(5030)
- 2010(5171)
- 2009(4750)
- 2008(4565)
- 2007(4046)
- 2006(3817)
- 2005(3217)
- 学科
- 济(31097)
- 经济(30958)
- 管理(14333)
- 中国(12432)
- 业(12245)
- 方法(11916)
- 企(10723)
- 企业(10723)
- 地方(9216)
- 数学(8654)
- 数学方法(8597)
- 业经(7249)
- 农(6755)
- 城市(6358)
- 学(6260)
- 和(6003)
- 理论(5965)
- 财(5799)
- 结构(5491)
- 产业(5129)
- 制(4991)
- 社会(4961)
- 环境(4804)
- 城市经济(4586)
- 地方经济(4470)
- 发(4309)
- 经济理论(4192)
- 农业(4148)
- 体(3846)
- 企业经济(3440)
- 机构
- 大学(87726)
- 学院(85615)
- 济(37311)
- 经济(36378)
- 管理(32764)
- 研究(32378)
- 理学(28609)
- 理学院(28100)
- 管理学(27617)
- 管理学院(27435)
- 中国(21908)
- 科学(19938)
- 京(19242)
- 财(16061)
- 所(15385)
- 范(14060)
- 研究所(14009)
- 师范(13961)
- 中心(13932)
- 财经(13233)
- 江(12576)
- 经济学(12233)
- 院(12064)
- 经(12036)
- 师范大学(11836)
- 北京(11811)
- 业大(11109)
- 农(11092)
- 经济学院(10925)
- 州(9894)
- 基金
- 项目(61160)
- 科学(50695)
- 基金(47342)
- 研究(42964)
- 家(41204)
- 国家(40915)
- 科学基金(36539)
- 社会(32520)
- 社会科(29752)
- 社会科学(29739)
- 基金项目(26286)
- 自然(23343)
- 自然科(22879)
- 自然科学(22875)
- 省(22736)
- 自然科学基金(22486)
- 划(19798)
- 教育(19060)
- 资助(17605)
- 编号(15583)
- 重点(13914)
- 部(13656)
- 国家社会(13590)
- 发(13404)
- 创(12221)
- 成果(12099)
- 教育部(11975)
- 人文(11635)
- 创新(11519)
- 科研(11338)
共检索到125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晓军 黄馨
宏观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是城市社会空间形成的基础,而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变迁也是城市社会空间重构的主要力量。为反映中国城市长时间序列上社会制度变迁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以长春市为例,探讨20世纪其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利用不同时期的历史资料和统计数据,基于历史分析和因子生态分析等方法,梳理了殖民主义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3个阶段的社会空间类型,在不同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背景下,长春社会空间分别呈现出"民族隔离"、"单位分化"和"破碎化"的主要特征。外来政治势力的侵入,职业上从属于不同"单位"的社会群体居住空间差异,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群体的分化是各时期社会空间重构的主导力量,并且随着制度变迁和城市空间演化,其产生的空间叠加和累积效应不断作用并持续重构着城市社会空间。本文可为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提供动态分析的案例成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庞瑞秋 侯春蕾 满文君 宋飏 赵梓渝
应用空间聚类、引力模型改进公式等空间分析方法,从宏观上对长春市城市广场空间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可达性。结果表明:1在数量上,长春市城市广场数量多,分布"北多南少、西密东疏";2在规模上,广场等级呈金字塔型,大型广场分布不均;3在类型上,长春市城市广场以交通广场居多,休闲型广场空间呈现"一核多点"式布局;4在可达性方面,城市中心地区广场可达性较高,城区西北、东北及西南部可达性值较低,中心居民享受广场服务的水平远大于城市周边居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庞瑞秋 侯春蕾 宋飏
从社会学视角出发,以长春城市广场的整体空间格局为研究对象,梳理其演变历程,探讨演变的要素特征;分析长春城市广场空间演变与城市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并讨论其社会学意义。得到如下结论:长春城市广场空间的发展经历了五个时期;城市广场空间的整体特点主要体现在数量、布局、功能、设计思想和形态上;长春城市广场是城市扩展的"吸管",同时也是城市政治活动、城市形象和社会阶层分化的物质体现。
关键词:
城市广场 空间演变 社会学 长春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艳军 李诚固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经济、社会等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组合。本文以长春市为研究对象,回顾了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轨迹,划分六个发展阶段,认为因子促生-支撑、产业催化-带动以及政府调控-引导是驱动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机制。分析了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现状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培育城市南部"副中心"、强化城市地域功能结构调整、推进中心城区的空间轴向扩展以及构建城市空间优化的支撑系统等方面提出了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调控对策。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演化机制 调控 长春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新经济的出现必然会给人类的产业活动带来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结果在空间上的体现将赋予经济地域新的诠释。其核心、外围、网络及三者的组合关系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由它们构成的经济地域空间结构也将以全新的景观展现给世人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地域空间结构 新变化 新景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康绍芳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群体的社会结构特征,基本构成了美国教育学术研究传统形成的时代语境。集体传记法的研究发现:美国教育家在社会出身方面以"中下层-白人-男性-新教徒"为基本特征;在教育背景方面以就读公立学校为主;在知识结构方面群体知识传承主要源自德国大学,尤其是柏林大学和莱比锡大学;在学术秩序确立过程中,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成为早期美国教育学术人才培养及知识生产的核心阵地;在职业生涯方面,该群体主要由一批非教育专业的学者构成,同时大批知名教育家都有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经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兆奎
(一) 长春是吉林省的行政中心,也是全国著名的新兴工业城市之一,它是我国城市中的后起之秀,在所有各省省会中,也是历史较短的一个。虽然,在我国史书上也曾出现过长春州和长春县的名称,但今天的长春并不是它们的延续,而是在清后期由一个很小的居民点——长春堡演化而发展起来的。长春附近虽然也有古老的移垦历史,不过自从元代蒙族居民大量迁来以后,就逐步转化为放牧的草场,后来成为郭尔罗斯前旗的牧地。长春堡的建立年代已很难详考,估计是在清代前期由关内居民移垦后才形成的。最早的移民可能与遣戍流人和抗御“罗刹”(即沙俄)有关,但大量迁入则是在蒙古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馨 黄晓军 陈才
城市空间快速膨胀与盲目扩张是当前我国许多大城市普遍面临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春城市空间的快速无序扩张趋势日益严重,随之产生许多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的负面效应。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增长与空间扩散、开发区建设、机动化与交通设施建设、住宅扩散与郊区房地产开发以及城市规划的宏观导向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与加速了长春的城市空间扩张。为遏制其"摊大饼"式的空间扩张及其带来的负面效应,从城市增长模式、空间优化布局、房地产开发控制与引导、快速交通体系建设、耕地与生态系统保护等5个方面提出了调控长春城市空间快速扩张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城市 空间扩张 机理 调控对策 长春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斌贤 高玲 钱晓菲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美国相继出现了众多旨在改变美国公共教育的运动,这些运动在不同方面、以不同形式对美国公共教育改革发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共同促进了公共教育的全面变革。这些运动的直接出发点都是对公共教育现状不满以及由此产生的寻求改变的强烈动机。其中,社团活动通过传播与交流信息、教育调查、教育实验等方式成为对美国公共教育发挥影响的主要途径。不同的教育运动之所以对该时期美国公共教育改革发挥重要作用既有特殊的历史原因也有特定的社会条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丽华 俞金国
基于因子分析等定量方法初步探讨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旅游城市格局动态特征,并进一步探究其演化机理。结果表明:京、沪、穗、深四大城市为中心形成的三大旅游核心地带没有显著变化;其它城市旅游发展变化明显;东部城市旅游发展综合优势胜于中西部;从位次升降值变化可见各区域城市旅游发展速度的空间分异过程:90年代初南方城市旅游发展快,此后长江中下游城市及北方城市旅游发展相对较快。成因不仅在于旅游资源禀赋、区位和交通等因素影响,还表明其空间动态过程与国家宏观的空间发展战略安排、外商投资量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1990,1996,2000,2002年FDI与城市旅游综合实力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52,...
关键词:
旅游城市 格局演化 机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曹新向 苗长虹
运用SSM分析方法,并结合河南省入境旅游的增长性,对河南省1991-2006年的入境旅游市场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991-1996年、2000-2006年河南省入境旅游市场总体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96-2000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个阶段的入境旅游客源结构效果都较好;1991-1996年和2000-2006年河南省入境旅游市场竞争力较强,区域有较多的客源市场发展迅速;但1996-2000年竞争力降低,地位下降,这与国际经济发展环境、全国旅游发展背景和河南省自身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的关系。同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秦璐 刘凯
城市物流空间结构是城市物流空间布局规划的基础,在经济全球化和大规模城市化的影响下,我国城市空间结构正处于剧变和转型时期,对城市物流空间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从城市物流空间结构演化基础、演化实质、演化形式和演化阶段四个方面探讨了城市物流空间结构的演化机理,指出城市物流空间结构演化是城市物流功能空间分异的结果,遵循"分散、集聚、再扩散、再集聚"的循环过程,物流节点总体上呈现出由里向外沿交通轴线发展,并与城市产业空间和新城耦合发展的规律。
关键词:
城市物流 空间结构 演化机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勇
分工、专业化与集聚效应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动力,文章通过分析物流业对分工与集聚的影响,分析了物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了基于空间结构演化的城市物流布局规划。
关键词:
物流 城市空间结构 分工 集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梓羽 汪德根 朱梅
探索20世纪建筑遗产空间分异特征与形成机理,对于提高建筑遗产的保护水平有重要意义。以396处20世纪建筑遗产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差椭圆、重心分析、Voronoi图等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空间分异及演变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深入剖析其形成机理。研究发现:(1)从整体分异格局及演变来看,20世纪建筑遗产空间分布呈凝聚状,省域层面呈高富集区"一枝独秀"、中富集区"东部零星"、一般富集区和低富集区"两带两块"的特征;市域层面呈"断崖式"数量差异、"梯度化"等级差异、"众星捧月"空间分异特征;重心呈"先北后南"移动趋势,东西向移动较微小,集聚程度呈由强变弱趋势,集聚点数量呈递减趋势。(2)从类型分异格局及演变来看,20世纪建筑遗产可分为六大主类和16个亚类。其中,科教文卫体类、商政办公类和纪念性类遗产数量居多,且分别呈"两核分散""东部三核、中部团状零星""两核一环多点"空间分布特征;同时,不同类型建筑遗产分布演变特征差异明显。(3)20世纪建筑遗产空间分布格局是由区域地位、文化与教育、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联系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历史文化底蕴因子的影响最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永锋 高建华
以河南省17个省辖市为基本单元,运用SPSS和ARCMAP等多元统计和技术分析软件,从创新能力总体特征空间差异变动、创新能力结构特征空间差异变动及创新能力发展速度空间差异变动三个方面分析了1995年以来河南省城市创新能力空间差异的变动特征。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创新中心 空间差异 熵权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